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內容介紹

本節先介紹圖片兌換溝通系統的發展及特色,再根據 Bondy 和 Frost(2002)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訓練手冊中六階段教學作敘述。

一、圖片兌換溝通系統的發展及特色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簡 稱 PECS)是由 Bondy 和 Frost 在 1986 年開始推動,於 1994 年正式 推展的一套溝通訓練系統。初期,原本是針對自閉症、發展遲緩或其 他具有社會性溝通障礙之學齡前幼兒所設計,經過不斷修正後,圖片 兌換溝通系統已擴大使用對象至溝通障礙成人(Frost & Bondy, 1994)。

PECS 能在眾多溝通教學法中脫穎而出,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策 略之一,事出必有因,故研究者統整國外相關文獻,列出如下之特色:

一、在接受 PECS 訓練前,兒童不須具備動作、口語模仿及視覺接觸 等先備能力;二、PECS 不需複雜的技能,兒童容易理解,且很快就 可以學會;三、PECS 著重在培養兒童主動溝通及類化能力;四、PECS 以圖片為溝通媒介,方便使用,且複雜度和成本都很低(Bondy, 2002;

Charlop-Christy et al., 2002;Schwartz, Garfinkle, & Bauer, 1998;Weiss, 2001)。

二、課程介紹

PECS是結合自然情境教學中兒童主導、環境配置及隨機教學等觀 點,和運用行為改變技術中逐步塑造、區別性增強、時間延宕、反向 串聯、褪除等策略(Charlop-Christy et al., 2002;Bondy & Frost, 1994;

Kravits et al., 2002),來蘊育教學課程內涵,其中包含了「圖片兌換」、

「增進自發性能力」、「圖片區辨」、「句型結構」、「『你要什麼?』的 回答訓練」、「反應性和自發性訓練」六個主要階段(Bondy & Frost,

1994, 2002)。表2-1為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六個階段之簡述。

(The Physical Exchange)

指導學生拿圖片放在溝通者張開的手 上,與溝通者進行圖片兌換。

增進自發性能力

(Expanding Spontaneity)

指導學生走到溝通簿前面,拿起圖片主 動走向溝通者,並將圖片放在溝通者手 上,以兌換物品。

圖片區辨

(Picture Discrimination)

指導學生從 4~5 張圖片中,區辨想要物 品的圖片,然後將圖片交給溝通者,兌 換物品。

句型結構

(Sentence Structure)

指導學生從溝通簿中拿起「我要」圖卡 及想要物品的圖片,依序貼在句帶上,

並將句帶交給溝通者,完成圖片兌換。

「你要什麼?」的回答訓練 (Responding to“What do you want?”)

Spontaneous ommenting)

指導學生自發性地問和答「你要什麼?」

「你看到什麼?」「你聽到什麼?」

「你有什麼?」等問題。

依據上表,茲將六個教學階段之內容作詳細介紹:

(一)第一階段:圖片兌換(The Physical Exchange) 1.階段目標

學生後面,提供必要的肢體協助,但不與學生有任何形式的社會 互動,以免導致學生依賴協助。

(2)教學者得事先詢問主要照顧者,或觀察、發現環境中學生有興 趣、喜歡互動的物品、食物或活動等,然後製作成圖片。

3.訓練程序

訓練開始時,由溝通者拿著學生喜愛的物品,誘發學生溝通。當學 生看到喜愛的物品(增強物)時,會想伸手去拿,這時候,協助者不要 有任何語言提示,只需肢體協助學生用手將喜愛物的對應圖片拿起,

然後接近溝通者,最後將圖片放在溝通者張開的手上,當學生放開手 中的圖片到溝通者手上時,溝通者須立刻說出物品的名稱(如:玩具) 並給予物品,然後讓學生可以玩喜愛的物品、活動幾秒鐘,或者享用 一部分的食物,之後接著繼續進行訓練。每天需花上 10 至 15 分鐘,

重複使用不同的增強物及不同的溝通者進行反覆訓練,當學生變得熟 悉期待兌換時,開始著手撤除協助者的協助,然後再逐步褪除溝通者 張開手的線索提示,直到學生能獨立與溝通者進行兌換的動作(Bondy

& Frost, 2001;Simon, Whitehair, & Toll, 1996)。

(二)第二階段:增進自發性能力(Expanding Spontaneity) 1.階段目標

學生會走到他的溝通簿前,從溝通簿上取下圖片,走向距離約 5 步 遠的溝通者,並將圖片放在溝通者手上,以兌換增強物。

2.準備事項

製作溝通簿,溝通者將增強物圖片背面黏上魔鬼粘,放進溝通簿內 頁存放,訓練時,再將一張目標圖片貼在溝通簿的封面。

3.訓練程序

(1)步驟一:從溝通簿上拿下圖片

將學生喜愛的物品圖片貼在溝通簿上,在訓練時,則把一張目標 圖片貼到封面,其餘的貼至內頁。溝通者先放一張圖片在溝通簿的封 面誘發學生,讓學生從溝通簿上拿下圖片放在溝通者手上,若有需要 時,協助者可先利用後向連鎖協助學生,然後再逐步褪除,直到學生 可獨立完成此步驟。

(2)步驟二:增加溝通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當學生將圖片拿下放在溝通者手上時,應立即增強。在下一次訓 練中,溝通者要稍微往後移動,離學生遠些,讓學生的手必須再往前 伸長;然後再退遠一些,讓學生必須站起來才能將圖片交給溝通者。

繼續這個方式逐漸地增加溝通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最後,學生可以 走過整個房間找到溝通者,把圖片交給溝通者以便交換增強物。在此 階段,圖片都維持在接近學生的地方。

(3)步驟三:增加學生和溝通簿間的距離

當學生能獨立去找溝通者(溝通者與學生的距離至少 5~8 步),便 可開始增加學生和溝通簿間的距離,讓學生走到溝通簿前,並拿下圖 片,然後將圖片交給溝通者,以完成交換。此步驟一開始,溝通者要 靠近學生而慢慢移動溝通簿的距離,讓它和學生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以使學生站起來並走向溝通簿。最後,拉至溝通者、學生和溝通簿三 者不在同一直線上,學生必須轉個身或繞個道才能拿到圖片。

(4)步驟四:不要有額外的提示

對於所有可能引起學生與溝通者做溝通的提示皆需避免,包 含:期待的眼、訓練環境、誇張的表情、肢體導向、視線接觸等。

(三)第三階段:圖片區辨(Picture Discrimination) 1.階段目標

學生能從溝通簿內 4~5 張圖片中,選取喜愛的物品圖片,走向溝通 者,並將圖片交給溝通者。

2.準備事項

另外準備學生不喜歡、不感興趣或和情境無關事物的圖片。

3.訓練程序

(1)步驟一:區辨喜愛的物品圖片和不喜愛的物品圖片

一開始,拿出一個學生喜愛的物品和一個不喜愛的物品,拿物品 的圖片去配對物品,之後立刻撤除物品,只留下圖片。當學生從二張 圖片中拿起喜愛的物品圖片交給溝通者時,即給予社會性讚賞(如:

很棒!對了!),並遞給學生該圖片代表的物品。若學生從二張圖片 中拿不喜愛的物品圖片給溝通者時,仍給予學生該圖片代表的物品。

訓練過程中,若因學生給予不正確的圖片,獲得不喜愛的物品,

而出現負面反應時,就採行「錯誤矯正法」(error correction),來指導 學生學習。其四步驟依序為:(1)示範(輕拍或其他視覺線索)目標圖 片;(2)協助選擇目標圖片,對協助後的反應只給予讚賞,而不給予 該物品;(3)轉換使用已知的技巧;(4)重複練習,並對正確選擇給予 物品和讚賞。此外,溝通者可提供某些增強,如:當學生觸摸到正確 圖片時,溝通者可利用語調和豎起大拇指等方式來縮短新技能和增強 物間學習的時間,進而提升效能。

(2)步驟二:區辨二張喜愛的圖片

當學生熟悉這種區辨,且有該項能力時,則可進一步教導二種喜 愛物圖片間的區辨,其步驟雷同步驟一。為了確認學生所拿的圖片是

他想要的物品,則需使用「對應檢核」(correspondence check),其方 式如下:

a.在盤子上放二樣學生喜愛的物品,溝通簿放這二樣物品的圖片。

b.當學生拿其中一張圖片交給溝通者,溝通者讓學生選盤子上的物 品,並說:「好棒,拿去吧!」。如果學生拿出正確的相對應物品時,

應立即讚美並讓他拿走;若學生拿錯,當馬上阻止,並使用錯誤矯 正法來糾正錯誤。

(3)步驟三:區辨多張圖片

以三張喜愛的圖片為基準,一開始可先放二張喜愛的圖片和一張 不喜愛的圖片做訓練,學生精熟後,則呈現三張學生喜愛的圖片,然 後逐漸增加圖片數量,當學生能在一頁上區辨 5~6 張圖片時,便可訓 練他學習從溝通簿中不同頁上找尋想要的圖片。一旦學生發展出此能 力,溝通者便可將圖片做分類,以裨益學生去搜尋。

(四)第四階段:句型結構(Sentence Structure) 1.階段目標

學生會走向溝通簿,並拿起「我要」圖卡及增強物圖片,由左至右 依序貼在句帶上,最後將句帶交給溝通者,以兌換想要的物品。

2.訓練程序

(1)步驟一:將增強物圖片貼在句帶(sentence structure)上

溝通者先把「我要」圖卡貼在句帶左邊,並將句帶轉向學生,當 學生拿起想要的物品圖片給溝通者時,溝通者以肢體協助學生將圖片 貼在「我要」圖卡的右邊,此時句帶即呈現「我要○○」的句型。接 著引導學生將整個句帶交給溝通者,溝通者再將句帶轉向學生,然後 一邊指著圖卡和圖片,一邊唸出句帶的內容,最後拿該項物品給學

生。此步驟需不斷地練習,直到學生能自行將增強物圖片貼在正確位 置,並把句帶交給溝通者以兌換物品。

(2)步驟二:操作「我要」圖卡和增強物圖片

將「我要」圖卡和增強物圖片放進溝通簿內頁。開始訓練時,若 見學生要拿增強物圖片時,溝通者須阻止,然後協助他先拿「我要」

圖卡並將圖卡放在句帶左邊,接著同步驟一。進行幾次教學之後,要 慢慢褪除肢體的協助,讓學生獨立建構句子並完成句帶的兌換。

(3)步驟三:唸句帶(使用後向連鎖)

當學生精熟步驟一和步驟二後,溝通者要逐漸褪除協助,並將句 帶轉向學生,由溝通者唸「我……」,停頓3~5秒,讓學生接著唸「要

○○」,如果學生未能唸出,溝通者可繼續唸「我要……」、「我要

○……」或「我要○○」,這當中如果學生未能唸出,則由溝通者唸 完整句,並給學生增強(因學生主動溝通的目的仍有達成),倘若學生 能唸出,可給予更大的增強(如:讚美,玩的時間久一點)。

(五)第五階段:「你要什麼?」的回答訓練 (Responding to“What do you want?”) 1.階段目標

學生能主動請求物品,並回答「你要什麼?」的問句。

2.訓練程序

(1)步驟一:零秒延宕(zero second delay)

溝通者將「我要」圖卡和增強物圖片貼在溝通簿上,然後問學生

「你要什麼?」,同時將手指著句帶上「我要」圖卡給予提示,由於 上一階段的訓練,學生應該能將「我要」圖卡和增強物圖片貼在句帶 上,以完成兌換。倘若學生沒有反應,溝通者應協助他去拿「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