•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媒體素養教育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國內媒體素養教育相關研究

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的規劃,多從「傳播媒體、文本、閱聽人」三個面向來設 計媒體素養教育政策內涵,並透過學校及社會教育系統、結合教育部本身與民間 企業的力量,希望達成健康媒體素養社區的最終願景。然而面對變化莫測的社會 環境,台灣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的持續性、可行性與適用程度等都備受考驗。

然而學術研究上,在教育政策白皮書公佈之後,有許多研究針對「媒體素養 教育」作探討,但多為針對師資與課程上的探討,針對政策面上的探討較為缺乏。

以下研究者將過往與「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相關的研究內容,分為碩博士論文以 及期刊文獻分別論述如下:

壹、 期刊文獻

作者於華藝線上資料庫,以「媒體素養」為關鍵字,結果出現 88 筆文獻資料,

參閱論文題目與摘要後,擇取與本研究較具相關且對研究者有所啟示的研究,選 出 20 篇文獻進行回顧,關於各研究主題摘要表格,請參考(附錄二),以下論述研 究者於期刊文獻之發現:

一、 研究對象分析

經內容分析,以政策執行人員為研究對象的有 2 篇,有 14 篇以老師為研究對 象,有 3 篇以學生為研究對象,有 1 篇以新聞媒體為研究對象。由以上可發現,

國內媒體素養多以教師為研究對象,卻缺乏對政策執行人員研究,然而政策執行 人員亦為媒體教育的重要推手,因此期許能透過本研究了解媒體素養政策執行人 員的看法,以加深對媒體素養政策之了解。

二、 研究主題分析

經內容分析,發現這 20 篇期刊中,有 2 篇在探討國外媒體素養教育制度,有 11 篇在探討媒體素養教育課程問題,有 3 篇在調查教師媒體素養,有 3 篇在探討 學生媒體素養,有 1 篇在探討新聞媒體。由以上可發現,國內對於媒體素養的研 究偏向對課程的探討,政策面向的探討較為缺乏,然而由政策面向進行探討有其 必要性,因為其可幫助我們更宏觀的去了解國內媒體教育的環境,且能了解行政 層面執行的問題,因此由政策面向探討國內媒體素養教育。

三、 研究內容分析

研究者歸納各篇期刊對於媒體教育政策之問題與建議,以下將其分為「媒體 素養教育政策問題」、「媒體素養教育政策改進建議」進行探討。

(一) 媒體素養教育政策問題

呂傑華、秦梅心(2008)認為城鄉資源落差會導致的媒體素養認知能力的差距。

許育典(2010)指出不論是國民中小學的九年一貫課程, 還是高中的「公民與社會」

課程,皆無媒體素養的相關字眼。簡梅瑩(2011)指出由於對權力對等關係的關注 及避免教師教學壓力的考量,相對限制了教學過程中的反省修正。呂傑華、白亦 方(2012)發現國內對媒體素養教育的核心意義缺乏共識、教學未能兼顧新舊媒體、

教師欠缺媒體素養與融入領域教學的知能等困境。魏慧如,楊燕青(2012)指出目 前現場教師對於將媒體素養教育融入現行課程的涵養不足,無法得心應手的將媒 體素養教育基本內涵融入各課程領域中,這將會產生空有計劃而無實踐的現象。

(二) 媒體素養教育政策改進建議

簡梅瑩(2011)建議藉由教師彼此間相互回饋方式,持續課程規劃發展與教學 反思,此歷程不僅幫助教師能整合媒體於教學主題的擬定實施,並能反思媒體教 材的適當與應用性。鄧宗聖、李律鋒(2012)建議將遊戲入課,透過遊戲中學生參 與訊息產製與批判伴隨討論與反思,可視為學生日常生活中媒體參與的賦權過程。

鄭明長(2012)建議學生應探索自我,了解自己對媒體的需求動機,並教導其對媒 體語言的理解與獨立的論述能力,以抗拒二元對立論述、教育市場化,凸顯媒體 背後的權力關係,厚植生產另類媒體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媒體素養。呂 傑華、白亦方(2012)建議重新定位媒體素養教育理論,強調媒體實作課程應回歸 思辨能力,確立課程融入與轉化的教學策略。李珮瑜(2014)建議臺灣的媒體素養 教育宜重視認知、情意、技能與行動之面向,並建立一套完善的評量系統。郭玉 慧、葉興華(2014)建議媒體人與教育人視野交融的跨界合作是媒體素養教育實施 的有效做法。

貳、 碩博士論文

研究者以國家圖書館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並用「媒體素養」、「媒體識讀」

與「媒體教育」,參閱論文題目與摘要後,擇取與本研究較具相關且對研究者有所 啟示的研究,關於各研究主題摘要之表格,請參考(附錄三),以下論述研究者於 碩博士論文之發現:

一、 研究對象分析

近年來媒體素養相關研究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學生」與「教師」,以教師為研 究對象的研究有 17 篇;而以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有 22 篇,然而以政策執行人 員為對象的研究只有(涂耿綸,2011)一篇。由以上可發現,國內媒體素養多以學 生與教師為研究對象,然而,卻缺乏由政策執行人員觀點切入的研究,因此本研 究期許能進一步了解媒體素養政策執行人員的看法,以補足這一塊缺憾。

二、 研究方法分析

就研究方法而言,採用問卷調查法者有 13 篇;採用訪談法者有 5 篇;採用行 動研究者有 14 篇;同時採用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有 4 篇;同時採用觀察法與訪談 法者。由以上可發現,媒體素養研究可由不同研究方法進行探究,無論是運用質 性或是量化的研究方法,只要能達成研究目的及不失為適當的研究方法。因此,

本研究希望由政策面向探討馬政府上台後臺灣媒體素養發展情況,因此以媒體素 養政策執行人員為研究對象,並透過深入訪談法語文件分析法,以描繪與分析台 灣至馬政府上台後媒體教育發展情形。

三、 研究主題分析

國內媒體素養研究大多在探討課程或教學有 15 篇,以政策為探討對象的僅有 (涂耿綸,2011)一篇。由以上可發現,國內對於媒體素養政策面向的探討較為缺 乏,然而由政策面向進行探討,可以更宏觀的去了解國內媒體教育的問題,且能 了解行政層面執行的問題,因此由政策面向探討國內媒體素養教育有其必要性。

四、 研究內容分析

以上碩博士論文雖缺乏以政策為主題之研究,然而,在研究與建議多有談到

對政策之問題與建議,以下將其歸納為「媒體素養教育政策問題」、「媒體素養教 育政策改進建議」進行探討。

(一) 媒體素養教育政策問題

經由研究者的整理後,發現各研究對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的執行上,所遭遇的 問題可統整為以下四項:實施教材的不足、實施時間的不足、實施教師教學深度與 廣度的不足以及政策宣導不足。

1. 學校設備有限及教材缺乏

許多學者指出,很多老師因為無教材與參考資料輔助,且課綱並沒有強制規 定必須要融入教學中,所以乾脆放棄融入媒體素養的教學。另外,有研究指出,

在教材的選擇與設計會影響學生對於媒體素養的學習意願,因此,授課教師應該 多由學生角度出發,設計能引發學生動機之授課教材,以增加學生對於媒體素養 的學習意願。

2. 媒體素養教學時間不足

許多研究指出,教師原本課程就已經非常繁重,且媒體素養教育非單一學科,

因此在備課壓力下,往往使教師施行意願降低。所以,學校能否建立支持系統,

以在校內推廣媒體素養教育,可說是影響教師是否願意在課程中融入媒體素養教 學的重要因素。

3. 教師專業度不足

許多研究指出,教師在進行媒體素養教學時,有深度與廣度的不足的問題,

因此教師應針對學生常接觸的媒體,進一步的去結合媒體素養教育,以透過多樣 生動的教學方式,將媒體素養重要的概念傳授給學生,而非僅解釋媒體素養的概 念與理論。

4. 政策無完整規劃

媒體素養長期以來宣傳不足,也缺乏完整的實施計畫、以及相關的宣傳活動,

以致於許多基層的教育人員不清楚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為何?也並沒有誘因促使這

些老師有動力去進一步執行媒體素養教育。

(二) 媒體素養教育政策建議

許多研究者有針對媒體素養教育政策提出改進之建議,例如黃馨慧(2003)提 出應整合相關資源議題及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路,將有助提升媒體素養。張嘉倫 (2006)認為行政機關應設法將媒體素養納入正式課程,規畫適當的能力指標與師 資培育計畫。秦梅心(2007)教育行政當局建立網路教學平台,提供教師教學資源 分享,內含媒體素養教育能力指標、教學素材資料庫、媒體素養教育人力資源、

評量方法、相關網站等。翁雅蘭(2011)提出應加強教師職前與在職教育訓練,積 極舉辦研習並暢通進修管道。涂耿綸(2011)認為教育部應長期支持媒體教育,若 政策中止,過往的成效將會大打折扣。李維華(2011)積極宣導「媒體素養教育政 策白皮書」的內容,讓親師生對媒體素養教育之內涵及教學目標有更明確的認識,

以提升媒體素養教育之成效。

參、 小結

本節探討了國內期刊與碩博士論文對於媒體素養的研究,綜觀以上文獻中,

研究者發現關於媒體素養教育的研究雖有增加,然而關於探討媒體素養政策的論 文卻較少見,就算有也多是與國外政策比較,專門分析台灣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的 研究僅 1 篇而已。然而政策執行人員亦為媒體教育的重要推手,且由政策面來看 媒媒體教育的發展,能較宏觀因此期許能透過本研究了解媒體素養政策執行人員

研究者發現關於媒體素養教育的研究雖有增加,然而關於探討媒體素養政策的論 文卻較少見,就算有也多是與國外政策比較,專門分析台灣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的 研究僅 1 篇而已。然而政策執行人員亦為媒體教育的重要推手,且由政策面來看 媒媒體教育的發展,能較宏觀因此期許能透過本研究了解媒體素養政策執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