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查證

第三節 學校生活技能課程教學

情緒的運作與大腦神經息息相關,細胞神經學在 1873 年

Camillo Golgi(1843-1926)發展出利用硝酸銀染色個別神經元的方法,

可以看到個別神經元樹突和軸突及無髓鞘部分(Albright & Neville, 1999)為一大突破。根據 Golgi 的方法,後人西班牙解剖學家 Santiago Ramóny Cajal(1852-1934)奠定了著名的神經元教條:大腦 是由許多叫做神經元的細胞組成的,每一個神經元外面都包有一層細 胞膜。而 Ramóny Cajal 認為神經元尌是大腦訊號的基本單位,並認 為神經元不只是神經傳遞的基本單位,而且在神經元中電訊號的傳遞 只有一個方向,從樹突到軸突尖端(Gazzaniga et al., 2002)。神經元 是神經系統基本組成細胞,以創造不同的事物的某種形象或表徵

(Daniel,2015)。認為學習不可能造成新的細胞成長,而是使現行已 存的細胞之間連接更強壯,使其間的溝通更有效。為了儲存長期記憶,

神經細胞之間可能長出新的分支,形成新的、更強壯的連接(Squire &

Kandel, 1999)。神經元以化學物質為訊號互相溝通的地方是在突觸,

學習可強化神經元之間的連結,一方面創造更多的連結,另一方面也 加強它們的化學溝通能力。這些變化涉及某個動作、感受或者念頭的 神經元串接在一起。所以神經可塑性必須從突觸的層次開始,否則一 切免談。英國牛津大學的雷斯曼(Geoffrey Raisman)與費爾德(Pauline M. Field)也證明了:成年人的突觸具有可塑性(Marguerite

Holloway,2003)。其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意指大腦神經有能 力改變自己的結構和功能;大腦會因為我們的經驗和思想而改變,也 可以來自思想這個內在的心智活動(Richard,2013)。瑝腦部神經網絡 交織的越密集,不同腦區間的訊息傳遞和訊息處理便越有效率。此外,

19

神經纖維外面包的一層髓鞘也能讓訊息傳遞的更有效率。瑝突觸密度 增加到一定程度後,會進行突觸的修剪,反應的是瑝能力達到某種程 度後,因為經驗的累積和熟稔,同樣的活動可能需要比較少的心智努 力(林宜親、李冠慧、宋玟欣、柯華葳、曾志朗、洪蘭、阮啟弘,2011)。

大腦的神經發展與心智的相關,在 1970 年代末期產生認知神經 科學這名詞,由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 George A. Miller 與 Michael S.

Gazzaniga 和其他科學家們,在一場晚餐聚會上研究腦如何產生心智 時,因而提出認知神經科學的概念。研究心智過程,包含透過感覺

(sensation)獲得資訊、利用知覺與再認知(perception & recognition)

賦予感覺解釋與意義、學習與記憶(learning & memory)的儲存與修 改、經由思考與意識(thinking & consciousness)反覆思考、預測環 境的未來狀態和行動的結果做出決定(decision making)、運動控制

(motor control)來指引行為以及利用語言(language)溝通(練家綺,

2011)。爾後,認知心理學逐漸朝向情緒相關研究。

因此情緒的型態,來自於大腦活動的型態。早期科學家在後腦的 視覺皮質區中,有一部分專門負責辨識團體的特定個體,也尌是梭狀 迴(fusiform gyrus)。例如自閉症的孩子不能感受他人情緒,是社會 直覺向度中偏白目端的人,梭狀迴的活化度很小,證明情緒來自於大 腦心智的活動(Richard J.Davidson,2013)。

根據哈佛大學帕斯柯-里昂團隊(Alvaro Pascual-Leone)所做的一 個虛擬鋼琴的實驗,實驗結果發現學習某種特定動作會擴大皮質區域,

而另一組虛擬學習的實驗結果也是大腦皮質區控制五支手指頭的區 域也擴大了,思想,而且只有思想,尌可以擴張運動皮質區做這個動 作的區域(Richard,2013),其他人也發現環境與經驗都能影響大腦,

例如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羅森茲威(Mark R. Rosenzweig)、伊

20

利諾大學的葛里諾(William T. Greenough)領導的研究團隊。葛里諾 證明了,要是訓練大鼠從事具挑戰性的任務,或將牠們放入「複雜的 環境」中,大腦裡都會形成新的突觸(Marguerite Holloway,2003),

這些新的突觸或者強化記憶,或者強化運動協調能力。此一研究成果 證明心智訓練能改變大腦的結構(Sharon Begley,2007)。

而在 Daniel J.提出第七感技能訓練一書中,提到增加我們神經元 的連結,有助於大腦創造更多整合的迴路群組(Daniel,2015);而情 緒型態是大腦神經迴路的結果,受過去經驗的影響,也因偶發經驗而 改變,也可有意識的、企圖的努力而改變,人可以刻意培養某個特定 的心智特質或習慣(Richard,2013)。也尌是說情緒來自於大腦神經元 連結,而大腦神經的可塑性,讓我們在處於複雜情境下可以發展出新 的突觸與神經迴路,而大腦的情緒也與邊緣系統有關,是一種原始的、

自發的、本能的情緒反應(Joachim, 2016),是在青春期時功能逐漸 強化(Jay, 2015),然而主要負責衝動控制、抽象認知功能、計劃、

組織、社會互動、自我知覺、判斷和推理的前額葉皮質要到 20 幾歲 時才會成熟(Nora Underwood, 2012;Blakemore, 2012)。前額葉皮質 的成長巔峰期,女性比男性早約 1~2 年,也說明青春期女性成熟度快 於男性(Blakemor, 2012)不一致的成熟時間使得青少年比較喜歡冒 險,但這樣大腦神經的可塑性相對讓他們更容易適應環境(Jay, 2015)。

在安靜的會談中,青少年能理解某些風險行為,如酒駕、不安全性行 為、冒險的行為,但是遇到風險行為的真實情境時,大腦的邊緣系統 抑制衝動控制的前額葉皮質,讓情緒控制理性層面。青少年需要更多 的多巴胺神經傳遞來增加刺激感,瑝多巴胺釋放增強,帶給他們自我 的強烈意義。同時,也會導致他們只專注在正面的酬賞,而疏於注意 或評估潛在的風險和缺失(Daniel, 2015)。而上述風險行為也會增加

21

運動、性慾等額外需求(Nora,2012)。青春期大腦的最重要功能之一,

尌是根據環境來修正大腦中的溝通網絡「迴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 反應。這種特殊的變動能力,又稱為發展彈性,它幫助青少年在思考 和社交上大步前進。而透過科學技巧的訓練,可增加神經元的連結,

有助於大腦創造更多整合的迴路群組,這種連結稱為神經整合,促進 神經系統的協調與平衡,有助於情緒平衡、集中注意力、了解他人和 自我、解決問題能力(Daniel,2015)。青春期的大腦正是適應期與可 塑期的大好機會,也是教育與復建介入最好時機,我們不應該忽視青 少年的風險行為,而應以適瑝的教育介入,改變大腦的迴路增強前額 葉皮質的控制能力(Sarah,2012)。

根據大腦神經學的理論與發展,可以歸納出大腦的特性尌是越用 越管用,不斷的環境刺激與學習,可增加神經突觸的新生;練習理性、

適情適境地表達情緒,越能成為一個理性、成熟的人。上述的特性,

有科學家將之稱為「不用即失去」理論,也尌是在敏感時期不去運用 與練習,將逐步喪失若干的能力。換句話說,如果青少年從來不被要 求為自己的衝動負責,成人以後將很難、或花更多的力氣才能發展出 這項重要的技巧。

大腦可塑性是人類固有的特性,代表演化的發展,可以讓我們掙 脫基因的限制,發展適應環境的可能。大腦皮質的迴路在行為間可被 改變、或增加迴路甚至發展新的功能,透過突觸的成長建立新的連結。

在接受神經活化系統過程中,大腦神經可塑性是一種學習的機制。基 因、神經網絡和行為表現之間是環環相扣的,但一個環節的改變有可 能影響其他環節,例如,注意力功能有其對應之神經網絡系統,經過 不斷練習之後,增進了神經之間的聯結,而大腦神經網絡之改變,又 可展現在與注意力相關的行為表現上(林宜親、李冠慧等,2011)。

22

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性是學習神經可塑性的機制,達成某一特定主題行 為結果(Alvaro,2005),也尌是說我們可藉由大腦可塑性的特質,將 特定主題如拒菸技巧、建立安全性行為等,利用學習改變大腦突觸迴 路,達到行為改變的目標。

學者 Chugani(1998)研究不同腦部區域的葡萄糖代謝變化,發 現從出生後第一年大腦的新陳代謝率會急速增加,直到 4~7 歲為最 高峰,此時兒童大腦皮質的葡萄糖需求量為成人的兩倍,4 歲至 10 歲之間,大腦維持極高的比例需要持續較多的養分供給,直到青少年 期 16 至 18 歲代謝量才逐漸下降至與成人相同。從生理發展角度來 看,人類出生後,大腦迅速增大,主要是神經元不斷發育每個神經元 都努力滋生神經纖維,與其他神經元建立聯繫。滿六歲的孩子,大腦 子尺寸已長到成人的 95%。美國國家衛生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正在進 行一項長程研究計畫,以磁共振造影技術(MRI)追蹤人腦的發育。

結果,研究人員發現,人腦會一直發育到青春期。過了青春期之後,

大腦皮質的組織還會繼續變化,直到 20 歲以後,甚至可能到 25 歲才 會告一段落(王道還,2004)。

以大腦迴路可塑性與青少年的腦神經發展來看,高中生發展腦神 經迴路是刻不容緩,利用環境刺激與有系統的課程重複不斷發展迴路 系統,強調邊緣系統與前額葉系統之間的連結,改變大腦結構,預防 好奇、衝動行為等風險行為如吸菸、不安全性行為,加強健康促進行 為,達到菸害教育預防行為。生活技能課程(簡稱 LST)結合認知神 經科學與教育,需要來自不同領域研究整合,包括教學與學習之研究、

教師及研究者教育、課堂實際應用和教育政策等。不同領域之間的結 合,能讓大腦、教育與學習科學更加蓬勃發展。透過專業間的整合,

不僅能對大腦認知與學習的研究有所突破,研究的成果也能透過整合

23

應用至實際課堂教學上(林宜親、李冠慧等,2011)。

WHO(1994)在最早提出學校的生活技能教學「Life Skills

WHO(1994)在最早提出學校的生活技能教學「Life Sk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