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職種子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觀點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職種子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觀點研究"

Copied!
2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社會研究的目標是在解釋, 為什麼所有這些本質上和意願上都是良善的人, 當他們生活在一起的時候, 不論是在家庭中、社區中、或國家中, 卻時常將生活變成地獄。 社會研究背後的驅動力量, 乃是理性主義和道德主義的信念, 體制是可以改良的, 人類也善良得足以過一個美好的生活,… 社會科學的任務, 乃是為這個永無境的社會重建工程, 1. 尋找切合實際的處方 。.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民主的審議式轉向 民主應該是一種「公民自治」,公民透過參與公共事務,解決社會問題,追 求公共利益。然而,隨著代議民主的實施,公民參與的身份逐漸被侵蝕,大眾參 與民主的本質也遭受扭曲,使原本應該建立於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務決策,轉變成 僅注重秘密投票的個人活動,也使透過公民參與達到共善的公民自治變質 (Barber, 1984) 。這種僅重視個人投票的制度,事實上也可能是破壞公共利益的 機制,正如 Sunstein 所言,私人利益的總合並非就等於我們所追求的「公共利 益」 ,而人民的偏好並非固定的,除了受到偏好表逹的脈絡(context) 、法律規範. 1 引自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6,p. 1. 1.

(2) 及過去消費選擇影響,也會受到文化的牽引(引自陳俊宏,1998)。因此,單單 只以投票機制,是無法有效反應公民的真正需求,甚至可能落入「多數暴力」。 Barber(1984)進一步指出,代議民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以社會規 模龐大為由,長期以來不斷說服社會大眾實現直接民主的種種困難,讓公民平等 參與政治的運作模式,脫離了公民自治的中心思想,將民主機制長期被高社經地 位菁英所壟斷的事實予以正當化,他認為這種民主,事實上是一種削弱人與人互 賴關係的「弱民主」(thin democracy)。 1990 年以降,這一波對自由主義「弱民主」的反動,不但喚醒了人們對代 議民主匱乏不足的深切反省,產生了「強民主」 (strong democracy)的訴求,也 掀起了「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新浪潮。「強民主」的主張者強 調真正的民主應該要考慮到公民的認知、意見及權利,例如:Fishkin 強調民主 應該要能以平等為出發點,並考量每位公民的需求,能審慎思辨以論證為決策基 礎、由公民參與決策過程,而每個公民的權利和利益在決策過程都應該被尊重(引 自林水波、石振國,1999)。 Dryzek(2000)認為這是「審議式轉向」(deliberative turn),人們開始會因 為「傾聽」而揚棄原本的信念,這樣的民主形式,能讓社會大眾結合的更緊密, 因而能為社會做出最好的決策,也讓整個社會產生更團結的良性循環。. 二、台灣審議民主活動的成長 21 世紀以來,台灣的審議民主活動愈發頻繁,從縣市級議題到全國性議題 的「公民會議」(consensus conference)已舉辦多場,例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 會所推行的一系列「公民會議 2」活動,此外還有其他型式推廣審議民主的相關 活動,例如:行政院成立的二代健保規劃 3、國科會整合型團體研究的「21 世紀. 2 行政院青輔會於 2007 年分別在北、中、南三區舉辦青年國是會議,針對不同的主題進行討論。 3 行政院衛生署針對二代健保所舉辦之政策思考與研究討論。. 2.

(3) 的台灣公民-願景工作坊 4」、 「2007 審議民主-高中職種子教師培訓 5」活動,以 及台灣大學社會系的「審議民主與公民會議研習 6」等。社會團隊不遺餘力的發 展審議民主的各式活動,透過這些活動的教化功能,讓台灣民眾瞭解,公民能夠 共同參與審議民主的運作。 審議民主活動愈來愈活絡,讓民眾更能透過公共論壇的方式,加入公共事務 的討論,學習並進一步瞭解審議民主精神的實踐,民眾除了更能體認到民主的新 面向,同時,也喚醒身為公民應該行使的權利義務,遠離民粹式民主,同時提升 公民素質。. 三、審議民主所面臨的困境 審議民主能達成未來民主發展的理想藍圖,然而,在實施上審議民主還是有 值得思慮的困境要克服。行政院在 2001 年所舉辦的「二代健保規劃」就面臨到 公民「有效參與」的問題,主辦單位在活動後發現,與會的公民通常就是平常經 常接觸公共事務的人,事實顯示出,這類活動無法吸引到對於公共事務消極的公 民(陳怡君,無日期)。Fishkin(1999)也發現大部份的公民,並不會想花太多 時間在討論公共事務上,然而這樣的發現對民主的發展來說是遺憾的,所以在未 來應該要思考出可行的因應對策,讓公民認識審議民主的重要性,使公民都願意 主動參與審議平台的互動交流。 而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7a)在 2007 青年國是會議的「公民教育中審 議民主的推廣」結論報告中,發現了另一個困境,那就是審議民主容易落入「菁. 4 於 2007 年 7 月 14 日及 15 日在政治大學舉行的研討會活動,介紹願景工作坊、國民核心素養及公民教育所面臨的問 題等。 5 本培訓營是由行政院青輔會為將審議民主之理念推廣至高中校園,於 2007 年所舉辦的高中教師培訓營,希望經由教 育第一線的高中教師對審議民主有更深的體認,並進一步將審議民主之精神向下延伸至校園,向下紮根至莘莘學子的 學習,培訓的對象為全國公私立高中職之教師。 6 2005 年由教育部委託台灣大學舉辦,希望透過公共審議的討論體現審議民主精神,並期待能深入校園在公民教育中實 踐。. 3.

(4) 英參與」的困境,因為審議民主的實際操作程序有難度,需要有基本程序性知識 才能參與其中,希冀公民們不會因為不具備基本能力與知識而無法有效參與,只 能選擇被動地做一個沈默無聲的公民,而產生無限輪迴的「沈默螺旋」。此外, 實施審議民主需要投入的經費過多,而所得共識又可能只產生暫時性的影響力, 加上也可能對政策不具拘束力,讓公民們對這樣的結果感到失望,因此,相關單 位在發現這些困境後,應該要引以為鑑產生對策,降低這些困境阻礙審議民主實 踐的可能性。 再者,陳東升(2006)認為審議民主並無法解決某些價值所衍生的問題,如 宗教、族群對立的問題,審議民主的實施,除了讓彼此對立更加劇外,也可能讓 弱勢的一方受到更多傷害,這樣討論並無法解決某些團體內的情感、生命經驗所 產生的價值及信仰,經過討論後的結果,也可能是感受到自己屬於弱勢不得已做 出的決定,產生雙方在表面上的策略性選擇,產生所謂的「虛假共識」,最後造 成少數立場的人無法滿意迫於無奈下的結果。 國外學者 Gambetta(1998) 、Enslin、Pendlebury 及 Tjiattas(2001)與 Levinson (2002)也認為審議民主有幾點不足之處,首先是審議民主需要的對話討論時間 較長,若是有「時效性」的議題,可能就會浪費太多時間而緩不濟急。其次,若 一個社會中的公民成員背景社經地位落差極大,而且在社會階級不平等的條件 下,要逹成共識是有困難度的。最後,如何使少數團體的意見讓主流團體理解, 也是一件困難的過程,在溝通不良情形下,分歧可能會愈加擴大,要避免少數團 體陷入極端主義,也要解決主流團體無法真正傾聽瞭解少數團體訴求的問題,審 議民主才有可能產生。 Strachan(2006)認為,審議通常是在社會困苦的情形下才會因應而生的, 社會上受苦難之人通常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損而發聲,大部份的人,若沒有特定 的動機,很難會主動參加,如此一來,就會陷入讓較激進的人主導整個過程的困 境中,而無法找出社會大眾真正的「聲音」。 造成上述困境的面向雖多,但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公民是否具備有效參與 4.

(5) 審議民主的基本能力、知識與意願;而這個關鍵因素又受學校教育的直接影響, 因為學校教育是培育公民最系統化的管道。學校教育是否可能將審議民主融入課 程,是否能培養未來公民參與審議民主討論的能力,應該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貳、研究動機 一、學校公民教育缺乏審慎思辨特質 林國明與陳東升(2003)認為台灣的民眾缺乏「民主的品質」 ,對於公共事 務的瞭解及討論技巧,並沒有足夠的知能來處理,我們的社會若要更多的公民加 入公共事務的行列,就需要讓民眾學習公民參與所必備的心智能力。這樣對公民 知能的強調,並不是要再一陷入「菁英政治」的迷霧中,而是要能進一步體認到 「公民知能」是公民參與審議十分重要的一環,而公民更要透過學習提升自身能 力,才能將聲音傳逹出去,真正成為民主社會的主體,這也是身為公民的一種責 任及認知。 台灣民眾目前面對社會議題,常常受黨派分歧及對特定政治領袖所影響,大 部份的議題都陷落在爭議不斷,各自表述下沒有結果,而民眾往往只能霧裡看 花,對於這樣的紛紛擾擾也無法找出解決之道。公民在面對不理性又沒有品質的 民主下,是該有機會接受教育來提升能力,因此教育就要能提供這樣的功能來培 育未來的公民。 但由於台灣目前升學引導教學的壓力大,校內適合發展公共論述的平台不 足,以及學校師長的不支持,導致公共事務參與無法平衡(青輔會,2007a) 。同 時,現今教育文化及傳播管道薄弱,難以推展公共事務。「家庭教育」及「學校 教育」給予台灣青年過於制式的成長方向,長期下來造成青年缺乏主動積極的習 慣,以致青年人對公共事務的參與也同樣不積極(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2007b)。 Dewey 及 Adams 認為「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基礎,然而現今的教育都 5.

(6) 以經濟利益為主軸走向、消費者中心的教育觀,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將來的就 業,教育已被功利的價值觀所取代,而失去了以人生為準備的重點(引自林火旺, 2004) 。同時,在這個背景下的「公民教育」 ,又太過於強調課本上的知識,教育 只停留在教科書的理論裡,學校的教育目標也鮮少以傳達公共事務的概念為重 心,無法培育出獨立思考及具批判意識的未來公民,未來的公民對於國家所賦予 的言論自由及民主參與沒有概念,公民意識低落,也不懂如何積極的透過機會加 入處理公共事務。因此,我們的「公民教育」尚有許多努力改善的空間(許文傑, 2000)。 台灣目前的高中公民教科書中,傳遞審議民主的知識十分有限,因此審議民 主在目前的高中教育中,可以說是相當的不足,因此在面對未來「審議民主」的 發展,可說相當的不利。若沒有透過學校教育基礎的知識,那麼高中學生在未來 可說是缺乏必要的基礎來實踐「審議民主」 ,且無法進一步參與公共事務的協調, 更遑論在校園中落實審議民主的精神了。由此可知,在未來公民啓蒙的平台上, 不能忽略審議民主的必要性。 教育在面對未來的社會變遷,必須要轉化教科書裡的知識,並強化參與活動 的能力,將課程做動態設計,強調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國科會整合型専題研究 計劃「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工作團隊,2007),從教育開始著手,潛移默 化學生的知能。. 二、培育學生具備審議民主精神的重要性 為了達到「審議民主」的理想境界,並以「公民」為民主主體來參與公共事 務,未來社會就需要具有「審慎思辨」(deliberation)特質的公民來參與這樣的 過程,而這一點正是民主在轉變中需要面對的新考驗。由於台灣的公民不是太過 激進,就是有為數不少的公民處於被動、消極、不參與的消極態度,這是缺乏「公 民意識」所致(許文傑,2000)。因此,我們要開始思考讓公民順應審議民主的 6.

(7) 因應對策。 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是需要特殊知能的,因此,提升公民參與民主的素質和民 主過程,應該是要能夠同時進步的。而為了培養公民意識,能主動去關心公共事 務並進一步參與,公民就要具備政治領域中所需要的思考力、行動力、政治能力 及參與力,讓公民能傳遞及監督民主政治的發展,能成為一個負責的決策者(a responsible decision maker),可以進行理性溝通,並形成共識,進而解決社會議 題,使社會更進步(董秀蘭,1995a)。 那麼我們要如何塑造出這樣的公民,關於這點,Warren 認為公民的政治能 力是可以透過「制度」來形塑的,公民經由參與公共對話(discursive)的過程, 能學習來自不同方面的觀點,對自己一成不變的偏好也能加以修正(引自陳俊 宏,1998)。我們也要能改變公民原有的視角,讓公民的思想活化,並且能以更 廣的面向來思考問題(林水波、石振國,1999)。 公民的參與,不僅只是充份的表現自我權利的意識與行使,同時公民在透過 自身權利實踐時,也會同時感受到身上所背負的社會責任,而不會恣意妄為。若 公民願意拿出行動力積極的參與,能有助於民主政治及公民德行的成長,因為透 過公共討論同時可以擴大公民視野,瞭解各界看法,而透過參與討論的程序,也 同時能學習去平衡相互間的利益。因此,公民們為了逹到共識,要能超越個人利 益及情緒,以「共善」 (common good)為前提,來進行公共事務討論,如此一 來,也才能解決社群分歧的現象(Mansbridge, 1999;引自林國明、陳東升,無 日期) 。同時,Pateman 也關注到,人們參與民主的輸出項不僅只有政策,其中, 更大的收獲是間接提升了公民的社會與政治能力,因為輸出項與輸入項會產生反 饋的因果關係,讓參與的公民獲得的比預期的更多(引自黃浩榮,2005)。 公民們要開始學習參與審議過程的基本知能,才能妥善運用自己的權利。莊 富源(2006)認為民主政治要能順利運作,是需要人民能接受民主,而民主當然 也要先透過教育,讓人民產生出自願的態度及興趣,因此民主與教育形成相輔相 成的密切關係。為了要培育未來公民,教育的內容應該要包含公民民主知識與技 7.

(8) 能的提供培養、公民民主規範、態度、價值及公民理念的內化和民主人格的型塑, 學校應該要同時正視正式課程的設計規劃,及潛在課程的影響力。 因此,Mosher、Robert、Kenny 和 Garrod(1994)認為一個國家的民主, 是建立在負責及受過教育的公民基礎上,受過民主教育的學生,會讓自己的社會 發展更成熟,學生也能透過民主參與讓心靈成長,所以我們國家若要民主一代一 代的傳遞下去,就需要教育來奠定民主基石,相反的,若是無法達到這個目標, 那麼我們的民主就會有崩潰的危險。 要實踐民主,就要讓政策實現得到人民的同意(consent of the governed) ,讓 人民在知情的情形下被治理(informed citizenry) ,並從建立有效的公眾參與系統 (an effective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來著手(吳英明,1993;引自許文傑, 2000)。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管道培育公民素養,讓公民們能在民主社會中進行 良好的互動,並透過公民參與實踐公民的權利及義務,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基於上述的背景和動機,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在於如何發揮教育應有的機 能,結合審議式民主與教育,在學校課程中融入審議民主的精神,以培養有能力 參與的未來公民。. 8.

(9)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前述的研究背景和動機,研究者認為教育教育工作者應當致力思考如何 在課程中注入審議民主的精神,發揮教育應有的機能,以促成未來審議民主的成 熟發展。因此,本研究探討公民教育教師對於如何透過課程,培育出具備「審慎 思辨」特質的公民觀點,祈使審議民主融入學校課程成為普遍的可能。. 壹、 研究目的 本研究針對參加「2007 審議民主高中種子教師培訓營」及「2007 審議式民 主與公民養成研討會」的高中職教師進行探究,希望可以深入瞭解這些教師們在 培訓活動的交流互動後,對於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觀點。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研 究目的有四: 一、探究高中職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主要目標觀點。 二、調查高中職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必備條件的觀點。 三、分析高中職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所需支援的觀點。 四、歸納研究結果並對未來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提出建議。. 貳、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的目的,本研究針對參與「2007 審議民主高中種子教師培訓營」 與「2007 審議式民主與公民養成研討會」之高中職教師進行以下問題之探究: 一、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的目標為何? (一)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各項目標的重要性排序為何? (二)不同背景高中職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觀點之差異性為何? 1.不同性別之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觀點之差異性為何? 2.不同年資之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觀點之差異性為何? 9.

(10) 3.不同學歷之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觀點之差異性為何? 4.是否擔任導師之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觀點之差異性為何? 5.不同任教科目之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觀點之差異性為何? 6.不同任教學校類別之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觀點之差異性為何? 7.不同任教學校地區之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觀點之差異性為何? 8.不同任教學校規模之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觀點之差異性為何?. 二、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必備的條件為何? (一)高中職教師所應具備的各項專業素養之重要性排序為何? (二)不同背景高中職教師認為所應具備專業素養之差異性為何? 1. 不同性別之教師認為所應具備專業素養之差異性為何? 2. 不同年資之教師認為所應具備專業素養之差異性為何? 3. 不同學歷之教師認為所應具備專業素養之差異性為何? 4. 是否擔任導師之教師認為所應具備專業素養之差異性為何? 5. 不同任教科目之教師認為所應具備專業素養之差異性為何? 6. 不同任教學校類別之教師認為所應具備專業素養之差異性為何? 7. 不同任教學校地區之教師認為所應具備專業素養之差異性為何? 8. 不同任教學校規模之教師認為所應具備專業素養之差異性為何? (三)高中職教師認為應具備的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之重要性排序為何? (四)不同背景的高中職教師認為應具備之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之差異性為 何? 1. 不同性別之教師認為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之差異性為何? 2. 不同年資之教師認為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之差異性為何? 3. 不同學歷之教師認為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之差異性為何? 4. 是否擔任導師之教師認為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之差異性為何? 5. 不同任教科目之教師認為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之差異性為何? 10.

(11) 6. 不同任教學校類別之教師認為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之差異性為何? 7. 不同任教學校地區之教師認為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之差異性為何? 8. 不同任教學校規模之教師認為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件之差異性為何? 三、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所需的支援為何? (一)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教師所需的主要支援之重要性排序為何? (二)不同背景高中職教師所需的主要支援之差異性為何? 1. 不同性別之教師所需的主要支援之差異性為何? 2. 不同年資之教師所需的主要支援之差異性為何? 3. 不同學歷之教師所需的主要支援之差異性為何? 4. 是否擔任導師之教師所需的主要支援之差異性為何? 5. 不同任教科目教師所需的主要支援之差異性為何? 6. 不同任教學校類別之教師所需的主要支援之差異性為何? 7. 不同任教學校地區之教師所需的主要支援之差異性為何? 8. 不同任教學校規模之教師所需的主要支援之差異性為何?. 11.

(1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審議民主 審議的字意為拉丁語的 deliberare 及 libra 之意,意思就是去衡量及平衡實際 情形做出考量,審議就是相互關懷及考量不同的觀點,和民主緊密地結合而成為 一種溝通的模式,發展為民主的模式之一(Englund, 2006)。 Dillon(1994)認為審議就是針對協調問題的一種解答,也就是關於如何在 特定情形下做出適當行動。「審議」包含了「個人」及「集體」兩個層次,除了 是個人內心對於來自各方意見的剖析,也包括了團體透過討論的方式來逹到共善 目的。Stokes(1998)認為,在審議的過程中會產生人內在想法的轉變,理性地 辯論,這就是「審議」。Gambetta(1998)認為審議是經由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透過聽及說的一連串過程後,大家共同所做出的決議。 因此,審議民主的基礎,就是在各種可能的選擇中做決定,由於不同的觀點 在這個審議平台上,都能夠被重視及討論,因而國家的民主體制也能因為審議的 運作模式而被強化(Englund, 2006)。 Gutmann 及 Thompson(2004)認為在民主國家中,審議民主就是去評論由 公民們或是代議士所做出的決定。審議民主最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欲提出意見 就要給予合理的理由,其次是所提出的理由都要能為其他公民所接受,最後,審 議民主的目的,是為了要產生具有約束力的決定,並讓產生的決定付諸實踐。然 而,並非無時無刻所有的議題都需要運用到審議模式,要視議題的條件而定。 整合以上概念,本研究的審議民主是指學生在面對難解或有衝突的公共議題 中,能充份理解或蒐集意見,並經由理性溝通與協調,討論議題內涵並與他人交 換意見,並達成共識且解決問題。此外,學生也能從審議民主的相關活動中,習 得本研究中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知識、情意態度與技能目標。. 12.

(13) 貳、審議民主融入課程 本研究所指之「審議民主融入課程」,是指為了讓教育現場體現審議民主之 精神,而將審議民主精神落實到課程中,並經由教師正式課程的教學、非正式課 程的引導,以及潛在課程的身教、言教與校園之境教,讓學生能深刻受到感染並 體現審議民主之精髓。. 叁、高中職種子教師 本研究所指的高中職教師,是報名並出席「2007 審議民主種子教師培訓營」 及「審議式民主與公民養成研討會」的教師,而這些種子教師又必須為現行的高 中及高職教師。因此,參與過此兩場研討會,若本身非高中或高職教師,便不納 入本研究探討範圍。. 肆、教師教學觀點 本研究所指的教師教學觀點,係指教師們就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必備 條件與所需支援所持的教學觀點而言,探究的重點包括教師們將審議民主融入課 程所建構的想法,及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們觀點是否一致。. 13.

(1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壹、在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的對象為參與「2007 審議民主高中種子教師培訓營」及「審議式民 主與公民養成研討會」之高中職教師,以這群參與活動的高中職教師為研究對象 的主要原因是,審議民主的實踐需要具備基礎性的知識,才能進一步有效地實施 教學,所以必須是針對審議民主有基本概念的教師來進行探究,才能有效瞭解教 師對於將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觀點。 因此,本研究所研究的結果,僅可推論至出席參與之高中職教師,至於是否 能論及其他未參加培訓營的教師觀點,則應進一步研究。此外,基於參與本研究 受訪者的受訪意願,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共為六位任教公民與社會教師,故訪談 內容的結果僅可配合統計結果來探究其他教師可能的觀點,無法百分之百的代表 其他教師的想法。. 貳、在研究方法方面 由於研究者時間限制,只以問卷調查及訪談的方式得知教師之觀點。因此就 本研究得知之高中職教師之觀點,在實際教學場域實施審議民主課程的可行性, 仍需要輔以其他研究方法,再進一步的探討。. 叁、在研究變項方面 由於研究者人力及物力的限制,因此對於其他未列入研究之自變項是否對教 師觀點有所影響,就不在本研究範疇之內所問,因此,對於非本研究所觸及之自 變項做推論時,必須要謹慎。. 14.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我所知, 社會的最後決定權必須交給人民自己掌握, 此外,別無更安全的寄託處。 如果我們認為人民見識不足,判斷不周, 不能執行決定權, 補救的辦法不是把決定權從人民手中拿走, 7. 而是透過教育,讓人民善於判斷 。. 第一節. 審議民主公民的培育與教師教學觀點. 壹、審議民主公民的培育 現代民主社會中,若要產生合宜的公共政策,不應只由政府立法單位來制定 政策,也要有公民積極主動地參與,才能更實質地影響政策的決定,讓政策能符 合人民的需求(洪泉湖,1998) 。因此,公民要開始覺知並體認到, 「權利」不只 是規定於憲法中的「基本權利」,也不能再只是代議士手中操弄的政策,公民也 要能經由更具體的行動模式來投入民主過程。身為公民,要能適時用合乎情理法 的方式表逹心聲,無論當政府行使的公權力與公眾意志相左時,或當公民自身公 權力受到威脅時,應能挺身並拿出積極參與的作為。 「審議民主」能發揮並實現這樣的公民社會願景。Gutmann(1987)所認為 的「審議」 ,就是詳細的考量某個觀點來做出決定。就實踐上來說,發展審議特. 7. 引自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6,p. 11。. 15.

(16) 質對理想的民主社會來說是必要的,因為這樣的民主仰賴於公民相互的認同及信 任。審議的公民能去遵守民主生活的規則,同時也會反思質疑這樣的規則是否妥 當,當這些「規則」侵犯到主權時,公民能有所回應及行動,會小心地考量並捍 衛不公不義的法律或是規則,整個的民主社會基礎就是建立在一個公民與國家機 器良好互動的模式上。 因此,審議民主應該要透過公民主動的參與審議對話(deliberative dialogue) 來思量解決之道,而不是只能消極被動的接受他人的意見(Johnson & Mutchler, 1999)。同時,也不能僅止於主動發表且固執己見,並試圖說服別人同意自己所 認同的價值,也要能以尊重的立場,聆聽和自己相異的論點。公民要能消除個人 偏激論點,並對討論的議題進行深思熟慮,能學習從各種不同角度的論證中,以 審慎思辨的方式,在他人與自己的想法中,找出平衡點的共善(common good) 結果。 Young (1996)認為團體間的差異,就是需要共同審議慎思,唯有透過溝 通來強化人與人的參與、互動及包容,經由有效的溝通方式來形成最後的共識。 Habermas 認為公民不僅只是成為國家社會的合法成員,也要能主動參與, 並具備行動參與的基本能力以強化公民的地位。此外,透過民眾的參與來形成的 民主意志,對法治國家未來發展也有著決定性的地位,因為,透過民意證成的政 策,能讓政府實施時更加合法化,在將來推行時也能更順利。公民有責任讓國家 未來願景更加健全,能在公民論壇中投入自己的需求,也考量他人的需求並共同 協商解決之道,奠定民主國家永續發展的基石(引自楊深坑,1997)。 故此,若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時,能以面對面的方式來和公民們交換政 見,不僅可打破公民們和政府間的藩籬,找出大眾偏好的平衡點,而且政策制定 者也會在這樣的互動下,減少誤解社會大眾偏好的情形,更能制定出更符合社群 需求的政策,藉此也增加大眾對政策制定者的贊同及信任(Johnson & Mutchler, 1999)。 從 Habermas 的角度來看,審議民主需要公民利用理性推理來證成,人要在 16.

(17) 理想的言談情境下,為了自主及負責之理性的存在而存在,以達成民主的目標(李 英明,1986) 。審議民主透過公民在理性、反思及公共判斷(public judgment)的 思維下,共譜出團體大眾皆可理解並接受的價值(陳俊宏,1998), 然而,公民並不是與生俱來就具備民主的公民意識和參與審議民主的能力。 因此, 「學校教育」就成為公民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最主要的媒介, 透過學校課程傳遞民主公民資質教育,正向影響學生的政治知識、信念及政治效 能感,讓學生更願意主動參與,才能成功培育未來合格的公民。大部份的研究指 出,公民教育能有效傳遞公民知識、價值及技能,同時提升學生政治知識及政治 參與,因此學校扮演了讓青少年發展政治及公民參與的重要角色;而對青少年來 說,這也是學習民主、政府及公民資質的最好機會(Print, 2007)。 Gutmann 及 Thompson(1996)表示,教導學生具備審議品格(deliberative character)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要學生掌控審議過程,而是發展溝通、傾聽並 進一步有效協調意見及解決問題的審議品格,換言之,是為了要讓整個審議過程 能合理正當,發展審議品格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且 Reeher、Cammarano 及 Hahn 等人表示,透過「公民教育」培養「審議民主」 ,遠比其他途徑更有成就。 在課堂上實施審議課程是學生未來參與政治的指標,而在學校運作審議程序可以 提升公民的心智能力(引自 Strachan, 2006)。 放眼未來,台灣的公民教育也應該要能涵蓋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知識,培養 公民的責任感及公民參與公共生活的公共精神,讓公民具備能更進一步影響公共 決策的能力。在學校公民教育的課程中,應該透過適當的教育設計來實現審議民 主的精神,讓未來的公民實際加入公共議題的討論。這樣的公民教育,不但是一 種有成效的學習,也將提升公民主動關心社會議題的動機,讓公民參與公共領域 的品質更加進步(Mill, 1991;引自林國明、陳東升,2003)。 教師身處教育現場第一線,不但肩負培育符合社會發展需求之未來公民的重 責,在「審議民主」的願景發展下,其責任與角色更為關鍵。現今的公民教育不 再是威權時代時用來馴化人民的角色,也不應該停留在制式化的教科書及教室範 17.

(18) 疇下,教育內容應該要順應當下時勢做調整,讓教室氣氛及師生互動活絡起來。 所謂的民主要透過實際的實施及演練才能體會到真義,光靠民主知識的字句背誦 皆只是空洞的教條,唯有人人都在日常生活中自動自發的實境體驗,才能感受到 民主的可貴與內化學習的知能。. 貳、教師教學觀點 欲掌握教師如何運用課程去表現「審議民主」的教學,且瞭解「審議民主」 融入課程的未來願景,要先瞭解教師的「教師觀點」,因為教師觀點包括他們的 信念、設想、及教學理論,傳達出了教師教學時的樣態(Angell, 1998) 。以下整 理多位專家學者對「教師觀點」的看法。 Adler(1984)表示, 「教師觀點」是教師賦予教學工作意義、對教學的理解 與身在實際的教學場域中實施教學的意念,其中包含了教師是如何來詮釋其教學 情形的教學信念, 「教師觀點」並無法從其教學行為中抽離出來,因此, 「教師觀 點」也是每位教師都其獨特的教學行為的原因。「教師觀點」是和教師過去及現 在的經驗緊緊相扣,所發展出來的個人教學哲學。因此,思量教師觀點時,要回 頭考量到該教師在學校及教室的教學背景經驗與經歷。透過對「教師觀點」的掌 握,也可以促使教師更瞭解自己的教學模式、願景與及在社會科教學中更可行的 方式,讓教師可以突破原有的學校框架,創造出革新的教學媒介,讓教師未來教 學的實踐更有發展。 Ross(1987)也持相同的看法,其表示社會科教師的觀點,就是教師教學思 考的方式, 「教師觀點」同時也是教師為自己設定的教學角色,會直接影響到教 師教學動機、教學目標、對教學專業的認定。Evans(1988)也表示,教師個人 詮釋學科教學和課程內容的選擇之間,有很大的關聯。 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所持的多元信念、價值、知識、假設及態度,主要是來 自於個人的生活經驗(Lee, Butler, & Tippins, 1992)。因此,「教師觀點」是教師 18.

(19) 教學概念、行為及脈絡的集合, 「教師觀點」是實質可見並將之運用在教學場域 的行為,而不是無形的概念,「教師觀點」讓教師學會考量到學校及班級整體的 運作,換句話說,教師的教學實施運作直接就是受到「教師觀點」的影響,而這 樣的觀點在教師從事教職的初期就已成形(Goodman, 1985)。 Bennett(1992)也認為,關於「教師觀點」的內涵,包含了個人的態度、 價值、信念、規則、及想法,而經由這樣的觀點,能幫助教師去統整教室內的相 關決定與行動。「教師觀點」也是教學的架構,經由這個架構提供的資訊,可以 瞭解教師與學校脈絡間的交流。 「教師觀點」是教師在教學時的透鏡,經由這個 媒介詮釋出來後,就是教學呈現出來的樣貌,因此「教師觀點」直接影響了教師 教學的覺知與詮釋。 「教師觀點」讓教師會將其在教室及學校中的經驗列入思考 教學模式的範疇中,而教師們將這些經驗在進行不同的轉化後,就塑造出不同的 教學假設、信念,以及教師們是如何展現這些內在思維,所展現的外顯行為。 Posner 也同意, 「教師觀點」能幫助教師們轉化及證成(justify)他們的教室決定 及行為(引自 Bennett, 1995)。因此,本研究能透過對「教師觀點」的理解,作 為理解教師如何從事社會科教學的管道。 Blacky(1995)蒐集社會科教師觀點的研究後表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部 份來探究教師的觀點,如:教師個人生活背景、教師的教學偏好(interest)、教 師對成為理想教師在心理及思想上的預設(presupposition)、產出的教學模式、 教師建構的教學行為、教師對自己教學評價,以及其他影響教師教學心理與行為 的種種因素等等,在實質上皆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觀點。 Sanders 及 McCutcheon 認為教師藉由教學行動所呈現出來的概念及願景,就 是教師利用課程內容的選擇與教學活動,來表現出在教師心中的教學藍圖(引自 Cornett, 1990)。 Bennett 並且將「教師觀點」區分為,知識傳遞者(inculcator)、賦能者 (empowerer) 、提升思考力者(facilitators of thinking) 、 培育者(nurturer) 、和 善的學者(friendly scholar)、和善的教學者(friendly padagogues)、教學哲學家 19.

(20) (scholar psychologist)等概念,而每一個要項皆是表示教師會特別強調社會科 教學的不同觀點。假若師資培育者可以更清楚掌握職前教師的觀點,那麼更能彰 顯師資培育的成效(Johnson, 1990)。 由教育對未來民主公民培育的重要性來出發,並承上所整理專家學者對「教 師觀點」的看法後,本研究認為教師對於民主教育的知識傳遞當然十分重要,且 教師的「教學觀點」也是「審議民主」能否融入課程的關鍵。另外,本研究也將 藉由「教師觀點」的探究,來審視教師對於「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想法與運作, 希望從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觀點,發展未來「審議民主」教學的可行 性措施。. 20.

(21) 第二節. 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與途徑. 過去菁英們打著「公民需要具備特殊能力,才能參與民主社會」的旗號,長 期催眠社會群體,並獨占了公民參與影響國家社會的權利(Feman, 2007) 。如今, 民主情勢已經和過去大相逕庭,民智漸開,而「教育程度」就是未來影響公民對 政治系統認知最大的因素,透過教育的互動過程來潛移默化學生的「公民參與動 機」與「公民參與能力」(許文傑,2000)。 不管人們的年齡或所處的年代為何,一旦他們被賦予動機、技巧及機會,他 們就能順理成章的參與公共事務 (Zukin, Keeter, Andolina, Jenkinsg, and Delli, 2006; 引自 Feman, 2007)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要在校園中建立哪何種審議教育 內容就需要進一步來討論,本節就「高中職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與途 徑」來討論。. 壹、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 由於學生還未成熟,也尚未具備相當的處世能力,因此教師不能直接賦予學 生完全的權利去參與學校事務;若沒有事先教育學生如何去使用這樣的權利,只 會讓學生對於自己的參與權利漠不關心而已,必須讓教育在個體的知能發展上發 揮功能,才能實現鼓勵學生參與民主審議過程的目標(Gutmann, 1987)。 Endres(2007)認為,要實現審議民主的目標,教師首先要提升學生的社會 能力及互動技巧,加強學生的民主價值,改善學生自我反省意識,並加強觀點取 替(perspective taking)及語言能力。此外,學生同時要能學習民主的基礎知識, 並能進一步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而 Heslep(2001)則認為,教師應該要讓學 生具備推理思考能力,能自理自治,此外,學生與學生間也要能夠平等尊重的互 動。 很顯然的,專家學者們都有各自對於教學目標的不同看法,以下就專家學者 21.

(22) 們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見解及建議,將學生應該要學習的「審議民主」課 程目標,區分為「知識」 、 「情意態度」 、 「技能」等方面,希望能從學校基本教育 厚植學生基本能力及人格特質,並達成教學目標。. 一、知識 (一) 程序性的知識 身為一個優質的民主公民,為了能有效參與民主過程,首先,學生應該能瞭 解民主的價值,並具備參與民主實質性的知識。再者,學生要能瞭解社會制度及 結構如何產生,以及公共資源、價值和權力最適分配,再進一步學習組織決策分 析與公共意見形成的過程。同時,學生還要能理解爭議問題的本質與成因,並且 培養理性選擇,及解決爭議問題的能力(董秀蘭,1995b)。 如前所述,公民要有能力參與公共議題討論,就需要有本國憲法及相關法律 的知識、對政府機制職權與運作程序的認識、瞭解如何參與公共事務及影響政府 決策的方式,同時也要具備基本能力去參與民主程序,公共討論及發展公民論述 (civil discourse),並且,參與公共審議討論公共事務時,要能熟悉議事規則、 遵守審議議事規範,並進一步具有主持會議的能力(洪瑛璘,2001;高寶華,2005; Barber, 1999;Weithman, 2005)。 實施「審議民主」參與的各類活動中,諸如: 「公民會議」 、 「學習圈」 (study circle) 、 「審議式班會」 、 「公民陪審團」 (citizen’s jury) 、 「願景工作坊」 、 「審議式 民調」等,都有其特定程序與模式,不同的活動在議題設定主動性都有差別,因 此,公民就需要對這些活動程序具備基本的掌握,才能運作順利,讓活動進行的 更有效能。. (二)議題內涵的知識 首先,學生要對民主政治有正確的認知,認識政治社會法律與經濟制度,能 22.

(23) 瞭解和自己有關的知識後,再向外擴大至他人、環境、世界的相互關係與知識, 並且要體認到身為公民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廖添富、張樹倫、王錦雀,2002)。 由「公民教育」的目標來看,身為公民,要能對自由、人權、公道、平等、 秩序、福利等政治價值,有一定的理解與意識,才能引發動機,去參與公共事務 與行使公民權利。此外,學生也要先就政府體制與運作的根本,也就是對憲法規 範有基本的認識,其中包括了權利、環境、倫理上的道德標準等。另外,應該要 對於各級政府結構與制度、政府職能,關於政府部門的運作有基本嘹解。除此之 外,還有政府與經濟的關係、政府和社會服務、解決社會科學上的問題等相關內 容(洪泉湖,1998;陳光輝,1983)。 如前所述,身為公民要具備這些基本概念,同時這些基本概念也是公民應具 備資格參與「審議民主」的基本能力,學生當然要有機會能在學校習得這些知識。 為了能有效參與「審議民主」 ,應當要能對議題內涵提出有力的建樹,想當然爾, 就要對議題的相關知識有所理解,才能提出合理的個人觀點來討論交流,而為了 讓學生理解社會科學的內涵,理應在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文化人 類學等知識領域多加著墨,加以統合並做全盤瞭解。除了達到「公民教育」目標 讓學生具豐富公民內涵之外,同時也讓公民更有能力在「審議民主」運作的場域 中,將其「公民教育」習得的基本知識和討論的議題知識加以結合,除了更能掌 握原理原則之外,也發揮了公民意識,實現自身的公民權利。 對於這麼多要學習的基本知識,莊富源(2006)的觀點是,所傳遞知識應依 照不同的公民學習程度情況來區分,以期因材施教,而不會重覆又浪費了教育資 源,因此,傳遞知識時,要有系統的給予學生適能適性的內容。 除了在學校學習知識外,學生本身應該要能夠主動時時關心小至生活周遭, 大至社會國家,甚至世界上的重要議題,才能時時補充新知,也才有能力去參與, 並思考與重要議題相關的因應,所以學生要能在平常時就閱讀並有接觸時事的習 慣。. 23.

(24) 二、情意態度 「審議民主」是一種在互動情境下交流的動態活動,公民要相信自己對於政 治能有所作為,應該適時表達出意見,也能相信所提出的建議能被政府所接納, 並進一步發展為社會做出影響的信念。而究竟要達成審議民主的公民,要具備何 種「情意態度」,教育要如何潛移默化學生的心靈氣質,以下就陳述學者們的看 法。. (一)德行品格 青年的公民德行的培養,是民主深化的基礎,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意識到 關心社群利益的重要性,也因此喚起其對議題的覺知,興起參與民主的行動。從 教育的立場出發,要培養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教導出具審議民主性的公民 性格,就要讓公民具備良好品格,具有公共性,且能主動積極關懷這個社會,同 時能站在公共領域來思考議題與良性溝通。 透過教育,首要加強公民的「道德能力」(moral),讓公民本身具有優良品 格(prideful independence) ,並能獨立自主且考慮到他人的利益(public-spiritedness) (林國明,2007;Elkin, 1999)。. (二)互惠 現今的社會中,少數或邊緣團體通常都會對社會事務表現出冷淡的反應,因 為他們自始以來,都認為自己的利益及意見是被這個社會所忽略的,也因為如 此,整個社會的分歧就愈來愈大,雖然主流團體也會試著傾聽少數團體的心聲, 但因為無法互為主體不得其門而入(Levinson, 2002)。因此,Englund(2006) 提到,若人們只會追求私利,而無法互為主體來做思考,就很難了解政治自治 (political autonomy)的意義,因此,團體的成員們要能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問 題的主軸。 24.

(25) 在公民社會中,難免會意見不一致,當討價還價(bargaining)時,應該要 能同時考量雙方立場,顧全「共同利益」。學生要能夠學習審議的核心精神,在 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價值的同時,也應該要學會自我懷疑,若發現有更好的替 代觀點時,能有拒絶或是修正自己的觀點的氣度。同時,學生要能尊重和自己不 同的意見,僅管他人所提供的意見自己並無法贊同,也要積極對不同的觀點予以 包容,學會妥協,在相互尊重下,和其他參與公共審議的個體,一起進行審議過 程,並且要願意拿出具體行動力參與社會民主(洪泉湖,1998;Feman, 2007; Weithman, 2005)。 Newman(2005)認為除了尊重及包容外,審議民主中所謂的「包容」不應 該是公民抱著「井水不犯河水」的態度,而是要能進一步瞭解對方的觀點,且所 持的態度是尊重而真誠的(genuine),並非只做表面工夫敷衍行事。Gutman 及 Thompson(1996)更提到,公民應該要有責任感的(accommodation),和自身 觀點相異的一方共同做出更意義且有建設性的互動,還要能夠走入對方內心去慎 思,如此一來,公民也才能回過頭來自我反思,並在尊重及包容的立場下,以開 放的心去改變或是修正自己的立場,「互惠」這個特質和教育有最直接的關係, 需要的是完整的「公民教育」 ,來培育審議所需要的特殊人格特質(disposition)。. (三)自主性的參與意願 Habermas 明確指出,要實現真正的民主,唯有公民能夠具備自律自主的條 件,才能實現(引自楊深坑,1997)。洪泉湖(1998)認為,身為現代公民,應 該要有公民意識,身為國家的一份子,應該要具備「自主性」 、 「積極性」 、 「參與 性」,而這樣的公民意識,就需要由外力來喚起公民內在的省思,並能主動投入 參與,公民的主動參與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同時也促進了公民本身的政治 能力,而在提升了公民資質後,公民才又能夠更有充足的資本投入公共議題,相 得益彰。莊富源(2006)也指出面對未來社會的新世紀公民,應該要具備獨立及 自主的公民的性格,讓公民處於自主自律及自由的心理狀態,成為自己的主人。 25.

(26) 洪泉湖(1998)認為公民若要做自己的主人,就要意識到,身為國家的公民, 就要能對公共事務,適時表逹自己的看法意見,也要透過有效的管道傳逹自己的 心聲。而「參與」被認為是培養公民資質的關鍵,人們在公民社會中所經歷的經 驗被視為是重要的體會,而公民也才能進一步去發展個人生存,及在社會民主發 展所必須的資源,因此,青少年的「參與」經驗,就是培養其成年後參與公共領 域良好態度的基礎(Albala-Bertand, 1995)。教師應教導學生「參與」的責任, 並讓學生對於「參與」產生責任感(Endres, 2007)。 此外,Putnman 也特別強調,公民參與不僅只是和政治連結,最重要的是公 民的參與能強調社群間的聯結(引自 Menezes, 2003) ,因此學校就要能提供學生 機會去參與和自己生活的社群經驗有關的活動,這一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Gutmann(1987)認為,教師讓學生親自「參與」,可以讓學生增加對民主 的認同,比只教導規則性的知識,效果還要更明確,同時,若要求學生學習對於 自己沒興趣的事務是不可能有成效的,因此, 「參與」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學生的 認同,建立並擴張他們用智慧的方式來做學習,當學生對某些議題想要以團體的 模式來討論,那麼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們去進行,並讓學生自主做決定,所以「參 與」的方式,是建立在學生「學習慾」的興趣及誘因上,相較於傳統的「規則模 式」(disciplinary approach),「民主參與」的方式更能陶冶學生自我尊重及社會 認同。教育的目的為的是讓這些學生願意且能夠去參與公共事務,如此一來,學 生才會更能認同自己所學習的內容,學習效果也會更佳,然而,民主教育的目的 並不是要終結規則模式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上要審慎的平衡這兩者的比例,才可 以讓民主教育更加健全。 根 據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IEA)針對歐洲 16 國 8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學校透過校內及校外 的活動,讓學生有經常性的「參與」,以及接觸公民知識,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 8 參與的歐洲 16 國分別為 Chile, Colombia, Cyprus, Czech Republic, Denmark, Estonia, Hong Kong, Israel, Latvia, Norway, Poland, Portugal, Russian Federation, Slovenia, Sweden 及 Switzerland。. 26.

(27) 傾向會有十分明顯的影響,但研究結果也顯示,「參與」的多寡不一定就和效果 成正比,因此公民教育的發展,除了「行動」之外,還要考量到有條理的規劃及 有系統的支持,培養出來的參與經驗才會優質,加上要確保有意義的「參與」並 和他人互動,調整消除個人的差異偏見,教師在掌握質與量上是十分關鍵的 (Amadeo, Torney-Purta, Lehmann, Husfeldt & Nikolova, 2002)。. (四)理性溝通的態度 Habermas 認為,一個人要具備理性,才能提出具正當性的理由,只有當一 個人的行為、信念及言論是合理的,才能被認為具備理性(rational)的特質,因 此,參與溝通協調的成員,應該是要有成熟的理性,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能 夠對於他人所作的言論作思考,能基於公眾的利益作考量(引自楊深坑,1997; Chambers, 1996)。 而人類能具備理性能力,是需要經由長期的開展及培育過程下,才能被有效 的啓發,「理性」是民主的本質,只有當個體具備理性,又能獨立自主的判斷事 物而不會被意識型態所影響時,才能開始在公共場域中和他人互動做出合理的決 定,成為民主社會合宜的成員(楊深坑,1997)。 Habermas 提出,社會為了要逹到良好的互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要帶理 性的運作,才能提升討論雙方的理解及溝通目的,這也就是教育所欲逹到的目的 之一(引自黃文三,1991)。Dewey 認為身為民主教師,應該要啓迪學生的理性 思維,激發學生理性思考潛能,並教導正確的方式,進一步養成學生理性思考的 好習慣(引自廖添富,1995)。此外,學生應該要學習尊重他人合理及有建設性 的想法,能接受他人不同的觀點,從私人性的思考,走入到公眾的辯證中(Leppard, 1993)。人與人之間經由審議的過程,可以真正停下腳步冷靜思考自己的觀點, 也可以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提出疑問,甚至是改變自己原有的想法,成員們還要學 會有氣度的去支持其他不同的觀點(Reich, 2007)。. 27.

(28) (五)同心協力的情操 審議的過程,是透過團體合作討論的過程,不管何種政策或是現實限制之 下,要能共同找出對策就是審議的目標,審議的過程不應該要急躁激進,而是要 同心合力權衡出可能的方案(Bridge, 1994) 。實施「審議民主」的課堂中,學生 應該瞭解,教科書及專家並無法解決現實社會上所有的問題,而針對某問題的解 答通常也不會只有一個,所以必要經過一連串的過程來做決定,透過來自各個不 同角度的觀點切磋後,才能做出最佳決定(Leppard, 1993)。 因此,公民資質就需要具備公民的團結力,身為公民本身就是一種責任,若 要社群可以順利運作,那麼社群的成員就必須要共同去參與(Ross,2007)。團 體的(commonalty)公民性論述是公民社會團結起來共同發聲,以大眾重疊的利 益,及社會福利為出發點,並不是僅單純集結個人的聲音,而是每個人基於相同 的思考點並團結起來,共同對外展現訴求(Barber, 1999) 。 從教育的觀點出發,Dewey 認為教師以參與者的角色出發,引導學生加入 團體活動,而學生從這之中也能學習到人際互動,民主氣息因應而生(引自廖添 富,1995)。相信教師從班級日常生活的運作及交流應該就可以培養及潛移默化 學生團結一致的班級氣氛,教師要發揮正向發展的指導作用。 而就教育長期效果的觀點來看,教導「審議民主」所要傳達給學習者的是, 參與的目的不僅只為達到爭取最後的主導權及結果,向心力的實現也是關鍵,若 每個成員可以認知到團結行動(collective action)是實行政治權利的第一要件, 那麼就能提升成員的積極參與了,同時,團結的行動能幫助保存政治效能 (political efficacy),因此,讓學生多多參與團體的活動,提升學生團結意識 (Strachan, 2006)。 「審議民主」在學生情意層面的陶冶,注重內在層面的潛移默化,因為,學 生的心靈成長及省思能夠提升,才能讓習得的知識得以發揮至極。. 28.

(29) 三、技能 Engle 認為「社會科」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學習對事情做出 決定,而不是只有記憶一些知識性的訊息,因為真正的民主,需要公民可以為自 己所做的決定而負責(引自 Kaviani, 2006)。 Englund(2006)說道,一個健全的社會所需要的公民,必須要具備參與政 府及公共事務的能力,也要有實施民主的技能。同時,透過審議民主的過程中, 也能增加公民們間的互動技巧(Reich, 2007) ,由於,審議理論強調的是「過程」, 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有公民要能了解公共討論的價值,能夠對公共善逹 成共識,能實踐「傾聽」 、 「臆測」 (imagining) 、 「評斷」及「表逹」等行動(Boyte, 1999)。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專家學者對於公民實施審議民主所應具備之技能, 以下就歸納出學生學習審議民主所應必備的技能。. (一)語言表達能力 要實踐審議民主,公民要能具備基本的「工具能力」 (instrumental) ,也就是 說公民必要具備讀寫語言表逹能力。審議是一種民主實踐的方式,因此,學生參 與審議過程,需要學習口語能力,因為審議討論離不開口語表逹(rhetorical)。 但並非要參與者執著在口語表逹上,而是當審議程序進行意見及爭議的討論時, 需要運用修辭工具去說服他人,而除了口語能力外,在進行議題討論之前,參與 成員會為了讓自己的偏好可以被接受,就要預先搜集和主題相關的參考相關資 訊,及支持自身意見的論證資料來進行審議程序,參考資料本身並不會為自己發 聲,還是要與會成員運用思考後,和口語加以結合表逹才可有效表達心中意念 (Elkin, 1999; Reich, 2007; Reid, 1994)。 Dewey 及 Habermas 認為「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基本的溝通工具,但若大家 使用的語言差異太大,是無法達到溝通目的的,為了讓所使用的語言產生可理解 性,在公開場合做討論時,一定要提出與會成員都能接受瞭解的語言。因此,參 29.

(30) 與的成員們,要先將自身社群的語言做轉換,建立出符合討論場域中的脈絡,讓 來自不同社會條件及歷史背景成員都能接受理解,而且和參與成員的生活經驗有 相關才可行,彼此也才能做出有意義的溝通。成功的說話者,應該要讓發言符合 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 、真理性(truth) 、真誠性(truthfulness)及適切性 (rightness) ,並要能具有外在陳述事實的功能(representative function) 、內在表 逹意念的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以及呼應社會生活中人際互動的功能 (interactive function)。參與成員同時也要時時的檢視自己所做的言論,究竟是 公共性質還是只為一己之私的偏見,而且使用的語言在師生間,不可以太過專 業,以拉近彼此距離,展現溝通誠意,彼此能先去除偏見,以達成相互瞭解為接 觸溝通的大前提,也較容易解決問題逹成目標(林玉体譯,1996;楊深坑,1997 ; Newman, 2005)。 另外,教師要教導學生如何去做正當性的思考,並條理分明及公正的,和他 人做討論溝通,並能在做出決定前,先思考各種可能的答案,讓學生能夠有能力 去批判,做出合理的言論與決定。讓學生能去瞭解、去溝通及能夠解決彼此間的 爭議。若是沒有先經過相互的瞭解,那麼就無法對不同意見達到容忍,更無法去 尊重每個人生而不同的生活方式,那麼也就無法達成共識了(Gutmann, 1987)。. (二)有效溝通和討論的能力 Femann ( 2007 ) 認 為 所 謂 「 有 效 的 溝 通 者 」 應 該 是 具 有 見 識 的 (knowledgeable)、能去關懷及詢問相關知識,以及能主動參與日常生活及社會 事務的。就教育的觀點來出發,要試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發展出符合教育目標 的教學模式,公民教育顯然就有責任開展這樣的教學模式。 透過公民教育,可以加強學生討論公共議題的精神,身為公民的責任,應該 要能做出公共論述,表達自我意志,若能證成公民這樣的觀點,那麼就可以提升 學生討論溝通的互動(Conover, Searing & Crewe, 2002) 。無庸致疑的,在人群中 原本就有與生俱來的偏見、誤解,但若直接又強硬的指出對方的觀點是有錯誤 30.

(31) 的,並不可能就因此而扭轉對方原有的概念,只有透過機會,互動出有意義的討 論,重建彼此的知識及信念,才是最適合的方式(Leppard, 1993)。 唯有透過教育系統,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具有審議精神,針對教育應發揮的功 能, Gutmann 與 Thompson(1996)的看法是,學校要能指導學生將自己的認知, 透過溝通傳遞給他人瞭解,也能去瞭解他人不同的觀點,妥協雙方皆可接受的結 果,透過這樣的程序也可以讓學生同時學習到道德價值及知識技能,以此達到審 議民主與公民教育的目標,這對傳統的公民教育來說是一大突破,也值得我們去 思考可行性的方案。 因此,學校要能發揮教育功能,應積極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教師所建構的 課程,要跳脫以往只教導讀寫能力(literacy)及計算能力(numeracy)的內容, 要試圖發展學生開始去思考公共問題,能去主動瞭解不同觀點,也能適當表逹自 己的想法讓他人理解,並且當遇到道德爭議時,學生們要學習相互調和出彼此都 可以接受的意見(Gutmann & Thompson, 1996)。在學校時,教師不一定只能透 過面對面的活動方式來讓學生做演練,也可以透過閱讀分析或是 e-mail 的往來溝 通做練習,也可以透過口語或寫作的方式來進行溝通,審議民主的學習,並非唯 有制式化的單一型式,教師們可以發揮想像力,發展具同樣功能的活動方式來促 進教學(Englund, 2006)。 雖然為了達成共識,我們也無法預期多數認同少數,也不能就讓多數人說服 少數人同意其意見,為此,Roth(2006)認為在公民資質教育上,就應該讓學生 發展進一步地去瞭解、審慎思考和自身有關的公共事務,學生需要有整體性的審 議眼光,及具備人際互動的基本能力,才能去調和審議過程中產生的人際關係差 異性,並提升、整合和維持學生批判的態度及能力,衡量教育成果並非以學生吸 收多少再製知識為基準,而是去評量學生批判能力的發展及自由意志的展現。. (三)積極傾聽的能力 Barber(1999)及 Reich(2007)認為在審議民主的基本精神中, 「傾聽」和 31.

(32) 「說話」同樣重要,而「傾聽」同時也是一種表達情感(affective)與認知(cognitive) 的表現。公民能力的培養,不只要注重口語表逹能力, 「傾聽」也是同等的重要, 同樣需要公民用心聆聽他人意見,才能達到溝通效果。審議對話(deliberative dialogue)的參與,要學會「傾聽」他方觀點才能去瞭解事實、找出意義並達成 共識,試著保持開放的心靈、衡量,更進一步也可能要去改變自己的觀點,參與 的過程發展出分享共融,並達成一致的觀點(Guzman, 1999)。 有鑑於此,教師除了建立學生溝通的能力,並且也要讓學生學會「傾聽」, 而且光是用耳朵「傾聽」仍達不到具體效果,要讓學生學會面對他人的發言時, 能具體深入思考其內容意涵,要做出積極瞭解並回應他人所欲表逹之意,並且要 留意到以耐心及風度聽完他人的意見後,再發言或回應,並能適時給予適當的肢 體語言回應(黃士招,1998) 。 「傾聽」是一種平時習慣累積而成的技巧,學生要 學會給予他人理性的發表機會,與自身適時的發言是同等的重要,這應該是互為 主體性溝通中的必要條件,「審議民主」並非辯論,而是調合彼此的考量,以尋 求最佳的共識。. (四)審慎思辨的判斷力 Habermas 認為,人們要能對事物及真理做出適時的批判,進行無宰制的溝 通,做出正當有理的發言(引自黃文三,1991)。因此,民主公民的論述,應該 是審慎思辨的,參與人員能批判性的反省思考,同時也能對自我做出反省,而所 發表的論述內容,也是要能隨時受到時間檢驗的(Barber, 1999)。 而教育的功能,就應當要讓人與人間的溝通可以更具審慎思辨精神,因此, 教師必須要教導學生去進行批判,不用害怕被說服或是因此而改變自己原有的觀 點,而是要透過這樣的過程來達成團體的共識,經由辯論來證成自己的觀點 (Conover, et al., 2002) 。 除此之外,Burbules 及 Berk 認為「審議民主」的目標,就是要學生對所接 收訊息做出反省批判,因此,教師要將批判思考運用在教育上,教導學生規則性 32.

(33) 的邏輯,指導學生學習尋找證據,強化學生批判思考技巧,讓學生學習針對各種 資訊與論點進行評斷,無論這個資訊來源為何,僅管是來自教科書、教師或是網 站,也要冷靜反思,如此一來,不僅提升學生的能力,教師與學生在教學相長下, 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能有所提升(引自 Roth, 2006)。邱怡瑛(2004)也認為教學 要建立一個系統,使學生自主性的發現問題,透過質疑、反省及重建的程序,找 尋答案,實現自我。 Femann(2007)提出身為教育者,要教育出學生的批判能力,要能容忍及 尊重,又能勇於適時挑戰他人不當的意見。公民必須要具備對於公共政策的審議 特質,公民所提出的理由,也是基於公共的考量及經過批判思考的,公民所支持 的政策,要能基於公共的考量所做出行動上的支持,而這個支持當然也是經過反 省思考後的成果,如此一來,公民才有能力在公共場域下,在思考評斷自己論點 後,提出自己合理的論點,這才算是具備治理自己的能力(Weithman, 2005)。 學者專家們對於學生們應具備的知識、情意態度、技能特質都有其想法,若 將其論述加以結合,期盼能教育出較接近審議的理想公民。本研究要思考的就是 如何將這些想法融入課程之中加以實踐,並更進一步反思批判,發展出適合台灣 的審議民主精神模式,以期能適能適性。. (五)直接參與公共事務的實踐能力 Gutmann 及 Thompson(1996)認為「實踐」就是審議民主的重點,審議的 參與不僅靠政府機關而已,公民要能夠真正挺身而出在公共場域中,與其他的成 員、專家或政府代表,進行審慎思辨能力並表逹自己的偏好。洪泉湖(1998)認 為公民若要做自己的主人,就要意識到要能對公共事務適時表逹自己的看法意 見,也要透過有效的管道傳逹自己的心聲。公民的實踐力是實現民主最直接也最 有效的方式,學校要能養成學生主動直接參與,發揮公民性精神的習慣。. 33.

(34) 貳、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 將審議民主運用在實際場域中,能讓公民的知能提升、公益態度的養成、價 值與偏好的轉變、提升公民權意識(林國明,2007)。因此,希冀能達成審議民 主融入高中職課程的目標,讓學生有機會去實踐審議民主精神,如透過「審議式 班會」 、 「社團活動」 、 「班聯會」 、 「學習圈」 、 「願景工作坊」 、 「座談會」 、 「公民會 議」 (citizens’ consensus conference) 、 「公民陪審團」等模式(行政院青年輔導委 員會,2007c)。 另外,由於傳統班會的討論形式流於形式空轉,議題的選定一向都是由學校 來指定,加上學生又無法掌握討論技巧,對於這樣制式化的班會,都只是發表簡 單的言論,而沒有溝通的元素在其中,所以難以發揮民主教育的功能。因此,將 傳統班會與審議民主相結合發展出來的「審議式班會」 ,就是要突破以往班會的 模式,由師生共同選擇議題來討論,教師要能引導學生思考,以議題中心教學法 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溝通表達的能力,並且透過這樣的參與班會模式,能加深 學生民主素養(胡淑華,2007)。 而透過「學習圈」的活動模式,能與課程加以聯結,並且由學生為主體的模 式,主動蒐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並加入研討,讓學生由被動轉為主動的學習者, 更能實踐民主精神(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7d) 。讓學生實行「學習圈」的 運作,除了可以讓學生對相關公共事務產生直接的影響力之外,最主要的是可以 讓學生將和自己身邊最貼近的事務開始討論,同時「學習圈」利用的是小團體的 討論,可以讓討論在和諧的氣氛下進行,同時還可以化解人際間產生的疏離感。 「願景工作坊」也是可以配合課程的需求或是與學生相關的事務,讓學生在 初期先對該議題擬出願景,在和專家對談後,撰寫出數個願景報告,經由全體學 生的溝通後,討論不同願景的可行性、優缺點、差異,透過這樣的過程,學生不 但結合了實際與學生課程內的知識相關的事務,也實踐了「審議民主」的民主程 序。 34.

(35) 在校園有許多政策的實施可以配合「審議思辨的意見投票」的實施,讓學生 藉此機會參與校園的政策建構,另外,經由「審議式民調」的實施,建立在政治 平等、審慎思辨、公民參與、非專制性的平台上,讓學生可以充份參與和自身利 益有關的學校事務,避免學生在校園內的權利或利益受到剝奪,並且讓學生在課 堂外,透過實踐並感受到審議民主的運作意義(林水波、石振國,1999)。 除此之外,也可以將「公民陪審團」和學生事務或課程加以結合,由學生確 立議題的討論,然後撰寫可閱讀資料,再提出問題後,開始進行溝通與意見交流。 而其中,教師也可以事先對學生欲討論的事務加以掌握,以提供學生專業的建 議,或是教師也可以邀請專家和學生共同研議。 同樣的,學校在制定與學生利益及偏好有相關的校規時,也能利用「公民陪 審團」或「校是會議」的模式,經由校方與學生共同就某個議題或政策做討論, 讓學生知情的討論,並向校方提出學生的看法與可行性建議,在協商後產生決 議,以影響議題的最後決策。 學校除了讓學生試著操作以上的「審議民主」活動之外,還可以利用網際網 路的各種優勢,來讓學生多一個選擇來習得「審議民主」的精神。首先,讓學生 實行「審議民主」時,利用網際網路為媒介,可以節省運作「審議民主」成本增 加效率。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網路科技的特性,在進入討論前,先搜集可閱讀性 資料,讓必備的議題相關資訊齊全,也可以讓整個交流活動更加有意義。此外, 利用網路科技來進行活動,還可以讓生性不習慣在人前發表意見的學生,也可以 有發表言論的機會。網際網路除了以上的優勢之外,還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將 審議民主的活動操作,跨越班與班甚至是校與校之間的界線,提升學生與學生間 的經驗交流,擴張了活動運作的廣度(黃東益,2007)。 除了課堂上的模式,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以外的途徑,如:社團活動或校外活 動,來進行「審議民主」的實際運作,讓學生可以配合現實情境的需求來操作, 也讓教師與學生更能達到「審議民主」內涵的教學目標。 「審議民主」要在課程中實踐,還可以透過其他許多型式,在「審議民主」 35.

(36) 初發展之際,希望未來能會同教師們共同集思廣義,將「審議民主」的各種實踐 型式發展成為適合學生進行實施的活動,讓學生能參與其中,深化其「審議民主」 知能,並在充份參與之中,學習到「審議民主」的真義與可貴,使課程與「審議 民主」結合,並讓學生可以經由「審議民主」的具體操作模式,加入學生事務的 處理,除了可以充份表現學生的公民意識外,也讓民主校園的目標得以實現。. 叁、本節小結 本研究在總結前述內容後,分別整理出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以及審 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俓等,做為研究工具問卷的編製依據(請參考表 2-2-1)。. 36.

(37) 表 2-2-1 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目標與途徑. 審 議 民 主 融 入 課 程 目 標 與 途 徑. 知 識 目 標. 1. 學習民主價值與基礎知識 2. 瞭解社會制度及結構的產生方式 3. 瞭解公共資源、價值和權力分配與組織決策分析過程 4. 明白本國憲法與相關法律與政府機制職權與運作程序 5. 瞭解如何參與公共事務及影響政府決策的方式 6. 熟悉審議議事規則及遵守審議議事規範 7. 認識與公共事務相關之政治、社會、法律與經濟制度 8. 瞭解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 9. 理解公民的權利義務與責任 10. 理解議題相關的社會科學. 情 意 態 度 目 標. 1. 2. 3. 4. 5. 6. 7.. 培養關心社群利益的態度 養成自我反省批判的習慣 養成互為主體性與修正自己觀點的態度與習慣 發展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價值包容妥協的態度 培養獨立自主積極參與的公民意識 養成表達自我意志維護公民權利的習慣 培養理性參與溝通協調的態度. 技 能 目 標. 1. 2. 3. 4. 5.. 增進語言表達能力 發展有效溝通與討論的能力 表達積極傾聽的能力 培養審慎思辨的判斷力 直接參與公共事務的實踐能力. 可 行 途 徑. 1. 審議式班會 2. 班聯會 4. 學習圈 5.審議課程 7. 公民陪審團 8.公民會議 10.審議思辨的意見投票 12.學生對外參與審議民主活動. 37. 3.社團活動 6.願景工作坊 9.審議式民調 11.議題中心教學 13.校是會議.

(38) 第三節. 審議民主融入課程必備的條件. 本節針對「教師教導審議民主應具備的專業素養」 、 「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條 件」來做討論。首先,希望能歸納出相關文獻,深入瞭解為融入審議民主到課程 中,教師所需具備的必備條件,而這些理論延伸的條件,在教育實務上,可能有 所不足,並就需要支援的內容做探討。. 壹、 教師教導審議民主應具備的專業素養 一、基本知識 Dewey 認為教師站在教育場域的第一線,要有專業的教學素養,包含教材教 法及相關的教育背景知識,才能適時觀察瞭解學生的心智,觸類旁通並且順利的 運用教學技巧(引自廖添富,1995),這些都是教學應具備的基本知識。 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師為了將審議民主融入課程,除了具備基本的知識之 外,還需要其他必備的知識,本研究整合學者們的看法,分述如下(潘慧玲,2006; 鐘喜亭,1993;Shulman, 1984;Shulman, 1987)。 首先,為了要將審議民主融入課程,教師們要能具備審議民主的專業知識、 學科教學知識,在進行教學前,能對教學科目的內涵與特性有透徹的掌握,擁有 深厚的任教學科知識基礎,才能將知識清楚傳遞給學生。同時,教師還要能瞭解 和其他學科領域間的關聯。再者,教師應該要能大略熟悉社會科學的內涵,其中 包括了政治學、經濟學、法律學、社會學、心理學、生態學、人類學等知識,在 審議民主融入課程時,面臨不同的議題溝通協調,才不會受到束縛,並且能因應 不同型態議題,讓學生做討論。而教師或學生在議題的選擇上更多元化,而且學 生在討論產生疑問時,教師也才能給予適時的協助與解惑。 由於審議民主的實施及運用,有許多程序性的知識要理解,教師要先能對審 議的發展、脈絡延革與應用上的限制有基礎的掌握,再者要能瞭解審議民主規則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m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

Mr TANG Ming-fai, Matthew (Vice-Principal and teacher of History and Ethics and religious studies of a Catholic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These kind of defects will escape from a high temperature wafer sort test and then suffer FT yield, so it is necessary to add an extra cold temperature CP test in order to improve

For obtaining the real information what the benefits of a KMS provides,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benefits of the Proposal Preparation Assistant (PPA) system in a KMS from a case

Most of the studies used these theme parks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mainly focused on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possible reasons that influence the willingnes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