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型組織、創造進化與組織改造之關係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五節 學習型組織、創造進化與組織改造之關係

本節分別探討「學習型組織與組織改造關係」及「創造進化與組織改造關係」, 以期從不同學術理論的觀點,獲得組織改造方向之啟發。

壹、學習型組織與組織改造關係之探討

本研究經訪談後發現,絕大多數受訪者(包括 A、B、C、D、E、F、G、H、

I、J、K)皆支持以建構創新思維的「學習型組織」為方向的組織改造,較能因應 外界瞬息萬變的局勢;因為學習型組織強調「系統思考」(跳脫個人或單位的本位 思考,改用全局觀點看待組織改造)、「自我超越」(鼓勵組織成員必須持續不斷 學習新知及追求挑戰)、「改善心智模式」(以開放心胸隨時因應各種局勢變化)、

「建立共同願景」(使組織改造達成組織與個人雙贏的結果)、「團隊學習」(營造 組織學習風氣,並透過業務輪調、參加研討會或跨機關交流等方式促進雙向學習 與成長)等理念,以期成功完成組織改造任務,並達成提升組織效能之正向效益。

相關受訪者之意見可整理歸納如下:

一、學習型組織之要義及其對組織改造之啟發:

「我覺得組織確實應該朝一個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習型組織來發展,才能夠去 因應外部的變化。以前有學過Peter Senge 的《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 概念,大概就從這邊來的。第一個『系統思考』嘛!就是一個整體性,就是我不 是只有一個『個人』,跟外界是有連結、有互動的。然後,它也強調要『自我超 越』,就是說,你可以試著去多做一些不同的東西,也可以追求自我實現嘛!你 給員工一個目標,就是我除了整體思考,為什麼要把它拉到那個層次,就是讓他 覺得工作上會有一些目標與挑戰,我覺得,組改如果可以做到把每個人都帶起來,

我覺得也是不錯的。那,其實還有一個概念是『改善心智模式』,其實每個機關 大概都會有一個本位思考的狀況,個人會有個人本位、單位也會有單位本位,改 善心智模式,就是要超越這些東西,要自己做一些改變與調整。那還有一個概念,

就是要『建立共同願景』。就是你要說服員工跟隨你,其實你需要有一個『共同 願景』。並非你只是機關訂了一個目標說,我今年要做到多少績效值,做到什麼 KPI 指標等;而是,你必須要考慮到員工需要什麼,他也許需要去多學習一些本 職上的學能!然後,當然『團隊學習』也是啦!因為我覺得整個機關之間,如果 只是在互相競爭績效,其實那不會進步啦!所以,應該需要有一個團隊合作、團 隊學習,透過團隊學習來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所以,我覺得組改在這樣一種學 習型組織的型態底下,我覺得是會比較進步的。」(J-5-1)

二、認同學習型組織有助於組織再造之順利推動,並可因應外界環境之挑戰:

「它(組織再造)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也講說它是有很多妥協,而且它最 終也是穩定下來。但是我們的疑問就是,時間一定要搞個6 年、8 年嗎?能不能 2、3 年?那它這個差距要怎麼克服?學習型組織是一個答案。假如說這個組織 在組織改造之初,不是說要『解凍』嗎?那『解凍』就是說,你要學習新的東西 啊!假如這個組織已經大家思維上就是學習型,基本上就是比較開放啦!願意接 受新的。那它在變換的時候,大家就不會覺得那麼突兀,就比較順利。那穩定的 時候,大家覺得說,我這是因為學到什麼,所以我改變我的做事方法、調整我的 職能、改變我的組織結構,那就比較容易接受。」(A-5-1)

「自彼得.聖吉 (Peter M. Senge)提出學習型組織後,學習型組織已成為組 織理論之顯學,個人亦認為學習型組織與其他組織結構相較,更能因應外界環境 之挑戰。」(B-5-6)

「組織整體智商可能因組織成員步調不協調、衝突,妨礙到組織的學習及成 長。學習型組織是一種不斷在學習與轉化的組織,機關能夠具備創新思維,即時 因應時空環境變化進行組織調整,並不斷構思創新便民的服務措施,這應該是一 個很正確的發展方向。」(C-5-1)

「我認同學習型組織,一個機關要多學習,我們一直很想讓消保官跟法制的 同仁互調,甚至消保官與其他非法制的同仁互調,雖然有其困難性,但卻可以擴 增同仁的視野。不同領域的人可以相互學習。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改變,我不曉

得這算不算創新,但至少慢慢往外擴張及學習,或許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另外,

也會和消保團體聯合查核,最近,即和消基會聯合查核校園附近的夾娃娃機,從 不同面向及觀察共同保護消費者權益。除了和消保團體有密切的互動外,消保處 也會和學術團體舉辦研討會,希望和法院有一定的溝通,除可以自我學習外,也 可瞭解法院實務上對消保案件的態度跟想法。我覺得溝通很重要,如果能跟組織 外部的社群有密切的互動,把組織文化變成一個有創新思維的學習型組織,這樣 的組織改造才會成功。」(D-5-1)

「政府組織再造,對於舊有的結構的配置與運作流程會產生巨大的一個變化,

勢必會遭受許多挑戰和困境,那如何採取因應之道:第一個是建立學習型組織進 行組織學習,增加政府的能力。那組織學習以適應外在環境的變遷,學習型組織 是一個不斷學習、轉換的組織,增加組織能力跟適應的能力。」(E-1-64)

「因為組織變動要靈活,就前面有講,就學習型組織~就說要先改變你的心 智模式,要改變你傳統的思維,要團隊學習要彼此互相學習。」(F-5-1)

「學習型組織變成具有彈性方式的處理,這樣的目標跟型態是值得推廣的,

學習型組織在院裡的單位內做更彈性的調整,這部份是比較ok 的,每個人職務 的輪調,就都比較容易做到,但是要跨單位輪調,難度就會很大,但是整體來講,

建構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習型組織這真的是必須的。外界瞬息萬變,新的知識也一 直進來,本來也就是必須在這組織當中不斷的學習新知識。」(G-5-3)

「大家都不可否認,YES(同意建構學習型組織)!如何進行這個,學理上很 多。」(H-5-1)

「組織成員應該要彼此是互動式學習,我們除了組織的內部學習,還跟環境 外面群族互動,跟國際軌互動學習,不斷從學習中成長,像這樣的學習性組織是 不是比較適合我們組改後的學習型態。沒有充分的互動的情況之下然後做組織的 改造是沒有意義的。應該是組織文化先進行改造,然後再去做組織結構的改造。

沒有型塑出組織文化出來的話。結構要怎麼樣的調整都是無濟於事。」(I-5-1) 「組織發展久了難免都會僵化,或是限於本位思考;所以,機關應該要鼓

勵它的成員不斷地進修學習,然後,在組織奠定一個那種持續不斷精進發展的 學習文化與風氣以後,我想,雖然外部環境還是會不斷快速變化,但是,至少 我們組織還是能夠隨時因應這種外界的變化。因為像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就 是部會首長都要開臉書嘛!因為現在這是一個網路社群、網路新媒體的一個時 代,那你首長推動再多政策,不如把一個政策好好說好嘛!讓民眾有感覺。過 去民眾對於政府施政成果的認知,是比較容易受到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的影 響;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其實更喜歡用臉書、Line 等網路新媒體,來吸收新知 或是瞭解政府施政的好壞。但是其實並不是所有政府機關的公務員,都熟悉這 類網路新媒體的運作,導致他可能無法即使回應或澄清外界的錯誤訊息與報 導。所以,類似這種因為環境變化的情況,如果機關可以具備創新思維,即時 因應整個時空環境變化去進行組織調整,並不斷構思創新便民的服務措施,這 應該是一個很正確的發展方向。」(J-5-39)

「有些部會傳統上面,不管開公聽會、說明會,跟人民溝通的方式,一向 都會讓基層的承辦人覺得花時間,但不會增加決策品質,等於蒐集到的雜訊會 比蒐集到實際新的資訊要來得多太多了,所以我們現在致力做的是不是有一些 新的方法,讓蒐集進來的雜訊可以過濾掉自己,或者自己可以純化自己,然後 最後收到部長或次長層級時,看到的都是新資訊,總之政府在推動這個,就是 典型的學習型組織,就是我們的組織跟社群互動,然後學習成長,這個是典型 的學習型組織。」(K-4-104)

貳、創造進化與組織改造關係之探討

本研究於訪談後,也發現多位受訪者(包括 A、D、G、H、J、K)認同亨利.

柏格森(Henri Bergson)提出的「創造進化論」,有助於釐清與詮釋政府組織改造 的方向。至於「創造進化論」對於政府組織改造之詮釋與啟發,主要在於詮釋組 織改造是一個持續不斷演進的過程,但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組織必須透過創新 的力量嘗試進行改變(亦即相對應的彈性調整),才能在外部激烈的競爭與挑戰

下得以存活與永續發展。相關受訪者之意見可整理歸納如下:

一、「創造進化論」的基本精神:

「就我本身對亨利.柏格森所提出的『創造進化論』的理解,其實他主要在 談的,就是說,其實『創造』與『進化』本身是不可分割的,因為,所謂『生命』

其實就是『心』這個狀態的持續嘛!即便是拍電影,已經是動態了,可是它只是 某一個特定場景下的連續過程;即便在同一個地點,我們從不同角度去拍攝,由 上而下去拍攝、從水平側面去拍攝,你看到的東西也就會不一樣。因為其實整個 社會就是一個多群體同步互動的過程,它不是一個切開的個別過程。像亨利.柏 格森他有提到,『生命』與『物質』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可以讓我們產生一種特 殊的創造力,他稱為『生命衝動』。簡單地說,就算今天我們要創新、要創造,

其實前面如果沒有一個累積的過程、一個基礎,其實也是不可能真正去做一些變

其實前面如果沒有一個累積的過程、一個基礎,其實也是不可能真正去做一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