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於昔人所論春秋時期「道德自覺」之檢討

第四章 自覺、內省與提升――《左傳》、《國語》中的修身之學

第一節 對於昔人所論春秋時期「道德自覺」之檢討

道德行為之探究必然要涉及「自覺」。自覺,簡單說來即一個人的行為,並 非受到權威、法律、傳統、約定俗成、習慣等外緣因素、或內在無意識本能之影 響,遂行造作。6而是能夠殷切體認自身行為背後的意義、價值,且敦促自我踐

公告要廢除所有刑法,可以想像,無論是你還是我都沒有勇氣在宗教的保護下從這兒走回家去。」

參閱氏著,范進、柯錦華、秦典華、孟慶時 譯,《叔本華論說文集.宗教對話及其他》(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9),頁 260。

3 關於「道德感」,參閱陳特,〈目的論與義務論之爭的根源問題〉:34。

4 馬一浮嘗論自覺之重要,當可援以闡發筆者心意,其云:「知識是從聞見得來的,不能無所遺;

才能是從氣質生就的,不能無所偏。學問卻要自心體驗而後得,不專恃聞見;要變化氣質而後成,

不能偏重才能。知識、才學是學問之資藉,不即是學問之成就。……學是自學,問是問人。自學 是要自己證悟,如飲食之於飢飽,衣服之於寒暖,全憑自覺,他人替代不得。問人即是就人抉擇,

如迷者問路,病者求醫,須是遇善知識,不然亦有差了路頭,誤服毒藥之害。」見氏著,《泰和 宜山會語.釋學問》,收於虞萬里 校點,《馬一浮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 社,1996),頁 58-59。要之,道德實踐,若不能於已身有所證悟,自覺親切,則只是為人作嫁,

了無意義。

5 孟子說:「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都是 華人社會耳熟能詳的句子,其實所論正是自我道德義務之深廣。又,根據心理學研究,助人行為 並非由外在刺激所引發的立即反應,而是出於「個人認知思考的歷程」,換言之,心懷天下是一 種訓練的結果。參閱張春興,《現代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 612-613。

6 唐君毅說得好:「凡人之預定一忠孝仁義之道德標準,並無忠孝仁義之實感,而為忠孝仁義之 行,以合古人所傳或世俗所定之標準者,亦同為此外在化之道德。」見氏著,《中國哲學原論 原 性篇》,頁 41。

137

履之。唯有在自覺後,人類的行為才算具備真正的意義。7在此情形下,道德便 是一種體知8,也是一種自我親切地體認。

而一個有趣的問題是:春秋時人是否已經對道德自覺此一議題有所意識?

所以這麼說,除了由於「自覺」在道德實踐的重要性外,還因為以往有若干著作 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並發揮極大影響力。而基於對前賢、道德問題以及先秦時人 的尊敬,先行檢討並將問題廓清,亦屬我輩責無旁貸之事。

據筆者觀察,學者探討春秋時期的「道德自覺」,通常採取兩個切入點。而 這兩個切入點,彼此雖異,卻又具備著密切關聯。其中之一為仁學角度,另一者 是天道觀角度,本節依序論之。

(一)、仁學角度

在〈緒論〉中,曾指出不少思想史著作,均有意稽考先秦時人究竟在何時 產生了「哲學思想」。而該問題之出現,實又源於企圖說明孔子出現前思想界的 景況。儒家特重為己之學,孔子暢論仁道,且從仁中也確實表達出對道德主體性 之重視,此既屬通識。故春秋的前期與中期,時常也被思想史家推論,在人類道 德主體性的提升上,有著極大進展。這樣的論點,原是無可厚非,然而要說精確,

倒也稱不上。若問春秋中、前期的人們,究竟是否已經深刻體會「道德自覺」之 重要,這便無法透過模稜兩可的「有著極大進展」,取得答案。正所謂打破沙鍋 問到底,因此最好的方式,恐怕仍是藉著《左》、《國》的記載,好好確認一番。

然而,在確認前,則不妨先看一下梁啟超及徐復觀的幾段話,蓋其頗能反映不少 學者對於春秋前、中期思想之判斷,並且也能說明吾人何以在此以「仁學角度」

標目之原因,梁氏云:

仁之一字,孔子以前無人道及,《詩》及《尚書》二十八篇皆不曾提到以 仁為人生觀的中心,這是孔子最大發明,孔子所以偉大亦全在此。9 又,對於中國思想及《左氏》用力甚勤的徐復觀,曾分別在許多文章中表達與先 秦「道德自覺」相關的判斷,由於這些文章都具有極大影響力,因此最好不憚勞 煩地一一條列。而為了討論方便,筆者也在部分關鍵字句上頭,加註強調記號:

7 馮友蘭曾論「意義」一詞,云:「何謂意義?意義發生於自覺及了解。……何謂自覺?我們知 道自己在做一種事情,便是自覺。」見氏著,〈人生的意義及人生中的境界(乙)〉,收於《三松 堂全集》第十一卷,頁 582。而近代西方的存在主義,亦特重「自覺」,其以為缺乏行為自覺的 人,只是狀似活著,事實上卻是「不存在」。參閱陳鼓應,〈漫談存在主義〉,《思與言》2.6(1965.3):

42。

8 「體知」即認知主體對於德性的「自證自知」,參閱杜維明 著,郭齊勇、鄭文龍 主編,《杜 維明文集.論儒家的「體知」――德性之知的涵義》第五卷,頁 344。

9 梁啟超,《儒家哲學》(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59),頁 19。

138

1.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間,正是原始宗教與人文精神,互相交錯乃至交。。。。。。。。。。。。。。。。。。。

替的時代。。。。

10

2. 春秋時代的許多道德觀念,幾乎都是由禮加以統攝。敬是周初最重要 的道德觀念。由敬而重視彝,由彝而擴大到禮。因禮與敬的關係,是 經過了彝的觀念的轉手,所以敬與禮的關係,至春秋時代而始明顯地。。。。。。。。。。。。。。。。。

說了出來。

。。。。。

……臼季謂「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這是最。。。。。。。。。。。。。。。。。。。。。。。

先看到有道德意義的仁字,成為以後孔子以禮為仁的功夫之所本。

。。。。。。。。。。。。。。。。。。。。。。。。。。。。。11 3. 孔子對禮的恭敬的精神的把握,把禮與仁融合在一起,並以禮為實現。。。。。。。。。。。。。。。。。。。。。。。。。。。。。。

仁的功夫。

。。。。。

……從禮中掌握住敬的精神,即是掌握住收斂一般欲望,

以嚴肅而集中的態度對應生活與行為時,則禮又成為實現仁的功夫,

並成為仁在生命、生活、行為中的表現。……「復禮」即是反復持守 禮的敬的精神。12

若依梁、徐二氏之說法稍予統整,則大致可得出春秋時期所謂之道德,主要仍指

「周禮」傳統所建構的秩序,或為行之既久的行為規範。雖然,春秋時人逐漸提 到「敬與禮」的關係,但畢竟不夠完整、深刻,因為只是作為確保實踐「已經存 在的周禮」之用,而沒有親切體認到禮儀為人心所從出。因此要一直等到孔子,

才算是給了禮一個真正的內核,透過仁賦予了禮內在精神。孔子之所為者,亦如 當代學者余英時所稱:

孔子對禮樂傳統加以哲學上的重新詮釋,其結果是最終將「仁」視作「禮」

的精神基礎。13

余氏所言當是公允之論,由於其語較不涉及對孔子之前思想的判斷,故可不論。

我們引用目的亦只在證明梁、徐之說的確可以描述出孔子的價值,這樣一個正確 的「結果」。然而二人,對於孔子思想的「前因」,所下的論斷,筆者就未必全然 接受了。

先論梁說。單看其「孔子以前無人道及」一語,極易使人誤解孔子不僅闡 釋仁的概念,即連「仁字」也出於孔子的「發明」。然則,這合乎實情嗎?從孔 子本身就已經能夠閱讀到的《詩》、《書》裏,早就可見「仁」字的運用14,因此

「無人道及」顯然是武斷的。當然,縱使《詩》、《書》道及「仁」字,也不意味

10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有關《春秋左氏傳》的補充材料》,頁 262。

11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頁 31。

12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先漢經學的形成》,頁 17。

13 余英時,〈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22。

14 明顯的例子如《詩經》〈叔于田〉「洵美且仁」〈盧令〉「其人美且仁」。《尚書・金滕》「予仁若 考」。參閱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 136、174。屈萬里,《尚 書集釋》,頁 128-129。

139

著存在以此為中心的人生觀。因此梁說,或許不能說完全錯誤,但也確有未盡審 慎之處,更何況沒有仁的人生觀,也未必表示沒有其他具備道德性的人生觀。

次談徐說。從第一條中可知,他認為春秋時期處於宗教與人文精神「交錯」、

「交替」的過程;而「乃至交替」一語,說明徐氏認定人文精神將會取代原始宗 教精神,這是蘊含「進步觀念」所進行的歷史評判,也流露著孔德(August Comte)

式的情懷。15不難想見,既然在孔子之前的春秋前、中期是一段交錯的時代,那 麼自不可能具有全面且深刻的「道德自覺」主張,因為時人的行為仍受宗教不少 牽絆,其情形或有如本著第二、三章所論者。不過,對於徐氏之說,筆者是抱持 懷疑的,一者,宗教精神原不必然與人文精神無法共存,一名信徒未必對於自我 的道德行為毫無自覺,甚至面對自我信仰也不總是採取毫無疑惑而全盤接受的態 度。這類例子不勝枚舉,以中國的宗教而言,佛教徒便能同時強調信仰以及自我 反省之重要。16而在第三章裏,我們談到春秋時期對於上天的質疑與擁護之說,

同樣也證明了這點。所以若只是因為春秋時期存在許多神秘記載,即判定時人缺 乏道德自覺,肯定是相當危險的。二者,歷史的進展,是否採取單線演化的方式,

由人文取代宗教(或原始宗教)也是令人懷疑的。17至少,在當今人類社會中,

兼畜二者的,可說比比皆是。18三者,原始宗教若與人文精神相較,是否真是屈 居下風,也不能不打上個問號。19要之,從歷史觀察的主觀性來說,徐氏的推測 我們可以尊重,但卻未必得全盤接受。

接著再看徐氏的第二條,他非常細心地注意到春秋時期對於敬的重視,還 有敬和禮之間的關係,也花了許多氣力詮釋其中的意義,這是他開前人未及之處,

15 孔德的觀點以及社會進化論之缺陷,本作〈緒論〉已予說明,此不贅。惟可稍贊數語為,在 中國,最是鼓吹此種進化論者,當推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由於該書轟動一時,也讓

15 孔德的觀點以及社會進化論之缺陷,本作〈緒論〉已予說明,此不贅。惟可稍贊數語為,在 中國,最是鼓吹此種進化論者,當推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由於該書轟動一時,也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