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客家電影與台灣史識

第一節 客家電影

《一八九五》挾「客家史詩電影」、「第一部客語電影」為標題搏戰新聞版 面。然「客家電影」卻始終未能有明確定義。電影依其製作及內容風格,可能在 細微劃分成「好萊塢電影」、「國片」、「商業電影」、「藝術電影」等小區塊。

但族群、語言上的分類倒不常見。本節將簡介「客家電影」的討論和爭議,並整 理臺灣國片中曾以「客家電影」為名討論之影片,藉此歸納出「客家電影」具有 的風格特色及形貌,裨了解《一八九五》在客家電影中的特質與位置。

臺灣在 2004 年與 2005 年由桃園縣文化局委託「桃園縣社區營造協會」舉辦

「客家影展」,先後放映《茶山情歌》等十二部以客家為主題的劇情片,獲得觀 眾──多數為客家族群的熱烈反應(見附件一)。這十二部影片,起自 1973 年,

終至2002 年,先後達三十餘年,時代背景包括清代先民移墾、日據、國民政府 遷台初期、以及當代,拍攝的空間場景包括客家庄與大都會,討論主題包括客家 族群的生活、歷史、傳統、與生活環境,使用語言則包括國語配音、純客語、或 各種語言交雜,這是客家電影第一次以官方姿態現身。

孫榮光(2007)藉此影展所列之第一部客家電影《茶山情歌》(1973)映演 前臺灣的時空背景為研究主題,但表明該文以「客語電影」界定討論範圍,但並 不涉及「那些電影才算客家電影」的討論。黃儀冠(2007)則透過桃園客家影展 的十二部電影,探討臺灣客家影像再現。但她也強調並非認定這十二部電影就是 客家電影,而是將重點放在透過電影再現所建構出的客家文化上。文中在七○、

八○、九○年代各挑選一部電影為例,探討不同世代臺灣影像創作者如何再現、

詮釋客家文化意象。

故「客家電影」迄今仍未有明確嚴謹定義及範疇。而事實上以臺灣目前的社 會結構和族群生活模式來看,無論是以電影語言或內容去將國片再嚴苛地細分客 語、閩南、國語電影,或客家、閩南、原住民、外省族群電影,都不免流於狹隘 與刻板了,因臺灣多重歷史文化及族群的、情感的糾結,已經成為生活的總體,

許多灰色地帶是無法武斷拆開或釐清的,故以較彈性的方式將有客家元素的電影 作品內容做歸納統整,再加以分類的方式,相信也能較客觀廣泛的捕捉到客家文 化的風貌,而不拘限於故舊的印象。

筆者綜合孫榮光(2007)、黃儀冠(2007)對客家電影的討論,歸納 2004 官辦之「客家影展」所列之劇情片至新進上映被媒體列為第一部客語電影的《一 八九五》(2008)等,有「客家電影」的指稱的劇情片,依其內容及語言使用,

大致將「客家電影」概念及類型分為三個部份:

1. 客家文學作品改編之電影。

2. 使用影像「再現」陳述客家歷史記憶或建構客家歷史內容者。

3. 臺灣電影中部分再現「客家元素」的電影。

第 1、2 項為狹義的客家電影,必須符合客語使用或電影創作者為客家人身 分的條件。第3 項則為廣泛性定義,依據電影存在之客家元素為判斷準則列入客 家電影範疇。筆者認為臺灣本是多元族群社會,日常生活中,族群接觸交流頻繁,

多語錯雜本是自然的事,電影作為大眾傳播媒介,反映當下生活,自然不該侷限 於單一族群或刻意扭轉語言使用,本文之「客家電影」即採用第3 項定義。本節 依上述桃園客家影展所列十二部電影,加上影展後所上映,擁有客家元素被討論 的五部與客家風貌相關電影,分別為2004《五月之戀》、2007《插天山之歌》、

《九降風》、2008《一八九五》及李行 1986 導演之《唐山過臺灣》,討論共十 七部劇情片,依類型簡述如下表:

表 一:客家文學改編之電影 內容

影片名稱 出品 導演 內容 語言 客家元素 原鄉人 1980 李行 客籍作家鍾理和自傳 國 客家文學

魯冰花 1989 楊立國 繪畫天才受迫早夭 國 拍攝地、客

部外,表二之《一八九五》、表三之《冬冬的假期》也為文學作品改編,但前者 因其內容歷史再現特質較濃,後者因作者非客籍,不歸在「客家文學」定義中,

故未編列於第一類。影片使用語言比例上來看,全片純客語佔23%;全片國語 佔59%;語言混雜佔 18%。三大類影片簡介如下:

一、客家文學與電影的親密接觸

客家影片最大宗者乃是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佔客家電影 42%。本段所討 論的電影又再將「文學作品」縮小至「客家文學」範疇內。

關於客家文學的定義眾說紛紜,為維持純粹單一性,這裡筆者採用較窄的定 義,以維持客家的代表性──成於客家作家手筆的文學作品。

最初有「客家文學」的文學小類劃分出現在客籍作家鍾肇政與旅居日本的臺 灣文學學者張良澤往來所留存的書簡中。張良澤應甫成立的美國紐約客家同鄉會 之邀,介紹臺灣的客家作家,演講題目為〈臺灣客家人作家印象〉。以問卷調查 的方式,蒐集到四十位客家籍作家的資料、生平和著作年表,包括鍾理和、鍾肇 政、李喬、吳錦發等人(張良澤1999:113)率先提及「客家人作家」(張良澤,

1982)是客家文學討論之始。

鍾肇政「簡論」:「『客家文學』一詞,倘欲加以嚴密界定,似頗不易。『客 家人以客家語言寫客家的人與事』──這樣的說法應該是庶乎近之吧。」鍾肇政 編選之《客家臺灣文學選》序文中提出了對客家文學的看法:

什麼是客家文學?客家文學是甚麼?……以現況而言,可能採 取一種比較寬容的方事也許更妥當些、適合些。……『客家文 學』,也就是指成於客家作家手筆的文學作品,至於其所區用 的語言,則似不妨採取較寬鬆的態度,不管所驅用的語言是一 般通用的中文乃至成於日據時代的日文作品,均可不論,一如

『臺灣文學』一詞,含括日文、中文、台語文作品那樣。(鍾 肇政,1997:3)

《客家臺灣文學選》(鍾肇政,1997)編列三十位客籍作家,除以上張良澤 編選名單外,再延伸至藍博洲。據此,臺灣客家文學作品改編之客家電《原鄉人》

(鍾理和,1959)、《魯冰花》(鍾肇政,1962)、《插天山之歌》(鍾肇政,

1975)、《秋菊》(吳錦發,1990)、《幌馬車之歌》(藍博洲,1991),共五 部。

小說《原鄉人》(鍾理和,1959),於 1980 年改編成電影《原鄉人》(1980),

李行導演,是一部鍾理和自傳式的電影。由鍾理和帶台妹女士出奔中國、抵抗臺 灣社會中同姓婚姻的封建觀念,帶出理和先生在瀋陽、北平的中國經驗。二次大 戰後與台妹攜子返台,目睹戰後臺灣農村經濟凋敝,又不幸罹肺結核病發入院,

手術後回家仍不放棄創作的生命歷程。

《魯冰花》(鍾肇政,1962)、《插天山之歌》(鍾肇政,1975)也先後被 改編成電影。楊立國導演《魯冰花》(1989),影片於楊梅觀光茶園拍攝,描述 繪畫天才兒童古阿明早夭的故事,點出了社會權勢階級對農民的壓迫及學校系統 中不公平的對待,拍攝地楊梅觀光茶園重現客家傳統產業的辛酸。黃玉珊導演《插 天山之歌》(2007),時間點在日據殖民時代,太平洋戰爭時,述說一位擁有日 本高等學位的青年陸志鑲,懷抱理想回台,原本計畫回來臺灣組織民眾抗日,不 料所乘船隻在途中遭擊落海,他大難不死,卻受日本特務追捕,而逃到深山中,

學習農事養活自己。他的言行獲得農民、原住民高度的讚賞,也得到女孩奔妹青 睞,和眾人在困境中努力爭取生存和自由的故事。

小說《秋菊》(吳錦發,1990)改編為電影《青春無悔》(1993)周晏子導 演,敘述學成回鄉的美濃青年,愛上家鄉女工的故事,成現了美濃客家村落的特 殊菸田風貌。

報導文學名家藍博洲《幌馬車之歌》(藍博洲,1991)在 1995 由侯孝賢改 編成電影《好男好女》。侯孝賢在藍博洲小說《幌馬車之歌》(藍博洲,2004)

新版序文〈凡記下的就存在〉寫道:十七、十六年前,我們都在看《人間雜誌》

的時候,看到了藍博洲的〈美好的世紀〉和〈幌馬車之歌〉。那兩篇東西真的是 先驅(侯孝賢,2004)。影片以客家青年鍾浩東受到白色恐怖迫害為敘事主軸,

電影以清代、民國、現代表現歷史與現實的交錯,故此片內容也可歸類於歷史記 憶類。

二、「再現」客家集體歷史記憶

此類影片以陳耀圻導演《源》(1980)、張佩成導演《大湖英烈》(1982)、

李行《唐山過臺灣》等表現客家先民渡海來台、滿清時期不同族群臺灣住民的衝

突與和諧、抗日戰爭精神為本色當行。繼之侯孝賢以「外省客家」身分於民國三 十八度海來台的歷史記憶──《童年往事》(1985)至最近期由行政院客委會出 資拍攝之《一八九五》(2008),共四部。

前兩片英雄化的敘事使得政治宣傳意味濃厚。其拍攝時代因應國語政策與政 宣電影推行,加以民國六十四年設立廣電法二十條:「電臺對國內廣播播音語言 應以國語為主,方言應逐年減少;其所應佔比率,由新聞局視實際需要定之。」

故雖然內容有閩、客族群,但方言卻完全消音。約在同期,臺灣電影以李行為代 表,出現提倡健康寫實主義的風潮,電影固然刻畫臺灣小人物樸素寫實的形象,

但也出現「操著流利國語的臺灣農村人物」的奇特現象(李泳泉,1998;廖金鳳,

2001,頁 192),直至侯孝賢因其特殊客家出身,拍攝的一系列客家電影中才出 現客家方言的使用。及至2001 年為振興日漸流失的客家文化,行政院客家委員 會成立,2003 年催生客家電視台,而主動招標拍攝全客語的客家電影《一八九 五》其政策宣達性也不在話下。影片內容簡介如下:

陳耀圻導演《源》(1980)改編自張毅(1980)同名小說,寫清朝時期廣東 地區嘉應州客家移民到臺灣,並在苗栗地區開採石油的拓荒的故事。本片在描述 中國廣東因為地狹人稠,生活不易,因此許多廣東人便紛紛冒險渡海來台,他們

陳耀圻導演《源》(1980)改編自張毅(1980)同名小說,寫清朝時期廣東 地區嘉應州客家移民到臺灣,並在苗栗地區開採石油的拓荒的故事。本片在描述 中國廣東因為地狹人稠,生活不易,因此許多廣東人便紛紛冒險渡海來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