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不同背景之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之觀點

本研究列入融入課程的途徑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資」、「學歷」、「擔 任導師」、「任教科目」、「任教學校類別」、「任教學校地區」、「任教學校規模」

等項目。以下先就問卷統計結果進行討論,然後呈現質性資料的結果,以相互 印證。

一、量化結果討論

(一)性別變項

根據表4-1-7,其 Spearman 等級相關係數為 гs=.68,達顯著水準(p<.01),

結果顯示無論是「男性」和「女性」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達統計數 值一致性。從表4-1-7 可看出,在性別變項中,男性教師與女性教師最多人選擇 的第一項為「審議式班會」,而最少人勾選的為「審議式民調」,這與表4-1-8 總統計結果一致。

根據表4-1-8 顯示,「男性」及「女性」教師選擇前三項分別為,「審議式班 會」(70 次)、「班聯會」(55 次)、「學習圈」(43 次)。而可行途徑之最後一名之 的選項(除了第14 項「其他」之外)為「審議式民調」(16 次)。

(二)年資變項

根據表4-1-7,不同年資變項中,其 Kendall 和諧係數為 W

.44,達顯著水 準(p<.01),不同年資的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觀點並未呈現 不一致。從表4-1-7 可看出,在不同年資變項中,最多人選擇的選項為「審議式 民調」。而在勾選次數最少的部份,年資「11-15 年」、「16-20 年」、「21 年以上」

的教師中,最少人選擇「審議式民調」;年資「5 年以下」的教師勾選次數最少 的分別為「社團活動」、「審議課程」、「審議式民調」及「願景工作坊」;「6-10

年」的教師中,最少人勾選「公民陪審團」。

根據表4-1-8 顯示,不同年資教師選擇出的前三項分別為,「審議式班會」

(70 次)、「班聯會」(55 次)、「學習圈」(43 次)。而可行途徑之最後一名之的 選項(除了第14 項「其他」之外)為「審議式民調」(16 次)。

(三)學歷變項

根據表 4-1-7,不同學歷變項中,Spearman 等級相關係數為 гs=.66,達顯 著水準(p<.01),無論是「碩士以上」或「大學學歷」的教師,對「審議民主 融入課程的途徑」觀點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根據表 4-1-7 所示,不同學歷的教 師最多人次勾選的選項相同,所勾選的是「審議式民調」。不同學歷的教師中,

最少人勾選「審議式民調」,而大學學歷教師中,最少勾選的選項還有另一項,

為「校是會議」。

根據表4-1-8 顯示,不同學歷教師選擇前三項分別為,「審議式班會」(70 次)、「班聯會」(55 次)、「學習圈」(43 次)。而可行途徑之最後一名之的選項

(除了第14 項「其他」之外)為「審議式民調」(16 次)。

(四)擔任導師變項

根據表4-1-7,在是否擔任導師變項中, Spearman 等級相關係數為 гs=.59,

達顯著水準(p<.05),因此,無論是「擔任導師」或沒有「擔任導師」的教師,

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達統計數值上一致性的觀點。從表4-1-7 可觀察 到,無論有無擔任導師的教師中,最多人勾選的選項相同,為「審議式班會」。 而最少人勾選的項目,擔任導師的教師中,最少勾選人次為「公民陪審團」這 一項,而未擔任導師的教師中,最少人勾選的選項為「審議式民調」。

根據表4-1-8 顯示,無論是否擔任導師的教師選擇前三名分別為,「審議式

班會」(70 次)、「班聯會」(55 次)、「學習圈」(43 次)。而可行途徑之最後一名 之的選項(除了第14 項「其他」之外)為「審議式民調」(16 次)。

(五)任教科目變項

根據表4-1-7,不同任教科目變項中,未達顯著水準(p>.05),可得知「公 民與社會」和「非公民與社會」的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未具 一致性的觀點。從表4-1-7 可以看出,除了最多人勾選的「審議式班會」、「班聯 會」之外,教師們對於其他可行途徑看法出現分歧。

根據表4-1-8 顯示,任教不同科目的教師選擇的前三項分別為,「審議式班 會」(70 次)、「班聯會」(55 次)、「學習圈」(43 次)。而可行途徑之最後三名之 的選項(除了第14 項「其他」之外)為「審議式民調」(16 次)。

(六)任教學校類別變項

根據表4-1-7,不同任教學校類別變項中,Kendall 和諧係數為 W

.44,達 顯著水準(p<.01)。因此,「高中」、「高職」、「綜合高中」或「完全中學」的教 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有一致性看法。從表4-1-7 來看,任教於「高 中」、「高職」與「完全中學」的教師,最多人次勾選的是「審議式班會」,而任 教於「綜合高中」的教師中,則是最多人勾選「班聯會」。就最少人勾選的項目 來說,任教於「高中」及「完全中學」的教師最少人選擇「審議式民調」,這與 表4-1-8 的結果相同;任教於「高職」的教師中,最少人次勾選「議題中心教學」; 任教於「綜合高中」的教師中,最少人勾選的選項有三項,分別為「審議課程」、

「公民會議」、「校是會議」,意見較為分歧。

根據表4-1-8 顯示,在不同任教學校類別任教的教師中,選擇前三項分別 為,「審議式班會」(70 次)、「班聯會」(55 次)、「學習圈」(43 次)。而可行途 徑之最後一名之的選項(除了第14 項「其他」之外)為「審議式民調」(16 次)。

(七)任教學校地區變項

根據表4-1-7,不同任教學校地區變項中, Kendall 和諧係數為 W

.82,達 顯著水準(p<.01),無論是任教於「北區」、「中區」、「南區」或「東區離島」

的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觀點具一致性。在北、中、南、東區 與離島任教的教師中,最多人勾選的選項為「審議式班會」,唯有在東區與離島 任教的教師,最多人勾選的選項另有「審議課程」這一項。而最少人勾選的選 項意見較分歧,在北區、中區為「審議式民調」,這結果和表4-1-8 相同;在南 區任教教師中最少人勾選的選項為「公民會議」;而在東區與離島任教的教師 中,最少人勾選的有「學習圈」、「願景工作坊」、「公民會議」、「審議式民調」、

「校是會議」等五項(除了「其他」之外)。

根據表4-1-8 顯示,在不同任教地區的教師選擇前三項分別為,「審議式班 會」(70 次)、「班聯會」(55 次)、「學習圈」(43 次)。而可行途徑之最後一名之 的選項(除了第14 項「其他」之外)為「審議式民調」(16 次)。

(八)任教學校規模變項

根據表4-1-7,不同任教學校規模變項中, Kendall 和諧係數為 W

.78,達 顯著水準(p<.01),可得知,「30 班以下」、「31-50 班」和「50 班以上」學校任 教的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觀點有一致的看法。根據表 4-1-7 的 結果顯示,在「31-50 班」和「50 班以上」任教的教師,勾選次數最多的選項 是「審議式班會」,而對任教於「30 班以下」的教師來說,勾選次數最多的是「審 議思辨的意見投票」。而最少人勾選的選項,從任教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來看,

意見略為分歧,在規模「30 班以下」的教師最少人選擇「校是會議」,在規模「31-50 班」的教師最少人選擇「願景工作坊」,而任教於「50 班以上」的教師,則是最 少人勾選「審議式民調」,統計結果不同。

表 4-1-7 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可行途徑:不同背景變項的統計結果

表 4-1-7 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可行途徑:不同背景變項的統計結果(續)

表 4-1-7 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可行途徑:不同背景變項的統計結果(續)

不同的「性別」、「年資」、「學歷」、「擔任導師」、「任教科目」、「任教學校 類別」、「任教學校地區」、「任教學校規模」教師,對於將審議民主融入課程之 可行途徑觀點達統計數值的一致性,表4-1-8 呈現參與研究教師對可行途徑的整 體排序。

表 4-1-8 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的可行途徑的排序

選項 勾選次數 排序

(1) 審議式班會 70 1

(2) 班聯會 55 2

(4) 學習圈 43 3

(10) 審議思辨的意見投票 42 4

(11) 議題中心教學 41 5

(3) 社團活動 33 6

(8) 公民會議 33 6

(13) 校是會議 33 8

(7) 公民陪審團 29 9

(5) 審議課程 28 10

(6) 願景工作坊 27 11

(12) 學生對外參與民主活動 20 12

(9) 審議式民調 16 13

(14) 其他 0 14

註:1. 複選題,故勾選次數與人數不一致。

2. 剔除無效問卷五份。

3. .N=96

根據表4-1-8 觀察到,「審議式班會」、「班聯會」、「學習圈」、「審議思辨的 意見投票」、「議題中心教學」等途徑,對參與研究的教師來說,具有相對的重 要性。其中除了「審議式班會」、「班聯會」之外,「學習圈」、「審議思辨的意見 投票」、「議題中心教學」被勾選的次數相當接近,之間僅有一次之差。

張倢妤(2007)的研究也建議,除了班會外,審議教育也可以移植於班聯 會或社團實施,透過這樣的溝通,可以讓學生體驗結構性的討論並理解解決問 題的順序。此外,青輔會(2007)所舉行的「青少年學習圈」研究發現,這樣 的途徑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公民參與力與參與態度,並且認為學習圈在適當的建 構下是可行的。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的參與教師雖然大部分僅參與青輔會的 班會活動示範,對學習圈的運作比較陌生,但「學習圈」此一途徑仍居統計結 果的第三名,可見透過學習圈來推展審議民主課程,仍有可為。

二、質性資料分析

一位研究參與者強調讓學生學習審議民主的必要性:

像現在的投票制度,我們都看不到投票所持的不同理由,審議民主是 強調一種過程,不在結果。……,過程最重要,強調的是審議民主其 中的精神,將來可以把這個種子傳播出去,那民主的腳步可以慢慢開 朗起來,若下一代可以不要自我設限,達到審議民主的精神,因為要 什麼事都要審議民主不太容易,要讓學生學習是審議民主背後的精神

,審議民主是概念,孩子若能在課堂上操作,在心中產生一個概念,

那這民主的種子就萌芽了。(T1:97/11/18)

以下呈現研究參與者認為最可行的融入途徑的經驗與想法。

(一)審議式班會為最可行途徑

教師們認為「審議式班會」是審議民主融入課程最可行的途徑,以下就將 受訪參與者對審議式班會的看法列舉如下:

因為高中每個禮拜都會開班會。(T1:97/11/18)

班會已經是比較能去應用的時間了,……,在正課以外的時間,可行性會 高一點,但很多情況還要看學生的接受度,要花大量的時間去進行的議題,

本身要有意義及重要性,我們才值得在這個議題上花那麼多的時間。(T2:

97/11/19)

……,參與很重要,先從班級開始做起,將來再擴及到學校、社區、社會 和整個國家。(T4:97/11/25)

若自己是導師就可以實施,但因為它會佔用班會一些時間,所以有它的限 制,像審議民主需要大概 12 個小時左右,將它縮減到也許 6-8 小時,

若自己是導師就可以實施,但因為它會佔用班會一些時間,所以有它的限 制,像審議民主需要大概 12 個小時左右,將它縮減到也許 6-8 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