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實務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服務動機測量構面含有相當程度的道德框架,受訪者極有可能傾向選擇可能非本人 心中真正所想,但卻具備良好道德評價的那端。吳宗憲(2012)年使用 Perry 量表 調查台南市政府公務人員的公共服務動機,發現他們擁有中高水準 PSM,並與國際 程度相當,且高度 PSM 的公務人員在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不相符的情況下不會產生

「降低努力」的負面行為,其研究結果皆與本研究大相逕庭,透過訪談過程中觀察,

受取材方式、公部門組織文化與外界等因素影響,本研究認為具有高度 PSM 的公務 人員仍是少見的,且主管的決策如未能被下屬所認同,雖然下屬仍會(也必須)貫 徹指令,但卻會相當程度的影響其業務產出品質。這樣研究結果的差異提醒我們,

姑且不論目前所被用過的量表是否符合我國國情,是否量表的測量方式已面臨其侷 限?再者,各國皆有各自的文官制度,在各自制度下培養出的公務人員難道皆可使 用相似概念下的量表進行測量?正如陳重安、許成委(2016)年所言,不應該期待 未來公共服務動機定義能獲得共識,並獲得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測量工具,而應該 視不同情境,設計不同的測量方式(例如行為測量)。

第二節 實務建議

從本研究以及過去諸多研究發現,發現進入公部門的人很少有特定的遠大理想,,

多半是為了政府的穩定與保障制度,在缺乏理想的情形下,若政府還無法給予其完 整的保障與尊重,要如何讓公務人員覺得是值得付出的?以下提出現行體制內本研 究認為可提升公務人員公共服務動機之相關實務建議。

壹、 短期作法建議

一、 營造良好的組織文化:加強各層級主管的教育訓練

主管的各項能力與領導方式是本研究認為最重要、對於公務人員 PSM 影響力最 大的因素,雖然公部門部分既有的組織文似難改變,但如果從各層級主管開始,將 革新的觀念逐漸帶入組織中,將可謂一可行的改變力量。對於員工認為無意義的業 務內容使他們降低工作動機的部分,主管應引導其思考工作價值,避免一味陷入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緒低落的困境;主管應適度的授權下屬,讓員工在在業務上能有充分的自主意志,

而非讓員工僅成為貫徹他人意志的橡皮圖章(Rubber Stamp);對於人人詬病過於鄉 愿的考績評比方式,主管也應按工作、操性、學識、才能覈實考評,不應受年資等 其他因素干擾;相同職級的人就應安排同等職責程度與工作量的業務,表現優秀的 人 不 應 變 相 被 懲 罰 。 研 究 證 實 領 導 者 確 實 能 夠 大 大 影 響 員 工 的 身 份 認 同

(Vandenabeele,2014:167-168),而近年來討論度熱度極高的「轉換型領導」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其意涵指領導者鼓勵員工將組織利益置於個人利益 之上,對員工有特別影響力,領導者具有個別關懷、智能激發、鼓舞激勵及理想化 等特徵(Burns,1978),並能進而對員工才智的激發、組織結構與組織文化產生影 響,筆者認為轉換型領導將成為未來公部門應學習的重要課題之一,而方式就是邀 請專業講師,透過教育訓練各項專業與管理知能的課程,使各層級領導者與管理者 明白其角色在組織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並將員工視為組織的資產,簡言之,首長與 各級主管的改變是一切的根本,他們能影響下屬公共服務動機的所有面向。

二、 建構友善公務環境:

(一) 落實工時與休假制度

許多人選擇公職不求升官發財,只希望獲得一份能在家庭與工作間取得平衡、

有較正常作息的工作,然而實際情況是,並非每個公務人員都能如此幸運,正如前 述所提,公部門內勞逸不均是常見的情形,再加上近年來致力於員額與人事預算精 簡,在部分單位出現常態性的加班問題,加班費也無法如實核發,更別說將個人休 假全部休畢了。人們嚮往進入「幸福企業」,政府也透過表揚方式鼓勵企業建構友善 職場環境,對於民間企業的要求,身為公務人員的老闆,卻連最基本「法定的工作 條件」都無法給予,近年來也陸陸續續出現公務員過勞死的新聞,是何等諷刺?在 這種情況下還能要求公務人員作出多少自我犧牲、提供何種水平的公共服務?有加 班事實,核發加班費,合情合理;公務人員雖不適用勞基法,但也不代表工時就可 無上限,連個人的休假權益也要剝奪,許多機關因業務繁忙,請假的人會感受到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官無形的壓力。因此,編列合理的人事費用、完善職務代理機制,落實基本工時與 個人休假的權益制度,讓公務人員身心靈有適度的休息與安慰,是亟需檢討改善之 處。

(二) 依政府財政狀況適時給予物質性誘因

如完成一項專案性業務,機關通常給予承辦有功人員一紙行政獎勵,例如嘉獎、

記功等,或是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舉辦的業務競賽評比,偶會有額外的獎狀、獎盃 或現金,但即使如此,承辦單位所獲得的行政獎勵往往也與其辛勞程度不可相比。

雖說金錢性報酬可能僅為匱乏性需求,但企業實施績效獎金制度的確有其成效,何 以政府只能號稱用成就感、榮譽感來激勵「長工」?因此筆者認為,但如財政狀況 允許,在現有的行政獎勵之外,適度的給予金錢性報酬(例如現金、禮卷)或休假,

也不失為一可行之方式。

三、 使公務人員感知自身業務的「價值」:

(一) 以尊重、關懷方式鼓勵業務輪調

近年來政府越來越重視職務歷練與工作輪調,因其有助於公務人員淡化本位主 義,藉著經歷的多元化,更能用更寬廣的視野理解業務的公共價值,也可以讓人員 有更多機會接觸自己有興趣的業務內容,進而增進機關整體工作品質,因此單位主 管不宜短視地因害怕承辦人異動的業務陣痛期,而寧願選擇讓熟悉業務的人長期持 續辦理同樣的業務內容。不過除了強調業務輪調的重要外,機關實施輪調的作法也 須秉持人性關懷角度,目前不同機關實施方式各有所異,部分機關定期調查人員意 願,並以當事人意願安排輪調單位;部分則於篩選出一定年資以上人員後,以抽籤 或首長決定方式安排輪調單位。以筆者親身經驗觀察,應尊重當事人的輪調意願,

而非逕自安排輪調單位,如此才能對提升公共服務動機(公共服務的吸引力、對公 共價值的承諾、自我犧牲)有正面效果,反則恐加速降低其動機或甚至造成人員離 職。

(二) 按實際需求辦理教育訓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此外,也可透過教育訓練教導他們認知業務的價值,也可讓公務人員暫時脫離 固定的業務內容去學習新知,公務人員在學習後可能因獲得喘息空間、精進專業知 識或激發新的想法,在業務上更加願意付出,如同本研究受訪者所提之建議。不過 現行多數作法卻通常是主辦教育訓練的單位由於績效考核要求,由內部擬定出年度 訓練計畫後,自行安排該舉辦何種課程內容、多少場次與調訓人數,又因到訓率同 為考核評分標準,因此要求各單位務必指派一定人數參訓,這樣的作法無論是在訓 練內容與訓練人數上,都與實際的需求不相符,以致出現公務人員抱怨工作都做不 完了還要被強制去上課、課堂上打瞌睡、玩手機的情形也不少見,調訓作法已流於 形式,不僅訓練難獲得成效,也浪費訓練資源。本研究建議各機關舉辦教育訓練應 仿效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的調訓作法,該學院是通函給各主管機 關調查下一年度各專業課程的需求人數及課程增設需求,過程中所學也確實能對業 務有所助益,這才是教育訓練的精神與目的,因此,由下而上、關心實際需求的訓 練辦理模式是當前各機關訓練單位應加強之處。

貳、 中長期作法建議

一、 建構友善公務環境:合理調整俸給結構,使薪酬與職責相符

公務人員的俸給主要是由本俸與其他加給(例如職務、技術或專業或地域加給)

組成,並且按照官職等逐級調升,什麼職位、多少年資將獲得多少薪水都是可預期 的。一般認為,初任公務人員的起薪與其他行業別相比較高,但是中高階公務人員 的薪水與其他行業的高階經理人相較之下卻略低16,這樣的情形導致許多人寧願放 棄升遷機會,也不願升官後雖然薪水相對提升,但卻職責翻倍,連帶犧牲身體健康 或家庭生活,筆者身邊即有不少優秀人才抱持著此種想法,對於政府機關的留才、

育才極為不利。另外工程類職系的職務也有薪資衡平性問題,本研究有位受訪者在 工程機關服務,由於政府薪資無法與民間企業比擬,不但取才不易,人力不足的情 況下更加速人才流失,形成惡性循環,一個人即使再無私大愛,也總是希望能得到

16 參考自 2015 年 3 月 15 日工商時報新聞:「公私部門薪水誰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合理的報酬以求溫飽,所以建議主政者參考私部門或世界先進國家薪資,合理調整 俸給結構,應適度提升高階公務人員及部分取才不易職系之薪資,以激勵公務人員 士氣。

二、 公平合理的獎優汰劣機制:考績制度仍有改革必要

雖然目前使公務人員最為不滿、也最削弱其公共服務動機之處似乎在於依照年 資、職等及輪流留考列甲等的作法,造成資遣資深者的對立、人員不願意多付出、

努力工作者得不同等回饋等問題,連帶削弱 PSM 的同情心與自我犧牲面向,「以和 為貴」的美德在行政機關內卻形成萬惡根源的組織文化,但是筆者認為仍要搭配法 制上的修正才更能相得益彰,現行考績制度仍存在著考列甲等條件過於寬鬆、考列

努力工作者得不同等回饋等問題,連帶削弱 PSM 的同情心與自我犧牲面向,「以和 為貴」的美德在行政機關內卻形成萬惡根源的組織文化,但是筆者認為仍要搭配法 制上的修正才更能相得益彰,現行考績制度仍存在著考列甲等條件過於寬鬆、考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