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義隨著歷史發展有不同的說法,且根據不同國家政 治、社會背景與文化氛圍,不同學者也有不同的見解。使得學校本位課程根據 不同的情境與實際發展出不同的面貌(蔡清田,2005)。本節從學校本位課程 發展的背景介紹,再延伸探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定義。

壹、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有其脈絡,自 1970 年代歐美國家課程方案發展失敗 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開始被廣為注意。學校本位課程之興起,是全國統一課 程、統一教學型態、及統一的教師在職訓練型態的反動;它也是教育權重新分 配過程中,由中央集權移轉到地方分權,由地方分權移轉到學校自主的一種表 現。只重視校內掌控式的學校本位課程,終究會與校外所發展的課程及校外對 課程有影響力的各種外力,產生不可避免的矛盾與衝突(黃光雄、楊龍立,

2000)。以下將探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源起與演變。

12

一、 社會變遷推波助瀾形成的現代教育思潮

隨著政治、社會及文化的變遷,教育也日趨走向分權制度。當中央控制式 的課程發展和研究不能有效的改善學校教育時,許多國家逐漸走向學校本位的 課程發展,各國政府對學校本位課程的重視,間接推動了世界的教育的改革浪 潮。由於中央-邊陲模式無法滿足學校和學生的需求、反映社會的變遷並忽略 學校的自主及教師專業能力的表現,於是從中央控制的型態走向主張學校是課 程發展的場所,課程實施者應為課程發展者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型態(林佩 璇,2000)。

Eggleston(1980)曾指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 1980 年代初期的主要課程 發展方式。到了1990 年代,在進步主義教育學者的努力下,學校本位課程成 為現代教育改革思潮的中心。其後,在課程學者與學校教育人員的致力之下,

促使學校本課程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澳洲、英國、美國、

加拿大、與以色列等國,更是相當地普遍與發達(黃凱鴻,2001)。

「課程唯一不變的原則,就是課程不斷地改變。」當傳統課程發展模式已經無 法適應社會變遷的需求,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就是未來課程發展的趨勢

課程革新的產生,通常來自於社會變遷的需求、學校制度的改變、課程本 身的惰性、知識價值得的重估、使用者的因素、學習者的發展與理解等種種因 素(歐用生,199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在各地發展的原因,始於中央-邊陲 課程發展模式–全國統一的課程設計無法滿足學校與學生的需求、無法兼顧各 學校地域性、社區背景、學生生活經驗。因此,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須符合學 生、學校之需求,中央在課程發展的權限上也須下放給學校與教師,讓教師能

13

夠擁有課程決定的自主權。而參與課程發展的人員多元化,不僅僅限至於學 校、教師,亦包含社區、家長及校外專業人士等,是課程的不同需求給予不同 協助與資源(柯文麗,2004)。

二、 行動研究的倡導突顯教師課程決定自主權的重視

Stenhouse(引自歐用生,1999)認為教師研究是改進教育的基本功能,教 師透過研究可以改進教育的實踐;課程發展的關鍵在於發展者必須為研究者,

課程研究及發展應奠基在教師的專業判斷上,故行動研究是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的關鍵。

林佩璇(2000)認為課程發展在行動研究倡導下,主張教師作為課程發展 研究者,透過發展學校本位的課程以滿足學校的需要。他針對行動研究在課程 的發展,歸納出四項基本理念:

(一) 當教師具有越高的課程決定權,對課程的運作與實施的影響越大 參與課程發展的過程中,因教師對學校的情境會發展出更深的洞察力,並 獲得更多的資源。故如果課程要配合學校的需要,教師應主動參與課程發展。

(二) 教師比其他的人更了解學生需求

課程的實施者直接面對教學現場,其教師專業在協助處理課程發展上所遇 到的問題是必要的寶貴資源。

(三) 讓教師參與課程發展為一種權力的轉移與釋放

從課程執行者到課程發展者的角色轉換,促使教師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析教 學與課程,並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

14

(四) 教師比其他的人更了解課程是否適用於教學現場

當學校與教師參與課程發展時,較能根據經驗考慮到課程使用的情境脈 絡,進而增加課程的可用程度及品質。

林佩璇(2000)整理 Gergen(1985)、Elliot(1991)、Selener(1992)針對 行動研究對於學校本位課程的啟發中提到,學者主張課程發展隱含在行動的架 構中,更強調教師的實踐智識和專業判斷是發展課程的主要基礎。課程問題的 解決並非來自研究文獻的理論應用,而是教師在學校中所發展的解決方式。課 程的改變主要來自教師的實踐。學校內進行的行動研究是以教學為依據,不同 於目標或標準為依據的課程改變,因此學校本位的課程革新得以從中蘊釀。

三、 我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背景

九年一貫課程之公布與實施,即基於快速社會變遷所反映出來的改革趨勢

(柯文麗,2004)。調整了過去教育偏重智育、管理、統一、考試的教學型 態。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強調「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以學生為中心取代以 教師為中心、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取代中央–邊陲課程發展」,鼓勵教師主動發 展課程 (林清江,1998)。這是我國課程改革的一個里程碑,不僅是看到學校 教育及學生學習的需求,也代表著課程決定權力的轉移及釋放,它意味著行政 單位對學校過度管制的鬆綁,也象徵著學校自主時代的來臨(王嘉陵,

2002)。

柯文麗(2004)在論述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時提到,20 世紀末 的臺灣現況亦反映著「後現代」解構的圖像,反映出「去中心化」、反威權、

反體制、非連續性、多元化的時代精神。從「教育鬆綁」呈現出「權力下

15

放」、「解構威權」、「反文化霸權」、「對抗文本的現象」,點出九年一貫課程採 納後現代主義的時勢趨勢。

根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實施要點(教育部,1998),

各校應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並下設「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於學期上課 前完成學校課程計畫之規劃、決定各年級各學習領域學習節數、審查自編教科 用書及設計教學主題與教學活動,並負責課程與教學評鑑。學校課程發展委員 會應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結合全 體教師及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並審慎規劃全校課程計畫。

吳綿(2003)就九年一貫課程整理出七大特色:(1)課程的鬆綁,以課程 綱要取代課程標準以發展學校多元特色、(2)知識的再定位,強調基本能力的 培養重於知識的獲得、(3)教學重合作,教師組成教學群並實施協同教學、

(4)課程重視一到九年級的銜接、(5)管理在學校,強調學校本位課程,賦 予學校更多課程決定權、(6)國小實施英語教育、(7)課程需融入重要議題。

除了教育與課程走向多元化,強調銜接國中小的課程以破除獨立運作的課程發 展模式,建立以能力為主的課程架構,將過去過度分科的狀況統整以學習領域 呈現,重視各領域間的聯繫與整合,促使教育工作者團隊合作增加,以增加協 同教學機會。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學校本位,給予地方與學校更多的彈性,就學校和社區 的條件去發展課程特色,其主要目的在於「鬆綁、尊重基層專業自主、創造課 程的多樣性」。由於課程發展從中央-邊陲的模式轉向由下而上的模式,教師被 賦予更多課程決定的權力,因此肩負更多責任,其所應具備的專業能力除了課

16

程設計能力、教學技巧應包含行動研究實踐、協調溝通、教學反思、團隊合 作、終身學習能力。教育改革的成功與教師是否具備專業素養能力更是相關。

綜合上述,當社會風氣越來越民主,個人價值受到重視,教育思潮會隨著 社會變遷的潮流與反思而運轉。如同政府從中央集權至地方分權的權力轉移,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可視為中央轉移課程決定權到學校的一個象徵。這個權力不 僅下放給學校、行政組織,亦賦予學校課程領導與教師權力。重視學校及學生 的個別需求,結合社區、家長等資源,不只是權力的轉移,也表示知識價值觀 的重組,重視多元的知識。此外,學校本位課程使教師從教科書的傳遞者轉化 為教學主導者、課程行動研究者,突顯出教師是學校課程發展中的關鍵人物,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貳、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義

國內外學者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提出不同的定義和觀點。研究者針對 國內外學者對於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不同的定義整理如下:

一、 國外學者的觀點

Skilbeck(1976)提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即是學校人員的參與課程權力的 重新分配。他認為學校本位課發展需要學校與教師加入計畫小組,從事課程的 建立、試用評估和重建等複雜工作,它也需要校長之類的傳統權威人士,放棄 某些權力,並且學習去分擔責任。

Eggleston(1979)強調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為一種過程,他主張學校本位課 程發展是以學校的自發活動或學校的課程需求為基礎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

17

中,中央及地方的權責控也重新加以分配,讓學校能獲得自主的權力並能自行 經營管理發展。

Furmark 與 McMullen(引自張嘉育,1999)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係指實 際參與學校日常工作者,例如教師、父母、學生、學校行政人員等,為了改進 課程的品質,所創始、計畫、實施的各種活動。

Furmark 與 McMullen(引自張嘉育,1999)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係指實 際參與學校日常工作者,例如教師、父母、學生、學校行政人員等,為了改進 課程的品質,所創始、計畫、實施的各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