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1 哈美恩引鼠人傳說之真實性

4.2.3 小結: 觀光真實化的定位

隨著時間演化與內外部因素交互影響,哈美恩的文化、傳統與真實性仍置身 於一動態過程。從第一、二節的分析,可以理解真實化不單是官方單一的冷式真 實化,尚需要其他觀光主體者互動才能激化深層的真實性 (Cohen & Cohen, 2012)。

此外,官方規劃者也因應不同考量凸顯不同真實性類型 (Fawcett & Cormack, 2001)。

由此可知,觀光規劃通常仍由官方觀光規劃者啟始 (Nuryanti, 1996),而觀光真實 化也是,一種傾向由上到下的冷式真實化。但是關鍵是在執行過程中,規劃者必 須審視觀光真實化的定位是否能讓當地人接受、觀光客欣賞 (圖 4-8),如此才能 引起熱式真實化的反饋,落實當地真實。一如歷史城市的樓房,該走向現代化還 是維持原貌? 歷史城市的商品化,該定調歷史名城、引鼠人故鄉或是鼠城? 哈美恩 過去三十年來的定位逐漸融入當地社群的聲音,活化老樓房、保留居民的生活空 間、呈現歷史城市底蘊。在觀光宣傳片中,雖然引鼠人是官方和市民所協議的觀 光主題,但哈美恩也被定位成「一座歷史城市,一個生動家園」的真實,排除商 業化和虛構元素,更排除「觀光成為遺產維護的唯一原因」概念為居民認同 (Orbasli, 2000)。

68

值得討論的是,童話大道北部區域 (下薩克遜州) 同時又重疊著「威溪河文藝 復興」、 「半械形屋」主題路線以供遊客嶄新觀光視野。學者 Hemme (2005)就此 提出兩個質疑,一是德國繁雜的觀光大道與其跨區域官方規劃者的外來干涉,反 而弱化地方觀光經濟。以鐵鬍子醫生傳說知名的漢明登 (Hann Munden) 為例,觀 光規劃者曾經嘗試承應上級 (州級單位) 指示以「文藝復興」標語行銷,結果卻造 成文學觀光客大量流失,當地觀光供應者後續也表示無法投入額外精力行銷文藝 復興主題。二是蔓延 600 公里長的童話大道如何避免淪落系列複製的庸俗大道 ? 這 65 座性質類似的大小城鎮又該如何凸顯自身獨特性?

直觀哈美恩位居「童話大道」北部,與「半械型木屋大道」和「威悉河文藝 復興大道」主題重疊。而它在有限資源中結集當地社群,全力定位引鼠人故事作 為觀光核心商品與真實化重點,那麼參訪的遊客類群又是如何看待哈美恩觀光供 給的真實性與獨特性?

圖 4-8 觀光真實化的定位

觀光規劃通常仍由官方規劃者起始,但真實化不單是官方獨斷的冷式真實化,

尚需要其他觀光主體者互動才能激化深層真實性,因此必須審視觀光真實化的定

69

位,是否能讓當地人接受、觀光客欣賞。

4.3 由遊客角度審視

4.3.1 客體真實性

學者 Squire (1994)曾提及文學觀光其實是一種文化形式循環 (circuit of cultural forms),先由供給面編碼、再由不同遊客群體解碼、協議真實性及更多文化和社會 價值解讀。從上節分析可知,哈美恩觀光規劃者提供三類與引鼠人主題緊扣的真 實性,當中歷史建築、傳統戲劇、觀光活動及周邊商品都成為遊客凝視及互動之 對象。而針對德國和亞洲遊客類別分析,筆者發現第一,相較於台灣、日本遊客 (9 組)皆因童話緣故造訪哈美恩,德國遊客的動機反顯多元。6 組傾向歷史與建築、

11 組為引鼠人童話、1 組探訪親人、4 組德國遊客提及威悉河單車行,而且部分遊 客動機屬於混合型,既想看建築又想看童話符號。第二,德國觀光客多以歷史概 念形容哈美恩,同時提起 Fachwerk、Weser Renaissance 等關鍵字形容哈美恩,從 中也有更多文化解讀。而亞洲遊客較少談及歷史 (history),反而多以故事 (story) 形容哈美恩。

德國遊客

「當他們 (遊客) 看到這些房子,將會說從沒看過這麼老的房子,他們會讚嘆 它的真實。」(Boyer) 之於官方萃取的客觀真實,多數遊客都表示該城市及建築很 古老,認為威悉河文藝復興風格的半械型木屋建築很典型,在哈美恩更是密集地 呈現出真實性氛圍「我很喜歡城市氛圍,不是因為引鼠人故事,而是因為這城市 古老面貌。」(G13)「哈美恩很古老又有很多老房子還有故事,他們(當地人)現今 還住在裡面。」(G3) 基本上,遊客對城市氛圍和遺產真實性維護秉持正面評價。

無論是否為故事而來,德國遊客其實都非常清楚引鼠人傳說,明白它屬於哈 美恩。「我沒有看戲劇,但我知道這個故事。因為在德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故

70

事,我父母告訴我這個故事,我又告訴我的孩子, 這是一種傳統。」 (G22) Allensbach (2003)調查顯示民間童話 (folktale) 牢牢鑲嵌在德國人心中,83%德國 人認為孩童依舊需要童話。而童話作為一種真實旅程和景觀體驗的文化來源,讓 德國人可以更容易感受 (Hemme, 2005),並且產生 Squire 所謂的更多文化及社會 價值解讀。當筆者問及童話真實性,德國遊客都說童話部分是真、部分是假,雖 然不清楚哪部份是真實卻不影響他們的童話情感體驗。這種情感使引鼠人傳說融 入哈美恩歷史、也融入德國歷史文化體系之中,世代口述傳統在集體記憶中發酵,

累積更多文化和歷史價值的解讀,不只是對哈美恩遺產建築懷舊、童年懷舊,更 展現出一種國家或文化認同驕傲。「它是世界知名,其它國家都知道這個故事…我 來看看德國這區域中傳統的東西、歷史 (筆者接問:歷史還是童話?) 童話不也是歷 史的一部分嗎? 主要也可以遊覽城市看這些美好建築如何敘述歷史,德國的一部 分。但用童話是更實際更有趣,尤其像你 (指筆者) 的遊客會有一個進入點 (starting point)。」(G14)

童話或許並非真實存在,但格林童話無疑是德國民族特色。在德國人心中,

哈美恩傳說已是歷史一部分。「哈美恩文化事物、特殊氛圍和特殊故事就像柏林圍 牆故事那樣。它是很老的故事,而且全世界的孩子都知道這個故事。」(G7) 逢十 九世紀浪漫國族主義盛行,德國代表作家赫爾德發起文學狂飆運動,期待可以重 組德國文化凝聚與自覺。他主張國族主義是文化而非政治現象,驅動人們追尋文 化根源。追隨赫爾德的理念,格林兄弟也投入運動挖掘「真實」的地方文化及方 言價值 (Kamenetsky, 1992, p. 65)。簡言之,不論是地方傳說、童話編輯歷程、格 林童話出版與閱讀、後續人民慶祝傳說的反饋,童話其實一直與德國文化、歷史 有交集。這也說明為何哈美恩持續有當地慶祝活動,及官方規劃者強調當地人參 與的歷史是一種不同於好萊塢或迪士尼版本的真實性。筆者認為對德國遊客而言,

這種持續與歷史交集的童話也因為外部環境,傳統記憶提取的儀式化過程而落實 了一種真實 (Zhu, 2012)。

71

亞洲遊客

反觀雖然為了童話而來,但亞洲遊客缺乏像德國遊客的文化背景體系。他 們的理解框架通常來自於各國導覽書介紹。如台灣遊客 (T2) 會參訪哈美恩是因為 旅遊書介紹很吸引人,而且曾看過故事有印象。五組日本遊客特別表示引鼠人故 事在日本很有名,他們都因為導覽書和聽過故事而來。援以當時各組遊客所持日 本最知名的旅遊書《地球的步行》為證。關於哈美恩介紹主要分三頁,首頁標題 標示「哈美恩小孩到底消失去哪了?」繼以引鼠人故事為主要內容,穿插當地戲劇 表演、老鼠麵包、老鼠路線的圖像。第二頁簡介當地建築,卻依然使用「捕鼠男」

字眼連結相關遺產如引鼠人之家、禁樂舞小徑、結婚之家大鐘和引鼠人博物館,

對於歷史建築風格著墨卻很少。因此亞洲遊客受到自體社會建構的影響,會根據 既有印象尋找第二層次的引鼠人符號,一種精簡、魔幻童話意象,一種熟悉的「世 界格林童話」認知框架。

「從旅遊書來看,(哈美恩) 觀光結合度蠻高。旅遊書會介紹地上老鼠圖案,跟 著走可以看到故事裡面所有的景點。…因為周日商店都沒開,所以沒有特別感受,

只看到建築而已,不然我覺得會有更多可以看。因為感覺商店櫥窗有引鼠人,有 些特殊東西和故事相關的商品。」(T2) 無疑地這群觀光客想凝視是與故事相關的 符號,關注的是一種建構真實和存在真實,而非建築的客觀真實。他們幾乎都是 抵達後,才感受半械型木屋特殊性。雖說建築具備欣賞價值,但還是輔助他們想 像故事的客體「因為本身的建築物即給你一種本身是童話故事的感覺,沒必要用 嚴謹眼光看是不是發源地。不過覺得他本身有這樣的傳說,這裡又有歷史感就很 不錯。」(T2)

上述分析以日本和台灣為主,因為筆者發現中國遊客多數為交換學生、訪問 學者和移民至德國工作,多因德國友人介紹而來,不像日本或台灣觀光客透過導 覽書特地選擇哈美恩旅行。筆者猜測由於政治和經濟因素,中國近年海外旅遊才

72

逐漸風行。目前中國遊客團體傾向遊覽大城市,少數中國遊客因為相對熟悉德國 或本身興趣才有動機品味小鎮風情,進而認識德國文化。如中國觀光客 (C5) 說明

「中國人喜歡到大城市 Shopping 啦...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日本 人以前老早就出團了,大城市柏林、漢堡都去過了,第二次第三次開始想深入德 國各地方。中國人第一次來,肯定不會選哈美恩…要是想進一步深入了解德國文 化、歷史傳說、古建築,就可以來介紹他們來哈美恩。」

這段引言同時點出哈美恩城市規模雖小卻體現德國風情文化。在德國交換半 年的中國女學生 (C3) 表示德國發展模式是以中小城鎮發展模式為主,小城鎮都保 留寧靜、古老風味且建築在二戰時期沒有遭受破壞,比起重建的大城市更有特色。

但當他們觀看歷史遺跡時,也不像德國觀光客可以細述風格或懷舊,反而多是「歐

但當他們觀看歷史遺跡時,也不像德國觀光客可以細述風格或懷舊,反而多是「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