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坪林茶事

第一節 地方:話說坪林茶

新北市坪林區位在臺北盆地東南緣,東、北、西、西南側分別與新北市雙溪 區、平溪區、石碇區、烏來區相鄰,東南則與宜蘭縣頭城鎮和礁溪鄉接壤,地形 分區屬加里山脈伏獅山區及雪山山脈阿玉山階段山地的丘陵區,面積約 170.835 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 160 至 1,100 公尺之間,自河階至丘陵、低山,地勢起伏

(薛化元等,2002)。淡水河上游支流北勢溪自西向東蜿蜒坪林,穿流而過,在 嶺腳坑有𩻸魚堀溪匯入,至黃櫸皮寮有金瓜寮溪來匯,坪林全境均為北勢溪流 域。受到地形影響,坪林最冷月均溫約為 13.7℃,最暖月均溫 26.3℃,年均溫 20.1℃;年降水量在 3000 公釐左右,全年有雨,濕度大,晨晚有霧,全年日照 時數約為臺北之半,有 581.3 小時。土壤部分,河階上多砂頁岩沖積土;坡度 40%

以內的區域,在海拔 500 公尺以下多為砂頁岩幼黃壤,海拔 500 至 1,000 公尺則 多形成砂頁岩黃壤;平均坡度大於 25%的陡坡多為石質土,整體而言土壤偏酸(薛 化元等,2002)。

30

圖 4-1 坪林區行政區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坪林舊名坪林尾,昔日因地處漢人與原住民生活領域交界,直到清代嘉慶年 間才出現漢人聚落,進墾者祖籍多為安溪或泉州,開墾持續至咸豐年間(薛化元 等,2002)。今日行政區劃歸為新北市坪林區,分為坪林、上德、漁光、水德、

大林、粗窟與等七里,人口計有6418 人(表 4-1)

表 4-1 民國 103 年 7 月坪林區各里人口統計 里名 鄰數 戶數 合計 粗窟里 11 360 536 390 926 坪林里 12 448 730 620 1350 大林里 10 453 717 518 1235 9 196 243 214 457 上德里 13 335 497 366 863 水德里 10 271 384 318 702 漁光里 13 402 484 401 885 總計 78 2465 3591 2827 6418

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網站(瀏覽日期:2014/8/20)。

31

臺灣古有野生茶樹,習稱「山茶」,但分布僅在中南部山間海拔 600 至 1200 公尺處;北部種茶起於清代嘉慶年間,福建移民引進閩南茶種栽植於魚桀魚坑(薛5 化元等,2002:426),但至 1850 年,北臺僅深坑、坪林兩地產茶(林滿紅,1997:

59;池宗憲,2003:158),此後逐漸擴散至淡水河主支流域的丘陵地帶,包括今 日坪林、石碇、深坑、南港等地(陳慈玉,2004:7)。初期規模不大,毛茶產製 只是農家副業(陳慈玉,2004:7),道光 10 年左右開始將所產毛茶運往福州、

廈門,混充福建茶出售,但是需徵進口稅6,無法與內地茶平等競爭(李文良,

1999:53),加以當時坪林生產的粗製茶,需徒步擔運由深坑過六張犁至艋舺裝 船,運往福州加工,交通不便又兼路途遙遠(薛化元等,2002:427),受限於市 場與利潤,茶作發展有限(李文良,1999:52)。在慕利性格驅使下,臺北盆地 東南緣淺山地帶的農民傾向於將土地水田化從事稻作,無法水田化才進行旱作,

而茶業輸出導向特質明顯,島外市場需求量多寡成為利益高低的關鍵,因此當時 農民所選擇的旱作物,主要是供應島內市場的藍靛(李文良,1999:51)。

同治元年(1860)淡水開港;同治 7 年(1868)寶順洋行英商 John Dodd 在 艋舺設手工精製茶場,臺茶得以減省前往福建、廈門精製之磨耗;Dodd 又於同 治 8 年(1869)將烏龍茶運銷到美國,獲得廣大迴響,自此開啟了臺灣茶葉的海 外市場,也讓其他外商如德記洋行跟進,開始從事臺茶外銷事業(許賢瑤,2005:

9)。此舉導致臺茶價格大幅提高,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均有成長。同治年間,茶 園已是坪林常見地景(薛化元等,2002:427)。

這時所產多為烏龍茶,包種茶生產技術則遲至光緒 7 年(1881),福建泉州 府同安縣吳福老來臺開設「源隆號」茶廠後才傳入臺灣(陳慈玉,2004:12)。

不過,此時所謂「包種茶」是指以茉莉、秀英、黃枝花等香花薰香的花香茶,主 要市場為南洋的華人。

5 即今日新北市瑞芳區一帶。

6 臺灣茶每擔需繳納兩圓的入口稅(李文良,1999;陳慈玉,2004)。

32

1895 年進入日治之後,據昭和 2 年(1927)之《文山郡管內要覽》所錄,

大正 14 年(1925),坪林庄農業有水稻、茶、甘藷、蔬菜等項目,其中稻、甘藷 為糧食,茶則為經濟作物,並且已有不少農家以種茶為主業,但多數仍停留在低 技術粗製茶階段,因此政府採取獎勵模範茶園、品種改良、培肥管理、製茶講習、

品評會、改善產銷組織等方式謀求茶業升級。昭和 6 年(1931)之《文山郡管內 要覽》記載,在有關當局銳意指導之下,坪林庄除了於大正 15 年(1926)設立 坪林茶業公司從事製茶販售之外,不僅舉辦製茶講習會,還辦理了製茶及採茶競 技會,對於茶業改良成效貢獻卓越,面積、數量、價格均有增長(表 4-2)。由此 可見,透過比賽、品評會、競技會等場合創造知識、技術碰撞機會的方式,早在 日治時期已被運用作為精進產業技術的政策手法。

這個階段考量到日本母國利益需分散市場,臺灣紅茶產量在政府推廣之下日 益增加,與包種茶、烏龍茶鼎足而立。昭和 9 年(1934)坪林參加臺北州優良茶 比賽的茶樣共 61 點,其中烏龍茶僅 9 點,紅茶則有 52 點(薛化元等,2002:429)。

表 4-2 日治時期坪林庄粗製茶統計

茶農戶數 茶園(甲) 粗製茶

種植面積 採茶面積 數量(斤) 價格(圓)

大正 14 年 826 732.50 620.00 145.608 69.355 昭和 5 年 967 886.1000 807.8000 306.027 81.822

資料來源:文山、海山郡彙編(上)(2001:56、57、175-181)。

戰後初期,臺茶仍為外銷導向,坪林所產包種茶亦以東南亞華僑為消費大 宗,直到 1950 年代,臺灣因工業化帶動經濟結構轉變,農業勞力缺乏與工資上 漲,加以臺幣升值,使得外銷競爭力下滑,市場重心逐漸轉為內銷(薛化元等,

2002:430)。與此同時,從坪林的農業土地利用變化也可看出端倪,民國 59 年

(1970)以後水田面積漸減,旱田面積略增,稻、茶、柑桔消長相互呼應。坪林 稻作有時冬季不結穗,收成不好(F6,20140315;F10,20140402;W4,20140522), 於是漸漸將重心轉往茶、柑,稻田耕作面積自民國 49 年起逐年下滑,至民國 86

33

年已無生產紀錄。茶與柑桔同為旱作,兩者可能競爭土地但是產期卻能相互搭 配。和茶作相比,柑桔的農活較少,而且製茶 12 月至 1 月的農閒期正是蜜柑、

桶柑採收期(F6,20140315)。民國 50 年代,正是臺灣茶業從外銷轉向內銷的過 渡期,市場尚未穩定,坪林茶園面積在民國 49 年至 74 年間也一度減退;柑桔類 於此時在坪林崛起,坪林在民國 45 年才開始種植柑桔類果樹,但桶柑種植面積 卻在民國 54 年攀升,不過生產成本因工資、運費而上揚,且獲利不穩定,在民 國 70 年左右開始大幅降低。反觀茶業,自民國 65 年後,內銷市場趨於穩定(薛 化元等,2002:99),經濟價值高,坪林農民在逐利心態驅使下紛紛轉向茶作,

至民國 86 年時,茶園已占全區耕地面積 83%。然而民國 76 年翡翠水庫完成後,

坪林區因位在水庫上游,全區被劃入水源特定區計畫範圍,成為水源保護區,禁 建、禁止擴大耕地,土地開發受到限制,用地取得成為坪林茶業發展的隱憂。

這一時期,雖然坪林茶業在空間分布上屢有增減,但是在茶葉品質與製茶技 術方面卻獲得長足發展。坪林在日治時期栽植的茶種多為時茶,不適合製作高級 茶,因此民國 38 年起,即由鄉公所向縣政府申請無償提供青心烏龍、青心大冇 等優良品種更新茶園,至民國 50 年,坪林茶園普遍可提供高級茶製作所需原料;

另一方面,民國 40 年起,鄉公所有 5 年時間於秋、冬季在坪林各村辦理製茶技 術講習,各為期一周,聘請技術員指導茶農製茶(薛化元等編纂,2002)。除此 之外,據《坪林鄉志》紀錄,坪林文山包種茶優良茶比賽至少自民國 49 年起即 已開辦,坪林鄉茶農參加縣市級或全國性比賽也獲得佳績。

總而言之,坪林自清代開發至今,以茶作為主軸,朝向產業單一化、空間專 業化,茶業地位日益重要。

坪林悠久的植茶製茶傳統,奠基於此地的自然環境與風土條件。茶樹為山茶 科,屬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生長的理想氣溫在 14℃至 22℃之間,年雨量宜在 1800 至 3000 公釐之間並平均分布於各月,濕度維持在 75%至 80%最佳,土壤 pH 值介於 4.5 至 5.5 為宜(廖慶樑,2010)。綜觀坪林區的自然條件,利於茶樹生長。

34 資料來源:農情報告資源網(瀏覽日期:2014/5/1)。

坪林茶區茶種繁多,常見的青心烏龍、青心大冇、金萱、翠玉、四季春都有,

35

點,而金瓜寮就是屬於求質的那一類型。茶農 F5 也表示:「說到這比賽茶,以前 頭等獎有五十位,坪林我們金瓜寮這邊喔,大不了就是有二十位以上得到頭等 獎。以前有一個有傢伙常在開玩笑,說這比賽就為你們金瓜寮在比的,每次公布 你看金瓜寮都是一下子就給人家頭等獎拿了三分之一。」(F5,20140309)O1 任 職於坪林農會,他也認同金瓜寮的茶農平均年齡較低,比較會交流製茶技術,製 茶品質穩定性高。

圖 4-2 金瓜寮茶農的得獎紀錄

資料來源:研究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