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高雄市左營區福山國小為例,探究閩南語課程發展之個 案研究。研究目的為研究者本身有感於現今國小教師擁有閩南語教材自 編能力的重要,希望透過對閩南語課程發展的過程與結果來進行相關研 究。本章分為六節,針對研究設計與實施,加以說明。第一節為研究方 法;第二節為研究場域與參與者;第三節為研究歷程;第四節資料蒐集;

第五節資料整理與分析;第六節為研究的信效度與研究倫理。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節主要目的是說明研究者依據研究目的進行「閩南語課程發展」

之研究,研究方法採用「個案研究法」,了解「閩南語課程發展之歷程」,

首先進入個案學校紀錄「閩南語課程發展之歷程」的特色,接者再以參 與觀察、訪談、文件分析來完成研究,期盼能對個案學校在閩南語 課程 發展的歷程上,能有更深入的解析,茲將研究方法說明如下:

壹、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是一種強調質的解釋,重視深度及個體獨特性的研究法。

所謂個案指的是某個團體、組織、個人與地區,亦是指某個對象或研究 場所而言(黃瑞琴,2001)。而個案研究,就是指採用各種方法收集有效 的完整資料,對單一的個人或社會單位作縝密而深入研究的一種方法。

該單位可能為一個人、家庭、社會團體、社會機構(郭生玉,1995)。因 此,個案研究是為了探究個人、團體或機構之狀態或行為的因素,或諸 因素之間彼此的關係,以了解個案的獨特性與複雜性。個案研究法具有

58

整體性、描述性、獨特性、啟發性之特徵。林佩璇(2000)認為個案研 究可以與個人經驗結合,因此更生動、更具體,不只是抽象的概念,因 經驗植入於情境中,更能掌握研究對象或現象在情境脈絡下的互動情形 及關係。

此研究是關於學校層級閩南語課程的發展,個案研究的重點在於了 解閩南語課程發展歷經的過程及所發生事件。林進財(1999)認為個案 研究法,主要在了解被研究的單位或個人,重複發生的生活狀態、生活 事態、生活事件或各種結構之間的重要脈絡,進行深入其境的探究與分 析,形成各種研究解釋,以描述事件在變遷、改變或成長的影響因素及 發展的現象,因此,研究者決定以個案研究的方式來進行了解個案學校 閩南語課程發展的情形。

貳、選擇個案研究的原因

個案研究應呈現的獨特性和整體性,讓讀研究者身歷情境,林佩璇

(2000)亦認為個案的獨特性與複雜性,是在特定情境脈絡下所發生,

透過豐富的敘述,關注於研究過程,並非結果。以下為本研究採取個案 研究法之原因,分述如下:

一、福山國小之閩南語課程發展,目前持續運作當中,本研究以福山國 小為研究對象,校內教師對於閩南語課程教學仍然持續運作,符合 個案研究著重探究當下實際發生之特性,為本研究選擇個案研究法 的原因之ㄧ。

二、福山國小教師為特定情境脈絡,教師從福山創校時就著手進行閩南 語自編教材的研發,故本研究將透過參與觀察、訪談、文件分析,

深入了解福山國小的閩南語課程發展之歷程,做詳細的陳述,此為 選擇個案研究法的原因之二。

59

研究者對觀察情境所發生的事件以文字方式紀錄,並試圖從描述性 文字資料中,進一步了解、分析研究對象在閩南語課程實際運作的情形,

亦即研究進行方式符合個案研究強調描述性資料之特色。

本研究進行資料的蒐集,是從現場蒐集而得的資料中分類與歸納,

最後,研究對象一切皆在自然的情境中進行,透過客觀的描述使研究者 能產生屬於自己的體驗,因此具有啟發性,並針對研究現場所發生的事 件,透過參與觀察、訪談、文件蒐集等資料蒐集的策略,進行深入的探 究。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