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

的觀眾喜好,在此論文中並不討論,然而著重於「觀眾」喜好本身的意圖,卻仍 能體現出「觀眾」在皇民化政策過程中,其隱藏的影響力及能動性應被重新重視 及提升。

第一節、寫作動機與目的

皇民化時期的影劇活動約可分為兩期,以 1941 年太平洋戰爭為界,前期為 強調高壓統治的「皇民鍊成」期,此時期影劇團體雖被限制,但仍存在私人組織 空間與市場機制;後期則是由官方完全掌控的「皇民奉公」期,1942 年 4 月「臺 灣演劇協會」、「臺灣興行統制株式會社」成立,以及同時發布的「腳本及臺本檢 閱規則」,將戲劇、電影等演藝活動強制納入官方系統控管,自此影劇團體喪失 自主機制,不論成員、劇本、演出形式,都受到官方一元統制。

本論文旨在探討當時影劇市場受官方強勢控制的情況下,「大眾」所能產生 的影響力,因此時間的界定以後期的「皇民奉公」為主。但由於殖民當局早在 1940 年末,即開始醞釀電影統制機制,如成立「臺灣興行組合」與「臺灣巡業 興行組合」;而戲劇方面,亦於同年 5 月成立「臺灣新劇聯盟」,並於年底舉辦「藝 能祭」,雖是以加盟方式組成的聯盟,亦顯露出官方準備將戲劇統合的企圖。是 故,筆者特意將時間斷限提前,從官方具備影劇統制意圖時期開始研究,以期突 顯此時期官方指導者所主張的方針與口號,以及劇本指導等政策對於「皇民奉公」

時期影劇的影響力。再者,有鑑於 1944 年後皇民化影劇,現今所能掌握的文獻 史料與研究成果極其有限,非筆者目前時間與能力所能開掘探究的,故僅能俟日 後繼續鑽研探究。

是以,本論文擬定以太平洋戰爭前後(1940~1943)的皇民化影劇為觀察場 域,至於「皇民化影劇」,在本論文中則定義為皇民政策下,以臺灣「觀眾」為 主體,同時兼顧政策及商業性質的戲劇與電影,這些影劇主要在劇場演出,具備 購票機制,直接與觀眾口味連結,如各劇種的改良戲、新劇、皇民電影等。不過,

由於篇幅所限,本論文先聚焦以皇民化時期演出活絡的改良歌仔戲、新劇與電影

4

為主要觀察對象,以探究在此三類表演藝術中,「大眾」行使主體的位置,與皇 民政策間的縫隙。至於非「人戲」的其他舊劇改良劇種,如皮影戲、布袋戲與傀 儡戲等,本論文中暫不討論。

綜觀這三類表演藝術,大抵都具備商業市場的演出機制,其觀眾群或有重疊 性或有個別族群,但基於三者的生成背景、技術條件與藝術特質不盡相同,因而 對於皇民化政策的接受度與自身形式的調整,則或多或少有著程度上的差異性。

以與皇民影劇政策距離最遠的歌仔戲來看,雖是日治時期臺灣新興劇種,但其本 質上屬於「傳統戲曲」,且又受到許多其他中國劇種的涵養,因此在日本官方視 角中,將其與其它舊劇同歸類為「支那舊劇」。在當時嚴禁支那戲劇的風潮下,

歌仔戲迫不得已只能受官方的指導或改良,或轉型成為新劇團或演出改良式歌仔 戲,本文中即針對此兩類型改良歌仔戲加以論析,以了解在歌仔戲的原表演形式 下,劇團與官方如何兼顧觀者口味與政策取向,而突顯出大眾主體與其時代流行 風格。首先是劇團本身因應政策與觀眾需求,必須有所調整:以改良式歌仔戲而 言,在兼顧唱曲與口白下,調整後場配樂、唱腔、服裝等,進行混血式的拼貼;

而轉型新劇的歌仔戲團,則在語言、表演形式,甚至演員身體、經營模式上進行 改造,以適應皇民化後期的統制體制。再者,由當時的報紙與批評中可知,官方 對於歌仔戲改良劇團一直抱持懷疑態度,劇團調整與官方政策間存有差異即代 表,官方不可能無視大眾主體的存在,如在提出改良歌仔戲時,官方遂投入日人 劇作家於劇團指導,當時即有認為缺乏真摯與自然、不能使民眾理解的劇本只是 指導者自身趣味,並無藝術性,可知即便官方主導的政策行為,戲劇仍不得不以 觀眾為主體。

而新劇則以偏向現代題材,以及強調思想內涵的「純棉」新劇為討論主體。

除此之外,同隸屬於話劇體系,由中央指定或業餘組成的「演劇挺身隊」,由於 其主要訴求於政策理念的傳達,並不牽涉到商業售票機能,故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內。新劇在表演形式上以日語或台語對白為主體,尤須注重劇情與思想內涵,比

5

起改良戲更適宜宣傳策略的展現,成為官方演劇宣傳的主要形式。首先劇團於皇 民政策與觀眾需求間尋求縫隙,在劇情、導演、舞臺設計上進行更加專業化的改 革,並有了長足的進步,影響之後臺灣新劇職業化。而同改良戲一般的情況,官 方對於劇團演出著重觀眾需求的認可或爭論,亦可作為官方必須同時顧及「大眾」

的例證,以藝能祭為例,仍以演技是否生動能打動觀眾為重要評估;1942 年「厚 生」成功的幾齣戲,更突顯出鄉土與皇民化的連繫,官方的皇民化定義與路徑受 殖民地大眾主體表徵的「鄉土」元素影響,達到皇民化路徑解釋不再單一,「大 眾」所關注的「鄉土」帶來了不同的爭議與可能性。

至於最具技術性、流行代表的電影,則是官方主導最嚴密的一環。在幾乎完 全被官方掌控的電影機制下,透過鏡頭呈現「皇民化」的身體與語言;並利用電 影敘事模式,包裝皇民化政策,以滲透傳遞給追求現代化的觀眾,是以電影遂成 觀眾與官方意識形態相互角力的重要觀察視域。在電影一環,因日治時期臺灣的 製片基本上並無達到產業化的地步,而後期能進入臺灣的外國影片又非常稀少,

可以說電影工業整體幾乎都被官方掌控,故在電影此部分只針對官方在電影製作 上,如何兼顧政策與「大眾」的層面來探討。以皇民電影《蘇州之夜》與《沙鴦 之鐘》為例,透過鏡頭,藉名優、歌曲、影像與愛情敘事的整合,官方有意識地 結合現代化要素與都會流行,藉此吸引「大眾」,以遂其宣傳策略。官方在追求 電影的吸引力元素下,甚而引起日本內地批評聲浪,認為不夠體現皇民精神而造 成爭議,以此可見大眾主體在其中隱含的策略能動性。

本論文將立基於前賢的研究成果上,對文獻史料進行更全面地耙梳挖掘與 深入解讀,以嘗試勾勒皇民化時期被想像的大眾觀賞戲劇或電影的趣味,及形塑 出其「大眾主體」在政治、社會結構中的能動性,影響官方修正皇民化影劇政策 施行面的軌跡,以求更多方面體現出皇民化時期社會中的影劇現象,與其中隱含 被想像的集體意識與時代風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