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再結構機制研提

第一節 實證結果與理論回饋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再結構機制研提

本章第一節係針對前述第三、四章之實證分析進行綜整歸納,並透過自然演 化理論與制度變遷理論之回饋分析,解讀台北都會區之空間發展型態變遷特徵、

趨勢與形塑原因。據此分別於本章第二、三節,擬提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 再結構機制與配套措施,期能作為相關主管機關進行區域計畫、都市計畫通盤檢 討、縣市綜合發展計畫與土地使用管制規範調整之參考。

第一節 實證結果與理論回饋分析

本研究解構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變遷趨勢,係在 1991、2001 與 2006 年的蔓延指數編製基礎下,透過兩個階段的探討途徑為之,首先藉由 15 年間的 指數變化情況確認整體都會區漸呈蔓延之空間發展型態;其次,透過群落分析法 與蔓延指標特性分析,歸納出發展飽和且無顯著變化之中心地域、發展變動明顯 之趨向緊密地域、發展變動明顯之趨向蔓延地域、發展緩慢且無顯著變化之邊緣 地域等四類相異發展特徵之地域及其空間分布(詳細內容及各發展地域所含括之 行政區,參見第三章所示)。

綜整此部分之實證結果,誠如自然演化理論之闡述意涵,台北都會區之空間 發展型態變遷過程,隨著都市發展之自然演化,在中心地域高度飽和且欠缺可發 展用地之前提下,土地開發活動軌跡往外圍地域拓展,因而出現郊區化之現象,

在本研究進一步根據地景特徵之釐清與空間分布狀況觀察後,勾勒出台北都會區 所呈現之郊區化特徵,其一,由台北市東側與南側向外擴張之趨向蔓延地域;其 二,位於台北都會區西側與北側邊緣之趨向緊密地域。亦即一都會區在郊區化的 過程中,並不必然將出現所謂土地開發活動呈現細碎與低密度發展之蔓延現象。

至於空間發展型態變遷過程中,究竟哪些原因對整體都會區漸呈蔓延之發展 型態造成影響,又有哪些原因之聚合現象形塑出都會區範圍內相異之發展趨勢地 域。本研究即在第四章透過模糊德爾菲專家問卷分析,篩選出可能影響台北都會 區空間發展型態變遷之因素後,接續建立複迴歸模型,探詢整體都會區發展樣貌 變化之原因;並藉由多項羅吉特模型解析四類發展趨勢地域之各自形塑原因為何

(實證結果示意圖如圖 5-1 所示)。以下就所區分之社會經濟、土地使用制度變 遷、空間區位、交通運輸、公共建設等五項層面加以論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社會經濟層面因素之影響

Mieszkowski and Mills(1993)透過自然演化理論解讀美國郊區化現象的過 程,認為美國都市中心的財政與社會問題強化了中產階級往郊區移動的趨勢,整 體環境日漸低落之市中心住宅社區繼續由收入較低的民眾居住,房價水準亦逐漸 下滑。然而,此情況與台北都會區之發展趨勢迥然不同,本研究根據複迴歸模型 的分析結果證實,台北都會區核心地區的明顯房價上漲趨勢,乃為帶動整體都會 區蔓延發展趨勢的主因之一,亦即 Mieszkowski and Mills(1993)藉由自然演化 理論所闡述之都會區郊區化現象與特徵,並不全然適合解釋台北都會區於 1991 年至 2006 年間的發展情況,歸結其發展特徵,在各種產業高度聚集,就業活動 具備強力支撐基礎下,外來人口持續移入台北都會區,然而,市中心的高房價現 象迫使民眾購屋置產地點向外延伸,造成空間發展型態的蔓延發展,由多項羅吉 特模型之結果亦可進一步佐證,「發展飽和且無顯著變化之中心地域」出現人口 外移現象,而「發展變動明顯之趨向緊密地域」則具有顯著之人口成長情況。故 在本章第二節研提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再結構機制時,即應針對市中心高 房價此一根本性的問題提出相關改善之道。

(二)土地使用制度變遷層面因素之影響

釐析土地使用變更制度之變遷對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的影響,乃本研究 探討主軸之一。緣此,本研究在制度變遷理論基礎下,回顧台灣地區土地使用變 更制度之執行與變遷路徑(詳細內容如第二章第三節所述),並據以歸納出可彰 顯制度變遷之相關因素,根據模糊德爾菲專家問卷結果,計有「新訂或擴大都市 計畫案之面積」、「已發佈實施之都市更新案面積」、「企業營運總部申請面積」與

「由地方政府審議之非都市土地變更案面積成長率」等四項因素為受訪專家群認 為可能影響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的制度因素。

根據複迴歸模型之分析結果,10 公頃以下由地方政府審議的非都市土地變 更申請案具有帶動整體都會區蔓延發展趨勢之效果,揆諸制度的變遷脈絡,此等 變更申請案件原係由中央主管機關負責審議,2001 年在因應產業發展用地需求,

簡化土地變更審議流程,放寬土地使用管制的政策方向指導下,將其委由直轄 市、縣(市)政府代為許可審議核定。由制度變遷觀點論之,制度之調整應具有促 進效率、減少弊端與健全制度完備性之功能,惟經本研究之實證分析,此制度的 變革卻反向造成都會區空間型態之蔓延發展,雖透過制度變遷所具有之路徑相依 特性某程度上可解釋此一現象,但此制度變革所影響之空間發展型態特徵,仍是 與政府近來所提倡之建立集約發展的永續城鄉空間有所違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另探究「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案之面積」此項影響因素,由於其為目前土地 使用與變更制度中,少數由公部門主導之非都市土地大型變更行為,且此機制之 相關規範的演變過程,亦可詮釋土地使用與變更制度變遷之脈絡(詳如本文 2-32 頁),惟此等變更機制之申請案件多位於中部與南部,台北都會區所涵蓋之台北 市、台北縣與基隆市,在 1991 至 2006 年間,此等變更機制之申請案件數不多,

故實證結果顯示,此項因素未對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變化造成顯著影響。

類似情況亦發生在「已發佈實施之都市更新案面積」此項因素上,由於都市更新 案件之實施有其計畫審議程序與相關權利人之整合等困難問題,故目前已開發完 成或興建中之案件仍屬少數,且集中在特定行政區,是以,觀察複迴歸模型之結 果,此項因素並未對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變化產生顯著影響,惟就其係數 值符號可發現,已發佈實施之都市更新計畫案面積對於蔓延發展具有負向影響,

亦即此種土地再結構之開發模式,具有促進空間緊密發展之功能。

(三)空間區位層面因素之影響

根據模糊德爾菲專家問卷調查結果,屬於空間區位層面之影響因素中,「是 否緊鄰台北市」與「與都會區發展中心的距離」為受訪專家群認為可能影響台北 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因素。透過複迴歸模型或多項羅吉特模型之校估,發現二 種模型評估結果皆僅有「與都會區發展中心的距離」此項影響因素具有顯著解釋 能力。就整體都會區觀點,距離台北都會區發展中心(台北市中正區)越遠,蔓 延發展趨勢越為明顯。然而,若進一步由不同的發展趨勢地域觀點探詢,則可發 現「與都會區發展中心的距離」對「發展變動明顯之趨向蔓延地域」之形成有顯 著負向影響,此結果看似與整體都會區探討觀點相互矛盾,但主要乃是因為在此 發展地域範圍內,蔓延擴張趨勢較顯著之行政區皆位於台北市周邊地帶(包括內 湖區、南港區、文山區、新店市與中和市等),距離發展中心較近,因此有此種 情況出現。

綜納之,距離都會區發展中心越遠,台北都會區整體空間結構型態在 15 年 間的變化趨勢越顯蔓延,但主要現象仍集中呈現於台北市周邊地帶。此即為何本 研究要分別透過整體都會區與相異發展趨勢地域等二種探討取徑,瞭解空間發展 型態變遷趨勢之影響因素,除能展現整體都會區之空間發展脈絡外,亦可細緻地 推演出此變化之空間分布關係。

(四)交通運輸層面因素之影響

解讀複迴歸模型分析結果,捷運場站之設置,具有促進台北都會區緊密空間 發展的效果,整合多項羅吉特模型結果亦可佐證此一現象(「捷運場站個數」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項因素對「發展飽和且無顯著變化之中心地域」與「發展變動明顯之趨向緊密地 域」的形塑皆具有正面影響效果)。本節初始在闡述自然演化理論時曾提及,隨 著人口成長,自然會產生郊區化現象,至於為何有些區域在郊區化過程會演變為 蔓延發展型態?有些反而會趨向緊密發展型態?由此即可獲得答案,亦即,在人 口成長過程中,若結合適當的大眾運輸系統(諸如:大眾捷運系統、輕軌運輸系 統等),將可有效引導人口居住活動與土地開發行為之區位決策,避免人口成長 過程導致蛙躍、細碎之空間發展樣貌。緣此,公部門在進行相關大眾運輸系統規 劃時,評估面向不應僅侷限在財務可行性、自償率、搭乘率等財務及利用效益面 向,強化此等建設對都市空間發展型態之再結構、減少環境能源消耗、降低私人 運具使用等評估面向,將更貼近塑造永續城鄉空間之整體都會區發展目標。

至於「火車站個數」此項因素,則是造成台北都會區整體空間發展型態趨向

至於「火車站個數」此項因素,則是造成台北都會區整體空間發展型態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