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層級課程發展的歷程與配套措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層級課程發展的歷程與配套措施

本節將分成二部分進行探討,一是學校層級教材發展的歷程;二是 學校層級教材發展的配套措施。

壹、學校層級課程發展的歷程

簡楚瑛(2009)課程發展初期是計劃階段,在計劃階段中可分為國 家、地方、學校、班級層級。學校層級以特色建構為主,訂出以學校為 本位的課程計劃,教師根據課程綱要、施行細則及學校理想去規劃學校 層級之計劃,現場教師多數是參與學校層級的課程計劃與課程發展的工 作,學校本位課程是在一個已發展成熟的架構中去做調整,在既有的課 程發展模式中,依照學校希望的特色做整合與規劃。張嘉育(1999)

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係指學校為了達成教育目的或解決學校教育問 題,以學校為主體,由學校成員如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家長 與社區人士主導,所進行的課程發展過程與結果。

黃惠珍(1998)則針對國內一所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進行個 案研究,研究結果指出,個案學校實施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歷程可分為

「規劃」、「設計」、「發展」和「實施、評鑑與修正」四個階段。

鄭淵全(2004b)學校層級課程發展計畫分三階段:一、準備與發展 階段,重點在塑造學校課程、規劃課程架構,進行課程發展工作;二、

實施與評鑑階段,課程進入實際教學與課程評鑑工作;三、課程修改階 段,依據課程評鑑資料與結果,進行課程的修改。

白雲霞(2003)認為學校本位課是發展而成的,不是由一、二個人 就能直接做決定,因此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應配合學校特色需求,在此歷 程要透過多元、開放溝通對話,持續修整其理論架構,它是一個動態的

27

歷程。

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定義為「學校經由組織、計畫、教學和評鑑之 後,傳遞給學生的知識和技巧。」(林佩璇,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是學校教師經由個人或是合力投注於反省、研究、行動、和評鑑的過程。

因此,教師的思考以及教學實踐得以革新,課程教材也更能配合學生在 特定環境中的特殊需要。

歐用生(1999)認為學校本位課程是學區內的家長、教師、學生、

學校行政人員等,經由共同討論、計劃、試驗和評鑑的過程,鼓勵教師 竭盡所能,發揮專業自主、創新與改編課程,並發展出適合學校的課程 政策。

課程規劃是學校教育的核心,修訂工作非常重要,考量要周延、縝 密,並妥善規劃,規劃重點為注重縱向的連貫:課程規劃除了橫向的統 合,更要留意縱向的連貫,避免造成課程太艱深,規劃時能讓學生循序 漸進學習。謹慎審查課程:讓學生能彈性選擇符合身心發展的課程,並 有效的學習。

學者(黃政傑,2000;簡楚瑛,2009)認為學校本位課程是在一個 己發展成熟的架構中去做調整,在既有的課程發展模式中,依照學校希 望的特色去做規劃與整合發展。課程編製歷程如下表:

28

29

過程評鑑(課程的實施與發等行政支援) 成就評鑑(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狀況) 分析評鑑資料

根據評鑑結果對課程做修訂或更新課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依據(簡楚瑛,2009;張添洲,2005;鄭淵全,2004b)認為學校層 級課程發展計劃分準備與發展階段,重點在塑造學校課程願景,並進行 課程架構的規劃與發展;實踐與評鑑階段,進入教學現場與實施課程評 鑑工作;課程修改階段,依據課程評鑑結果,進行課程修改。

透過研究,進行學校層級的整體課程設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係指 為達成教育目的、解決學校的教育問題,以學校為主體,並由學校成員 統籌、主導課程方案的規劃、設計、實施與評鑑等課程發展的工作如 圖 2-1。學校所示。學本位課程發展是必須得經過全體教職員的努力,發揮 團隊精神,達成共識後方能建構出,符合學校教育願景與總體課行選擇 或發展適合的教科書和教材。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對於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定義,學校本位課程 發展為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依據學校所處的地區與情境脈絡,去研發、

選擇課程或採用課程教材以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的歷程。

30

圖 2-1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程序【研究者整理】

評 鑑 階

31

貳、學校層級課程發展的配套措施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需要透過社會整體配合,除了國家相關政策、權 力結構的變動、家長與師生的觀念更新外,學校還得做好相關的措施。

林登福(2006)認為配套措施是否完善,關係著教師面對校本課程實施 時,態度上的排斥情況是否能轉化,以及應如何尋求解決之道,這正考 驗為政者的智慧。

張嘉育(1999)認為學校除了發展課程外,同時著手進行課程發展 的工作,在發展過程中相關配套措施為培訓師資,辦理教師研習,以作 為教師課程設計的參考;籌謀經費與人力資源,為支應課程發展中的所 需各種開銷,如設備添置、聘請師資與助理薪資;充實學校環境設施,

教師著手進行校園環境的整理,添購桌椅與軟硬體設備,營造一個有利 課程發展的教育環境。實施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時,不能只且停留在理念 上的倡導,要隨時留意教育的改革與行政支援的配合,並做好學校層級 閩南語課程發展的配套措施,茲將配套措施簡述如下:

一、學校行政方面

(一)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規劃學校本位課程。

(二)加強行政人員專業知能。

(三)提供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課程專業自主權。

(四)充分考量學校條件、學生需求、家長期望、社區特性等因素,

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五)因應學校特色發展、學生需求,可自行選擇教科書或自編教材。

(六)負責課程與教學的實施,進行學習評鑑。

(七)辦理教師進修,充實教師教學專業知能。

32

(八)有效利用社區資源,建立完善的支援系統。

二、教師方面

(一)參與研習,提昇專業知能。

(二)建立反省性教學能力。

(三)成立班親會,培養親師間的溝通能力。

(四)善用教師專業自主權,提升個人的教學能力。

(五)建立教師協同教學模式並做課程的改革者、實施者與實驗者。

三、學生方面

(一)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勤奮學習。

(二)自動學習,並為自我表現負起責任。

(三)主動積極參與學校各項學習活動。

四、家長或社區方面

(一)辦理親職座談會,提昇專業知能。

(二)積極參與學校教學及行政支援活動。

(三)提供相關資源給學校。

(四)在社區內,營造優質的學習文化。

33

五、教育局方面

(一)規劃新課程研習。

(二)訂定教科書的選用與審查制度。

(三)規劃辦理教師在職進修等活動。

(四)辦理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

綜合上述對學校層級的配套措施做歸納,首要重視的是課程養成教 育;次要規劃課程相關研習或訓練;最後提供學校應有的課程發展、課 程改革的支持與時間以及人力與物力等資源多方應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