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壹、建議未來可透過問卷調查之量化實證研究,蒐集組織改造意見

本研究受限於研究時間有限等因素,採質性訪談方式進行研究,雖然本研究 於選擇訪談對象時,已儘可能兼顧受訪者之代表性,並透過訪談過程獲得較深入 之意見,但質性訪談仍不免有樣本數較少,以致意見易流於主觀等問題。因此,

本研究建議未來後續研究可透過問卷調查之量化實證研究,大量蒐集組織成員對 於組織改造之相關意見,並據以進行較客觀之科學實證分析,以期補本研究質性 訪談方法之不足。

貳、建議未來可考量先進行小規模組織改造實驗,並進行準實驗研究

後,再逐步擴大推動

以最近一次中央政府組織改造經驗為例,基本上都是組織改革方向大致討論 定案後,即予以全面推動。然而,由於組織改造完成後往往不易更動且影響深遠,

若貿然全面推動組織改造,往往有風險過高之虞。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在大規 模組織改造前,可先嘗試以部分機關(或單位)進行小規模組織改造實驗,並透過 準實驗研究方式探討組織改造過程與成效,若經檢視其組織效能確有顯著提升,

再據以逐步擴大推動至全國中央政府機關;否則,即應重新檢討修正其組織改造 流程與策略,以避免造成形式主義的失敗組織再造結果,並逐步發展與建立更佳 的組織改造流程與策略。

參考文獻

壹、中文

中共中央國務院(2008)。〈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線上資料:

www.gov.cn/gate/big5/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8/content_946 042.htm/2019-06/23。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丘昌泰(2011)。〈當代政策管理與新公共服務〉。《T & D 飛訊季刊》 ,(17):24-33。

江岷欽、劉坤億(1999)。《企業型政府-理念實務省思》。台北:智勝出版社。

詹中原(1999)。《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 份有限公司。

詹 中 原 (2007) 。 (國 家 競 爭 力 之 Who,What and How?) 。線 上 資 料 : https://www.npf.org.tw/1/1251/2019-02/08。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5)。《行政院組織改造政策說帖》。台北:行政院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9)。〈行政院組織改造專題網站〉。線上資料:

http://www.rdec.gov.tw/2009-08/1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2009)。〈美國商會 2009 年台灣白皮書產業議題與回 應〉。線上資料:http://www.cepd.gov.tw/m1/2009-08/22。

宋餘俠、謝偉智(2009)。〈行政組織改造設計原則與實務〉,《研考雙月刊》33(3):

58-71。

吳定(1984)。《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吳定(1995)。《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吳定(2003)。《公共政策(全)》。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定(2012)。《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思華(2005)。〈柔性組織才能成就大創新〉。《天下雜誌》(325):46-47。

李允傑、丘昌泰(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第二版)》。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李雙玲(1994)。《組織設計的理論及應用:我國行政院組織調整之實證分析》。私 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鎮明(2010)。〈行政院組織改造與國家競爭力〉。 《府際關係研究通訊》(9):1-4。

余致力(2002)。《民意與公共政策—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水波(1999)。《政府再造》。台北:智勝出版社。

林建煌(2001)。《管理學》。台北:華泰文化社。

邱志淳(2010)。〈政府組織改造與評估-以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為例〉(行政院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報告,RDEC-RES---0-980--0-02)。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邱如美(譯),約翰.柯特(John P. Kotter)(原著)(2002)。《領導人的變革法則》。 台北:天下文化。

周旭華(譯),約翰.柯特(John P. Kotter)(原著)(2000)。《變革:哈佛商業評 論精選》。台北:天下文化。

胡錦濤(2008)。(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提高為民服務能力和水準。) 線上資 料:http://www.gov.cn/test/2009-02/25/content_1242104.htm /2019-06/23。

韋漢傑(2005)。〈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香港人文哲學會),2005 年 3 月第 135 期。線上資料: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2017-10/13。

孫本初(2001)。《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台北:智勝出版社。

連宏華(2010)。《公共組織改造理論與應用之研究-行政組織改造之分析》。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國宗、劉家秀、張筱玲、許明華、蔡政霖、馬雅雯等 6 人(2009)。〈公部門組 織變革與創新關係之探討─以行政院組織改造為例〉,《行政管理個案精選 第六輯》。台北:國家文官培訓所。

國 家 發 展 委 員 會 (2019) 。〈 行 政 法 人 個 案 推 動 規 劃 情 形 〉。 線 上 資 料 :

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B7411BDCD003C9EC&sms=

C367F13BF38C5711&s=1EAEB070C92A7E05/2019-07/26。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昭欽(1992)。《從組織重整觀點析論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台北:國立政治大 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朝盟(2011)。〈行政院組織改造回顧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財 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RDEC-RES--099---039)。台北:行政 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彭錦鵬(2009)。〈各國中央政府組織架構分析:主要以 OECD 國家為例〉。(研考雙 月刊)33( 3 ): 32-43。

廖月娟、陳秀玲(譯),Peter M. Senge(原著)(2001)。《變革之舞》。台北:天下 遠見

潘東傑(譯),約翰.柯特(John P. Kotter)及柯恩(Dan S. Cohen)(原著)(2002),

《引爆變革之心》,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劉傑(2009)。《中國政治發展進程》。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毓玲(譯),Peter F.Drucker(原著) (2000)。《典範移轉:杜拉克看未來管理 (原名:21 世紀的管理挑戰)〉。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盧俊偉(2012)。《政策變遷的動力因素分析-以產業租稅獎勵政策的演化為例》,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蕭全政 (1990)。〈政治民主化下與經濟自由化下的政府角色調政整治〉(政治科 學論叢)(1):31-64。

蕭全政、管碧玲、江大樹(2001)。〈行政院組織調整芻議〉(政治科學論叢)(15):

191-208。

蕭全政(2009)。〈行政院組織改造效益及其實施方式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 核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RDEC-RES--090—

024)。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貳、英文

Bergson, Henri (1911). Creative evolution. Trans. by Arthur Mitchell. NY: Henry Holt and Company.

Buchanan, 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 533-546.

Cheney, George (1982).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process and product: A field study.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Purdue University.

Côté-Arsenault, D. and Morrison-Beedy, D. (1999). ”Practical advice for planning and conducting focus groups.” Nursing Research (48): 280-283.

Cummings, Thomas G. and Worley Christopher G. (2008).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 Change (9th edition). OH: South-Western Cengage Learning.

Daft, Richard L. and Wan, Tung -H. (2007).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A Modern Introduction. Taipei, Taiwan: Thomson Learning.

Daft, Richard L. (2004).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8th edition). OH: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Dessler, G. (1992).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J: Prentice-Hall, Inc.

Fernandez, S. and Rainey, H. G. (2006). Managing successful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2): 168–176.

Galbraith, J. R. (1995). Designing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

Hammer, M and Champy, J. (1993).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NY: Harper Collins.

Kirkpatrick, D. (1985). How to Manage Change Effectivel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otter, J. P. and Cohen, D. S. (2002). The heart of changer: Real-life stories of how people change their organizations. Bost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eavitt, H. J. (1964). Applied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industry. In W. Copper, H. L.

Leavitt and M. Shely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 research, pp. 55-71. New York: John Wiley.

Lewin, K. (1947).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Human Relation” (1):5-41.

Lippitt, R., Watson, J. and Wesley, B. (1958). Dynamics of planned change. NY: Harcurt, Brace and World. Inc..

Miller, V. D., Allen, M., Casey, M. K. and Johnson, J. R. (2000). “Reconsidering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3(4): 626-658.

Mosher, F. C. (1967). Governmental Reorganization: Case and Commentary. NY: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Inc..

Mowday, R. T., Porter, L. M. and Steers, R.M. (1982). Employee 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NY: Academic Press.

O’Reilly, C., &; Chatman, J. (198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The effects of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n prosaically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3): 492-499.

Rhodes, R.A.W (1996).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44): 652-667

Senge, Peter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Y: Doubleday/Currency.

Senge, Peter M. (1999). The Dance of Change: The Challenges to Sustaining Momentum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s. NY: Doubleday.

Silverman, D. (1968). “Formal organizational or industrial sociology: Toward a social action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 Sociology 2(2): 221-223.

Starling, G. (1998). Managing the Public Sector. TX: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附錄

訪談大綱

論文題目:行政院組織變革之研究—以行政院院本部組織改造為例 研究生 :莊國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顯武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鍾國允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一、研究背景說明

在面對 21 世紀多變的時代潮流下,因應全球化時代複雜多元的新挑戰,各 國政府紛紛進行行政組織變革,期望能以更輕盈的架構、更多元的創新來做出因 應之道。觀察我國原有之「行政院組織法」 ,在國內外政經情勢變遷下,早已 不符時代需求,而有修改之必要性與迫切性。然而,行政院組織改造自民國76 年 推動以來,至99 年 2 月 3 日修正公布為止已歷時近 23 年,嚴重影響我國之國家 競爭力與行政效能。雖於100 年 12 月已依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體例完成立 法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及中央選舉委員會,行政院院本部及11 個中央二級機關(外 交部、法務部、文化部、金管會、僑委會、客委會、人事總處、央行、故宮、中 選會、公平會),並自101 年 1 月 1 日起陸續施行,但截至 108 年 1 月對於行政 院組織改造路程,距離達成19 個部會改造之最終目標仍有 5 個部會尚未完成。

以行政院院本部為例,組織改造前設有業務單位有9個、輔助單位有5個、常 設性任務編組有8個,合計22個單位,組織改造後業務單位有14個、輔助單位有6 個、常設性任務編組有6個,合計26個單位,業務單位新增6個裁併1個單位,只 有2個是裁併原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及新聞局而成立,其他3個則是將原有常 設性任務編組改制為業務單位,另新增食品安全辦公室,上述單位並未遵循裁撤 機關人員出缺不補原則,且大幅增加員額,人事費用逐年遞增,組織改造後組織 文化未能革新,是否能達到打造精簡、彈性、效能的行政組織目標值得三思。

本研究的主要動機,在於了解組織改造過程出了什麼問題,從變革管理與組 織學習理論基礎來探討行政院組織改造,剖析政府推動組織改造之不足或需持續 改善之處,並討論我政府如何在變革管理的趨勢下,塑造出成功的政府再造工程。

此外,本研究嘗試結合法國大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 Bergson)的《創造進化論》

與查爾斯,林布隆(Charles E. Lindblom)的漸進模型理論,以哲學思考的角度來探

討組織變革,朝向建構學習型組織目標努力。 綿、前延入後、後融納前之一體」,就如詹姆士(W. James)所謂新起經驗對先前 經驗的攝取(appropriate)與累積。因此,組織改造是時間的連續的流動,在此流動 present),累積造成的現在的現在(present present),決定現在看過去的評價和 意義,也決定現在到未來有多遠。

(一) 請問組織改造啟動係由組織外在環境(各國經驗、國家競爭力)、組織內在 環境(政黨政治、社經變化)、組織本身需求(組織效能、組織成長)或其他 因素?

(二) 就您的瞭解,組織改造的提出,是歷史中臨時性的產物(如實現政黨政見),

抑或過去政策不斷的延續過程。

(三) 就您的瞭解,組織改造成功(或失敗)的因素主要為何?係參與程度、對話 深度、還是基本信任問題。

(四) 就您的經驗,成功的組織改造型態為何?可否達成完全理想變革,還是妥 協漸進式改變,還是只是形式變革?

(五) 您是否同意建構一個具備創新思維的學習型組織,才能應對外界瞬息萬 變的局勢。

(六) 其他與研究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