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對象

基於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進行,本節就研 究對象篩選條件及研究對象相關資料進行描述。

一、研究對象篩選條件

本研究的對象為雲林縣某國小二名多重障礙學童,依本研究的目 的,研究對象需符合以下的條件:

(一)經醫院診斷為中度或重度多重障礙者,且領有身心障礙手冊。

(二)經雲林縣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鑑定安置在國小 特教班的學生。

(三)無口語表達能力。

(四)本研究未進行前,沒有參與過任何圖片兌換的訓練。

(五)家長同意該生參與本研究,並在家長同意書上簽名(附錄一)。

二、研究對象相關資料 (一)學生甲

1.基本資料

學生甲是一名 8 歲 2 個月的男童,領有身心障礙手冊,障礙類別為 中度多重障礙(聲、智),目前就讀雲林縣某國小特教班。該生沒有其 他手足,因父母分居,由父親撫養,然父親長年在外地工作鮮少回家,

因此,爺爺和奶奶是該生主要的照顧者和互動對象。

2.教育經歷

學生甲在學前階段是就讀某鄉立托兒所特幼巡迴輔導班,曾接受園 所提供的職能治療和語言治療,但因照顧者的配合度不高,加上沒有 積極參與早期療育,故學習成效有限。目前該生是特教班三年級學 生,現階段有參與身心障礙學生課後照顧專班(課後班)和接受專業團

隊的服務(職能、物理和語言),且部分課程與同年級普通生共同學習。

3.現況能力 (1)知覺動作

學生甲的視、聽、觸、味、嗅等知覺能力皆正常,行動自如,且 可參與跑、跳、蹲等活動,然肌耐力不足及精細動作不佳,需額外予 以訓練。

(2)生活自理能力

學習期間基本的技能以習得,但因學生甲個性較急躁,往往草率 地完成某件事或工作,而目前須加強其穿脫衣物及處理口水的能力。

(3)學習能力

學生甲喜歡操作性的課程和體能性的活動,對圖片也特別感興 趣,下課時,會自己拿圖片來看,不懂之處,知道請教同學或老師。

該生會抄寫國字、配對語詞的圖片和字卡,同時具備數量、形狀、顏 色等基本概念,但因注意力不易集中,導致粗心的狀況頻繁地出現,

如:筆劃缺漏、數數錯誤…。受限於無口語能力,該生上課較少舉手 回應,通常不是低著頭玩弄手指就是做自己的事。

4.溝通行為

學生甲無口語能力,僅能發出「ㄣ ㄣ」和「ㄅㄚ ㄅㄚ」的音。能 理解日常生活中簡單的指令,如:拿聯絡簿、發餐具、背書包等。當 他想要某樣東西或想請人幫忙時,不是拉他人到物品前面、用手指頭 指,就是做出「給我」、「來」的動作。反過來,若他不想要某樣東西 或做某件事時,便是以搖手、頓腳、發脾氣或僵持在原地的方式來表 示。對於抽象名詞、動詞或情緒用語,該生表達的方式,經常讓普通 班同學和課後班老師無所適從、愛莫能助。

5.人際互動

人多的環境,會讓學生甲變得畏縮和焦慮,因而出現躲避或低頭的 行為。該生的挫折容忍度低,且相當依賴班級教師和照顧者,因此與 他人較少發展出良好的互動模式,經常是獨來獨往。

(二)學生乙 1.基本資料

學生乙是一名 10 歲 1 個月的女童,領有身心障礙手冊,障礙類別 為重度多重障礙(聲、智),目前就讀雲林縣某國小特教班。該生的父 親已往生,母親回臺北,主要撫養與照顧者為年邁的奶奶。由於該生 沒有其他兄弟姊妹,故平常是與奶奶進行溝通和互動。

2.教育經歷

學生乙目前是特教班四年級學生,曾在某鄉立托兒所特幼巡迴輔導 班就讀半年,這半年曾在托兒所接受職能和語言治療。礙於家裡到醫 院路途遙遠,因此當該生一離開托兒所便和復健治療脫節。直到進入 國小就讀後,才繼續接受職能、物理和語言治療師提供的訓練課程。

目前該生有部分時間回歸普通班,與普通生一起上課和遊戲,同時也 參加學校舉辦的身心障礙學生課後照顧專班(課後班)。

3.現況能力 (1)知覺動作

學生乙的聽、觸、味、嗅等知覺能力皆正常,惟需戴眼鏡矯正近 視。目前具備行動能力和粗大動作,僅須加強平衡感及手眼協調性。

(2)生活自理能力

基本的生活自理對學生乙來說沒有問題,只是做事常拖拖拉拉,

抑或東張西望,因而必須從旁予以提醒。又因該生個性較懶散,常將

書包隨意放置就離開做別的事,所以得多次叮嚀。

(3)學習能力

學生乙的活動力低,對體育課程或動態活動較提不起勁,每次進 行不到十分鐘,就會做出很熱與很累的手勢。該生可以抄寫筆劃較少 的國字和自行寫出 0-10 數字,同時具有指認實物、圖卡配對、分類 和數量等基本認知能力。然其學習動機不佳,專注時間短暫,遇到挫 折不是放棄就是哭泣,對自己也缺乏自信。

4.溝通行為

學生乙沒有口語能力,但能發出「ㄣ ㄣ」、「ㄚ ㄚ」、「ㄟ ㄟ」的 聲音。該生的肢體動作、臉部表情皆豐富,會揮手表示再見,對別人 的招呼能點頭或招手回應,且能理解「發聯絡簿、擦桌子、關窗戶」

諸如此類單一指令,並自行將它完成。在表達需求和請求協助方面,

多以手勢、動作、拍打他人或發出聲音的方式呈現;然而,若其想要 的東西無法獲得,便直接將它拿走。在拒絕活動或指令方面,是用搖 頭、搖手,或低聲哭泣來表示不要。該生的溝通行為動機相當薄弱,

加上時常無法明確表達其意,因而造成回歸班級的普通生和課後班老 師的困擾。

5.人際互動

學生乙相當熱情,喜歡與人相處,但因無口語能力,導致會不自主 地出現一些不適當的行為,如:用手碰觸他人的身體,或撫摸他人的 頭髮、衣服,引起班上同儕與普通班同學的反感,因此少有人願意和 該生嬉戲、互動。有時為了尋求他人的注意,也會發出奇怪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