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媒體素養政策問題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媒體素養政策問題

教育政策分析的主體是以政策問題為主,沒有教育政策問題,就沒有政策分 析的對象(張芳全,2003)。因此本節主要希望了解受訪者為何認為媒體素養教育 重要?以及近年台灣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的問題?

壹、 媒體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政府資源有限,無法解決所有教育政策問題,政府必須排定優先順序,由重 要的教育議題先發展(張芳全,2003)。因此媒體素養教育應先論述其重要性。根 據受訪者回答進行分析,可歸納出以下兩點:

一、 大眾傳播媒體與民眾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受訪者認為媒體素養重要的原因是,媒體就就是生活,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接 觸媒體,甚至依賴媒體,因此它影響我們的想法甚鉅,受訪者說法如下:

無論大人或小孩每天的生活之中都存在著各類媒體,媒體左右了多數人對 事、對人的思考和判斷能力,所以教導師生們對媒體的批判和思考能力就 相對重要,也因此,媒體素養教育相對重要。(D1-20150410)

孩子其實很依賴網路,要教導他們網路素養,感覺是在與他們情緒作抗衡,

所以你必須先打到孩子,讓他們去思考網路訊息好像不一定都是真的,但

這對老師其實很困難,因為孩子已經跟網路黏在一起了。(T5-20150422)

T5 與 D1 都談到媒體素養的重要性來自於,媒體與民眾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 T5 特別談到教媒體素養似乎是在與孩子的情緒作抗衡,主要是因為 T5 是教師,所 以才會特別將此提出。事實上,文獻也有提到關於媒體與民眾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的看法,像是富邦文教基金會(2008)青少年一週整體使用媒體的時間,平均每 週高達 43.7 個小時,比成人每週上班時間的 40 小時多;而網路是青少年認為最 重要的媒體。而 D1 也有提到,因為孩子常接觸媒體,所以媒體會影響孩子的思考 和判斷能力。像張宏源(2001)媒體可說是受播者的觸角,藉由觸角的延伸,來獲 得人類感知社會中的變化。基於上述,可知因為孩子常接觸媒體,媒體已經成為

「第二個教育課程」(Second Curriculum),並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兒童福利 聯盟文教基金會,2005),所以媒體對孩子是具影響力的,然而受訪者對於媒體傳 播的訊息感到憂慮。

我們觀察到學生他們常接觸到不同訊息來源,比如說電視、網路等,但這 些訊息並不代表完全真實,它帶有一些意識形態,可能會造成他們認識有 偏頗。但網路影響力又十分強大,像之前有模特兒因為網路訊息自殺的事 件,由此可以發現其實學生對於真實與網路世界無法區分。(T8-20150430)

主要是因為傳播媒體惡質化,因為每一台都有它的顏色,他的意識形態比 較重,所以我覺得我們需要教小朋友思辨的能力,並進而去影響他的家人,

讓大家都有媒體素養的概念。(T6-20150422)

T6 與 T8 都談到傳播媒體惡質化的問題,但 T8 主要偏重在談網路,原因是 T8 屬於比較年輕的老師,因此會對網路特別有感覺。而兩者都有提到惡質化主要是 因媒體訊息帶有意識形態,並不代表完全真實。這與林子斌(2006)談到人們透過 媒體所了解的資訊並不全然真實的反映世界,反之,媒體會干預我們對真實的了 解:它們提供的是篩選過的有關世界的看法,而非給予我們一個通往真實世界的直

接途徑。可見文獻與受訪者都認為媒體帶有意識型態,而這是因為媒體訊息的呈 現,可能受到媒體記者與編輯者、媒體部門與組織負責人,甚或政府、政黨或財 團的影響(教育部,2002)。此外,T8 有舉最近模特兒因為網路訊息自殺的新聞事 件,這彰顯學生對於真實與網路世界有時是無法區分。媒體訊息可能會對青少年 身心有不良的影響,例如,如英國的獨立調查評論機構拜倫評論(Byron Review) 於 2008 年進行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調查兒童最常用的兩項媒體-線上遊 戲與電玩遊戲機,結果發現,有暴力的電玩與網路遊戲會對孩子心理方面產生負 面影響(吳翠珍,2009)。可見文獻與受訪者都認為媒體訊息會對青少年身心有不 良的影響,而這是因為媒體所呈現的資訊是年輕族群最主要的消息來源,媒體可 以說是青少年認識這個世界的主要窗口(林子斌,2006)。然而尚未成熟的青少年 長期暴露在媒體一些似是而非的價值觀下,其影響令人憂心。

整體而言,因為孩子的生活與媒體已幾乎黏在一起,因此媒體對孩子有很大 的影響力。然而,傳播媒體並不值得完全信賴,因為媒體帶有意識形態,並不代 表完全真實,且其中有些不良訊息,可能會造成孩子身心的偏差,因此我們需要 媒體素養教育,來教導孩子如何分辨媒體訊息。

二、 媒體素養是成為現代公民的重要課題

隨著科技進步,媒體素養成為現代公民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這些能力包括 媒體近用與思辨媒體訊息的能力。首先,受訪者認為對媒體訊息的思辨能力是成 為現代公民的重要課題,受訪者說法如下:

我們應該從小就要上媒體素養,因為隨著時代進步,孩子靠網路自學的機 會變多,他會去懷疑老師上課,但它卻很少去懷疑網路言論的真實性,所 以我認為媒體素養的重要性,就是要多讓孩子去學習一些網路倫理的部分。

(T9-20150430)

我覺得未來就是個資訊淹沒,你看現在 FB,一天不看你看那資訊量之大,

你可能一天不看,就都找不到了,所以資訊量之大,誰為真誰為假,你覺 得有沒有辦法去找一個符合你自己想要的觀點。尤其現在網路有網軍,很

容易產生影響力,如果不懂得思辨,很容易受到網路影響,然後會去做另 一種主流的訴求,那我會覺得那其實都會是一個很大的危險,因為那都不 夠理性,所以我後來覺得媒體素養就是思辨,然後培養孩子理性。這麼多 資訊,你如何有點距離的去從中檢視思考,而非一味的相信或情感依附。

我覺得現在很多都是網友的情感依附,為反對而反對,不見得是自己思辨 的結果。(T2-20150330)

T2 與 T9 都談到媒體素養是成為現代公民的重要課題,但兩者認為重要的觀點 有所差異,像 T9 特別強調網路倫理,是因為 T9 是資訊老師,平常有在參與推廣 網路倫理的活動,因此他會特別強調。而網路倫理與思辯是否相同?根據 T9 對網 路倫理的看法,可發現應包含對網路訊息的質疑在其中,因此網路倫理在此處是 有包含思辨的。相關文獻也有談到對媒體訊息思辨的重要性,像教育部 (2002)提 到閱聽人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從媒體所建構的環境中分離出來,恢復自身的自 主意志,並透過這對於媒體的審視過程,更進一步達到社會參與的目的。其中所 提的「獨立思考」正可與 T2 談到「情感依附」作對比,可見文獻與受訪者都強調 對媒體訊息思辨的重要性。因此,研究者認為教育孩子以理性的態度看待媒體訊 息,並保持獨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重要的素養,而必須具備對媒體思辨能力,

才能進一步達到社會參與的目的。

其次,由於科技的進步,人們能透過媒體參與世界,因此受訪者談到透過媒 體媒體的力量來參與世界的重要性。

所以我是覺得媒體素養很重要,因為現在小孩幼稚園就在拿 3C 了,那你 不教他們要怎麼用,什麼時候要教。而且未來小朋友使用媒體的能力跟他 聽說讀寫的能力一樣重要,因為現在生活處處都與媒體有關。

(T10-20150506)

T10 的看法其實回應前面談到媒體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問題,因為媒體通訊的方 便性提升,所以媒體成為聽說讀寫外,人與社會溝通的重要方式,像是部落格、

FB…等,而這些媒體因多人參與就能對社會造成更大規模的影響力。

許多公民社會運動,像洪仲丘、網軍、勞乃成…等,你都可以看到透過媒 體近用來實現公民參與,這就是你應該傳遞給孩子的概念,包括像是網路 上的人肉搜索、怎麼看權威、網路霸凌,所以我們應該要有些素養。但是 我的想法已經從過去傳統的課程教學,到現在我認為應該教會孩子怎麼去 透過媒體素養成為現代公民。(T3-20150408)

T3 談到以媒體近用來實現公民參與,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重要能力。而文獻 也有談到以媒體近用來實現公民參與的重要性。教育部 (2002)提到閱聽人能以自 我自主意志去選擇、評估與批判媒體內容,進而透過理性思考與對話,去影響、

督促媒體改善不良內容,以提高社會的文化品質。提高社會文化品質其實正與 T3 所談的公民參與目的不謀而合,因此受訪者與文獻都談到以媒體近用來實現公民 參與的重要性。這是因為進入數位資訊時代的當務之急就是培養每個公民成為耳 聰目明的收訊者,能對媒體深入瞭解,不再消極地接收媒體資訊,更可積極地「解 毒」與「解讀」媒體、「接近使用」媒體,藉由「媒體素養教育」的「新素養」培 育過程,成為主動的媒體公民--有能力加入資訊生產、善用媒體並進行公共監督 (教育部, 2002)。在鄰國新加坡教育部甚至明定媒體素養為 21 世紀必備的生活 技能,學生應從小開始,就要建立與媒介間的良性關係,才能從傳播工具裡獲得 最大幫助(Lin, Li, Deng, & Lee, 2012)。因此,研究者認為媒體素養是成為現 代公民的重要課題,因為媒體與生活密不可分,我們近用媒體與社會溝通,甚至 進行公共監督,進而影響社會。

貳、 近年台灣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的問題

教育政策問題是在教育情境或社會情境中讓民眾、師生及行政人員感到困擾、

教育政策問題是在教育情境或社會情境中讓民眾、師生及行政人員感到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