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要研究工具,再針對母群體採立意與方便抽樣的個 別教師輔以訪談,以期瞭解高中職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之觀點。以下就問 卷調查及訪談兩個研究方式做介紹。

壹、問卷

一、編製問卷依據

本研究之問卷的編製,是根據文獻探討的相關研究文獻資料內容來編製。

在第一部分教師個人背景和學校環境方面,參考陳寶玲(1998)、林詹田(2001)、 陳仕芳(2005)、陳毓華(2005)、黃良惠(2005)等關於教師信念與觀點的相 關研究,將性別、學歷、年資、擔任導師、任教科目、任教學校類別、任教學 校所在地和任教學規模納入自變項。第二部分「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之觀 點」方面,先前並無直接相關之研究,因此,就蒐集審議民主相關之文獻資料 來設定問卷內容。第三部分「教師教導審議民主應具備的專業素養」,除了參考 審議民主相關之文獻之外,也參考陳仕芳(2005)、陳寶玲(1998)和魏嘉美(2007)

關於教師所需之專業進修成長的研究內容。

二、問卷編製內容

研究者首先將問卷分成以下三個部份:

(一)教師個人背景和學校環境變項 1.性別:分為男性、女性二類。

2.年資:分為四組,分別為年資5 年以下、6-10 年、11-15 年、16-20 年及 21 年以上。

3.學歷:分為二大類,分別為大學學歷及碩士以上學歷。

4.擔任導師:分為二大類,分別為是與否兩個選項。

5.任教科目:分為公民與社會教師與非公民與社會教師。

6.任教學校類別:分為四大類,分別為純高中、純高職、綜合高中及完全 中學。

7.任教學校所在地:分為四個地區,分別為北區、中區、南區及東區與離 島等。

8.任教學校規模:根據陳寶玲(1998)及陳毓華(2005)的問卷模式,並 參照教育部統計處(2008)的高中職學校數統計結果,故本研究將學校規模區 分為「大型學校」50 個班以上、「中型學校」31-50 個班及「小型學校」30 個班 以下。

(二)審議民主融入課程之目標與途徑

本項目在瞭解高中職教師對於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以及審議民主融 入課程的途徑,並設計相關問題來調查,針對高中職教師對於所設計的選項之 重要性的看法,以排序的方式來呈現。

(三)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的相關配合條件

融入課程的配合條件包含了教師應具備之專業素養,以及審議民主融入高 中職課程之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等,設計相關選項來探究高中職教師對各 個問題的選擇,同樣請教師們以排序來呈現想法。

三、問卷內容效度分析

問卷初版編製完成後,即進行專家小組的內容效度分析,本研究的專家小

組成員為二位政治領域專長的教授、三位公民教育專長的教授與講師,以及二 位高中教師,共計七位成員。本研究參照專家小組的反應與回饋來修訂本研究 之問卷內容。請參考表3-4-1。

表 3-4-1 專家諮詢名單

服務單位 專長 職稱

公立大學 政治 教授

公立大學 政治 副教授

公立大學 公民教育 副教授

公立大學 公民教育 副教授

公立大學 公民教育 講師

台北市立高中 公民與社會科 教師 台北市立高中 公民與社會科 教師

幾位專家在閱讀問卷內容後,提供本研究問卷修正之建議如下:

(一)教師個人背景資料部份

在任教學校類別增列「完全中學」一項,並將原來「普通高中」、「高職」

分別修正為「純高中」、「純高職」。而任教學校地區也增列「東區與離島」一項,

同時也增加「擔任導師」一類至個人變項。

(二)高中職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之觀點部份

專家對這個部份,惠予寶貴的指正,除了詞句的精確度並顧及受試教師的 理解度加以修正,分別列舉如後。

1.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主要知識目標部份:

專家對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八項、第11 項、第 12 項表示應予以 適當修正更為恰當,並同時增列了「瞭解價值衝突和爭辯議題的本質」及「民 主體制運作的不同歷史經驗及限制」兩項。請參考表3-4-2。

表 3-4-2「知識目標」專家效度分析表:

標號 選項及專家修正意見 1 學習民主價值與基礎知識

修正意見:學習民主價值及其相關知識 2 瞭解社會制度及結構的產生方式

修正意見:瞭解政治社會制度及其運作方式

3 瞭解公共資源、價值和權利分配與組織決策分析過程 修正意見:瞭解公共資源分配與公共意見形成的過程 8 瞭解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

修正意見:瞭解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相互關係 11 增加:瞭解價值衝突和爭辯議題的本質

12 增加:民主體制運作的不同歷史經驗及限制

2.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主要情意態度目標部份:

專家對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表示應予以適當修正,才能更達到本部份 內容施測的意義,請詳參表3-4-3。

表 3-4-3「情意態度目標」專家效度分析表:

標號 選項及專家修正意見 1 培養關心社群利益的態度

修正意見:培養關心社群利益與公共事務的態度 2 養成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習慣

修正意見:養成自我反省批判的習慣

3 養成互為主體性、修正自我的觀點的態度與習慣

修正意見:養成自我反省、修正自己觀點的態度與習慣

3.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部份:

專家對這個部份的選項並未做名詞上的修飾,僅表示應在各選項後加入各 種途徑的意義及內容,以讓母群體更能理解該選項的意義,以便於勾選出適當 途徑。因此,本研究皆於每個選項後,加入各個活動的名詞解釋。請詳參表3-4-4。

表 3-4-4「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專家效度分析表 標號 選項及專家修正意見

1 審議式班會

加入:透過審慎思辨的對話過程操作班會的運作 2 班聯會

加入:將審議過程融入班聯會的事務決策與運作程序 4

學習圈

加入:團體成員以聆聽與對話尋找共識,強調多元觀點而非特定觀 點來解決公共議題

5 審議課程

加入:審議民主融入各科教學 6

願景工作坊

加入:成員透過充份思考、討論、表達意見,發展出對未來的共同 願景,並進一步提供未來可行計劃

7

公民陪審團

加入:先由小分組至全體的討論,由成員共同評析不同政策、並做 出選擇

8 公民會議

加入:成員對爭議性議題與專家對談後做出決策 9 審議式民調

加入:結合民調與團體討論,讓受訪者思考與對話過後再做答 10

審議思辨的意見投票

加入:讓成員先對議題進行溝通與討論,使成員對相關主題有基礎 認識,再做投票

(三)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的相關配合條件 1.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知能

專家們對於這一要目並未有大幅度修正,唯將第一項「學科知識」修正為

「學科相關知識」。

2.教師所應具備的人格特質

專家針對本要目也僅針對「省思教學創新的意願」修正為「檢討並修正自 我教學的意願」,專家認為原來的題意不夠鮮明,應該將其加以修改。

3.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

參與專家效度分析的專家,一致對本要目無異議,故維持初稿內容不予修 正。

4.教師所需之專業進修與成長

部份專家認為原初稿的第三項「學位進修」及第四項「學分進修」應予以 刪除,故和論文指導教授討論後予以合併,並予以修正為「進修審議民主相關 課程」。而就第六項「辦理教師進修講座」也修正為「辦理教師增能研習」。

5.所需之行政與政策支援

專家建議將第四項「教學軟硬體設備的支援」及第六項「教學軟硬經費輔 助」分別修改為「教學設備支援」及「教學相關經費輔助」,並依據專家建議 增列「具審議民主專業的人員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