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蘋果日報》的報導形式探討──港台有別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十節 《蘋果日報》的報導形式探討──港台有別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馮建三的研究比較了台灣、韓國及英國等學者們在報端撰文,以及報社處理 民意論壇的手法之後指出,台灣的學者在報端的論述最多,可能不代表台灣學者 的社會作用大,而更可能相反,是不是適足以顯示台灣的知識份子(學者、記者 等)獨立自有的揮灑空間,相較於英國與南韓、更為狹窄呢?因為無法取得獨立 形式(媒體)運作,也就轉而使用其他媒體以發聲。馮建三也強調這不是主張台 灣學者應該就此撤離報紙等媒體,畢竟主動權不在學者。報紙如英國的《太陽報》

專以聳動為能事,求刺激讀者唯恐不及,何來園地刊登「學究」或本身編制內記 者的認真之新聞評論?馮建三當時認為:台灣固然尚日報有此表現,但不是不 為,可能是時候未到。

這一段看法,相隔七年之後,《蘋果日報》進入台灣報業市場,應驗了當時 的觀察;誇張的圖文,沒有記者評論。至於學者,則是進入了報導之內,「混搭」

在新聞中,「學究之言」,還剩下什麼?。從學術與新聞在專業化之間的選擇與 擺盪,馮建三似提前預知了台灣報業的走向。

綜觀學術知識份子與媒介的相關研究可以發現:過去的研究對於學者出現在 媒體上的形貌,都有具體明確的界定:在版面上擁有專欄,專文,可完整呈現對 新聞事件的看法,陳述是完整的。至於本研究欲探究的現象,以馮建三的階段區 分,或可視為第二及第三階段的某種混合型式。

原因在於:混搭式新聞報導裡,學者專家固然是以評論者身分接受採訪,但,

與擁有固定版面,專欄或專文空間不同的是,混搭式報導只能與消息來源分享版 面,並且在新聞報導的後半段邀請學者專家現身,發表評論。

第十節 《蘋果日報》的報導形式探討—港台有別?

《蘋果日報》於1995年在香港創辦,2003年進入台灣市場。《蘋果日報》版 面的編排及經營的方法有別於傳統報業。根據《蘋果》自己的說法,當時香港的 報紙不夠有趣,刺激不起閱讀的興趣,如社會新聞只是一般新聞,副刊死板板,

娛樂新聞看了一家等於看完所有報紙娛樂版,中文報業死氣沈沈,因此決定要辦 一份充滿活力,令得者重拾月閱報之樂云云。

《蘋果》是黎智英的第二份報刊,第一份是壹週刊雜誌,《蘋果日報》問世 之前就已經新聞不斷,上市第一天突破20萬份,一舉站穩第二大報。對香港報業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深受讀者喜愛(蘇鑰機,1997,頁215)。蘇鑰機認為,《蘋 果日報》出現的時間點剛好是香港報業處於最低迷之際,政治經濟均有陰影,再 加上電子傳媒與生活方式改變的衝擊,報紙必須革新。《蘋果》革新的做法就是

「完全市場導向主導」,超越了一般的市場導向的手法(蘇鑰機,1997,頁2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所謂市場導向新聞學由McManus(1994)所提出,重點包括:由顧客決定價值,

非產製者或政府。產製者需對消費者有所回應。需求改變,產製需改變,否則遭 淘汰。由新的商品取代。相互競爭追求更好的動機,商品需持續改進。有效率分 配社會資源。提供消費者自由選擇。他認為,新聞資訊是普通商品,不是公共財,

閱聽人是消費者,不是具有理性溝通能力的公眾。個人選擇與消費決定是對媒體 的終極制裁。市場無形之手,成為新聞室內的強勢專業意理。對社會產生的四種 衝擊包括:多數消費者無法從新聞報導中獲得有用資訊,消費者容易被不實新聞 所誤導,消息來源操弄新聞的技巧更上一層樓,閱聽眾對政治變得更為冷感等等 (McManus,1994,pp.4-5)。

蘇鑰機指出,《蘋果》經營上有四個要點:讀者地位至高無上,迎合市場需 求變化,新聞在求真和有用,以及建立公司文化。針對新聞的求真與有用的部分,

強調只要是真的事情,不管是否主觀、偏向或不全面,都可以理直氣壯的報導。

至於實用性,就是讀者拿到資訊之後可以馬上使用,對生活有幫助(蘇鑰機,1996,

頁222)。

蘇鑰機分析《蘋果日報》的內容,強調多元及多樣,以副刊為例,有多達十 七個欄目版面,因此,做法上有如「超級市場式內容,快餐式消費閱讀」,內容 包羅萬象,讀者得以各取所需。採「多層次,多功能」的設計方式,將大多數的 讀者納入。但這種做法的缺點則形成報紙內容的「性格分裂」,不同類型和風格 的內容並存,例如有嚴肅的政情版、名家專欄,還有豪情夜生活的風月版等(蘇鑰 機,1996,頁225)。

換言之,《蘋果日報》在香港創刊之初,對內容的設定就是「異質化的共存」,

蘇鑰機觀察的是版面呈現出屬性的「混搭」,與本研究所關切的報導內容的「混 搭」,有其一脈相承的關係。因此,混搭並非憑空而來,《蘋果日報》進入台灣 市場之後,延續香港的做法:多層次,多功能,混搭其來有自,只是到了台灣之 後,混搭的層次從版面「屬性」,更進一步在報導內容裡體現混搭。

「混搭」的《蘋果日報》,其背後的邏輯,與蘇鑰機所稱的新聞的資訊要「有 用」,應有一定程度的關連。換言之,新聞出現之後,究竟如何詮釋解讀背後的 意義,以及應該有哪一種對應的態度或策略,需要專家學者提供看法,或者公布 相關資訊的電話號碼,網址等等,「混搭」就成為表現形式的總成。一位香港讀 者給《蘋果日報》的評語是:「我覺得這份報紙是一個『混合體』,內容豐富,

資訊與娛樂並重。」(蘇鑰機,1996,頁226)。「混合體」,或與本研究所稱的「混 搭」,是更具體且全貌地審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蘇鑰機指出,《蘋果日報》打破傳統的新聞呈現,採用「娛樂版面新聞化」、

「新聞版面娛樂化」、「副刊生活化」等逆勢操作的手法(蘇鑰機,1996,頁226-227)。

港媒娛樂新聞原大量使用通稿,缺獨家新聞的氣氛。《蘋果》創刊不久,就挖出 亞姐竟有人已生小孩,還查到住址,引起軒然大波。至於新聞版面娛樂化,則是 強調新聞要有趣味性,採用「說故事」的報導手法。記者在稿件中發抒個人感想,

多用感嘆號,以大特寫方式寫作,如將新聞背後的片斷詳加交代等,重大新聞更 有「記者手札」等方式的小特寫等等。

對照混搭式報導的寫作方式,《蘋果》貼近讀者,要求新聞報導必須「有用」

的原則不變。不過,研究者觀察認為:台灣的《蘋果》,記者沒有自主空間,其 他報社常見由記者署名的特稿或評論完全不存在;記者不能發表個人意見,但是 編輯部門仍要求新聞報導必須論是非,藉由專家學者之言來評斷。要完成「混搭 式報導」,就會出現本研究一開始提及於實務工作的場景:記者又要處理新聞,

又得急忙找呼朋引伴,分頭找學者「配新聞」。

這樣的現象,在黃順星有關政治記者分量的研究中,訪談一位曾在《自晚》、

《中時》服務,後轉往《蘋果》的資深記者,他形容記者的工作如同「買菜」;

一般報社的記者只需採買食材,回去之後,交給大廚(編輯部門)挑選、料理。

但《蘋果》的記者卻必須自行想好菜單及所需的「配料」,不能只負責採買主要 食材。《蘋果》的記者一則報導為了準備初稿的字數,遠比其他報社多。但他也 承認,最後能放進版面裡,只剩下一百字(黃順星,2008,頁3209/訪談資料)。

至於所謂的「配料」,根據本研究的觀察,舉凡「學者專家意見」、「街頭路人 訪問」、「社運團體評述」等等,都是蔥薑蒜,為主菜增色調味。

前引述的《蘋果》資深記者自承:所謂的「文人辦報」是給菁英看,例如《中 時》;新聞事件的報導之餘,總會出現:「特稿」,分析評論是非對錯。他自我 質疑:閱聽人花錢買報,為何要聽記者論斷是非?(黃順星,2008,頁3208/訪談 資料)。

不過,當黃順星詢問受訪者反對記者寫特稿時,是否為一種正當化的自我說 服時,他則是以現實論,畢竟《蘋果》的新聞都只有「豆干大小」,僅五、六百 字,不像傳統報紙,主要新聞都上千字。但他也認為:現在字海已經沒有讀者要 看(黃順星,2008,頁3209/訪談資料)。

根據前述內容,並對照實務工作的接觸,再參照蘇鑰機描述,似乎港台兩地

《蘋果》記者的工作處境,存在著兩套撰稿或管理記者的方式?蘇鑰機的訪談中 提及香港《蘋果》娛樂版的主管,主動爭取替記者加薪。反觀《蘋果》在台創刊 時,研究者的觀察顯示,多大量從主要媒體高薪挖角,選用身手具備一定條件的 資深記者。但受限於內規,並不提供記者發表觀察或評論的園地。此一現象,或 可作為混搭式報導出現的重要關鍵:透過大量且多元的外部評論者,填補對新聞 事件評述的缺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