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3 由當地社群角度審視

2.3.1 展演真實化

四十年前,真實性議題被挪用到觀光領域討論,當時 Boorstin、MacCannell 作為首批抨擊觀光失真的學者,指責觀光目的地催生偽事件、前台場景等文化商 品化徵象。自此,供給面的主體社區彷彿被印上「不過是一連串虛假的前台表演」

商品條碼。在客觀真實主義者眼中,一沾上商品化,該地就毫無真實性可言,不 只遊客被視為因膚淺無知而只能棄真就假 (Boorstin, 1961),觀光目的地更儼然化 身為精心真實性陷阱使遊客無所遁逃 (MacCannell, 1973)。然而後續研究衍生出多 重真實性解讀,反應出客體真實和主體體驗的複雜程度,對觀光目的地的前台化

30

與文化商品化等負面說法稍作平反。Cohen (1988) 在建構真實性辯證中即強調商 品化是文化變遷的必然過程,失真事物在時間演變中可轉為真實,前台場景也不 完全是虛假的文化抹煞。此外,因為體驗經濟時代揭示了生產和消費的界線模糊 化,遊客也跳脫只能被服務的角色,躍升為生產合作者 (Richards, 2011)。可見遊 客並非天真傻子,當地社群也不全然是失真場景中觀光財閥的傀儡,雙方逐漸自 覺地參與觀光展演、共築真實性的互動經驗 (王寧,2007) 。

進一步聚焦文化變遷過程中的真實性議題,Cohen 與 Cohen (2012) 強調這種 社會結構變遷促使文化意涵重構的歷程是謂真實化過程 (authentication) 。筆者認 為真實化議題值得審視,因為真實化過程比真實性定義更有跡可循。多位學者也 呼籲當前研究不該繼續在孰真孰假定義上鑽牛角尖。反而應該投身於新焦點如真 實性的功能、意義及三類真實性彼此關聯,究竟誰是執行者或受益者、在何時、

為何需要真實性 (Xie, 2010) ? 真實化的意義何在及如何表現 (趙紅梅、董培海,

2012)? Cole (2007) 突破真實性定義研究格局,質疑觀光真實化過程對其邊緣社群 的應用與影響;而台灣學者趙芝良、徐霈馨與周碩雄 (2010) 也以司馬庫斯原住民 觀光案例,強調觀光的組成不完全取決於遊客,更涉及當地社群如何調節遊客和 觀光資源的關係並且從中實踐自我存在真實性,諸如此類呼籲將研究轉焦到供給 面之上。而在此串疑問中,本研究更著重當地社群的真實性感知如何因應社會變 遷、觀光展演獲得積累? 又如何對當地文化傳承達到相當的助益 ?

「真實化」是一個使目的地客體、場景和事件的真實得到確認的社會過程。

它與展演性 (performativity) 概念極其相關。學者 Tambiah (1981) 表示在特定、具 象徵性的表達方式 (語言、儀式性活動或權力關係等等) 展演的同時,該展演除了 假設事物的真實性,更創造事物的真實感。相關研究也陸續備註這種展演性賦予 真實的功效體現在重複、具體、個人與外部世界互動的儀式化行動。 「展演真實 化」一詞因此新鑄。Cohen 與 Cohen (2012)把展演真實化歸納冷式真實化 (cool authentication)、熱式真實化 (hot authentication) 兩類來討論觀光目的地和真實化的

31

關係,譬如誰被授權去執行目的地真實化? 真實性如何在旅遊客體和主體間互動 中達到確認?

冷式真實化, 「作為語言形式展演 (perfomative speech act),通常是單一、明 確、正式的官方驗證,其中被真實化的對象、地點、事件、習俗或人物經由語言 宣佈其原創性或真實性 (Cohen & Cohen, 2012, p.5 )。」在國際、國家組織一連串 評鑑後,最終以語言文字授權目的地真實性是當中典型。這種科學知識、專家評 鑑為底的真實化僅仰賴個人魅力、機構信譽或社會宗教地位單一來源的授權行為 相對容易執行且發展普遍。然而因為排除居民與遊客的參與,如此真實化不必然 能達成大眾共識。

換句話說,由官方或外來授權者單面決定的冷式真實化有可能因為不容當地 社群接納而遭受顛覆,或者是產生更嚴重的後果如目的地凝滯化。遭受「冷凍化」

的對象被集中、隔離、去語境化和陳列以供大眾參觀。同樣地,當地社群的權利 也遭受凍結,受迫市場制約必須無時無刻身著傳統服飾與表演傳統習俗、舊有的 公用空間萎縮或者受限遺產維護法規而無法掌握個人房產或城市的發展變化。這 種單一、靜態真實化搭配低俗文化商品化政策將快速消弭當地社群的本土情感認 同。而他們對觀光產生敵意、疲憊負面情緒造就的外遷現象等將致使歷史城市石 化。這也說明為何觀光規劃及真實化歷程必須考量包含當地社群的多方觀光關係 人的訴求。唯有居民高度認同的參與,觀光歷史城市才能隨著人、時、地的展演 中延續,而不是一座千遍一律的主題樂園。

熱式真實化,「建構式展演過程 (constitutive performative process),代表一種 內在、反覆、非正式的創造與確定對象、場址和事件真實性的展演過程 (Cohen &

Cohen, 2012, p.7)。」它強調的就是大眾的個人情感加載例如信念、承諾和投入,

由觀光客群、當地社群或彼此互動的展演產生、積累、強化真實性。這種熱式真 實化呼應 2.2.2 節所述的存在真實性。在展演真實化中,遊客群體本身或遊客和當 地人的接觸可共構客方的真實性知覺。而當地人和遊客的友誼接觸、向他們展示

32

文化習俗,彼此的尊重感也將油然而生 (Timothy, 2011)。

另一方面,當地社群共同或獨自學習、篩選、展現文化傳統等過程也會落實 東道主的真實性感知。即使文化傳統表演為了滿足觀光需求而有所調整,觀光還 是能為當地認同之延續帶來一種新意義 (Cohen, 1988),重點是文化內涵和精神是 否能透過練習與演出而被保留 (江昱仁、黃景吟、謝文凱,2005)。李素馨、侯錦 雄、郭彰仁、林珮怡 (2012) 強調在觀光發展和文化價值傳承的議題之上,瞭解當 地表演者的真實性認知和表演態度有其研究價值。李素馨等人 (2012) 量化研究顯 示台灣屏東原住民文化歌舞真實性知覺對表演態度有正面影響。其實為了提升觀 光效益、舞蹈韻味和表演者學習意願,排灣族歌舞編排早以被改良、創新。然而 學者發覺受測者排灣族兒童還是普遍認為文化歌舞可以表現出傳統真實生活。當 中有觀光演出經驗的兒童比起沒有參與觀光演出的兒童,更能感受歌舞的情感凝 聚力且能切身體會該歌舞是出自當地。該研究結果顯示真實性感知會正向影響表 演態度,當地表演者的真實性感知越強烈,對表演態度就越積極。不過,上述研 究主要整合外國學者 Revilla 與 Dodd 以及台灣學者張兆菱的單一客體真實性知覺 類型因素,譬如「符號精神」、「情感凝聚」、「傳統型式」、「在地性」來驗證表演 者的真實性感知。而且受測者屬於更被動的學習者,對當地整體文化涉入度不如 成年表演者深入。因此該研究對於主體者的參與程度、內心狀態、社會情境等因 素以及真實化的過程並未能作出深入調查。

相反地,Zhu (2012) 從質性分析方式深入理解當地成年表演者的內心情境和 展演真實化的過程。學者 Zhu 以中國麗江納西族表演者視角出發詮釋真實性,證 明當地表演者在文化傳統篩選、表演過程、和個人對傳統記憶的提取等儀式化可 以重塑個人對文化的真實和認同感。「當地文化表演者針對傳統所展演方式闡述了 他理解何為真實……不單單經由他的內心,更透過他那儀式化的行動體現……這 已經不是一份求生工作,而是體現自己認同的形式 (2012, pp.1508-1509)。」從上 述兩個民俗觀光為背景的研究,可以發現當地主體者在學習與表演的儀式化過程

33

中會產生特殊的內在情感,不論是情感凝聚、真實知覺,共同回憶或地方認同等 等都有助於當地文化內涵與精神在不斷變遷的規律中得到延續。而吾人認為此概 念套用在歷史城市的框架下同等重要。

眼觀當下,迪士尼化失真的現象可歸咎官方規劃者獨斷、疏於與當地社群聯 繫,草率地拼湊出另一股消費導向、均質無意義的營利概念取代城市的歷史價值 和共同回憶。城市記憶的消失就是城市差異化的消失 (郭紅解、鄒偉農,2011),

其中的文化內涵和精神也隨之消弭。由於城市本身不會記憶,況且城內文化遺產 的有形總合並不等於城市歷史記憶的全部 (張松,2007),所以這要依賴當地社群 與其互動經驗來總述,而所有發生過的歷史事件與時代精神將再次被城市景觀符 號化,反覆依託在市民自身的時空維度如回憶、經驗和期待中持續存在 (陳李波,

2009)。簡言之,作為城市主體者的當地社群通過情感加載 (記憶)、特殊節慶或文 化活動等展演儀式過程,不只從中建構自身真實性感知與地方認同,甚至更熱式 真實化了城市。

不過城市記憶儲存在當地社群這動態記憶體之上,有時卻可能因為現代化、

忙碌的日常生活、資金和居民知識素養有限的狀況下未能得到有效運作,這時往 往又需要官方規劃者的激發。但這不代表官方可以權威式主掌地方精神,否則將 重覆脫序狀況。官方規劃者應該主動以邀約、教育方式引導居民反饋,共同標的 一個合適且清晰的城市精神如魁北克宣言第四款聲明,「當地社群和當地規劃者必 須具備共識維護地方精神 (ICOMOS, 2008, p. 3)。」雙方應該自覺地建立城市記憶 基石,而非任由觀光均質洪流淹沒歷史城市。

獲選 2008 年歐洲文化之都頭銜的利物浦 (Liverpool) 是官民互助的正面案例。

利物浦是擁有豐富文化遺產的城市,但考量城市文化素養與文化產業的不足,在 統籌文化之都發展計畫時,官方特地制定六年階段性計畫。首重第一年「2003 學 習年」培育城市文化氛圍,邀請地方學者梳理整合城市文化遺產,以座談、工作

利物浦是擁有豐富文化遺產的城市,但考量城市文化素養與文化產業的不足,在 統籌文化之都發展計畫時,官方特地制定六年階段性計畫。首重第一年「2003 學 習年」培育城市文化氛圍,邀請地方學者梳理整合城市文化遺產,以座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