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神父說:「靈魂是人類最高貴的一部份,是上帝特別賜予的,我們應該讓 它適得其所,用所當用。」

湯馬斯.佛斯特(Thomas C. Foster)在《教你讀懂文學的 27 堂課》中寫到:

在一個文化圈中,主流宗教對整體文化的影響非常大,因此,無論作者信不信教,

該宗教的原則和價值觀都會滲透到作者的文字中。這些價值觀的本質無關乎信仰,

反而是在闡述個人在社會上的角色、展現天與人之間的關係、呈現女人在社會上 的參與程度,而這些價值觀通常是以典故和類比的形式出現。37

王爾德在〈打魚人和他的靈魂〉裡面以基督教對於靈魂的觀點為基礎,利用 人魚(非人類)與影子(靈魂的具體化),做理念上的演繹。這樣的形式也出現在 王爾德其他作品裡,如:「快樂王子」、「自私的巨人」與「年輕的國王」。這些文 章中不約而同都有共同的特點,如:善、惡、誘惑、考驗與救贖等原型,而這些 故事原型都與《聖經》脫不了關係。那靈魂的原型在基督教裡面扮演什麼角色?

從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去?

筆者以歷史背景、創世觀與人類起源三部分,大略介紹基督教史。

37 湯瑪斯.佛斯特著,張思婷譯,《教你讀懂文學的 27 堂課》(新北市新店區:木馬文化,2011 年),頁 165。

29

一、基督教的歷史背景:

基督教約在西元一世紀中葉,誕生於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原為猶太教的 一個支派。西元 135 年從猶太教分裂出來,成為獨立的宗教;西元 392 年又成為 羅馬帝國國教,並逐漸成為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的主要精神支柱。西元 1054 年分 裂成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十六世紀中葉,公教又發生反對 羅馬教皇封建統治的宗教改革運動,陸續派出一些脫離羅馬公教的新教派,這些 新教派通稱「新教」, 所以基督教是公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的通稱;但在中 國,基督教通常是指新教而言。38

二、基督教的創世觀:

在〈創世紀〉第一章一節—第二章三節中記載,上帝用六天創造了天地萬物:

第一天創造了光,劃分晝夜;第二天創造了空氣,劃分天地;第三天劃分海洋、

陸地,使陸地生長植物;第四天創造日月星辰,劃分季節;第五天創造鳥類和魚 類;第六天創造昆蟲和獸類,最後創造了人。就這樣,「天地萬物都造齊了」。第 七天,上帝造物工程完畢,就「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定這一天為「安息聖日」。

39

三、人類的起源:

〈創世紀〉第一章二十六—二十七節說:「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

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 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造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象造男造女。」

38 樂峯、文庸著。《基督教知識百問》(台北市:佛光。1997 年 7 月),頁 1。

39 同註 38,頁 3。

30

31

(phallogocentrism) 的概念往往無法自圓其說,因為文本是一個引用其他文本且 互為參證的開放系統,在這樣的互文空間中,產生矛盾與縫隙,也產生可以被質

32

〈打魚人和他的靈魂〉巧妙的移植了宗教對靈魂的尊崇與無知,但也在《聖 經》的原型架構下重新檢視了考驗與救贖,文本內的文字和概念交互指涉形成一 種現實 (reality) ,並在二元對立的觀念,如生/死、靈魂/肉體、善/惡的 對照方式,提出文本內衝突的矛盾邏輯。這是當初上帝對他所創造的人類吹出那 口氣時所始料未及的。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