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信效度與架構設計

壹、研究信效度

行動研究屬於質性研究,為確保研究品質,參考 Lincoln 和 Guba 提出的可 信性(trustworthiness)的四個標準來取代量化研究中的信度與效度,包括以「可 信賴性」來代表內在效度、以「可轉換性」取代外在效度、以「可靠性」代表 研究的內在信度,並且使用「可確認性」來取代客觀性(引自高淑清,2008:

70)。高淑清(2008)在整合上述標準後,另增加「解釋有效性」的指標。

一、可信賴性(credibility)

可信賴性的定義是:研究者能考量研究中所有的複雜性,並處理不易 解說的組型(蔡美華譯,2003:106)。

二、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包含兩個層次的內涵,第一個層次,是指受訪者陳述的感受與經驗,

能有效地轉換成文字敘述並加以進行厚實地描述(thick description)(高淑 清,2008:73)。

在第二個層次上,可轉換性亦可譯為可遷移性(蔡美華譯,2003)。強 調在論文的附錄中,呈現整個研究歷程中各個重要的步驟與轉化的環節,

使研究過程透明化,讓讀者可以用來判斷與其它脈絡可能的適合性(蔡美 華,2003),亦即促進情境與研究結果「自然類推性」之可能,允許讀者能 透過該研究確認、甚至「見到」該情境,與其它可遷移的脈絡做比較(蔡 美華譯,2003;高淑清,2008)。

三、可靠性(dependability)

其實就是量化研究者所關心的內在信度(潘淑滿,2003:90),由於質 性研究強調個人經驗的重要性與唯一性,而如何取得可靠的資料、獲致可 靠的分析結果,研究者必須加以說明;在方法上,可靠性關乎於一開始就 留意與研究對象間誠信關係的建立,以及每個步驟中邏輯性、合理性的維 持(高淑清,2008;潘淑滿,2003)。

四、可確認性(conformability)

指研究的客觀、一致及中立之要求(蔡美華譯,2003;高淑清,2008)。

71

為避免客觀性的喪失,研究者應以日誌方式記載反思內容,有意地顯示隱 含的假定或偏見(蔡美華譯,2003:108),另一方面可以藉由訪談回饋函,

當面或書面與受訪者進行研究結果之確認與澄清(高淑清,2008)。 五、解釋有效性(interpretive validation)

高淑清(2008:76)指出質性研究中解釋有效性的重要性,其先決要

(internal validity)

可信賴性

(credibility)

長期涉入

(external validity)

可轉換性

(transferability)

厚實描述

詳實過程透明化 v 信度

(reliability)

可靠性

(dependability)

稽核團隊檢證

研究參與者檢證 v

三角檢定 v

客觀性

(objectivity)

可確認性

(conformability)

稽核團隊檢證

研究參與者檢證 v 三角檢定

顯著性

(signification)

解釋有效性(interpretive validation)

稽核團隊檢證

研究參與者檢證 v 主題命名反思

資料來源:高淑清(2008:71)

72

除了質性研究的信效度追求之外,針對行動研究的實務解決導向需求,

Anderson、Herr 和 Hihlen 提出行動研究效度的五個規準:民主效度、成果效度、

過程效度、觸媒效度和對話效度(引自蔡美華譯,2003:112-114)。 一、民主效度(democratic validity)

要讓研究中的所有參與者都能表達其觀點,以確定多元的觀點被掌握。

二、成果效度(outcome validity)

行動研究的目的在解決實務問題,所以研究結果應可被用於後續的研究循 環,如此行動研究方可被視為有效。

三、過程效度(process validity)

反思資料蒐集技術的適合性,使研究以可依靠的、能勝任的方式進行。

四、觸媒效度(catalytic validity)

指行動研究應具備觸媒的功能,能促使研究者和他人在日後投入行動。

五、對話效度(dialogic validity)

透過同儕評論過程,就研究發現的內容,進行批判性的對話。

除了「觸媒效度」與「成果效度」必須要從研究結果來進行檢核之外,其 他三個規準的內涵其實也可以追求質性研究結果可信度的方法策略來達到,茲 以下表 3-1-2 整理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策略,以及對應的信效度指標和行動研究 規準:

表 3-2-2 本研究提升研究信效度之方法策略

方法策略 信效度指標;行動研究規準

持續探索:教學過程中多次探詢學生意見 可信賴性;過程效度 三角檢定(多元檢證):教學者省思札記、參與觀察

記錄表及錄影;訪談學生與協同研究教師並錄音、學 生活動單分析、問卷前後測分析

可信賴性、可靠性、可確認 性;民主效度、過程效度、

對話效度 負面個案分析:依據後測分析,訪談與多數學生之表

現不相符者

可信賴性

詳實過程透明化:錄音、錄影,詳實呈現研究過程 可轉換性 研究參與者檢證:與受訪者共同確認訪談的分析結果

的正確性

可信賴性、可靠性、可確認 性、解釋有效性;民主效度

73

貳、研究架構與流程

統合上述策略,研究者使用質量並重的混合研究設計來進行本次的行動研 究,擬定研究架構如下圖 3-2-1 所示、詳細研究流程如下頁表 3-1-3 所示:

圖 3-2-1 研究架構圖

金管會「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構」融入高中 公民與社會科教學之行動研究

整理分析英、美、澳、日與 我國之高中階段理財教育內 涵

建構「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 構」三個主題融入選修公民 與社會課程之教學計畫

錄影、

教學者省思札記、

協同研究者觀察記錄、

學生活動單

問卷--前測

資料蒐集 擬訂課

實施行 動教學 反省與

修正 再實施

師生訪談、學生活動單 問卷--後測

質性資料 資料分析 量化資料

結論與建議

理財教育融入公民與社會課 程之合理性與可行性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