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研究動機

緣起:一段探索之旅

帶著多年新聞工作所累積的困惑走進校園。研究者的第一份報告是探討氣象 新聞報導莫衷一是的現象,當時並不知道,就此開啟了對於學院知識份子在媒介 中角色的一段探索旅程,如今猛然回首才發現:原來,每一段的探索,其實都是 為著下一次的探索而準備,並開啟了另一個想像的起點。過程中,雖曲折蜿蜒,

但始終都沒有離開「最初的困惑」:新聞報導,除了新聞事實的呈現之外,究竟 是聽「誰」在說話?誰來替閱聽人解惑?「誰」來評是非,論好壞?常常扮演評 論者角色的「學者專家」,在新聞報導裡,究竟是危言聳聽?一語中的?抑或僅 是聊備一格?

一、旅程的起點:颱風新聞裡的局外人:「學者專家」

研究者曾從事颱風新聞報導多年,實務工作的觀察裡常發現,事前對於颱風 威脅的預估與實際結果存有不小的落差(彭群弼,2007:4-5),特別是事前引起關注的 報導,往往也與颱風實際的影響未必有關聯。研究者先嘗試透過「專家生手」的 觀察取徑,探討是否因記者能力的高低,導致報導內容的落差。但結果卻發現,

研究者認為:較資淺的「生手」記者,如果懂得事前徵求專家學者意見,再透過 聳動的標題等適當的包裝,在創造話題上可以輕鬆領先已經具備多年報導經驗的

「專家」級身手的資深記者。例如,某平面媒體訪問某海洋生物學家,以珊瑚白 化為論證,延伸推論氣候異常導致秋季出現雙颱。雖然事後遭氣象局否認,但因 說法新鮮,引來其他電子媒體追逐,話題性十足(彭群弼,2007,頁63,頁71)。1 對此,研究者引用Goffmann的日常生活表演理論,將新聞發佈過程視為一種 表演,記者與訊息發佈者,則為舞台上的演員及觀眾。至於不在「舞台區」的學 者專家,雖是「局外人」,但卻可以涉入,甚至影響演出中的內容。2因此,研究 者的看法之一是:「在颱風新聞的採訪活動中,市場導向或專業導向,隨著颱風 新聞競爭,讓專家學者以扮演了『局外人』的角色,在未涉入實際的採訪活動的 情況下,卻影響了颱風新聞的走向……」。因此,「在市場導向的壓力下,事前 報導的增加,以及專家學者的涉入,似乎是近來發生颱風新聞錯誤的重要原 因……」(彭群弼,2007,頁67-68)。

1這項在 2007 年下半年進行的研究,於 11 月米塔颱風來襲期間,訪談了七位在氣象局採訪颱風新聞的記者:三位平面記 者資歷為 5~10 年,四位電視台記者年資約 2~6 年。 採訪策略上,平面媒體多選擇事後追問,電子媒體則是以隨機應變,

長官交辦等方式提問。平面媒體記者在訪談中承認:以往都是「事後找學者」,但因競爭關係,開始出現「事前」訪問 學者,提前評論颱風動態及威脅程度,但也有人堅持颱風應該統一口徑,看法分歧。(彭群弼,2007:58)

2 根據 Goffmann 的戲劇理論,表演的過程中,可分台前,台後以及其他區域。(Goffmann,1959./徐江敏等譯,1992)研究中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換言之,作為局外人的學者專家,雖不是新聞事件的主體,但卻影響了正在 發展中的新聞事件。這是研究者初次觀察到學者專家在新聞事件中所呈現的「局 外人」形貌。

二、旅途的第二站:學者專家的曝光排行榜

旅途的第二個階段,始於輾轉獲知來自《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

的一封內部電郵,內容大意是提醒線上記者不要讓「固定」的專家一再出現,會 讓讀者感覺記者不夠努力云云……並提供了常常出現在報端,名為「舉例」的名 單:某位公益團體負責人,三年內在出現了1600多次,幾乎不到兩天就會上一次 報;某位教學醫院主管受訪了650次以上;還有一位常常評論時政的教授,6年內 出現超過360次。

除了記者習慣性採訪固定的學者專家之外,研究者也觀察到:該報呈現新聞 的方式或許也有關聯。以《蘋果》2008年6月2號,A2版〈花錢請跆拳道女猛踹〉

的新聞為例,該篇報導文長約1100字,除新聞事實外,報導中出現了五位評論者,

包括精神科及泌尿科醫師各一、兩位律師再加上一位「兩性專家」,但所有評論 合計只有255個字,扣掉頭銜,每位評論者大約只能講個兩句話。該篇新聞還有 一則配稿,訪問其他人的看法,報導訪問了一位片商、三位醫師及一位教授,平 均每人大約110個字。一起新聞事件竟出現了10個人的評論意見(蘋果日報,

2008.6.2:A2)。

同日A3版另一則〈廟口三明治,一份要55元〉探討物價波動,報導中也訪問 了消費者保護團體負責人及大學經濟系教授,前者用31個字呼籲政府要查價遏 制,後者用37個字警告攤商,漲價會讓顧客流失。這樣的報導手法常見於《蘋果》:

事實敘述與評論意見,甚至一般「民眾」的反應,通通「混入」同一則報導內。

這一類的報導方式並非《蘋果》所獨有,2009年11月9號《自由》刊載的〈交 通部籲遠通推零元車上機〉一文,文長約640字,報導分別訪問了一位駕駛、一 位學者以及消費者保護團體負責人。駕駛的意見75個字,學者評論95個字,消保 團體負責人的意見更只刊出55個字(自由時報,2009.11.9)。

換言之,面對一起新聞事件,評論者大約只有50~150字左右表示意見,意見 的層次多停留再「同意、贊成或反對」這一類「判是非」的價值取決,較難深入 論證或評析。

甚或在「新聞」配「學者專家」的編輯政策要求下,如果必須在短時間內完 成,研究者實務工作的場域裡偶爾也會出現:記者分頭採訪,共享內容,同一批 專家出現在不同媒體,對同一新聞加以評論的現象。對於數量的要求高於內容的 講究,似乎讓報導裡出現的學者專家,身影顯得益發模糊。

三、聚焦—知識份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回顧過去,「學者專家」在媒體裡角色的探討很多,理查‧波斯納(Richard Posner) 所著《公共知識份子》一書指出:「知識份子不盡然都是大學教授,但幾乎都是。… 最典型的公共知識份子就是所謂的『專家學者』扮演社會良知的導師」(Posner,2001/

韓文正,2004,頁8)。Posner整理了1995﹣2000年在媒體曝光次數最多的五百多位

「學者專家」,結果顯示:前十名就寡佔了三分之一的發言!與研究者前所聽聞 之媒體內部專家學者曝光排行統計,異曲同工。

以「公共知識份子」之姿,藉由「學歷或專業」的背景,發表時評是「專家 學者」常見諸報端的重要理由。東西方社會皆如此,只不過,接受西方現代化觀 念淘洗,從「科舉文人」轉向為「論政文人」的中國知識份子,比西方社會多了 掙扎與歷史包袱下的責任感。李金銓指出,民國之後的知識份子以論政報國,是 儒家士太夫轉型到現代知識份子的階段(李金銓,2008,頁4)。

回顧這一趟探索之旅的起點,研究者關心學者在颱風新聞的產製過程中,以

「局外人」身份介入了新聞取向。但隨著報導出現越來越多的評論者,知識份子 在報導中,似乎顯得幽微。

據葉啟政的分析,無論是希冀知識份子保持距離外的批判感,抑或是居於中 心的責任感,都是外界對於知識份子一種「理念期望性格」,透過知識份子本身 的強烈責任與使命感,依Mannheim所說:扮演起提供社會有關宇宙、人生、社會 及文化解釋者的任務。因此,面對新聞事件的發展,知識份子發表評論,提供預 測、針砭良窳,似乎是外界「期待」知識份子在媒介扮演的角色(葉啟政,1984,

頁143-144)。

至於報紙報導裡所出現的評論者究竟有哪些身份?根據馮建三1993年對學 院知識份子在報端撰稿的研究中顯示,學院知識份子是報紙主要的外稿來源。其 次,不屬於報業機構,所謂體制外的撰稿者,又可區分為國家機器,如官員、民 代等,工商企業人士,學院知識份子以及讀者投書等四大類。扣除讀者投書,學 院知識份子的撰稿量,約寡佔了三分之二到九成不等(馮建三,1993,頁52-53)。

在1996年的研究中,馮建三並進一步探究了報業體制內的媒體知識份子(如記 者、主筆等)與體制外:學院知識份子的變動關係,並比較台灣與英國、韓國間的 差異。整體而言,台灣的學者評論比英、韓兩國多,但民眾評論出現較晚。而學 院知識份子與媒體知識份子之間,呈現了相互利用的曖昧關係(馮建三,1996,頁 31,頁39)。

黃順星在政治記者的分量研究中則指出,將報業視為「文人論政」與「公共 論壇」的社會政治實踐,並賦予「記者」──讀書人或知識份子的想像,其實長 期盤據在台灣新聞學術與實務界的論述之中(黃順星,2008,頁14)。

參照前述的觀察及研究基礎,研究者歸納:報紙報導裡出現評論意見者的身 份,大致包括了:學者(學院知識份子)、專家、記者(媒體知識份子)以及透過讀者 投書管道的「讀者」等四種身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次,本研究觀察的緣起,是建立在將事實報導與評論者意見混合出現在報 導的形式基礎上。對於重要的「主題新聞」,報紙的編輯部分亦會採取「套稿」

(topical packaging)的方式處理(蘇蘅,2002,頁111),也就是採用:「主新聞

+配稿+分析稿+評論」等,使得新聞事件的各個面向得以充分呈現,版面的呈 現包括資訊揭露與進一步分析的評論意見。3

但以前文所舉〈花錢請跆拳道女猛踹〉一文為例,版面上確實呈現了套稿的 配置,主稿及配稿明確,但較為特別的是,作為陳述事實的主稿裡已出現學者專 家的評論。至於重要性較低,分配版面篇幅有限的報導,則是將新聞事實與評論 匯於一稿。這一類的報導形式,研究者暫稱其為「混搭式新聞報導」。至於所謂 的「混搭Crossover」一辭,近年常用於餐飲、服裝甚至汽車等工業或商業設計4, 本研究「借用」混搭之名,凸顯其將不同的資訊混合、拼貼於一文的手法。

Giddens在《現代性與自我認同》一書中曾指出,現代性與其「自身的」媒體 密不可分。靠著印刷文字或電子訊號等現代的傳播形式,完成現代制度的擴張與

Giddens在《現代性與自我認同》一書中曾指出,現代性與其「自身的」媒體 密不可分。靠著印刷文字或電子訊號等現代的傳播形式,完成現代制度的擴張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