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義理難以得兼的拉扯情境和取捨。

第一節 思維來處

有些知識可以言傳,有些知識只能意會;知識並不主動傳播,而是被動地等 待擷取、推廣與接收。但無論如何,知識本體是無法被直接觀察的,只能觀察到 知識經過之後所留下的刻痕。因此,如欲瞭解知識是如何在個體與個體、個體與 整體之間流轉,就必須進入到個體的認知脈絡與視角中,探究他面臨不同的情境 的時候,是如何感知、組織他所接觸到的世界,包含了他遭遇的現象、他人行動、

事件、資訊?他經驗、感受到了什麼?他如何解讀這些現象?賦予這些現象什麼 意義?這些意義如何有意或無意地回過來指引他自身的行動?而個體之間的互 動、關聯透露出些什麼、又如何建構出整體的意義?

這種對知識流動的認識方式,涉及個人主觀對現象的理解,個人的詮釋角度 會受到他過往經歷、身處時空環境、文化背景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同一情境 內的同一個現象對不同人來說會有不同解讀,產生不同的意義。這些殊異的思路 無從區分高低,多數人持有的看法不意味著它在重要性、正確性、研究價值等方 面勝過那些少數的意見。這種帶有建構主義特質的研究觀點,與量化研究預設的 母體、樣本、可抽樣量測的世界觀有所不同,所以本文取道質性研究,透過訪談、

觀察等方式探問受訪者,請受訪者藉由述說重新回憶,在回溯中梳理、解碼他的 經驗感知歷程來為研究引路,讓那些隱晦不明、曲折的領會過程變得更可知、更

20

顯明。

如同前述,本文目的是要瞭解坪林茶葉生產的經濟關係如何鑲嵌在社會關係 中,並且分析各種茶業知識與技術如何流動而形構地方。這幾個問題著重於「如 何(how)」類型的解釋性發問,需要追溯一段時期當下的事件情境來處理,而 且研究者也無法操弄行為事件,適合用個案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方法來達 成研究目的(Yin,2001:34)。

個案研究不僅強調明確界定研究問題與分析單元,也著重擇定個案的個殊 性,用多重的證據來源收斂至一組事實,並依此建立證據鏈,導出研究發現(Yin,

2001)。本文意圖進行揭露式個案研究,在臺灣茶業發展的研究背景之下,以臺 灣北部老茶區坪林作為研究開展的場域,深入描寫金瓜寮這個地方的茶業知識流 動網絡與產銷關係,以及茶葉比賽制度帶來的影響,故分析單元與嵌入性單位如 圖 3-1 所示。

圖 3-1 研究設計的分析單元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田野與學術,一端是具體現象變幻紛呈、經驗感受的真實世界,一端是抽象 化的概念、哲思、邏輯推衍的構想世界,如何在兩造之間往返是極難拿捏的一門 功夫,初入門的新手做來總是粗糙生澀,不夠圓轉如意。和受訪者接觸時,總是

21

想著要怎麼把研究目的那些經過抽象化的概念詞彙,轉換成貼近日常生活的用 語,不僅可以表達來意,也能讓受訪者瞭解他們提供的資訊將會被怎麼使用。更 重要的是,研究者進入田野,對於研究對象的日常生活來說是個突兀的插曲,是 否會因此改變了他們恆常例行的韻律節奏,導致觀察到的是偏離真實的面貌?究 竟要問什麼、怎麼問、去哪裡看、什麼時候去看,才能找到需要的資料去回應最 初提出的發問。這些疑難都需要透過研究設計來完善,減少偏誤。

壹、進入田野,從喝茶開始

茶作為飲料,品飲時很難不從感官感受作為起點開展討論,特別是,坪林人 熱情好客,一進門才正自我介紹、說明來意,受訪者便出聲:「等一下,我先泡 個茶給你喝喝看。」於是,訪談總是在沏上一壺茶之後才正式開始,他們也從不 吝惜拿出自己做的或家裡有的好茶來分享,以茶佐話,「你覺得這茶怎麼樣?」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成為開啟另一段饒富興味談話的契機。況且本文討論的範疇 涉及了製茶、評茶等茶葉知識,什麼樣的做法會產生什麼味道、這種味道是好或 不好,即便在現場可以用實際喝到同一泡茶去反覆確認現在談論的是同一個感 覺、味道,然而離開當下情境或回到論文寫作時,要再次敘說、重描場景的時候,

無法不用語言文字作為媒介,所以勢必要找到一個共同指涉的符號。而茶界已有 慣常使用的能指與所指,因此在進入田野之前多參與茶會、學習喝茶,盡可能習 得辨認典型香氣的技能,將口感詞彙與實際感官感受連結。

貳、資料蒐集

個案研究運用各種不同的證據來建構事實,證據的可能來源包含了文獻、檔 案紀錄、訪談、直接觀察、參與觀察和實物證據等(Yin,2001:139)。由於研 究過程中,不斷交替使用上述六種主要的資料取得方式,在此依研究流程分為事 前準備、田野調查二個階段說明。

22

一、事前準備

茶是相當貼近日常生活的飲品,有關茶葉的敘事與評論充斥在生活周遭,從 報章雜誌中大眾生活化的品茶札記,到學術期刊小眾閱讀的茶業研究論文,訊息 相當豐富而且多元。在進入田野之前,先就期刊論文、書籍、檔案紀錄、官方文 書、新聞時事、雜誌、網站等,廣泛蒐集政府各職級機構或非官方單位的資料與 統計資訊,內容涵蓋坪林地方發展、茶葉比賽、技術改良、茶業政策發展、品飲 評論等面向,這部份的工作一直延續到研究結束,過程中持續不斷地更新資訊。

這些資料除了提供瞭解一般大眾、市場、茶藝教室、茶人是如何在烏龍、高山茶、

紅茶等眾多茶類中定位、評價包種茶,同時也能知道目前已有哪些學術研究針對 茶業分析論辨提出見解,以現有研究進程作為本文立足的參考點。另一方面,有 關歷屆優良茶比賽、製茶競賽的新聞報導與刊物專訪,不僅補充歷年來活動情況 和制度演變,得獎名單也作為訪談邀約對象的名單來源。

除了文獻之外,事前準備階段的證據來源還有參與觀察。2013 年 9 月參加 在坪林舉辦的製茶體驗,在茶農的解說與帶領之下,參與了從採茶、萎凋、浪菁、

炒菁、乾燥直到毛茶製成等步驟,初步認識茶業製程中的專業術語與操作過程,

以利於研擬訪談大綱,減少提問偏誤,並且在實際訪談時,能夠以此實作經驗為 輔,進入受訪者語境,降低因理解落差導致無法針對回應內容繼續深入討論的可 能性。

二、田野調查

先期研究時間從 2013 年 1 月至 7 月,正式田調密集期是在 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6 月,根據先期研究經驗與觀察,將研究參與者分為四類,每一類型側 重的觀察要點與訪談核心問題群有所不同,第一類是茶農,著重技術性層面;第 二類是盤商,關注在產銷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類是茶行、門市或茶藝師,

23

焦點在他們如何評價、定位以及選茶的邏輯;第四類是機關單位,包含農會、茶 葉改良場,重心在政策制度的變革與執行。以下就資料來源分為三部分說明:

(一)訪談

訪談採半結構式,在問題端收束、答案端開放,使發問不致散亂令後續分析 難以進行,但同時又不侷限回應答案,以尋求更多發現以及研究者從未設想過的 新觀點想法。訪談對象分為茶農、盤商、茶行與門市部、農會、茶葉改良場、茶 藝師或教茶老師,受訪者在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與滾雪球方式(snowball sampling)反覆操作中擇定,先從歷年茶葉比賽得獎名冊、相關新聞報導、網站 資料中,立意抽樣約訪優良茶比賽特等、頭等得主,以及曾獲製茶技術競賽獎項 的好手,特別是住在金瓜寮的茶農,再請受訪者介紹其他如盤商、茶行等訪談對 象,藉以擴大受訪對象來源與身份別,提高對整體現象的掌握程度。訪談過程隨 時紀錄訪談筆記、速記可以追問的方向,並且徵求受訪者許可錄音,以便製作逐 字稿供後續分析使用。

由於農事操作得依循天時,隨著茶樹生長,每個時序都有需要完成的工作,

無法耽擱,例如 4 月初至 5 月初採春茶,5 月底 6 月初接著做夏茶,9 月下旬至 10 月初採秋茶,11 月下旬後採冬茶。再加上優良茶比賽有固定時程,通常春茶 比賽會在 5 月中下旬,冬茶則在 11 月中下旬比賽,無論生產者還是主辦單位,5 月、11 月都忙著準備比賽。因此,本文訪談安排盡量避開農忙時節,正式約訪 時間參見附錄一。

除此之外,在茶葉比賽會場、展售會、門市或茶行,也有與坪林茶業生產者 交談的機會,這些談話內容通常都是在自然情況下不經意地展開,談話對象在隨 意地攀談與閒聊中,有時會提及與研究相關的訊息,帶來許多啟發,但因為事出 突然,當下很難提出錄音要求,也不宜中斷或改變這種談話對象比較舒服自然的 對話環境,所以只能仰賴事後的田野筆記,回溯當時情境。當訪談內容的訊息量 開始收斂、重複聽到相同說法的時候,便可判斷已達資訊飽和而先停止訪談操作。

24

(二)直接觀察

觀察分為兩個部份,其中一類是伴隨訪談進行,在談話過程中觀察周遭環境 以及受訪者的表情、姿態、動作等身體語言;另一部分是在特定事件發生時進行,

像是茶葉比賽、展售會、賽前選茶等。觀察焦點放在情境脈絡,以及觀察對象的 自然語言與行為反應,例如茶葉比賽交茶、包裝、評審的過程,場地陳設以及工

像是茶葉比賽、展售會、賽前選茶等。觀察焦點放在情境脈絡,以及觀察對象的 自然語言與行為反應,例如茶葉比賽交茶、包裝、評審的過程,場地陳設以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