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以皇民化電影為想像的「大眾」

第三節、 皇民政策與電影吸引力

72

中。電影改編前不同類型的沙鴦故事改編中,許多皆包含有情愛劇場,127也可視 為部分接受者對電影的預期。電影《沙鴦之鐘》也巧妙利用此點,若將沙鴦愛人 Saburo 與另一高砂族青年 Mona 相比,無論在舉止還是語言上,都體現得更為「日 本化」,也因此在這場情愛追逐戰中,能較 Mona 更有優勢贏取芳心,也更獲得 北田巡查等日本官警的信任。

以此,官方主導的電影將其皇民意識與皇民身體與「日本化」連結,這個「日 本化」除了在語言上,更在言行舉止與忠君愛國層面上體現,並藉著少女沙鴦與 日本官警們的抉擇,暗示出「日本化」較優良的意識形態,以觀眾熱愛的情愛場 景引導接受者自然於影片中接受此概念;除此之外,日本官警的居中協調,扮演 長輩的角色,也時刻強調著日本主導與日臺親善的固定軌道。在此,李香蘭的身 分具有重要的表徵,李香蘭雖身為日本人,卻在中國長大,擁有中日兩種語言能 力,當時主要以演出中國人的身分出現於影壇,而能說得一口流利日語的李香 蘭,遂成為皇民化身體的完美表徵。

電影藉現實中李香蘭偽造的「中華身分」置換為泰雅族少女沙鴦,作為一個 為皇軍犧牲的完美皇民形象,更使得在臺灣的接受者能在認同其具有「中日混血」

的身分之下,對比於自身,也一併認同其轉換而來的皇民形象。在此同樣也看到 了「差異地點」的鬆動,與高砂族不同,這次是藉由李香蘭的身體進行轉換,將 中國血統下的身體轉化為純正皇民的可能性,鬆動殖民地整體「差異地點」的界 線,其進入方式雖比較蒙昧,但同樣也由影片中的行為,如說日語、展現愛國情 操等,被展演出來。因高砂族與都市觀影者因生活空間的不同,觀影後的認同必 有差異,在殖民者的設定中,通往「皇民中心」方式亦各有所異之故。

第三節、皇民政策與電影吸引力

如前所述,殖民者將政策意識包裝於電影的吸引力要素之中,以期觀眾能在

127 如寫於 1942 年的吳漫沙小說《莎秧的鐘》,就有莎秧與高砂族青年巴采的戀愛場景。

73

觀影同時一併融入政策主導意識中。為吸引商業市場的觀眾入場觀看,殖民者將 許多吸引觀眾的要素置於片中,如歌曲、名優、情愛或武打場面、人倫悲喜等觀 眾喜好的內容,以迎合觀眾喜好並且也的確較其他單純的戰爭影片更受歡迎,然 而實際上觀影者對政策的接受與殖民官方期待仍有落差,許多觀眾是為了熟記歌 曲進入影院,尤以都市的年輕觀影者為多,其自主意識較高,在政策意識的接受 程度上也並不完全如官方所預期,而產生兩者認同間的縫隙。

一、日本內地批評聲浪

如前所述《沙鴦之鐘》的故事在電影改編前已有許多他種改編,也因此造成 電影未上映前的諸多期待。然而事實上《沙鴦之鐘》在內地觀眾評價並不高,認 為沒有活用沙鴦精神,128這可能與《沙鴦之鐘》拍攝時空背景的延遲有關。1941 年 10 月 22 日《臺灣日日新報》揭露了「沙鴦之鐘」決定拍攝電影的消息,129然 而實際來臺拍攝卻因太平洋戰爭爆發、導演受傷、主演李香蘭身體不適等因素導 致拍攝速度延遲,直到 1942 年 5 月 31 日才來臺拍攝,130也因此造成劇本完成、

拍攝、放映時的時空背景已有所不同,這也許是內地人觀眾在戰事吃緊的狀況 下,對《沙鴦之鐘》內揭內容與沙鴦的「皇民精神」覺得不夠深入,無法認同的 因素。根據內地觀眾的看法,「關於三個人的劇本略顯粗糙,清水導演十二分地 活用其得意的孩子之處尚可,但是過於活用而造成最重要的沙鴦精神被忽略,令 人感概。」131能推知其認為電影沒有活用沙鴦精神,僅是將政策生硬的冠於沙鴦 故事上,顯示部分觀影者能夠判斷時局政策與電影內容間的連繫,而過於生硬、

不合時宜的應用,不僅不能滿足殖民者的政策取向,也容易使觀影者察覺,進而

128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 年)》,頁 362-364,前衛出版社,2002 年 10 月初版

129 〈サヨンの鐘を映畫化〉,《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10 月 22 日

130 黃建業總編《跨世紀臺灣電影實錄 1898-2000》,行政院文建會、財團法人電影資料館,2005 年 5 月 31 日初版一刷

131 澀谷精一,〈映畫《サヨンの鐘》を觀る〉,《臺灣公論》,1943 年 8 月,頁 93-95,在此引用 三澤真美惠之翻譯,詳見《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 年)》頁 364,前衛出版社,2002 年 10 月初版

74

採取批評的角度。

二、大眾的位置

電影主動接受者多是懂得日語的年輕上班族與知識份子,由三澤真美惠進行 過的口述訪談中可知,電影的主動接受者多是懂得日語的年輕上班族與知識分 子,多數人是想熟記歌曲才去觀賞《支那之夜》、《沙鴦之鐘》等電影,132而日治 時期臺灣人喜愛的《支那之夜》、《沙鴦之鐘》、《蘇州之夜》等電影,對比當時在 臺公映之日本影片片目,可知在臺放映的日片許多與戰爭相關,並非僅李香蘭主 演的這幾部,133李香蘭主演的電影所以受喜愛之故,更多在於其歌曲、外貌、演 技等明星個人魅力。

當然四○年代華語電影輸入受限,也造就了李香蘭在臺灣成名的時空環境,

1941 年 12 月後由「中聯」、「滿映」、「華影」拍攝的中文電影仍可以進入臺灣,

李香蘭主演的《鐵血慧心》、《冤魂復仇》都在其中,134但其他華語電影已無法輸 入,這樣的環境成就了當時以「華人」身分出現的明星李香蘭。李香蘭在臺灣受 歡迎的情況也常見於口述歷史,如 1943 年在新竹登臺演唱,曾引起臺灣民眾風 靡的盛況,135觀眾對李香蘭其人與歌聲印象深刻,也顯示了流行歌曲與明星在當 時商業市場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臺灣曝光度高、十分受歡迎的李香蘭於電影《沙鴦之鐘》或《蘇州 之夜》的盛行過程中是一個重要因素,當時這些電影在都市接受者間,是以「名 優」及「歌曲」作為票房策略的,官方遂利用這兩點進行政策宣傳,將其所屬意 識形態暗渡其中。

另需注意的是,依三澤真美惠的研究,當時至電影院觀影的觀眾,依劇院分

132 〈記憶中的電影〉提到此說法,詳見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 策之研究(1895~1942 年)》,前衛出版社,2002 年 10 月初版

133 黃仁《日本電影在臺灣》,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 12 月一版

134 葉龍彥《日治時期臺灣電影史》,臺北市:玉山社,1998 年初版

135 潘國正編,《風城影話》,頁 85-91,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6 年 5 月再版。

75

布地的不同,有內地與本島人之分。在本島人的劇院中,即便是日語片,也會由 解說員進行「臺語」解說,136可知與戲劇同樣的,在電影方面也有以理解皇民思 想為優先,再漸渡至使用國語作理解手段的過程,無法逕行禁止臺語的使用。然 而同書的訪談中,也可看出部分觀影者因年輕且諳熟日語,反而對「臺語」解說 感到困擾,顯示出部分商業電影的接受群,因在被殖民者的分佈中受殖民教育與 對「現代化」渴求程度較高,在面對殖民者將「現代化」等同「皇民化」、「日本 化」的策略之下,對皇民化影劇政策所產生的衝擊較戲劇接受者為低。

皇民化下的電影並非由官方主觀層面主導一切即可,由於大眾口味的介入,

官方主觀層面與實際演出是有距離與縫隙的,接受者的能動性應被提高,藉著被 各界塑造、想像的過程,在整個皇民化電影活動中形成一個或數個隱性的能動主 體。然而在幾乎完全被官方掌控的電影機制下,接受者又是如何被考量?因此觀 察到,官方在想像接受者的需求後,透過鏡頭呈現「皇民化」的身體與語言,並 利用電影敘事模式,包裝皇民化政策,以滲透傳遞給接受者,是以電影遂成接受 者與官方意識形態相互角力的重要觀察視域。

以《沙鴦之鐘》為例,將接受者分為「高砂族」與「都市觀影者」,進行分 類後發現,高砂族的接受者雖態度上有「存有保留」與「感同身受」二種,但在 接受電影的意識形態中,卻幾乎都有受到程度上差異的影響,不排除「存有保留」

者為九○年代後受主流公共領域引導的結果。因此進一步探究官方電影置入官方 政策成功要素,可發現官方對高砂族的宣傳策略體現為強調「驍勇」與「愛國」

的連結,並以祖先血脈遺傳給予高砂族民族信心,再以同為天皇子民與戰功誘因 等元素,鬆動「差異地點」的邊界,以引發高砂族接受者達官方政策功效,許多 接受者觀影後隨即入軍隊或赴戰場。

在都市,電影《沙鴦之鐘》與《蘇州之夜》則藉名優、歌曲、影像與愛情敘 事的整合,有意識結合現代化要素與都會流行,吸引「大眾」以遂其宣傳策略。

136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 年)》,頁 375-408,前衛出版社,2002 年 10 月初版

76

首先是以李香蘭當時在影壇的「中日混血」身分,置入泰雅族少女沙鴦或中國教 師梅蘭的高砂族或中國身體,並與象徵「日本化」優勢的 Saburo 甚或日本人產 生情愛劇場,進一步優勢化官方的日本意識。除此外日本官警的主導地位一直不 變,在日方主導的和諧相處之下,體現出「中日親善」的政策目標。因此,對照 李香蘭「中華身分」的臺灣觀影者,能更自然地接受暗渡於名優身體底下的官方 意識形態,在此同樣也能見到官方嘗試泯除「差異地點」的界線,以到達政策目 的。另外在流行歌曲方面,《沙鴦之鐘》與《蘇州之夜》一如當時許多劇場、電

首先是以李香蘭當時在影壇的「中日混血」身分,置入泰雅族少女沙鴦或中國教 師梅蘭的高砂族或中國身體,並與象徵「日本化」優勢的 Saburo 甚或日本人產 生情愛劇場,進一步優勢化官方的日本意識。除此外日本官警的主導地位一直不 變,在日方主導的和諧相處之下,體現出「中日親善」的政策目標。因此,對照 李香蘭「中華身分」的臺灣觀影者,能更自然地接受暗渡於名優身體底下的官方 意識形態,在此同樣也能見到官方嘗試泯除「差異地點」的界線,以到達政策目 的。另外在流行歌曲方面,《沙鴦之鐘》與《蘇州之夜》一如當時許多劇場、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