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大學時期,研究者曾經擔任立法委員及縣議員候選人的文宣設計及縣長候選人的競 選幕僚,主要工作負責文宣策劃,在政見擬定過程中除了候選人本身有強烈意識的議題 外,其他大多是由文宣小組邀請各界代表,結合時代潮流的需求提出建議,彙整後再交 由候選人去刪減。文宣小組是候選人政見的第一個構想來源,而文宣小組的意識,會清 楚地表現在所擬的政見中,但最後的篩檢權還是在候選人身上。議題性的政見(例如支 持焚化爐停止運作、支持闢建蘇花高速公路等),大多由候選人本身現有的立場來訂定,

絕大多數的文宣小組成員是來自於對候選人的認同而加入的,因此在議題性政見的立場 大致相同。至於區域發展相關的政見,則是參考目前台灣其他縣市的主流議題,亦或綜 合其他候選人所提的區域發展政見,基本上來說,每位候選人的所提的議題是大同小異 的,差異只在於重視的項目不同。就像名嘴李敖 2006 年參選台北市長,所提出的政見 就是「實現其他候選人的政見」,很簡單的一句話,但也諷刺地道出候選人政見的大同 小異。

但從過去本研究者擔任候選人文宣工作的經驗,當時在政見中加入了很多屬於研究 者自己個人的思維,期盼在未來候選人當選後,這些想法有實踐的可能,因為選舉的結 束,是執政的開始,當候選人當選後,過去所提出的政見,可能就會成為執政的基本目 標。雖然選舉時對於候選人的文宣,大部分民眾往往是看完就丟,但這些選舉政見文宣 具有引導未來執政者施政方向的價值是不容否定的。

或許一般人都認為選舉時,候選人為了獲得選民的支持,往往開了很多無法兌現的 政見支票,但根據研究者的觀察,事實上當選者在選舉結束後,大多會努力去實現選舉 時所提出來的政見。但各種財政、人力、法令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執政者上任之後無法 完全按照當初政見的理想實行,以致於常讓民眾覺得「選舉講一套,選後講一套」。因

2

此在政見分析中最能清楚的看出候選人的理念與地方發展自主性的空間,而令研究者感 興趣的是,候選人是如何構成自己的區域發展思維呢?在候選人的腦海中,對這個區域 是存在著什麼樣的願景呢?暫且不論在他當選之後,是否會完全實現他的政治支票,因 為這還牽涉到更多經濟資源分配、實際行政運作等複雜因素的干預,本研究主要目的是 針對候選人提出的區域發展政見分析其內容(講些什麼)、所代表的意涵、形成的背景 脈絡(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發展策略),揭示出台東縣近年來區域發展的策略與地方自 主性提升的空間與可能。

第二節 問題形成

採取政見分析第一個所面臨就是「政見的代表性」問題?從選舉研究的角度來探討,

多數學者認為政見並不是影響選民投票的重要條件,但研究者認為,雖然候選人的政見 不是選民投票的關鍵因素,但卻是選民對候選人評估的基本要素之一,近年來由於台灣 幾個縣市的特殊發展策略成功,開啟了民眾對於區域發展策略的重視。這可從王鼎銘1的 研究中發現,他指出縣市長的選舉,選民特別關心候選人所提出的區域經濟政策、社會 福利、環保等政見。由於縣市行政首長的施政成效及對地方開發的策略,與選民有較多 的直接相關,因此選民對於縣市長候選人的區域發展策略格外重視。

另外,政見所具有的實踐性可從徐芳玉2的研究發現,縣市首長大多是擁有地方派系 背景,而地方派系的主要目的是藉由選舉結果來影響政府施政,因此相較於「縣市綜合 發展計畫」這樣的官方版區域發展計畫,縣市首長在選舉時的區域發展政見,其實更能 表達縣市首長對地方發展的自我意識。

從上述可知,候選人在選舉時所提出來,對於區域發展方面的政見,其實是闡述著 候選人當選後,對於地方發展的基本構思,因此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去分析探討縣市首長

1 王鼎銘,2003,政策認同下的投票效用與選擇:空間投票理論在不同選舉制度間的比較,《選舉研究》

第10 卷第 1 期,頁 171-206。

2 徐芳玉,2000,地方派系對選舉影響之研究-以苗栗縣個案分析為例-1991-2001 年,中國文化大學政治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在選舉時,所提出來的區域發展政見在講什麼?是如何構成的?其代表的基本思維為 何?

過去少有學者探討分析縣市首長在競選期間的政見,研究者認為有三個因素,一是 選舉政見不是選民投票的關鍵因素,不值得探討。二則是候選人當選後,對於競選政見 的實踐程度有限。三則是地方發展的自主權不足,縣市首長的政見很多是屬「非立即可 行」。學者們從另一面向探討,認為地方因為財稅制度的關係,導致地方財政困難,必 須仰賴中央的補助,使得地方自主性無法發揮。更有一些學者認為過去國家施為才是地 方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但其實縣市首長在區域發展的自主性上,實有很多的發展空間,

比如透過「產業招商」的方式,引進外來人力、物力、財力以提升區域經濟。此外,地 方政府也可以透過「地區行銷」、「區域再發展」等等的作法,自行提升地方政府區域 發展的成效,不再只是被動接受國家施為的擺佈。特別是「城市行銷」在最近成為各縣 市區域發展的重要觀念,透過企業經營的方式打造區域的新經濟效能,創造產官界雙贏 的局面,著名的行銷管理學大師 Philip Kotler 就提出將城市當作一個企業來經營的構想,

以市場為導向,將城市變成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及未來性的產品。因此縣市政府透過城市 行銷的策略來提升競爭力,正是縣市政府在區域發展政策上最具自主性的作法。許多國 際知名的城市,也都是透過良好的城市行銷策略,增加其經濟、文化、投資等等的利基。

綜合上述,雖然在地方自治制度不全、財稅分配不均等等因素限制下,地方自主權 的確無法充分發揮,但縣市首長卻可以透過地方治理、地方行銷、產業招商等等方式來 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展現地方自主性的另一面。

當地方自主權提高,地方發展的決策者就有了發揮的空間,加上選舉競爭的激烈化,

以及選民對於地方發展的期待,地方縣市首長選舉時,候選人莫不大力提出一套區域發 展的政見,有的透過簡單的文宣闡述區域發展的想法,有的則以「政策白皮書」的方式 呈現。選後,當選者的選舉政見也有實踐的機會,整體來說,選舉時所提出來的區域發 展政見,不但具有候選人區域發展理念的藍圖也蘊含著未來發展可能的實踐力,因此選 擇政見的分析作為地方區域發展政策的研究對象是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透過選舉政見分析,來討論區域發展策略 的形成過程與內容,因為資料蒐集上的限制,在地方自治之前的選舉政見內容保存並不 完善,因此本研究以台東最近三年縣長選舉政見為分析對象,探討這些發展策略到底講 了些什麼?這些區域發展的思維是如何形成的?而這些發展策略與前任縣長的發展策 略又有什麼樣的異同之處?因此可以發展出本研究的具體目的如下:

1、探討台灣近年來各縣市區域自主發展策略。

2、探討台東縣近三任縣長選舉政見中關於區域發展的特色。

3、台東縣近三任縣長選舉政見與其就任後的區域發展策略間之關係。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可以更具體的條列出本研究要探討及分析的問題:

1、近年來台東縣長在選舉時制訂區域發展政見的時空背景為何?

2、近年來台東縣長在選舉時所提出來的區域發展政策內涵為何?

3、近年來台東縣長在選舉時所提出來的區域發展政策有什麼特色?又有什麼脈絡及 差異存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