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的信效度與研究倫理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六節 研究的信效度與研究倫理

本研究在探討學校閩南語自編課程發展歷程,屬於質性研究,經由 學校所提供的相關文件,都可做為訪談資料的補充,並進行三角檢證,

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客觀性。陸可婷(2009)所謂三角檢測是透過研 究方法的多樣性、研究參與者及理論的多元化、充足資料來源做檢核,

其目的是為了對事實作驗證。

研究者運用多樣性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過程中收集相關資料,將收 集的文件檔案、訪談的逐字稿等資料,相互驗證資料的真實性,以提升 研究的可信度。潘淑滿(2009)認為質性研究者,都必需要透過對研究 的內在與外在信度的檢驗與評估,才能確定研究結果是值得信賴的,再 透過研究者所蒐集到的資料的真實性與感受,來評定研究的效度,以下 就本研究提高信效度所採用的作法,詳述如下:

壹、三角驗證法

研究者為了尋求研究之謹慎與客觀性,勢必提高研究效度;降低偏 見,所以,效度是指一個研究測驗在使用目的上的有效性(郭生玉,1995;

蔡清田、甄曉蘭,2003)。因此,為了減低偏見建立研究分析的可信性,

最常用的檢測效度的方法即為三角交叉檢證法(蔡清田、甄曉蘭,2003)。 而三角交叉檢證法,是利用多種對象以及場景的資料來源,透過三個角 度來探討,以比較三個不同面向觀點獲得較正確客觀的資料,藉由第三 觀點協調折衷,必免產生偏頗的觀點進而造成對立或差異,間接可提出 更圓融的立論觀點(林素卿,2002;蔡清田,2003)。

85

為了讓資料的可信度提高,必需要驗證資料的正確性,而運用三角 驗證法,黃瑞琴(2001)認為可以幫助提高研究資料的正確性。一般質 性研究中所稱的效度,係指描述的正確性及研究者對其研究的情境脈絡 能做出正確的描述,本研究所稱三角驗證法是作為確立研究效度的方法。

(一)不同方法:以不同蒐集資料的方式,檢驗研究發現的一致性。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法、觀察法、訪談法、文件分析法,

並以錄音、筆記與相關資料等方法來輔以資料分析。

(二)不同來源:指利用不同來源的資料,檢驗研究發現的一致性。

本研究的資料來源,如訪談記錄、閩南語教材、文件資料,目的在提供 多種證據以便進行資料分析。

(三)不同時間及人員:研究者利用不同的時間來做資料蒐集,並詳 細的紀錄,來交叉驗證,再藉由與教材編寫人員、教學者、指導教授討 論,並同步檢證研究的結果。

本研究為了提高研究的信度與效度,從各方面檢視研究資料的正確 性,以上述不同來源所得到的資料做交叉驗證,並針對同一研究問題做 全方面的了解,以避免研究視野過於狹矮,使用上述方法能讓研究資料 獲得印證,同時也就能間接提高研究效度。

貳、研究倫理

本研究受訪者來源是透過推薦的方式參與本研究,為了尊重受訪者 個人之隠私,研究者對受訪者背景資料做嚴格保密以及匿名方式處理。

因此,研究者在開始進行研究時,已事先與受訪者當面溝通,並說明研 究用意及研究立場,希望降低受訪者對研究者之防備。訪談逐字稿整理 完後,等受訪者確認內容無疑後,方能開始引用。

86

所謂研究倫理是指研究者在從事研究中,應該花一些時間,預先設 想必要的預防措施,讓整個研究的過程符合研究倫理;亦即經由專家學 者從旁指導使參與研究人員,如教師、學生、家長、社區人士不致於產 生不當聯想之困擾或質疑(甄曉蘭,2003)。同時,研究者應負有確證可 靠性地建構研究效度的方法。當研究結果公開呈現時,必須是有系統的,

所以研究者在從事研究歷程時,應時時檢視自己是否違反承諾,侵犯別 人隱私權等,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若能兼顧公信力及說服力,將間 接取得他人的信賴。

參、尋找回饋

研究者將訪談逐字稿送交由受訪者審視校對,確認內容是否有誤差 現象,並在分析進行一個段落後,與受訪者討論分析結果,並請受訪者 給予回饋,讓研究者的資料蒐集在每個階段都可以更加完整清楚。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