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失智症的照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失智症患者讓家庭關係、成員角色產生質變後,媳婦如 何成為失智症患者的家庭主要照顧者,及照顧者角色對於媳婦照顧者在生活、親 友互動上的影響。而後探討使用日間照顧服務的原因及經驗,進一步對於日間照 顧相關政策或服務輸送提出建議。故本節內容先針對失智症的定義、種類、病程 進展、照顧者的壓力與負荷、相關研究等面向進行文獻回顧,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失智症的照顧 一、失智症的定義

台灣已於 1993 年邁入「老人國」,老年人口比例佔總人口數的 7%,預估 2020 年上升至 13.8%。雖然失智症人口佔總人口數的比重不高,然台灣於 2009 年時 失智人口已超過 16 萬人,未來每年平均將增加 1 萬人以上。據估計,至民國 145 年時,台灣社區失智症人口將超過 62 萬人,屆時每 100 位青壯年人必須照顧 75 位老人(楊惠琄,2009)。再者,隨著老人人口比例於 2036 年將上升至 21.6%來 算,根據老人人口數及失智症盛行率推估,屆時失智症患者將高達約 25 萬人(歐 陽文貞,2011)。另失智症會因病程發展而逐日嚴重,其所耗費的照顧人力、醫 療成本亦隨之攀升,故失智症議題乃是未來長期照顧制度的重大挑戰之一。

失智症是指在正常意識狀態下認知能力表現受損的疾病,與大腦病變或退化 而導致功能喪失有關,為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加的老年常見精神疾病,也是 一種後天的、持續的心智功能退化,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這一群症狀主要是以記 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推理能力、空間概念、注意力、語 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 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將影響其人際關係及工作能力(楊惠琄,2009)。此外超 過三分之二的失智症患者除認知症狀外,還會出現行為精神問題(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在情緒上容易憂鬱或焦慮;在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上激躁衝動、不適切或反覆的行為;認知上則會有妄想、幻覺或虛談;驅力方面 則會有淡漠、沒動機、食慾、睡眠或性行為等相關問題(歐陽文貞,2011)。

目前臨床上對於失智症的診斷,主要是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所制定的精神診 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作為主要判斷依據,包括:(1)出現記憶力喪失或 減退的症狀;(2)必須同時合併失語症、失用症、失認症、執行功能異常等至少 一項以上的症狀;(3)以上幾種認知功能障礙必須導致職業上或社交功能上的影 響,同時有譫妄的情形(楊佩蓉,2013)。然而在 2013 年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 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針對失智症卻有兩個重大改變。第一,在 DSM-V 裡面將失智症更名為神經認知症(neurocognitive disorders,NCDs),並且細分為重 度或輕度神經認知症;第二,記憶力變差不再是判別的必要條件,只要有一項以 上的認知功能障礙,包括整體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能力、記憶力、語言功能、

知覺動作功能或社會人際認知等,即可診斷為失智症(梁家欣、程蘊菁、陳人豪,

2014)。而我國在身心障礙者分類與鑑定標準(ICF)裡,失智症亦為身心障礙類別 的一種,定義為「心智正常發展之成人,在意識清醒狀態下,有明顯症狀足以認 定其記憶、思考、定向、理解、計算、學習、語言和判斷等多種之高級腦功能障 礙,致日常生活能力減退或消失,工作能力遲鈍,社交技巧瓦解,言語溝通能力 逐漸喪失」。上述的症狀造成失智症患者在執行日常生活活動(ADL)、工具性日常 生活活動(IADL)的困擾,且因長期高譫妄,導致疾病易纏身,而使得醫療利用率 高、生活品質差及死亡率高(Calllahan C.M.,1995;Desai A.K.,2005;Sadik K.,2003;

引自歐陽文貞,2011)。

二、失智症的種類

在失智症的分類上,主要分為四類:退化型失智症、血管型失智症,及因特 定原因所造成,但經過治療後有機會可恢復的可逆性失智症。有些失智症患者則 混有兩種或以上的病因而成的失智症,此類型則稱為混合型失智症(梁家欣、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蘊菁、陳人豪,2014;Alzheimer’s association,2013;邱銘章、湯麗玉,2009;楊 惠琄,2009;張可臻、陳昭源、林忠順,2008):

(一)退化性失智症:

在退化性失智症中,較常見的有三者,分別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額顳葉型失智 症(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

1.阿茲海默症:

1906 年由德國 Alois Alzheimer 醫師發現,因此以其名命名,早期病 徵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對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辨認出現問題,為 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屬進行性退化並具不可逆性的神經退化性疾 病,且易出現情感漠然、激動、焦慮、妄想和易怒等情緒。因腦部神 經細胞受到破壞,可透過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判斷,患者往生後腦解 剖 可 發 現 異 常 老 年 斑 及 神 經 纖 維 糾 結 , 臨 床 病 程 約 8-10 年 (Alzheimer’s association,2013;邱銘章、湯麗玉,2009;張可臻、陳昭 源、林忠順,2008)。

2.路易氏體失智症:

為第二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特性為除認知功能障礙外,早期就可能 伴隨著身體僵硬、手抖、走路不穩、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現象,此 外則會有比較明顯的精神症狀,如鮮明的視或聽幻覺,每次發作持續 數週至數月,平均發病年齡為七十歲以後(梁家欣、程蘊菁、陳人豪,

2014;Alzheimer’s association,2013;邱銘章、湯麗玉,2009)。

3.額顳葉型失智症:

腦部障礙以侵犯額葉及顳葉為主,特性為早期即出現人格變化和行為 控制力的喪失,常會有不合常理的行為舉動,或是早期就出現語言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礙,如表達困難、命名困難等漸進性退化現象,平均發病年齡約五十 歲以後(梁家欣、程蘊菁、陳人豪,2014;Alzheimer’s association,2013;

邱銘章、湯麗玉,2009)。

(二)血管型失智症:

因為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 亡造成智力減退,是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一般有中風後的血管型失智 症、小血管性失智症,其特性是認知功能突然惡化、有起伏現象、呈階梯狀 退化,早期常出現動作緩慢、反應遲緩、步態不穩與精神症狀。而常見的臨 床特徵有:(1)情緒及人格變化(憂鬱症);(2)尿失禁;(3)假延髓性麻痺(吞 嚥困難、構音困難、情緒失禁);(4)步履障礙(Alzheimer’s association,2013;

邱銘章、湯麗玉,2009;張可臻、陳昭源、林忠順,2008)。

(三)混合型失智症:

有時失智症患者會同時有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則是阿茲海默症與 血管型失智症並存,又稱為混合型失智症(梁家欣、程蘊菁、陳人豪,2014;

Alzheimer’s association,2013)。

(四)其他原因失智症:

其他原因引起的失智症,如腦瘤、腦炎、AIDS、外傷、酒癮、常壓性水 腦症、維他命B12 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藥物中毒等。在臨床診斷的工作 上,這些反倒是值得特別注意的,因大部分是可以治療的病因(Alzheimer’s association,2013;伍碧濤,2006)。

三、失智症患者的病程與照顧

失智症發病的症狀因人而異,從輕度(早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的階 段乃是漸進性的發生,病程時間長短不一,最終失智症將會陪伴患者走入死亡。

臨床上為提供失智症患者妥適之照顧,會針對其進行失智症嚴重度的評估,考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量表的涵括面向,較常使用的為「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共有記憶、定向力、判斷與解決問題、社區事務、家居與嗜好、個人照 料等六個功能面向(梁家欣、程蘊菁、陳人豪,2014),並分別在六個項目上,圈 選出其功能障礙的程度,再根據判斷規則,以「記憶」為主要項目分數,定向力、

判斷與解決問題、社區事務、家居與嗜好及個人照料為次要項目分數,歸納得出 的分數即為患者的CDR 分數。而從 CDR=0 至 CDR=5,分別代表的失智症的病 程從無患病到末期失智,其疾病嚴重程度與所花費的照顧時間、醫療成本亦隨著 增加(林克能、劉秀枝,2003)。另外在曾怡萍(2010)的研究裡,將病情階段分為 初期、中期、晚期,其狀況分述如下:

(一)失智症初期:

容易與一般老化現象產生混淆,需經過專業人員加以鑑定診斷,可能出 現的狀況有:(1)語言表達較為困難;(2)日常生活可能出現記憶喪失,特別 是近期的記憶;(3)時間的混淆;(4)找不到回家的路;(5)有做決定困難的 情形;(6)缺乏主動與動機;(7)出現憂鬱或攻擊的症狀;(8)對於日常喜好 的活動出現興趣缺缺的情形。

(二)失智症中期:

疾病症狀越趨明顯,可能出現的情形有:(1)變得非常健忘,特別是剛 發生的人事物;(2)無法單獨生活;(3)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的喪失;(4)開 始變得非常依賴;(5)衛生清潔需仰賴他人協助;(6)說話越來越困難;(7) 出現遊走、走失、行為異常、妄想的問題。

(三)失智症晚期:

此階段失智症患者出現完全依賴及沒有活動的能力,除記憶混亂的情況 嚴重,也可能出現:(1)無法自我進食;(2)認不出主要的家人及朋友;(3) 無法說明及瞭解週遭發生的人事物;(4)行動困難,需藉由輔具行動或臥床 不起;(5)大小便失禁;(6)會在住家附近走失;(7)在公共場所出現不適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的行為。

由於病程的進展,失智症患者的失能程度將越趨嚴重,且台灣約有 70%的失 智 症 病 患 合 併 有 精 神 行 為 症 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它包括憂鬱、妄想、錯認、幻覺及其他精神行為障礙,約有 25%

的照顧者壓力來自於此(張可臻、陳昭源、林忠順,2008),也說明BPSD 為照顧 者主要壓力來源之一。故隨著壓力、負擔的上升,照顧者更需要依著病程的發展 去調整失智症患者的照顧方向。因此為減輕其照顧壓力與負擔,醫療資源的使用 及社區式的照顧須同時兼具,方能使失智症患者及家屬的照顧及生活品質獲得改 善及提升。

亦有鑑於失智症病程的漸進式發展,因此針對失智症的治療方法可分為藥物 治療與非藥物治療兩者。非藥物治療是指藉由環境的調整(熟悉的、穩定的、有 安全感的)、活動的安排、溝通方式的改變、認知訓練、懷舊療法、亮光、按摩、

音樂治療、芳香療法、寵物治療、藝術治療等非藥物照顧方法,以改善失智症患 者的精神行為症狀(台灣失智症協會,2016)。失智症在不同階段因具有不同的疾 病症狀與表現,故需要提供不同的照顧服務與計畫,如表 2-1 說明(姚毅,2013;

邱銘章、湯麗玉,2009;黃敏鳳、徐亞瑛、楊培珊、葉炳強,2004),其中日間照 顧服務主要是針對輕度/早期及中度/中期的失智症患者提供照顧服務。再者日間

邱銘章、湯麗玉,2009;黃敏鳳、徐亞瑛、楊培珊、葉炳強,2004),其中日間照 顧服務主要是針對輕度/早期及中度/中期的失智症患者提供照顧服務。再者日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