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一八九五》和日常生活

第三節 研究檢討與建議

整理兩組受訪者影片解讀內容,可了解在當代社會文化狀態下,若期望對閱 聽人達到一定的宣傳效果,則議題設定必須和閱聽人日常生活結合。

《一八九五》透過影像再現 18 世紀臺灣歷史,出發點確實具有文化創造與 保存的美意,然在戲謔的、眾生喧嘩的後現代社會風氣下,大眾聚焦及深度思考 不足的狀況下,過於嚴肅、沉重的歷史包袱顯然是不受歡迎的議題,而青少年的 中小學音樂課本沒有國歌、國旗歌(當然不會有國父紀念歌、總統蔣公紀念歌), 國文課本中沒有國歌歌詞,也不需要天天朝會升旗。青少年生活在一個去中心、

英雄消失的時代,國族意識本就薄弱,對青少年來說「國家意識」是只存在歷史 課本上的陌生領域。加上18 世紀的時空著實已經太遙遠,青少年未經戰事,對 過去也毋須懷念。在英雄消融的時代造「客家英雄」,加上一貫客家電影的大敘 事、憂傷沉重基調,是以無法勾動現代人的情感,引起共鳴。

而《海角七號》自草根出發,以在地化的空間場域,營造出臺灣多元族群混 雜共生的隱喻空間,其中的日本記憶、殖民議題,同樣也是歷史的現身,卻不是 沉重的思辨主題。庶民喜劇的敘事手法,貼近臺灣大眾的生活脈動與文化記憶,

不但美化了拍攝地墾丁,片中各族群小人物的善良和熱血形象也生動自然。故僅 僅五千萬的資金,影響所及,比六千萬的《一八九五》大得多,此路線設定值得 作為日後客委會拍攝類似推廣影片之參考。

為能深入日常生活,獲取當下小人物生活中更深的情感、形式思考脈絡與價 值觀,展現生命的厚度,故本文選擇質的研究方法,以焦點訪談、深度訪談作資 料收集。但質的研究方法在本研究運作及推衍上也造成阻礙與限制:

其一、但受訪者異質性過高、男女性別的組成無法照計劃確實挑選、控制成 為研究步驟的一大困難。

第一階段豐原高中電影社代表非客家族群,楊梅高中電影社做為客家族群的 分組方式,忽略了國立高中依學測成績填志願,跨區域就讀情形普遍的情形,以 致楊梅高中組成純粹的客家焦點團體有實務上的困難。加上焦點團體由電影社成 員挑選組合而成,彼此間相處時間少而過分疏離,使得訪談過程互動少而內容貧 乏,故第一階段影片觀賞前測後,對預定計劃進行修改。首先強調兩組社群成員 在現實生活中原初就是自主結成的社群團體,並且研究步驟改為先挑定焦點團體

成員後,再行播放影片,以免有第一階段前測時,因團體過大,而造成影片播放 時雜亂無序的狀況。由於考慮團體間成員的熟稔程度,非客家組以楊梅高中電子 科同班同學為主,客家組則是國中同班同學,但較可惜的是男女比例仍然失衡,

兩組共16 位受訪者中,女性僅有 4 位,因男女價值觀而造成的差異詮釋,是否 影響解讀方向,仍待了解。

其二、本文因研究對象為桃園縣內的青少年,故兩組詮釋社群的解讀,僅能 代表族群混居較明顯的北部地區。由於年齡和地域的限制──尤其是客家組的解 讀,無法普遍套用至客家成年人及族群組成較單純的南部客家聚落,或等同於全 台的客家青少年。

年齡方面,青少年處在角色認同混淆時期,其認知仍然在探索、搖擺不確定 的階段,也容易受外人影響,和成人的思考及穩定度有段差距,故本文詮釋僅以 青少年角度觀之,無法概括所有年齡層之閱聽人。

地域上來說,桃竹區因外來人口眾多,人口混雜程度較高,是以客家青少年 和其他族群的相處往來、摩擦也較多。但解讀內容無法廣為推及至南部社區營造 較為妥善完整的客家聚落,如美濃、六堆等地客家青少年。美濃地區自反水庫運 動起,客家意識和社區營造便如火如荼開展,北區直到近年才有因創意文化產業 經營,各種油桐花節慶、祭典的開展才起步,一則為家、為鄉土;一則涉及觀光、

商業,兩地青少年對客家的認同程度深淺應無法並列觀之。加上當地青少年和其 他族群的的人際社交,不及北部頻繁,對《一八九五》的解讀應有不一樣的風貌。

受到研究方法、地域的侷限,本文有深度但無廣度,以及男女比例失衡,操 作實務上的缺陷,因此對客家及非客家的性別議題討論不夠完整,是本文的限制 及偏失,相關宣傳效果若得以普遍問卷形式調查,相信更能提升研究信度,茲以 研究結果提供未來研究者規劃研究方法的參考。

參考資料

Casanova,E. M. D. (2004). No ugly women: Comcepts of race and beauty among adolescent women Ecuador. Gender & society, 18(3), 287-308.

Docker, J. (1994). 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Cambridge.

Fish, S. (1980). Is there a text in this class? 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ative communiti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ans, H. (1974). 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Grossberg. L. (1988). It’s a sin:Essays on pastmodernism,politics and culture.Sydney:

Power Publications.

Jameson. F. (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London:

Verso.

Kristeva, J. (1986). Word, dialogue and novel. In T. Moi. (Ed.), The Kristeva reader (pp.34-61).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affesoli, M. (1996). The time of the tribes: The decline of Individualism in mass society. London: sage.

Merton, R. K. (1968).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Free Press.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王明珂(1997)。「臺灣青少年的社會歷史記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25:149-182。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2003)。《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尼爾森公司(2007 年,8 月 9 日)。尼爾森全球消費者線上調查:頭髮,外表致 勝的關鍵 中國大陸、越南、泰國消費者最愛打扮 臺灣人愛美白 世界 No.2。尼爾森行銷報。2010 年 1 月 1 日,取自「中時行銷知識庫」網站 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ndex.html

全國意向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全國意向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8)。《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原書 Campbe, J.[1948].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Novato, CA: New World Library.)

宋冠儀(2008 年 4 月 21 日)。〈防曬市場 規模上看 12 億〉,《蘋果日報》壹蘋果 網址: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0471681/IssueID/20080421 (取 用日期:2008/08/27)。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巨流。頁194。

(原書John Storey.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李嫦薇(2006)。〈多元文化檢視雲林縣客家人的族群認同〉,《教育社會學通訊》, 72:19-38。

胡榮、王小章譯(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台北:桂冠。(原書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何瑞珠(2008 年 12 月 24 日)。〈2008 臺灣電影票房〉。上網日期:2009 年 8 月 10 日,取自「臺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bin/home.php 何春蕤(1991)。〈多元開放的文學教室--史丹利.Stanley Fish 的務實作風〉,呂

正惠(編),《文學的後設思考》,頁191-192。臺北:中正。

周婉窈(1995)。〈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 及其問題〉,《新史學》,6 卷 2 期:113-161。

陳 克(1995)。《中國人說話的俗趣》。臺北:百觀。

陳心怡(2007)。〈機會與選擇──客家青少年認同研究〉,「2007 多元文化與族群 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陳平浩(2007 年 1 月 11 日)。〈《Contemporary Asian Cinema》亞洲電影研究與「國 族電影」〉,《放映週報91 期》。上網日期:2009 年 1 月 15 日,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research.asp?period=91

陳芸芸譯(2004)。《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 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 司。(原書Lull, J. [2000].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aoc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陳雪玉(2002)。《桃園閩客族群與地方政治關係的歷史探討(1950 – 1996)》。中 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雲(2004)。〈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翁秀琪編,《臺灣傳 播學的想像》,頁305-345。台北:巨流。

陳建洲(2003)。《臺灣教育改革運動中的社會網絡與權力關係----以國民中小學 教科書開放政策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豐祥(2008)《普通高級中學歷史(一)》,泰宇:臺北。

國立編譯館主編(1997)。《高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主編(1997)。《高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主編(1998)。《高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孫榮光(2007)。《追溯客家電影的歷史時空:客家電影產製的政治社會意涵》,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研究。

張小虹(2005)。〈電影的臉〉,《中外文學》,34[1]:139-75。

張玉佩(2009 年 6 月)。〈「魯蠻」與「兔肥」:解構客家電影的符號意象〉。

「客家書寫與詮釋:方志、論述、媒體與電影研討會」,新竹。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 研究》,82:41-85。

張良澤(1999)。《肝膽相照-張良澤卷 : 鍾肇政張良澤往返書信集》。臺北:前衛,

頁113。

張秀美(2003)。〈清朝中葉竹塹地方的閩粵(客)關係初探〉,《竹塹文獻雜誌》,

27:33-47。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維安、謝世忠(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彭文正(2008)。〈臺灣主要報紙客家意象多樣化研究〉,張維安、徐正光、羅列 師(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 年》,頁 274-295。臺北:

南天。

開眼電影網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listsa&c=102&sa=fbtw49711071&st=f 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 07 月 20 日。

教育部歷史學科中心(2004)。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臺北:

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 7 月 10 日。網址:http://www.edu.tw、

http://203.68.236.93/xoops2/

賀靜賢(2007 年 4 月 9 日)。〈國內電影台片源有限 變換配音求新鮮 星爺「ㄌ ㄠˋ」 台語 可沒黑白來〉。《中國時報》,D1 版。

黃 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政策電影研究》。臺北:萬象。

黃儀冠(2007)。〈母性鄉音與客家影像敘事:臺灣電影中的客家族群與文化意 象〉,《客家研究》,2:59-96。

楊嘉玲(2000)。臺灣客籍作家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

歐素汝譯(1999)。《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臺北:弘志文化。(原書 David W.Stewart & Prem N.Shamdasani. Focus groups : theory and practice.)

蔡 琰(1997)。《電視戲劇節目聯繫解釋與社會化功能》,國科會專題研究計 畫報告。

蔣 韜譯(1997)。《導讀榮格》。台北:立緒文化。(原書Robert H. Hopcke.A. guided tour of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盧家珍(2009)。〈從《1895》看臺灣電影的運作圖像〉,《新活水》,22:88-95。

盧嵐蘭(2008)。《閱聽人論述》。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臺北:五南。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臺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