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對本次理財課程之回饋―學生訪談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四節 學生對本次理財課程之回饋―學生訪談分析

-學生訪談分析

行動研究可以透過不同的資料來源以提升效度水準,在此以訪談法蒐集部 分學生的反應回饋,協助分析本研究的教學成果。

研究者在裡財課程完成之後,選擇問卷前後測分數進步(SA1、SA2 、SB1、

SB2)與退步(SA3、SA4、SB3、SB4)幅度最大的學生各兩名進行訪談,也 就是在各班選擇受教學介入影響最大的各四名學生,來進行個別的訪談。

訪談題目如下:

1. 對融入式教學的感受。

2. 對學校/高中理財教育的感受。

3. 對各單元課程的感受、回饋與印象最深的觀念。

4. 對記帳與築夢計畫活動設計的感受與回饋。

5. 是否開始對理財有興趣,是否有實際的例子?

6. 建議。

壹、融入後的課程比較有趣、實用,符合學生需求

本次研究的課程設計,主要是將現行公民與社會部分課程修改成較完整的 理財教育基礎課程,學生吸收到了較豐富的內容,也感受到在教材內容的選擇 上,教師可以有較大的彈性空間,以符合學生需求。

有學到很多以前就很想知道的事情,不太瞭解、沒有去了解,這樣子。

可是上了課之後就比較知道。(SA1-1)

我覺得融入式不錯阿,我覺得可以吸收,吸收課本裡沒有的知識,平 常都只是在翻課本。(SB4-9)

老師可以給學生想要的,如果學生有問題的話,老師也可以隨時給學 生,老師可以補充相關的東西而不用另外開一堂課。(SB3-1)

現行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往往以「課程即學科」的取向來設計編排,

忽略非學術傾向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內容往往超出學生實際的生活經驗,顯 的較為抽象、複雜,所以在實際教學上,非常仰賴教師的詮釋與轉化。而經過

131

重新設計的課程,以研究者自編的投影片和教科書為主要教材,並且選擇與學 生經驗相符合的例子,讓學生覺得比較有趣、生活化,而且實用。

讓課程會比較好玩,然後還滿生活化的,比較實用(SA2-1)

搭配起來比較像生活上可以用到的東西,不會像課本上死板板的東西,

就比較容易了解。(SA3-1)

課本內容比較生硬死板,和 PPT 講解做結合,內容好像比較活,生活 中可以應用,比較實用。(SB1-1)

可以從課本跟那個 PPT 裡面雙重找資料,我覺得,這樣子比只有單一 從課本裡面找好,課本比較抽象,沒有立體。(SA4-1)

課本寫得比較理論,老師的東西,加上例子、加上活動操作,讓我們 去參與、給我們一些網路資源,可以更加清楚知道要怎麼運用。(SB2-1)

貳、因為即將進入大學生活,高中理財教育有其必要性

大學有較充足的時間可以去打工兼職,是主動收入的開始,對學生而言,

上大學似乎成了經濟獨立的前哨站,於是受訪學生認為高中時應該就要開始學 習個人理財。

高三離大學生活比較近吧,可能有人在高三開始打工,就如果上大學 的話,就自己會有一份收入,然後就開始會知道怎麼去理財。(SA3-2)

我們接下來就上大學,父母親會給一些錢,或自己去打工,就要自己 運用,如果那時候還沒學過,反而風險是比較大。在國高中有學到這些觀 念,是有實際運用到的話,我覺得更好。(SB2-2)

學生對於在高中學習基礎理財教育的看法,較消極的,是強調可以防範於 未然,避免左支右絀的財務風險;較積極的,則是希望能因此而有好的開始,

順利地朝向「人生的第一桶金」發展。

先給高中生理財觀念的話,未來比較不會走錯誤的方向。(SB3-2)

你比較可以去分配你的錢,不用等到你要真的要開始賺錢的時候,你 才在想要怎麼弄。(SA1-3)

高中推動理財教育,就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理財,對以後出社會找工作

132

都比較有幫助……高中我覺的就是開始要上大學,然後就要打工什麼,就 覺得應該是比國中需要。(SA4-2)

現在經濟不景氣,工作機會競爭激烈,理財教育就更重要了,可以為 未來做準備,往第一桶金發展。(SB1-2)

除此之外,學生 SB3 認為,雖然高二的時間較為充裕,但本次理財教育的 課程設計,可以和高三的公民與社會課程相輔相成。

學生 SB4 則認為,相對於高三學生必須專心準備升學,高二學生主要放重 心在社團,所以較不適合。但社團真的會成為在高二推動理財教育的阻力嗎?

針對此問題,研究者認為,首先,過份熱衷社團的學生極為少數,大部分不影 響上課狀況;再者,若是針對較熱衷社團的班級(研究者先前曾教過全班有將 近三分之二的學生都是社團幹部的班級),教師其實可以社團成果發表財務規劃 書為例,要求學生設計小組的財務規劃活動,甚至能搭配學務處學生活動組的 成果發表活動申請,成為活動申請資料的一部分。如此一來,或許可以讓熱衷 社團的學生實際體會到理財教育的功能。

参、對投資工具、借貸與信用單元的印象最深刻

研究者在第二章時曾參考引用婦女救援基金會的調查統計資料,顯示學生 理財知識的來源主要為家人、電視、老師及網路。

參與本行動研究的所有學生,幾乎都對投資工具單元的部分表現出最積極 的學習態度,研究者推論,成人對投資工具的熱衷或許是受訪學生對投資工具 單元最有興趣、印象最為深刻的原因之一。

會想要了解投資工具的部分。(SA1-9)

我對投資最有印象,對。 ( I:為什麼?)就是因為我覺得投資應該是 說,現在的環境來說,我會覺得說如果只有單純的薪水或什麼,好像不太 能夠支付太多東西,好像必須投資一些東西。(SA1-5)

我比較深刻的是在投資的地方,感覺未來會比較需要進行投資啊。(SB4-3)

股票吧,對阿,就可能只是想說就定存而已。( I:家裡有在進行投資

133

嗎?)有阿。( I:那之前都沒有想過要問家裡人?)可是我覺得太複雜,現 在有比較了解。(SA3-3)

看能不能有比較實際的,譬如說基金的實際操作跟股票裡面的那些規 則,( I:譬如股票的漲停板?)對(SB3-9)。

另外,觀念的改變也成為學生對投資工具單元印象深刻的原因。受訪學生 SA2 過去對投資股票報酬的了解,是賺取買賣價差的資本利得,而 SA4 過去對 風險的態度,也同樣是傾向於「投機」而非「投資」,兩人都因為這次的參與而 有了新的認知。SB1 和 SB2 則是釐清了基金工具的相關知識,知道要去進一步 的探究基金的實際投資標的。

股票這個單元,因為我以前就覺得好像是漲的時候在賣、跌的時候在 買,結果上課就覺得...原來還有什麼股利阿這些東西。(SA2-3)

以前就是覺得,像那些風險的,就是認為就是高利率就可以多嘗試這 樣,現在就覺得有些東西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好。(SA4-7)

原本以為基金跟股票無關,後來才發現基金有不同的投資標的。原本 不懂股票,後來發現股票的學問很大。(SB1-5)

我覺得印象最深刻就是基金。老師有介紹說基金也有分成是投資股票 或債券,以前以為沒有關係,這一次才清楚。(SB2-5)

除了投資工具的單元之外,受訪學生之中,也有表示對信用與借貸的單元 表示印象深刻的。從訪談中可以發現,以就學貸款做為該單元的切入點的確是 有效的設計,信用評等和「還款金額不能超過每月所得的三分之一」等重要概 念也影響到受訪學生 SB1、SB2 和 SB4,這些概念是來自於「金融基礎教育學 習架構」主題二「借貸與金融信用」的兩個教學重點:「個人金融信用的重要元 素及重要性」、「貸款前的準備」。

對助學貸款更加了解……本來不太清楚信用評等,後來發現很重要。(SB1-4)

恩,就是有關信用的,因為知道信用的重要性,以及銀行對於信用評 價很看重。(SB3-4)

就是「還款金額不能超過每月所得的三分之一」,這個我有特別寫下來。

一開始我還不能理解,後來老師解釋這個觀念,讓我有新的想法。(SB2-4)

除此之外,受訪學生覺得印象較深刻的觀念還包括:學生 SB2 提到了「收

134

入-儲蓄=支出」的概念、SB3 提到「通貨膨脹」對存款影響、SA4 則提到塑 膠貨幣的講解讓他釐清了對信用卡的錯誤觀念。

肆、記帳後較能掌控支出,有利儲蓄

在前測時就已經知道兩個班級的學生都很少有記帳的習慣,一開始上課時,

學生也都對記帳活動感到興致缺缺,但是從第一階段的小組報告時可以發現,

學生已經有了不一樣的體驗。最主要的,就是開始學會約束自己的花費,。

記帳就是比較可以約束我要花多少錢。(SA2-5)

就發現第二個禮拜就比第一個禮拜還省錢。( I:覺得幫助大嗎?)還 滿大的。(SA4-4)

為期三周的紀錄,讓學生可以透過紙本紀錄來追蹤自己的消費狀況,從中 檢討一些「想要」而非「需要」的花費,開始反省自己的消費習慣。

會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消費的去向,比較不會亂花錢,就會先買「需要」

不會買「想要」,比較會克制自己。(SB3-7)

記帳之後就比較知道自己錢花在哪裡,會反省,會反省自己的花費情況。

(SB4-5)

一旦開始進行反省,學生就會開始懂得要減少奢侈品的購買、消費時要貨 比三家,審慎地使用金錢;甚至在課程結束後仍繼續記帳,為了未來可能的支 出而開始儲蓄。學生開始願意理財,SB1 說:只要有心,就能夠存錢。

記帳部分,就是可我覺得很好,譬如說,我現在要買什麼,我會去想 說要怎麼去買,然後會比較,比較說怎麼樣買比較便宜……反正就是會去 思考要怎麼用。(SA1-6)

有阿,我有在繼續記帳……因為有些同學生日快到,要幫忙買禮物,

還有就是一些平常「奢侈費」可以省下來。(SA4-6)

以前沒有記帳的習慣,後來發現只要有心就能夠存錢,而且更能掌握 自己的支出。(SB1-6)

135

伍、對「未來」的期待與準備-表現出較積極的理財態度

築夢計畫其實就是簡易的學生財務規劃,希望學生能進行中期的財務規劃,

為自己設計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儲蓄目標與達成方式。透過這項活動,把興趣、

為自己設計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儲蓄目標與達成方式。透過這項活動,把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