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在學業上的非理性想法情形

第五章 理情教育融入國文課程實施成效

第二節 學生在學業上的非理性想法情形

比起考試焦慮這種特定的情緒,學生較難察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系統,需要 借助適當的評量工具來測得其情形。由於目前國內僅有吳松林(1990)的非理性 觀念量表適用於國中生,且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因此,雖然此量表的各分量 表題目涵蓋家庭、交友和學業等範疇的經驗,但是所列出的十種非理性信念都可 能影響學生對於自己學業表現的歸因方式,連帶地也可能造成考試焦慮的情緒困 擾。故本研究仍然採用此量表施測,以描述統計的方式分析,並輔以學生訪談紀 錄分析,了解研究對象在學業上的非理性想法情形。

一、非理性觀念量表結果分析

國中教育會考後兩天(5 月 22 日),研究者以吳松林(1990)編製的「非理 性觀念量表」施測,並使用其所提供之全國九年級學生常模對照。描述統計分析 概況如下頁表 5-2,說明如下:

從表 5-2 來說,研究對象在整體觀念上存有的非理性想法比較少,百分等級 平均值為 40.1。從全班百分等級平均值來看,「要求贊許」、「高自我期許」、「責 備傾向」、「挫折反應」、「情緒控制」、「過度焦慮」、「逃避困難」、「完美」都處於 全國後段,表示研究對象較少懷有這八類非理性觀念,尤其是「挫折反應」、「責 備傾向」觀念最為理性。

雖然從各分量表之標準差來看,與全國常模相去不遠,但是從百分等級來看,

研究對象在各分量表的最大值與最小值有大幅度的差距。只是在這十類非理性觀 念中,最大值的學生並不是集中在同一人,最小值亦不是。這學期除了考試焦慮,

也沒有學生強烈地感受到其他類型的情緒困擾。因此,研究者認為儘管有學生具 有較多某一類的非理性觀念,但並沒有嚴重到干擾生活運作。值得個別探討的學 生非理性信念情形,就留待訪談分析時說明。

表 2

也是那一個讓他們缺乏自信的人?」這三年來,不論是本有的學生或轉入的學生,

都努力遵照研究者的管理方式,共同生活著。科任老師和曾經到班觀課的老師絕 大多數都肯定學生自律的表現,訓誡他們最多次的人應該就是研究者本人了!研 究者自認不是一個囉嗦的老師,但是每當學生違規犯錯或班級競賽遭遇挫敗,無 論是一個人或是一個小團體,研究者都會引導他們檢討,不比聲量,也不比臉臭,

只願講入他們心坎裡。研究者認為國中學生確實不夠成熟,無法全面獨立思考,

因此,在生活輔導上,若有師長能給予適當建議,學生也願意聽取改進,使這種 的依賴關係是穩定而受惠的,未嘗不可。但是,也提醒研究者在教學上必須更用 心安排,導師要更積極與各科教師、學生家長交流,提供每個學生更多增進自信 的機會,使其認同自己的價值,才能真正從「他律」成長為「自律」。

承上,「無法改變」這類觀念也偏高,百分等級達 56.35,這可能跟年級階 段、解釋風格有關,值得探討。「無法改變」指的是「人認為過去的經驗有決定 性的影響,難以跳脫束縛,常忽略事情的特殊性,並容易以『不可能』來拒絕改 變」。研究者省思後,認為可能的原因有二:第一、從前章歷程分析來看,上課 時未能使每個學生真正學會運用正向的解釋風格;另外,班上定型化思維的學生 本來就比成長性思維的學生多,加上未積極安排課程活動,僅是概述理論內涵,

故未能真正收效。第二、學生在九年級下學期總共歷經一次段考、兩次模擬考以 及教育會考,研究者觀察班上學生每次考試成績出爐都不免與前次相比,學生不 像教師擁有專業能判斷題目品質良窳與分析各題概念,僅單以分數來評斷自己的

「投資報酬率」。每次考試範圍不同,學生的心跟著成績起起伏伏,但是班上其 實沒有一個真正能一次大躍進或是分數持續攀升的人。因此,研究者認為真實的 考試經驗也可能讓這些學生無法完全認同「自己是能改變的」。

從一次的量表結果來看,無法推測學生「無法改變」之非理性觀念,在學習 這些課程後是減少還是增加,但是,以學生即將畢業的時間點來看,懷有過多的 此類非理性信念,等同於忽略自己能透過學習持續成長的可能性,恐怕會對未來

新的學校環境適應不良。這表示未來理情教育融入國文課程必須再提早導入成長 性思維,讓學生循序漸進建立自信,提升追求進步的動機。

綜合以上的量化資料分析,可將學生非理性信念的情形,歸納為以下四點:

一、相對於全國九年級學生而言,研究對象整體的非理性信念低於平均數。

二、研究對象較缺乏自信和改變自我的動機,「依賴」與「無法改變」的非理性 信念偏高。

三、不同學生在各類非理性信念情形有大幅度的差異。

二、學生訪談分析

首先,研究者完成非理性量表數據分析後,將每個學生的個別情形與全國常 模資料一併製表,提供給學生,讓他們了解自己目前非理性想法的狀態,並敘明 每個觀念指涉的意義。

接著,研究者在學期末利用午休時間,邀請八位學生訪談,篩選標準為非理 性量表總量表分數最高的四位與最低的四位,其中有一位請假未到校,因此依序 遞補一位接受訪談。

最後,研究者在訪談前先說明整學期的課程目標和訪談目的,並以非理性觀 念量表的分數和學生自身感受為提問重點,主要問題有二:一是「你對哪個觀念 的分數感到不意外?」二是「你對哪個觀念的分數感到很意外?」。依學生座位 順序,逐一詢問。其他同學可以在問答過程提出自己的意見。

以下針對三位學生的訪談紀錄,討論學生如何看待自己的非理性想法:

(一)「原來我會擔心!」

S2 的總量表分數是班上第五高、女生第二高的,傾向有較多的非理性信念,

她的「過度焦慮」分數是全班最高的,百分等級為 92。訪談她時,她先向研究 者表示其實不太明白這些觀念代表的意思。待研究者再次說明後,她說:「過度 焦慮?我好像沒有過度焦慮!」,S18 立即反駁:「你自己感覺不出來而已」。S18

緊接著舉出班上相處的實例說明:S2 曾經很擔心班上太過吵鬧,會使得 S4 發脾 氣。透過與同學的對話辯證,S2 開始回想當時的情緒和想法,真相就漸漸清晰 了(訪 S2-1070611):

S18:就是有時候太吵,她會突然意識到 S4 會爆發。

S2:對對對對。

T:但他並沒有爆發?

S18:對,他還沒有。

T:他會突然安靜嗎?

S2:因為我要防止他。

S9:她要斷掉他的勢力。對,他的怒氣在飆高。她先滅火,不然等下就爆了。

T:妳怎麼看得到他在做什麼?我的意思是這樣。

S2:我會感覺他好像要爆發。

S18:感覺那個氣氛不對。

T:他是在你們後面嗎?還是坐你們旁邊?

S2:不管他坐哪裡。

T:就感應到他的能量嗎?

S2:就覺得如果那時候他萬一爆發怎麼辦?

從 S2 吐露的內容和語調,研究者推測她確實很害怕 S4 發脾氣的事情,所 以急著制止大家吵鬧。但是,根據研究者的了解,S4 即使發脾氣,也不會傷害 S2,所以 S2 是害怕別人生氣的場面,那會令她更緊張。然而,從同學細膩的觀 察中發現「不管 S4 坐哪裡」,S2 只要感覺「同學在吵鬧」,就認定 S4 會發脾氣。

這種想像確實傾向過度焦慮,但是 S2 解讀這種擔憂的來源是因為自己擔任幹部,

責任感使然(訪 S2-1070611):

S2:可是這學期我有嗎?

S18:還有其他人。

S2:可是這學期我沒有當那種主要的股長。

S4:爆發就給他爆發又沒差。

雖然 S2 感到害怕,但是 S4 本人覺得自己發脾氣,與他人無關,無法同理 S2 的情緒。在訪談的當下,研究者彷彿看見 S2 和 S4 的影子背對著彼此,叨唸 著各自的想像,但是雙方缺乏實際的溝通,這可能是具有非理性想法的雙方典型 的互動模式。研究者有些心急,想要提醒 S4 關心一下 S2 的感受,但是卻作了不 恰當的說明:

T:你看,他的分數就會這樣,分數高的就變這樣子。喔──所以你帶給人家過度 焦慮的症狀耶!糟了糟了。

S18:所以過度焦慮不是她自己,是別人引起的。

S20:是別人帶給她的。

T:我了解了。所以大家舉了過度焦慮的例子慢慢應證了,這樣。

S2:喔!原來我會擔心這樣的事情。

不恰當的地方在於研究者脫口對 S4 說出:「你帶給人家過度焦慮的症狀」。

首先,就理情理論來說,S2 根本沒看見 S4 的表情,就判定他即將發脾氣,這種 過度焦慮是 S2 自己對事件的詮釋不理性所產生的,不是 S4 引起的情緒。再者,

以「症狀」來定義 S2 過度焦慮的情形,措辭過重,恐會帶給 S2 另一種焦慮。雖 然研究者沒有在訪談時聽到 S18 和 S20 的話,未能即時釐清,但是由於研究者的 錯誤歸因,導致了 S18 和 S20 的誤解,也提醒研究者輔導學生時要謹慎推論,不 可輕忽言教。

不過,讓研究者更深入探討的是 S2 的自我察覺能力。在第二單元學生閱讀 了<神燈症候群>文章,第三題是請學生舉出近期讓他極度擔憂,實際上卻沒有 發生的事,S2 的回答如下(文 S2-1070320):

我覺得最近沒有讓我憂慮的事,或者是已經預料到結果的事,因為我覺得事情會發 生就會發生,不要想得太多。

S2 對自己心理的評估是接受事情順其自然發展,但是「過度焦慮」的分數 卻是全班最高,加上同學對她平時的觀察,也認為她會過度焦慮。這些討論逐漸 使 S2 的「盲目我」(Luft & Ingham, 1955)浮現了,暫且不論她的焦慮情形是 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抑或是一直都是如此,研究者藉此了解到:對於國中生來 說,察覺生活中的非理性想法是困難的,相當需要同儕這面鏡子。因此,研究者

S2 對自己心理的評估是接受事情順其自然發展,但是「過度焦慮」的分數 卻是全班最高,加上同學對她平時的觀察,也認為她會過度焦慮。這些討論逐漸 使 S2 的「盲目我」(Luft & Ingham, 1955)浮現了,暫且不論她的焦慮情形是 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抑或是一直都是如此,研究者藉此了解到:對於國中生來 說,察覺生活中的非理性想法是困難的,相當需要同儕這面鏡子。因此,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