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對增進國小多重障礙學童主 動溝通行為之成效。本章共分四節,以下茲就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 待答問題、名詞釋義及研究限制,逐一詳述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當前是個群居社會,人與人之間不但關係更為密切、互動更為頻 繁,連帶溝通亦顯其必要性與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溝通是個不可 或缺的角色,舉凡掌握週遭環境、建立人際關係、進行情感交流,甚 至交友、學習等,樣樣都與溝通脫離不了關係(Dowing, 2002),誠如 林寶貴(2003)所言,溝通是生命中最基本的要素與技能。

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溝通能力是一個與生俱有的技能(程鈺雄 譯,2004)。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都能輕而易舉地藉由語言 這個媒介來與他人進行互動、分享或討論,然而對大多數的多重障礙 兒童來說,與人溝通經常會遭遇到諸多的阻礙與挑戰。多重障礙兒童 因認知發展落後、生理或心理障礙等因素,導致在接受、理解、表達 等溝通能力有缺陷,嚴重者甚至沒有口語能力。當他們的溝通能力受 到限制時,不但會造成種種生活上的適應問題,且將影響其心理發展

、認知學習、社會互動及人際間的關係等(王姿元,2000;莊妙芬,

2000;教育部,2006)。

如上所述,多重障礙兒童往往因溝通能力不佳,甚或無口語表達 能力,以致只能使用非符號來溝通,或發展出不適當的行為如:發脾 氣、哭泣、打人、各種自我傷害行為(self-injury)及固著行為(stereotypy)

的刺激(何華國,2009;唐榮昌,2002;教育部,2000;葉瓊華,2006)。

黃志雄(2003)指出,若瞭解異常行為問題的功能性目的,便可知這些 異常行為並不是學童的終極目的,只是他們用來表達需求的媒介,若 能教導其合理、適當且為社會所接納的溝通技能,則能減少問題行為 的產生。

由於多重障礙所帶來的種種限制,導致這類兒童不會主動向他人 溝通、互動或尋求周遭的各種訊息(教育部,2006)。此外,另一個溝 通問題是他們無法將習得的行為類化(generalization)至新的對象、環 境、工作或物體上,亦即新建立的溝通行為無法有效地應用(Durand, 2001;Reichle & Sigafoos, 1991)。基於多重障礙兒童缺乏主動性溝通 行為與類化能力的不足,故如何克服這些困難,找到適合他們的溝通 訓練策略,是值得探究的課題。

溝通教學對身心障礙兒童來說是重要的訓練,在特殊班級的課程 中亦佔有一席之地。然而多數溝通訓練仍偏重口語教學,但若針對口 語能力有限或無口語能力的學童而言,僅偏重口語教學易讓他們產生 更大的挫折感,進而失去學習的意願和動機,試想這樣的訓練可以見 到預期之成效嗎?統整林桂英(2009)、周信鐘(2008)、許耀分(2003)、

郭慧仙(2006)、陳明瑜(2009)、黃志雄(2002)、鄧育欣(2007)及董愉斐 (2005)的研究文獻,歸納出常用的溝通技巧,有隨機教學(Incidental Teaching)、動機中心教學(Structural Teaching)、指令教學(Mand-Model Teaching)、增長性溝通教學(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簡稱FC)、結 構化教學(Structural Teaching)、自然情境教學(Milieu Teaching)、功能 性溝通訓練(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簡稱FCT)與擴大性及 替代性溝通訓練(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簡稱

AAC)等諸多有系統的教學策略。良好的溝通訓練應如同個別化教育 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般,老師或家長有權利和義務 根據孩子的現況能力及其學習動機,替他們找到最適宜的溝通方式。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簡 稱PECS)是由Bondy 和 Frost 於德拉瓦州自閉症教學方案(Delaware Autistic Program)所發展出的溝通訓練系統,是利用六個階段循序漸 進地進行教學。此種方案的優點,不但能幫助口語能力有限或無口語 的兒童發展出主動及功能性的溝通行為,且可彌補傳統語言教學受時 間、地點之侷限及學習結果維持和類化困難的問題,故在國外獲得廣 大的支持與肯定(Bondy & Frost, 1994, 2001;Charlop-Christy, Carpenter, Le, LeBlanc, & Kellet, 2002;Ganz & Simpson, 2004;Koita & Sonoyama, 2004;Stoner, BeckBock, Hickey, Kosuwan, & Thompson, 2006)。

綜合國內相關文獻,發現近期有不少人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宋慧 敏、孫淑柔,2003;林欣怡,2004;林季蓉,2009;周信鐘,2008;

陳明瑜,2009;陳麗華,2006;許耀分,2003;董愉斐,2005;唐紀 絜、林惠芬、龔仁棉和簡言軒,2004;鄧育欣,2007;鄭善次,2009;

羅汀琳,2004)。但大多數以自閉症者為研究對象,其次依序為智能 障礙學生和發展遲緩幼兒,目前運用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對多重障礙學 童進行訓練之實證性研究尚付之闕如,加上許多是沒有口語或口語表 達不清,導致溝通方面有問題者(教育部,2006)。因此該套方案對多 重障礙者主動溝通之學習成效,及維持、類化效果為何?乃無從得 知,故開啟研究者亟欲探討之興趣。

研究者任教的班級,有二位無口語能力的中、重度多重障礙學 生,他們聽懂日常生活基本且簡單的指令,平常多以ㄣㄣ的聲音、手

勢或拉人的方式來表達需求或尋求協助,這對平日常接觸的班級教師 或同儕而言,有時未必全然瞭解他們所要表示的意思,而此種問題,

相信更容易發生在不常與他們互動之對象身上。近來,學校積極推動 融合教育,二位孩子有機會回歸普通班,與原班同儕一起學習和互 動,然普通生曾向研究者反應不知其肢體動作的涵義,因而產生溝通 不良的情況。同樣這也發生在身心障礙學生課後照顧專班(課後班) 老師身上。再者,研究者發現,當他們的基本需求無法被滿足時,便 以直接拿取作為取得的手段,加上相當依賴提示的溝通者,且對新的 技能難以應用在其他情境。因此,研究者認為有必要針對其身心特徵 進行溝通訓練,期藉由適合的策略,培養他們帶著走的溝通能力,此 亦是研究者的另一個研究動機。

因應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以二位無口語之中、重度多重障礙學 童為研究對象,在不同情境下,進行圖片兌換溝通系統的訓練,以探 討此方案之學習成效,及教學後維持和類化之效果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