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地方發展理論回顧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透過分析近年台東三位縣長選舉時的政見文宣中,屬於地方自主發展表現的 項目,來探討三位縣長的地方願景及對地方發展的論述,因此在文獻回顧部分將探討地 方發展理論、國內地方治理與發展策略、台東區域發展與地方治理研究、選舉政見、區 域再發展策略、地區行銷、產業招商等項目。國內地方治理與發展策略回顧部份,是先 從其他研究者的資料中,闡述國內近年來地方治理與發展策略的演進過程,從中發現本 研究基礎論點「地方自主權提高」,再從台東區域發展與地方治理相關研究中,了解台 東區域發展的初步演進。接著探討選舉政見的相關研究,了解選舉政見的重要性及代表 性。區域再發展一節,則是針對各縣市政府推動地方再發展的各項策略,進行討論,而 其中關於地區行銷及產業招商的部份,則獨立出來進行較深入的探討。

第一節 地方發展理論回顧

地方發展理論從兩個面向來看,一是從傳統面向的內部角度來看地方發展,另一角 度則是從全球化的面向。傳統面向,是從國家介入政策的角度來探討,特別是發展型國 家對於提振經濟發展所展現的強悍企圖心,致使國家內部空間的縣市政府在經濟發展的 追求目標下開始成為接合全球經濟的場域的各項作法。

1980年代中期開始,學界興起了一股以國家為中心研究途徑的熱潮,根據此一途徑,

國家被視為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實體,有其動機與目標,並會追求與維持自身的權益與利 益。國家的運作不再被視為經濟或社會的附屬品,而是超越經濟與社會體系之上。而且,

國家不再只是消極地扮演控制、防範以及排除的角色,反而是積極地進行創造、轉型,

以及生產等實質的角色,以達成其目的。同時,國家也控制著政策制訂,在某種程度下,

相對於支配階級的角色,亦對立於社會與經濟力量的影響。其具有政治與經濟的角色,

一方面,在經濟上尋求資源利用的最佳化,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強調資源汲取的極大化。

國家論主要是強調國家干預經濟行為的能力,以及國家會根據自身的利益來制訂政策的 自主性,而不是由本地或外國資本家的利益來決定,並且認為國家干預是落後國家經濟

6

發展的的必要手段。3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與政治的適當發展,適度的國家介入是必 要的,透過國家角色作用的發揮,以國家整體競爭力為考量的發展模式,便影響著地方 發展的方向。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模式,便是國家角色介入發展的模式之一,除了帶領 著台灣創造傲人的經濟產值,同時也為桃竹苗地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契機。

但全球化理論認為當前全球資本主義經濟已經歷過重大的重構,具備特殊的歷史模 式。資本已經脫離了國家與領土的束縛,市場則已經轉而全球化,使國內經濟必須持續 地適應於全球競爭的環境。在全球化經濟中,能對於經濟權力與資源、地點、和分配發 揮影響力的,是全球企業資本而非民族國家。他們認為全球化經濟中的主要行動者由「民 族國家」轉換為「跨國企業」,極端全球主義者更將國家角色的退出與經濟主權轉移至 全球資本市場視為全球化下必然的趨勢。4

從全球化的面向來探討,隨著全球化的影響造成經濟體系的再結構,經濟網絡的重 新連結,使過去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關係,轉變成地方直接的互動與連結,進而使地方發 展與全球化發展產生連結,地方經濟發展策略也成為各國回應經濟競爭全球化的關鍵,

早期強調國家總體經濟發展的取向,在全球化發展下,伴隨著地方與地方自主意識的提 高,國家對總體經濟的調控能力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直接介入上,影響作業日漸降低,地 方經濟自主發展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爭取資源和對人民負責的表徵。5全球化帶來國家與 地方角色的重構,過去以國家為主體的發展模式,開始讓權給地方政府,所謂的全球在 地化模式開始產生。

在地化和全球化之間的新關係應該是辨證的,非絕對的壟斷支配,而是一種更黏稠 的依賴與合作的加深,每個地區雖多少有自主的可能,但是自主皆是不完全的,因為每 一個地方孕育在地化的條件皆有所不同,與全球互動的方式也不同,所以能擁有的自主

3 引自:「郭文智,2003,全球化、國家與在地條件:台灣香蕉產業的發展,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4 引自:「楊博智,2006,全球化下台灣動畫產業的發展與轉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廖淑容、周志龍,2000,《全球化與台灣地方再發展的競爭策略》,都市與計劃:第 27 卷第二期。

7

空間也就不同。6

Roland Robertson 統合全球化與在地化之特性與二者互補關係,因而提出「全球在 地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Roland Robertson與John Eade 等學者解釋「全球在地化」

可視為全球化資訊、技術、思想、資本、人才之迅速跨國流動的幫助,建立及促進具多 元性與特殊性之地方化發展之過程。換句話說,利用全球化概念作為觸媒,促進地方的 多樣性與差異化發展。並進一步指出所有全球範圍的思想和產品都必須適應當地環境,

不是同質化的複製,而是一種各地方風貌得以藉由現代化發展而展現地方文化魅力的條 件,成為全球與在地的雙贏。7全球化與在地化概念,成為文化產業及都市再發展的討 論議題。全球化與在地化的發展彼此並不衝突,兩者事實上是相互依存、彼此共榮的。

因此,愈是在地化的文化產業,愈具有地方依存性及地方特色,也愈凸顯其自身特質,

成為全球化經濟社會網絡中不可取代的潛在價值。

「全球在地化」有幾點特色:「1.它是一種批判性的全球化,由下而上的全球化;

2.全球化與在地化互為辯証相生而存;3.國家角色的轉變-地方得以跨越國家與全球對 話;4.全球在地化的文化是混血的、是多元文化的;5 全球在地化中的普遍主義與特殊 主義並存。」8台灣政府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想盡辦法保持原有的優勢,過去便是透過 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策略來加強產業競爭力,但在這樣的趨勢下,使得原本就屬邊陲地帶 的台東,更加速的被邊緣化。面對這種困境,台東近幾任縣長想盡辦法試圖擺脫這樣的 趨勢,試圖從全球在地化的概念中,直接連結全球,在世界經濟版圖、政治版圖中,重 新找到獨特的定位。

從地方政府角度來看區域發展,地方政府的角色是創造地方的工作機會,吸引人口 及廠商與經濟活動的聚集,提高地方的經濟成長。城市競爭力強調全球化並不是同質 化,地方競爭優勢的發展不僅是潮流所趨,更是地方在全球化發展競爭中必須具備的資

6 蘇淑芬,1997,全球化與在地化 — 台灣半導體產業之全球商品鏈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7 吳綱立,2002,「全球在地化的永續城鄉地景」,高雄都市行銷 2002-城鄉風貌在高雄研討會論文集,

p181-197。

8 陳伯璋、薛曉華,2001,「全球在地化與教育發展」,《理論與政策季刊》。

8

本。在全球化發展環境下,城市的發展早已跨越國界,地方的發展優勢條件更是地方競 爭力的必備資本。9

從地方派系角度來看,由於過去台灣屬於中央集權,地方治理權則掌握於地方派系 手上,這一派的學者認為,地方選舉是國民黨遷台之後才有的事,而國民黨又是近五十 年來台灣所有政治活動乃至一切政治發展的真正主導者。選舉是國民黨辦的,地方自治 是國民黨給的,因此,地方派系也是由國民黨促成的,它為了地方層級上推行民主並實 施地方自治,不斷的興辦地方選舉,從而間接的使地方派系由社會性的初級團體演變成 政治性的次級團體;在另一方面,國民黨也必須在不斷的選舉中保持對各地方政治及社 會資源的絕對控制,因此,成形後的地方派系,對國民黨而言,也十分符合「分而治之」

的原則。10

地方派系透過變更地目,市地重劃,都市計劃通盤檢討、規劃有利個人土地的公共 建設、土地炒作、房地產炒作等方式,或以低價圍標公有地來取得低於市價的土地,亦 可在購土地時,透過內線交易或資訊扭曲來獲取土地暴利。而大多數的基層民代如縣市 長、縣市議長,都是地方派系利益的代理人,因此地方派系大多掌基層金融機構,如信 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以利其貸款;另外,也可透過省級及中央級民代向省屬行庫 或全國性金融機構貸款。11部分學者便透過探討地方派系來探討這一面向的地方發展模 式。

另有一部份學者研究地方發展則是從地方治理角度來分析,譬如許文傑12研究宜蘭 經驗時,認為治理結構應該包括地方政府概念下的地方首長及地方行政官僚,以及政府 以外的參與者,例如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一般民眾等,透過這三者之間的合作與互 動(如圖二-1),完成地方發展的使命,另一方面則是倚賴創造願景來訂定未來發展方

9 蔡秀惠,2003,台南市地方經濟發展指標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柯貴元,2001,地方派系與選舉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10 柯貴元,2001,地方派系與選舉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