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提問之回答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另一個遭到邊緣的族群是與「學知」競逐舞台的「媒知」。在訪談中引述的

《蘋果》立場:「記者不應該寫特稿,不是不同意,而是不認同…記者憑什麼,

你是誰啊」的定位下,「媒知」淪為「立場」的「快速料理人」,負責四處採買 食材(新聞的過程與評論的意見),從主菜到配料,要一手包辦,而且必須炒在同 一盤裡。

從文獻的探查,香港《蘋果》似乎與台灣《蘋果》的要求不一致,香港的記 者較有論述空間:「重大新聞有記者手札,報導中加入記者自己的感想」(蘇鑰機,

1996,頁226-227)。但台灣的《蘋果》,則不提供記者具名表達意見的機會。雖然 本研究並未進一步探查兩地編輯部門政策是否一致,但對於曾經在本地其他媒體 服務,轉戰《蘋果》的媒介知識份子而言,進入《蘋果》之後,都必須適應,並 做出合理化的自我調整。「報社給我們一個管道,去多跟學者溝通討論…這是一 個不同的思考邏輯」(Y君)。

至此,無論「學知」、「專家」、抑或是「媒知」都在面對客觀環境與主觀 條件的邊緣化。「專家」是專業主義工具化的實踐結果,「學知」被迫讓自己進 入工具化的樣態。能不能說「不」呢?

Jacoby口中對學院知識份子發出的「最後的知識份子」警語,在報紙報導裡,

是不是連「最後的」知識份子也已經漸行漸遠?

第二節 研究提問之回答

根據本研究的定性觀察、定量分析及訪談所得,以下說明五項研究提問的發 現:

一、學院知識份子在新聞報導裡,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位置究竟在哪裡?

形貌又出現了哪些轉變?這些轉變的原因為何?形貌又是誰給予,誰塑造?

研究發現:學知在1987年及1989年,報禁開放前後,透過專文、專欄的發表,

座談/專論參與等形式,對時事發表評論,或對國政大事提供建言。但1997年之後,

「學知」的專文、專論減少,雖有完整論述空間,但已退居民意論壇版面,並以 民意論壇為主要發表場域。2003年起,學知獲得部分機會,回到一般新聞版面。

但形貌出現轉變,「學知」大量進入報導之內,與專家、民眾一起評論,分量減 少。

轉變原因:報紙提供的論述場域轉向,從一般報導版面轉入民意論壇,從完 整論述轉入報導之內。

二、搭式報導出現,對知識份子產生的何種形貌的轉變?轉變的原因何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發現:混搭式報導出現,「學知」及「專家」以「受訪者」身份進入報 導,雖帶來曝光機會的增加,但評論的「分量」,與其他形式相比卻大幅落後,

「學知」與「專家」常見於報導的尾巴,為新聞事件定調,甚至成為標題。但沒 有機會完整論述。知識份子的批判性論述CCD,弱化為「是非好壞」的三言兩語。

「專家」比「學知」出現在混搭式報導,或屬於「報導之內」形式的「配稿」、

「一般報導」內的頻率更高。顯示「專業主義」融入混搭報導,顯現其工具性。

轉變原因:混搭式報導的形式,兼具新聞與評論,原本就不存在完整論述空 間。再加上「民眾評論」也進入報導之內,空間更顯狹隘。「學知」或「專家」

接受邀約後,形式已經決定形貌。

三、學院知識份子與非學院知識份子,兩者在報紙「評論」舞台的競爭為何?

是否因混搭報導的出現,而產生變化?

研究發現:非學院知識份子當中的媒介知識份子,與學院知識份子呈現消長 關係。抽樣的六個年份中,「學知」在1989、2003、2009年比媒知多,其他則是 媒知超越學知。學知在1987,89及1999年的「分量」比「媒知」重。其餘則是媒知 領先。當次數領先時,分量就落後,兩者呈反比關係!整體而言,媒知在出現總 次數及平均面積仍高於學知。至於專家與學知的關係,專家的分量始終低於學知 與媒知,但2003年之後,出現高度成長,甚至超越媒知與學知。民眾則是在「民 意論壇/讀者投書」的數量領先,但分量仍不如學知,並有減少趨勢。2003年起,

「學知」與「專家」讀者投書/民意論壇的數量增加。

消長原因:混搭式報導、配稿及一般報導數量在2003年之後都大幅增加,導 致學知、專家及民眾的出現在「報導內」的頻率增高,但分量減輕。因此不僅僅 是混搭式報導引起,而是以「受訪者」身份增加,因此產生變化。此外,另一舞 台:民意論壇,「民眾」雖長期居多數,但2003年之後,「學知」及「專家」都 大幅成長」。

四、「混搭」對原有學院知識份子與媒體的關係又造成哪些改變。

研究發現:經由訪談得知,混搭報導再截稿壓力下,為求「快速評論」,記 者會先選擇「願意接電話、反應快,發言有新聞張力,評論內容符合編輯部門立 場的」的「學知」,編輯部門察覺記者慣用同一批學者,建立篩選名單。與報禁 開放前後,媒體邀請學者針對時政發表專文,舉辦座談會,規劃專版,刊登完整 論述,有很大的不同。彼此的關係,學者從「觀點」的提供者,變為「立場」的 包裝紙。

五、知識份子的特質在報紙上有多少展現?是「局外」還是「局內」,是邊 緣抑或中心?是意識上局外,還是知識上也容許「局外」?誰來取決「局」的範 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發現:知識份子的特質是「知識的」、「社會責任的」、「不滿/反叛的」

與「堅持」的。在報紙裡現身的知識份子,廣義來說,有「學知」、「媒知」、

「專家」等三種。《蘋果》出現之前,從出現的次數及分量而言,「學知」與「媒 知」都居於中心,原因是具備「知識」,並透過評論,展現社會責任。並擁有一 定程度獨立論述空間(如《中時》1989年對勞委會成立的系列評論)。民意論壇 出現,「學知」從版面的中心移動到邊緣,但仍居「民意論壇」的中心。《蘋果》

出現後,「媒知」不得評論,「學知」與「專家」進入報導內,「混、配」在報 導內,知識份子從中心離開,進入邊緣。徹底的邊緣。至於究竟是是「知識」或

「意識」的局外?本研究並無具體觀察。

局的決定:報紙的形式決定知識份子的場域,如《中時》的「我見我思」專 欄在一般報導與民意論壇之間擺盪,「學知」的評論從一般版面移至民意論壇內,

五四運動是否製作跨頁專刊?是否長期提供知識份子專欄寫作?是否使用混 搭、配稿?記者只是記者,不能評論?「局」的決定權在報紙經營者。知識份子 只有進入與不進入。被選擇。

因此,回到本研究的初衷:「究竟是誰在說話?誰解惑?誰論是非?背後 又 是誰決定說什麼?說的人又該怎麼辦?」等一連串的疑問。透過研究,研究者認 為:

 說話、解惑與論是非的人:是知識份子。學院知識份子、媒介知識份子、專 家(產業知識份子)都有機會說話,但頻率、分量、論述長短不同,機會也不均 等。《中時》媒知多,《聯合》學知重,《蘋果》專家為主。

 誰決定說什麼?在「報導」之外,有完整論述機會時,知識份子有機會決定 說什麼。在「報導」之內,記者與編輯部門,決定呈現什麼。

 說的人該怎麼辦?對此,本研究並無答案。但觀察曝光最多的知識份子,多 為擁有固定專欄。當《中時》、《聯合》恢復主要版面的固定評論空間時,皆顯 示:報紙的經營者決定:說的人可以如何說,說多久,甚至說什麼。失去主導權 的知識份子,唯一可以決定的是:[說或不說]。

根據上述的觀察,本研究試圖修正學者與報紙的關係圖如下:

擁有者(文人辦報)主導者(文人主報:主導主流報紙)參與者(文人寫報:

學者參與撰稿)被動受訪者(文人被報:學者被訪問)混搭式報導(文人混 搭:學者被訪問,但與專家、民評競逐,成為報社立場的包裝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