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台北都會區在人口與產業成長帶動之土地需求,加以市中心高房價壓力的影 響下,郊區化現象儼然成型,然而,此過程若欠缺發展區位調控與土地使用效率 之考量,將容易形塑出低密度、破碎化與蛙躍的空間蔓延發展型態,而導致都市 機能、土地使用、交通運輸、公部門財政與環境等層面之負面衝擊。據此,本研 究首要目的即在確認隨著郊區化之進程,都會區是否出現零散、蛙躍與低密度之 空間蔓延發展型態,俾供作相關主管機關瞭解其空間地景結構之現況與問題;其 次,空間發展型態之形塑係受到社會結構變化、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公部門土地 使用制度牽引與公共基礎建設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是以,本研究進一步透過影響 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演變之因素評估體系的建構,剖析影響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 型態變遷趨勢之原因,並提出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再結構機制,期能作為 相關主管機關進行都會區發展政策、區域計畫或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以及縣市綜 合發展計畫研擬之參考。

綜上所述,在各階段研究內容之架構安排方面,第二章首先回顧歐美各國都 市空間發展型態變遷之原因、特徵與相關研究所提出的發展型態衡量方式,續針 對相關研究所提出之都市蔓延發展型態所將導致的衝擊面向予以彙整後,進一步 就各國抑制空間蔓延發展趨勢之理念與相關案例進行瞭解,藉以明晰本研究實證 探詢之操作脈絡。第三章部分,係透過 SPOT 衛星影像之判讀,結合地理資訊系 統的空間分析模組,建立台北都會區蔓延衡量指標,並整合編製為蔓延指數,剖 析 1991 至 2006 年間,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變遷趨勢與現況後,歸納出四 種發展趨勢地域,勾勒整體都會區之空間發展軌跡。其後,第四章藉由模糊德爾 菲專家問卷的調查,篩選出可能影響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的因素後,分別透 過複迴歸模型與多項羅吉特模型,探詢都會區發展樣貌變化之原因。最後,透過 自然演化理論與制度變遷理論之回饋分析,歸納其形塑原因與其背後所顯現之發 展現狀問題,於第五章提出邁向適居、集約目標之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再結 構機制。

據此,本章第一節將綜整各階段研究之重要結論;第二節則針對本研究所推 演之相關建議予以彙整,相關內容分述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節 結論

一、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確認與特性分析

本研究所建構之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的衡量模式,係以發展密度與地景 生態指數之整合評估途徑,採計人口粗密度、人口淨密度、建成地區比率、嵌塊 體面積標準差、嵌塊體碎形維度與地景形狀指數等六項蔓延衡量指標,整合計算 出都會區 1991、2001、2006 年之蔓延指數(設計概念如前圖 3-1),透過數據的 解讀,可歸納下述研究結果。

(一)各行政區在發展密度與地表覆蓋面向等指標上呈現相異之變化特徵 為能釐析不同發展條件之行政區的型態變遷差異,本研究透過二階段群落分 析法,歸納出 1991 年的四種相對發展型態群落(包括:集中之高密度發展群、

集中之中密度發展群、零散之中密度發展群、零散之低密度發展群),並觀察各 項蔓延衡量指標在 15 年間之變化,研究結果顯示,相異之型態群落,除在發展 密度面向呈現出明顯之差距外,地表覆蓋面向之相關指標更可看出台北都會區範 圍內,各行政區之間的地景結構變化差異,例如:由嵌塊體面積標準差此一衡量 指標的變化,可推測「零散之中密度發展群」在 15 年間的土地開發活動,多為 向外蛙躍的小規模開發活動;至於位處都會區中心地域的「集中之高密度發展群」

由其嵌塊體面積標準差之變化逐漸縮小的趨勢,可顯示出該群落之開發活動多為 既成發展聚落範圍內之填補式開發。

(二)台北都會區在郊區化過程中,呈現反向發展路徑之蔓延與緊密型態趨向 本研究分析台北都會區之空間發展型態變遷,係以 1991 年的四種相對發展 型態群落為比較基礎,整合 1991 至 2006 年間的蔓延指數變化程度,據以明晰各 行政區空間結構之趨向特徵與分布(詳細內容參見前表 3-6 與圖 3-6)。

根據本研究之統計,台北都會區在 15 年間的平均蔓延指數上升了 6.83%(詳 細內容參見前表 3-5),若單就指數之變化趨勢觀察,某程度上可獲得肯定之答 案。為能細緻地推敲出都會區所呈現之空間發展樣貌,本研究進一步由整體行政 區整合觀察的角度,分別歸納出呈現蔓延發展趨勢與緊密發展趨勢之區域,結果 發現,台北都會區出現反向發展路徑之蔓延與緊密型態趨向,亦即,蔓延發展與 緊密發展趨向係呈現兩條反向發展之路徑,其中,蔓延發展路徑由台北市東側、

南側之內湖區、南港區與文山區為起點,往東擴張至汐止市、基隆市與瑞芳鎮,

往南擴張至新店市,形塑出都會區之蔓延發展趨勢地域。至於緊密發展路徑則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都會區西側之鶯歌鎮、樹林市、泰山鄉與林口鎮等地區與桃園縣相接連,另由台 北市北側的士林區與北投區擴張至北邊之八里鄉、淡水鎮、三芝鄉、萬里鄉與金 山鄉等地區,構成緊密發展趨勢地域。

(三)綜結發展型態演變特徵,台北都會區可歸納出四類相異發展趨勢地域 本研究歸結台北都會區在 1991 至 2006 年間的發展型態演變,將其區分為下 述四類發展趨勢地域。

1.發展飽和且無顯著變化之中心地域,位屬整體都會區之核心區,由於未開發土 地稀少,加以房價水準持續攀高,造成人口外移趨向顯著,在空間發展樣貌上 則呈現相對高度緊密且逐漸定型之型態。所含括之地區包括:台北市中山區、

大同區、萬華區、大安區、中正區與松山區,以及台北縣板橋市、三重市與永 和市等 9 個行政區。

2.發展變動明顯之趨向緊密地域,其空間分布主要位於都會區西側與北側邊緣,

並與桃園縣相接連;另一方向則由台北市北側往北延伸,構成台北都會區之緊 密發展趨勢區域。所含括之地區包括:台北市北投區與士林區,以及台北縣鶯 歌鎮、樹林市、土城市、泰山鄉、五股鄉、八里鄉、淡水鎮、金山鄉、萬里鄉、

三芝鄉、三峽鎮、石門鄉、坪林鄉等 15 個行政區。綜納本發展地域形成的特 徵,乃由於人口成長速度大於建成地區擴張的速度,加以 15 年間的土地開發 區位多集中於建成地區周邊或原聚集範圍內之剩餘空地,故在空間地景結構上 呈現趨向緊密之現象。

3.發展變動明顯之趨向蔓延地域,包括台北市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與文山區;

台北縣中和市、新莊市、蘆洲市、新店市、汐止市、瑞芳鎮、平溪鄉、林口鄉、

貢寮鄉、深坑鄉及基隆市等 15 個行政區。空間分布方面,其與趨向緊密地域 呈現反向路徑發展,係分別由台北市之東側與南側向外擴張。解讀其空間結構 特徵可發現,本發展地域在 15 年間的人口淨密度呈現下降趨勢,加以整體地 景樣貌呈細碎與複雜,故呈現蔓延發展之趨勢。

4.發展緩慢且無顯著變化之邊緣地域,係由位處都會區邊陲地帶之烏來鄉、雙溪 鄉與石碇鄉等 3 個行政區所構成,由於特殊之地形結構造成可發展用地稀少,

加以人口規模與經濟產業發展上的頹勢,使得本地域整體發展緩慢且在空間結 構上未出現顯著之改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影響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變遷之因素分析

為能相對客觀地篩選出可能影響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變遷之因素,供作 探詢影響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變遷因素之基礎,本研究採模糊德爾菲法專家問卷 之設計方式,列舉 28 項影響空間發展型態之因素,由學術機構、政府部門與產 業界等三大領域所組成,代表國土空間規劃與管制、土地開發與使用管制、交通 運輸規劃等專業範疇之受訪專家群進行填答,總計有 17 項影響因素通過門檻值 標準(詳見前表 4-3)。接續專家問卷之調查結果,本研究建立複迴歸模型,由整 體都會區之觀點剖析造成目前台北都會區發展樣貌之原因;其次,運用多項羅吉 特模型,以四類發展趨勢地域為基礎,分別探討不同發展趨勢之地域的形塑原 因。其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參考相關文獻,並考量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特性,建構影響都會區空間發 展型態演變之因素評估體系

本研究參考相關研究文獻,並考量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特性,建構影響都會 區空間發展型態演變之因素評估體系,共計列舉出 28 項影響因素,並依其屬性 區分為社會經濟、土地使用制度變遷、空間區位、交通運輸、公共建設等五項層 面(詳見前圖 4-1)。除可作為本研究探討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之影響原因的 基礎外,後續研究者,亦可依此體系內容,針對所欲探討地區的特性與背景,酌 予增減影響因素。

(二)透過複迴歸模型,確認影響台北都會區整體空間發展型態變遷之因素 根據複迴歸模型之校估結果,計有 7 項因素對台北都會區在 1991 至 2006 年 間的整體空間發展型態演變造成顯著影響。其中,「平均房價變化率」、「由地方 政府審議的非都市土地變更案面積之成長率」、「與都會區發展中心的距離」、「火

(二)透過複迴歸模型,確認影響台北都會區整體空間發展型態變遷之因素 根據複迴歸模型之校估結果,計有 7 項因素對台北都會區在 1991 至 2006 年 間的整體空間發展型態演變造成顯著影響。其中,「平均房價變化率」、「由地方 政府審議的非都市土地變更案面積之成長率」、「與都會區發展中心的距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