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2 由遊客角度審視

2.2.2 存在真實姓

當現代性學者如 Boorstin (1961) 與 MacCannell (1973) 介意客體絕對真實;後 現代學者們卻不認為「非真」是嚴重的問題,因為他們發現這群同樣身處後現代 的觀光客其實不計較景點中旅遊客體的真實程度,要求的是自身的感知體驗。這 群後現代觀光客對於一般旅遊客體的失真抱持平常心,瞭解客體的本真不一定存 在,那不過是一連串的遊客互動與重新解讀的腳本,而他們總能在各式各樣的觀 光空間中追求個人體驗、玩出樂趣 (Urry, 2007)。

簡義來說,這種觀光空間就是學者 Turner 在 1973 年所提及的中介迷離空間 (liminal zone),展現出觀光的時空同步特質(spatio-temporal) (引述自 Wang, 1999 , p.361)。遊客能在「當前當地」的中介迷離中擺脫一切社會規範束縛、取得本質解 放。簡言之,遊客可以在觀光活動如喝酒、變裝取得放肆的感官樂趣,更從中探 索到替代性的自我。學者 Kim 與 Jamal (2007) 率先銜接中介迷離空間和存在真實 之概念,他們也援用 Wang 的理論說明德州文藝復興古裝嘉年華如何建構中介迷離,

使遊客從日常社會情境框架中解放譬如化身中古騎士、以化名代稱,而這種解放 將重新建構一種人際世界和體驗,觀光客將在這所屬的嶄新世界中取得自我的真 實感知。

根據 Wang 最初對存在真實性的具體解釋,遊客在建構與體驗的中介迷離空間 分屬兩種狀態。第一種的「個體內的真實性」(intrapersonal authenticity) 無關旅遊 客體的真實,而是因為遊客脫離社會階級約束,建立一個放鬆愉悅的身體感知以 及自我形塑的非日常空間。當遊客沉浸在這些感官活動中,他們自主地抒發身體

25

感知、欲望都被視為重獲真實自我的舉動 (Kim & Jamal, 2007)。不只古裝嘉年華,

音樂或舞蹈節慶等案例都被標註為存在真實性最好驗證。英國搖滾音樂節慶紀錄 片【搖滾世代】(Glastonbury) 中一位樂迷訪談者表白:「來做我自己,因為我的工 作太平凡了(mundane),很不真實。」呼應沈玟均 (2010) 國外流行音樂節參與者 之真實性研究,觀光客利用刺激感官的娛樂活動追求心靈慰藉和自我真實性,萃 取為自我生命形塑和認同感。

近年來相關的真實性研究舉出自我、感官、活動 (sensual activity of self) 是存 在真實性的重點元素。觀光客不完全追究旅遊客體的本真,情願借助體驗尋找真 實的自我。學者 Mommaas 等人研究就強調在近年來,觀光客凝視客體的興趣明顯 下降,反而更期待其他如聽、聞、嚐、摸等主體本身五感體驗 (引述自 Richards, 2001, p.67),他們更因為眼觀、耳聞、口嚐、手作乃至於身體整體律動而加強本體的感 知,忘卻周圍現實進入自我的真實世界。Daniel 在古巴倫巴舞節研究中描述「觀光 客深受友好關係、社交體系、音樂和舞蹈律動吸引...他們等不及被邀舞,就自發 地加入進來。」(引述自 Wang,1999, p.359)。Wang 補充解釋若倫巴舞僅作為旅遊客 體所用 (凝視),那只是落點在 MacCannel 的客觀真實性標準,但若把它轉化為觀 光客主體參與的體驗,那就足以構築一種真實性的替代 (quest for alternative),因 其創意和作為情緒導瀉的特質而產生存在真實性。

當然,情緒倒瀉不一定只在脫軌、放縱、動感形式的中介迷離空間呈現如古裝 嘉年華或音樂節慶,它更可以在能激發出某種特殊情感、想像力的空間中譬如電 影與文藝觀光中發酵。遊客在進行文藝觀光前就先行對作者或其作品建立濃厚興 趣,以及對劇情情境中的人、事、地、時物刻劃深刻印象。在拜訪目的地時,遊 客重疊眼前觀光景點和腦中文學或電影印象,交織現實與虛擬世界的個人想像空 間,進而產出不同程度的體驗和真實感。

Herbert (2001) 解析文藝觀光客的四種類型,第一種是文藝觀光客對崇拜作家 的生活有高度關切,因而被吸引到作家曾駐足的地方,希望從踏入作家故居、碰

26

觸其使用過的器皿和閱讀作品草稿……等等,去實現和喜愛作家之超時空真實性 接觸,或是精神上同遊。第二種,遊客參訪動機仍以作家為主,但與其作品沒有 直接關係,反而是作家生命中某些轉捩點發生之地,如畫家梵谷舉槍自盡的奧維 小鎮 (Auvers-sur-Oise)。 第三種文藝觀光客崇拜的不單是作家,能引發他們喜愛 和同理的更是書中角色,他們積極在真實時空中尋找虛構的主角和場景,甚至模 擬該角色的路程如魔戒之路 (Buchmann, et al., 2010),來滿足自身喜愛、想像和認 同的真實性。最後是超越作家和作品的一種更深層情感吸引遊客前往目的地,例 如許多觀光客因兒時床邊童話故事的回憶而產生旅遊德國童話大道的動機。無論 是崇拜感、同理心或兒時回憶等都因文學或電影觀光的媒介,讓遊客在目的地中 虛構場景和現實景物的交錯想像空間,鑲嵌了自身文化意義、價值觀以及真實性。

回歸大主題,第二類的人際真實性 (interpersonal authenticity) 建立於遊客與其 社群內、和同行親友間,甚至是與當地人之間的情感、文化交流及互動。換句話 說,遊客不僅僅在 「他者」文化間,更在 「他們本身之間」尋求真實性 (Wang , 1999)。Wang 解釋當中分類,首先為遊客社群 (touristic communitas),是由學者 Turner 於 1973 年從朝聖之旅研究提出的概念,遊客社群代表一種自發性、脫離社 會結構的人際關係,在這個和諧社群中體現平等、接納、打鬧互動和長遠友誼的 現象。由於本研究以童話觀光為腳本,更關注遊客與同行親友、當地社群交流所 產生的真實性,故針對此部分不增補敘。

在人際真實性領域,家族連結 (family tie) 據說是其中儀式性的典範。當 Urry 認為幾乎所有觀光客凝視都導向非凡的旅遊客體時,家庭觀光客的關注卻投射在 另一種非凡卻又平凡的親密社交世界 (Haldrup & Larsen, 2003)。家庭觀光是家庭 成員的共聚空間。擺脫各自社會義務和階級,他們同心且愉快地透過觀光活動如 登山、划船或拍家庭照共築家庭互愛與凝聚關係,反映出他們希望透過如此空間 增強「我們在一起」的真實凝聚感 (Larsen, Urry, & Axhausen, 2007)。除了引用學 者 Berger 的主張,說明家庭是現代人唯一可以體會真實自我的私人空間,沒有哪

27

種觀光能比家庭觀光更能體現存在真實性;Wang (1999, p.364)更擷取法國盧梭

「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最為真實」 的說法來背書家族連結的真實性。Squire (1994) 研究英國童書作家波特小姐故居地 Hill Top Farm 之案例中,也提及遊客在當地童 話觀光空間中可以重拾小時候聽母親讀過或看過彼得兔童書的「兒時回憶」,點出 家庭訪客的童話觀光體驗激化因家庭連結而生的真實性感知之可能性。不過 Squire 當時的研究仍側重建構真實性的議題。經由訪談內容,學者得出文藝觀光真實性 是社會建構下的產物,認為 Hill Top Farm 的文化傳遞和轉化歷程是當地觀光產業 的關鍵,能促使遊客在旅遊體驗中獲取更多文化內涵的感知,真實性也是其中之 一。

除了家庭關係的親密互動,觀光客和當地社群交流也可以催化主體者的真實 感知。學者王寧 (2007) 補充這種互動真實性 (interactive authenticity) 源自遊客和 當地社群互動、交流及接觸。雖然它不具備家庭關係的自然真實,但也不參雜過 度商業化那樣赤裸裸的利潤關係。在真實性的體驗過程中,觀光客一反被動角色,

主動參與當地社群的文化及生活,和東道主一起互動共構雙向真實性。其實上述 概念也呼應當前觀光學界特別重視的生產和消費同步 (co-production) 的情境,它 不只協助遊客產生更深層的真實性感知 (Aoyama, 2009),也有助城市擺脫系列複 製的下場 (Richards & Wilson, 2006),進而提高真實性在歷史城市觀光發展史中延 續的可能性。

疊合體驗經濟時代、後現代觀光主義和文化觀光潮流,不難發現娛樂和學習 是貫穿這三個面向的中心軸,點明當代遊客觀光寓教於樂 (edutainment) 的基本訴 求。遊客不純粹滿足於簡單娛樂,更傾向投入自我發展過程中,企圖在體驗消費 中得到更高附加價值,那就是自身的轉化 (Pine & Gilmore, 2003)。而「消費」在 後現代世代的涵義也象徵著個性化的生活方式,人們期待從消費中定位自己的價 值並獲得成長。套入觀光構面來說,遊客訴求在以特殊興趣為本質的文化觀光中 進行有創意、技術性消費,而非只是大眾化活動如被動凝視、享用美食等非技術

28

消費。這意謂觀光目的地必須提供特殊理由說服遊客,為何必須只能在當地從事 特定創意活動。

很明顯,第一個理由它是高度鑲嵌著當地特有文化意涵的觀光活動。第二個是 它綜合當地所有觀光關係人的努力共構創意、彈性、互動的觀光體驗,遊客可以 改變往昔的客主關係成為共同生產者,和當地人發生直接、真實的接觸。Aoyama (2009) 塞爾維亞佛朗明哥舞蹈觀光研究,說明在多元主體者如地方政府、文創產 業、當地社群和國際觀光客的互動下,塞爾維亞不只贏得獨特性也展現真實性。

因為觀光客為了更深入技術性消費過程,不只增加停留時間和重遊次數,甚至積 極地走訪居民生活傳統,去追求真實的佛朗明哥舞蹈技巧。而政府和文創產業如 舞蹈學校開發了正式 (以遊客為主) 或非正式 (社區為主) 的佛朗明哥舞蹈節慶、

練習等空間,邀請遊客去和居民真情互動以及共築互動真實性感知,如 Richards 與 Wilson (2006) 定論當生產及消費空間的界線模糊了,真實性也就越發浮現。

從本節可得知,當前存在真實性的研究讓觀光客動機、體驗和真實性的鑑別視 角逐漸開闊。在本研究中哈美恩發展出客觀、建構和存在三種觀光真實性類型,

譬如維護、活化有形歷史遺產 (17 世紀半械型房屋),善用無形文化遺產 (哈美恩 引鼠人戲劇) 一方面激發觀光客想像力、一方面又凝聚當地社群認同。尤其童話觀

譬如維護、活化有形歷史遺產 (17 世紀半械型房屋),善用無形文化遺產 (哈美恩 引鼠人戲劇) 一方面激發觀光客想像力、一方面又凝聚當地社群認同。尤其童話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