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以改良歌仔戲為想像的「大眾」

第三節、 批評聲浪與官民差異

37

容易觀賞,此風甚至延續到戰後的歌仔戲劇齣中,也常有日本武士的出現。

而早在三○年代,歌仔戲就有逐漸吸收西方音樂的趨勢,因此冠以「文化 劇」、「文化歌劇」之稱,同時京劇等某些舊劇種也有此傾向,除了響應國家政策 之需外,亦有逐漸向「新文明」靠攏的意圖。如 1939 年出版的《三伯與英臺》

唱片,雖為以西洋樂伴奏的改良音樂,其唱詞與曲調卻仍為舊歌仔冊內容,62此 種「現代化」取向本應是緩慢進行的,卻在遇到「皇民化」而加速變異。意即,

透過皇民化政策加速的「現代化」,使得觀眾的戲劇口味也隨之變化,如穿著西 式服裝,故事及音樂以現代背景或西樂為主,然而這類「現代化」的變革非起始 於皇民化政策,而是早就隨著時代變遷獲得觀眾的認可,皇民化在此扮演的角色 只是加速其發展,甚或突變的催化劑。

第三節、批評聲浪與官民差異

對於歌仔戲變身的新劇團體,官方的批評聲浪一直不斷,然而在三○年代以 前,官方卻完全採放任態度,反倒是臺灣知識分子批評歌仔戲,甚至督促官方禁 止歌仔戲演出的評論不斷。三○年代後政策轉變,歌仔戲被歸類為「支那舊劇」

的一支,開始被認為「劇本低劣」、「演員無學無教養」,63成為漸禁的對象。而 經過皇民化轉型的歌仔戲,在官方的眼裡仍是披著新劇外衣的舊劇,無法塑造日 本精神,更遑論完成皇民思想的傳遞,甚而因改良戲的存在,影響到純正「新劇」

的生存,因而對改良戲的批評與加強取締的聲浪,在皇民化時期幾乎沒有停過,

這也顯示出官方論點與實際上民間演出的差異之大,以及官方主事者無法調節民 眾喜好,發展出適切政策之事實。

一、對劇情、語言及演技的評議

早在 1931 年,新竹州管轄內就曾對「改良劇」進行過批評,認為其「卑猥」,

62 《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 1910~1945 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頁 88-95,臺北:國立傳統藝術 中心籌備處,2000 年

63 《臺中州管內概要及事務提要》,1929-1939 年

38

需「加強取締」,這樣的情形至少持續到 1939 年。64官方對歌仔戲的印象並不佳,

除了因服裝、語言、表演形式等吸取各舊劇種養分,仍具有濃厚的「支那」風情 之因外,尚與比其他舊劇種更開放的演員動作、口白內容,被認為破壞善良風俗 有關。這樣的臺灣戲劇,被在臺內地人認為是臺詞粗野,且婦女觀賞會臉紅,不 適宜年少者的娛樂。65

在一次臺灣日日新報社主辦的「臺灣の印象を聞く座談會」中,66論及臺灣 戲劇在劇本、演技、音樂上都屬拙劣,同時又承認「以內地題材之戲劇無法招攬 來客,明治年間至今已歷無數次撮合失敗」,楊雲萍在席中雖也提出反論「臺灣 舊劇的臺詞讓臺灣觀眾感受深刻」、「臺灣劇也有讓人感動落淚的」,最終殖民者 的結論仍是回歸到「置之(臺灣戲劇)不理永遠無法作出好戲劇,因此先由翻譯

(內地劇)臺詞開始」,而現況下「劇本雖差,如何將差的劇本演好也很重要」、

「觀眾對可笑之事笑,但無論怎樣的劇都不會哭……此為演技太差,節目的組織 能力也差」之故,67一方面覺臺灣劇本不佳而欲翻譯內地劇本,一方面又無法以 內地題材吸引觀眾,並且在演技及節目組織上也未達預期,短期又難以改變,殖 民方矛盾的心理在此體現。

而在語言上,直到 1941 年大部分新劇仍在使用臺灣語68,這點將造成純粹 使用日語的新劇,因市場因素無法生存。使得許多劇評家、主事者紛紛生出危機 意識,強調唯有徹底取締使用臺灣語的劇團,才得以真正推廣純正的日語新劇。

如前所述,無論是採全面以日語演出的論點,或是先以臺灣語或臺日語混合演 出,再漸渡至日語演出的論點,在戲劇語言使用臺灣語與日本語的角力當中,殖 民者的最終結論還是藉著禁止「臺灣語」戲劇的手段,強制推行「國語」戲劇,

64 此處的「改良劇」指稱由舊劇「改良」成的戲劇,當時歌仔戲不論是改編或是新創的劇,常 以「改良劇」稱之,詳《新竹州管內概要及事務提要》,1931-1939 年

65 〈島民劇を見て 一層水準を高めたい〉,《臺灣日日新報》夕刊 4 版,1941 年 11 月 16 日

66 「臺灣の印象を聞く座談會」此座談會由劇作家長谷川伸、村上元三、大林清,學者矢野峰 人、島田輝二、小山雅月,與臺灣文藝家協會會員楊雲萍、川合三良、新田淳等人一同參與 討論,並集結成稿分段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

67 〈荒過る臺灣の芝居(3) 腳本も演技も音樂も拙い〉,《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8 月 6 日

68 西川滿〈演劇と臺灣語〉,《臺灣日日新報》夕刊 4 版, 1941 年 11 月 11 日

39

而非考慮維持「臺灣語」戲劇傳播皇民思想。殖民者提倡使用臺灣語的目的,欲 藉此使被殖民者理解皇民化內容,體認皇民的責任而自發學習語言此等「迂迴」

的手段,使民眾先認同思想再學習語言。因「皇民化」直接將語言本身視為「皇 民」的主體之一,以「語言」作為「皇民身體」的必需要素,69若無純正的語言 則罔論皇民,強調形式勝於實質。然而此激進的「皇民換血」方式需要強力的政 策執行為後盾,於此同時強化官方的統制地位,即便如此,在現實考量下殖民者 卻仍在使用語言上作出折衝與妥協,這點將在下一章詳細說明。

二、劃分「酥胡」與「純棉」

當時所謂的新劇劇團,主要可分為由歌仔戲轉化而成的新劇團,與由原新劇 團體重新組成的新劇團。歌仔戲轉化成的新劇團因其不純正的「血統」與演出方 式,被戲稱為「酥胡」或「壞把」,與相對「血統」純正的新劇團「純棉」對比。

「酥胡」、「壞把」通常的特點是雖演出時穿和服、唱流行歌曲或放流行歌唱片等,

但身段與故事都與原歌仔戲相同,即是一種因應政策進行變化,陽奉陰違的作法。

其實官方了解改良戲陽奉陰違的狀態,然而在某程度上的認可,其實也是因 為立即的改良並不容易,首先是劇本的缺乏,再者舊劇演員多數並不熟悉日語,

然最重要的因素可能還是觀眾。此時臺灣大眾精通日語與觀賞純正新劇的比例仍 不高,且大部分集中於知識階層,若貿然以純新劇形式進行演出,可能會造成觀 眾大量流失,即便前往觀賞,也只是憑藉戲劇的動作來測度內容,而不知實際的 對話及主張,如此將造成戲劇效果大為打折,若是殖民者欲在其上加諸政策指 向,其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因此可以說「陽奉陰違」,在殖民者的角度則為「漸 進式改良」,實為一種不得不為,在法律下實施層面上的妥協政策。

在戲劇上殖民者將「新劇」作為皇民化途徑的唯一媒介,摒棄「模倣支那劇」

的舊劇,自有其理論上與歷史上的因素。然無相對應的軟硬體供應之下,「純棉」

劇團的數字遠低於「壞把」,使得有志於皇民思想推廣的殖民者憂心,「作為本島

69 詳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麥田,2006 年

40

娛樂的新劇不應各自為政,應統籌之,並附加其指導地位。雖然舊劇團因咬住人 性弱點、低俗卑猥,迎合大眾低俗欲望的因素被禁止,但改變長久歷史的根深蒂 固非一朝一夕之易事,使得舊劇改良的新劇壓抑真正新劇發展」,顯示出殖民者 的矛盾與急迫心理,一方面深知改良戲禁絕不易,因而不斷重申取締方的重要 性,「取締者不應只針對劇本內容等檢討,而應分辨舊劇的變形與新劇的差異,

當然第一線取締者非演劇專門家,辨識不易,至少應檢視劇之內容及表演……」

一方面求速效於新劇軟硬體的設立,「新劇內部問題:一、指導不足。二、腳本 不足。三、缺乏演員養成機關。若本島人員無法完成,必須由內地招聘指導者……

具體實行機關須比現存的新劇聯盟更強力,因此計畫創立臺灣演劇協會」。70邱 坤良認為新劇發展不如歌仔戲的原因在於:難滿足民眾生活需求,缺少娛樂性、

演出形式簡單、劇情較深,非智識階級無法理解、缺少專業演員及內行指導、票 價較昂貴。71

殖民者對「酥胡」為數眾多的職業新劇團體失望之餘,將皇民化劇的重心致 力於素人的「青年劇」,一方面成立演劇協會將劇團整體納入一元統制體系管理,

一方面動員整個鄉土以移動演劇的方式深入各農村、漁村等職業新劇團體無法到 達之處。以皇民奉公會為主軸,併入鄉土論述,強調演劇的大眾性,

戲劇自鄉土而生,由鄉土藝術誕生戲劇真正值得誇耀,不就是本島戲劇界 的現狀?依此原則取捨舊劇,依島民之望適當指導新劇,在當局保護下推 廣新劇,早日建立作為健全娛樂的島民劇。…皇民奉公會等文化政策的一 部門進行戲劇執演,考量到戲劇的大眾性(島民喜好戲劇),應在各層面 大大利用,且與南支南洋的文化戲劇一同考量。72

70 十河隼雄〈臺灣演劇の更新 先づよき指導者を〉,《臺灣日日新報》夕刊 4 版,1941 年 9 月 18 日

71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頁 325-326,臺北:自立晚報社,1992 年

72 十河隼雄〈島民劇の樹立〉,《臺灣日日新報》夕刊 4 版,1941 年 7 月 8 日

41

此處欲建立的「島民劇」,已非「酥胡」、「純棉」等職業新劇團體為主體,而是 在皇民奉公會領導下,至各地巡演的移動演劇團,以此為重心並與鄉土藝術作連 結,體現大眾性的群體主義所構成的,具備官方背書替政策服務的戲劇。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