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春秋時期之道德:以《左傳》、《國語》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春秋時期之道德:以《左傳》、《國語》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〇三學年度 博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林啟屏教授. 春秋時期之「道德」: 以《左傳》 、 《國語》為中心. 研究生:陳一弘 中華民國一○四年七月.

(2)

(3)

(4) 摘要 本 文 旨在 透 過兩 部 現存 最能 反 映 春 秋 時期歷 史 的著 作 ,即 《 左傳 》 與《國語》,探究時人 對於 道德之看法。 過 程 中, 主 要討 論了 幾 項議 題。 一 者, 根據 《 左傳 》、《 國語 》 探 討 春 秋 時期道德之重要性與可行 性。二者,春秋時人對於道德的高度關注; 以 及 如何解釋道德生活之必然,還有道德的最終根源。三者,天人之間, 所 具 有 的 道 德 關 係 如何 呈 現 ? 又 會衍 生 哪些 問 題 ? 四 者 , 春 秋時 人 對 於 道 德 行 為 的 自 覺 , 與內 在 修 養 功 夫的 重 視。 五 者 , 春 秋 時 期 四個 關 鍵 的 道 德 概念 ――仁、義、忠、禮,其內容為何?並怎樣作為時人行為的指導 原則。 在 第 一項 議 題方 面 :春 秋道 德 的探 究 ,既可 說 明諸 子 百家 興 起前 的 思 想 背 景 , 亦 有 助 於理 解 中 國 思 想尚 德 的淵 源 , 故 具 有 尋 根 之意 義 。 而 透 過 《 左 》、《 國》 記 載 的 歸納 、 分 析 與詮釋 , 足 以 展 現 時人 在 道 德 思 考 上 的 複雜面相以及深刻體會。 在 第 二項 議 題方 面 :藉 由春 秋 時人 推 崇道德 之 說, 可 知道 德 已作 為 指 導 人 生 最 為 重 要 的原 則 。 彼 時 往往 憑 藉歷 史 傳 統 、 天 道 、 人性 , 闡 述 道 德 的 必 要 性 。 而 這三 種 說 明 , 亦各 自 有其 解 釋 強 度 。 歷 史 傳統 , 是 從 「 時 際 人 」 的 角 度 ,論 述 道 德 之 必要 ; 天道 , 係 由 神 秘 的 覺 知觀 照 中 , 相 信 道 德 之 必 要 , 且作 為 道 德 的 形上 依 據; 人 性 , 則 是 體 察 自我 身 心 之 理 , 以求建立個人秩序,並發 為群體倫理、文化之努力。 在 第 三項 議 題方 面 :春 秋時 人 既認 為 上天是 道 德之 形 上根 源 ,復 以 上 天 秉 持 道 德 原 則 獎懲 人 世 ; 甚 至諸 多 現象 之 發 生 , 亦 歸 於 上天 獎 懲 。 然 此 種 德 福 一 致 的 觀點 , 勢 必 引 發 「 應 然」 與 「 實 然 」 衝 突 的質 難 。 因 此 當 時 存 在 著 極 為 深刻 的 懷 疑 上 天之 說 。此 外 , 也 有 試 圖 從 不同 角 度 , 期 望 捍 衛 天 道 的 主 張。 凡 此 , 均 顯示 春 秋時 人 於 道 德 根 源 問 題的 省 思 與 琢磨。 在 第 四個 議 題方 面 :本 文說 明 春秋 時 人對道 德 自覺 已 有意 識 ;並 指 出 精 潔 、 敬 、 情 感 三者 , 與 道 德 的自 我 覺察 、 建 構 , 還 有 修 養功 夫 , 有 著 密 切 關 聯 。 精 潔 ,目 的 在 於 純 化意 念 ,令 內 在 理 則 透 顯 。 敬, 是 一 個 人 自 我 內 外 的 時 刻 觀照 、 提 撕 , 而不 流 於苟 且 。 情 感 , 則 是 人類 美 好 之 性 質 ,然則欲使之中和,必得 經過一番認知、體察,以及歷練。 在 第 五個 議 題方 面 :本 文考 察 仁、 義 、忠、 禮 的意 義 ,與 其 概念 運 用 之 情況。指出這四個概念都 具有「廣大涵攝性」與「自我調節性」,由 是 判 定在春秋時人之道德觀中 ,此四者實乃「相互為用」之關係。 要之,春秋時期於道德之「形式意義」與「實質意義」,均展現極其 豐 富 的 內 涵 。 它 既 深化 了 殷 周 之 際以 來 ,由 周 公 確 立 的 倫 理 道德 精 神 , 1.

(5) 也 帶 給後人莫大的啟發與影響 。. 關鍵詞:春秋、左傳、國語、道德、孔子、儒家、仁義忠禮. 2.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對於春秋時期道德性質的若干省思暨研究旨趣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範圍――由道德考察《左傳》、《國語》之重要性 .......................... 1. (一). 對於「老、孔之前」思想的追索 .................................................................................. 2. (二). 對於春秋時期道德的探究 ................................................................................................. 8. 第二節. 研究方法――時代「重要關懷」探討之可行性及方法 ............................................ 15. (一). 時代斷限的問題 ................................................................................................................... 15. (二). 春秋時代重要關懷的理解 ............................................................................................... 16. (三). 春秋時期是否以道德為重之疑問 ................................................................................ 20. (四). 材料運用的問題 ................................................................................................................... 29. (五). 文獻詮釋的方法 ................................................................................................................... 31. 第三節. 研究價值 ........................................................................................................................................... 33. 第四節. 研究回顧 ........................................................................................................................................... 35. 第二章. 《左傳》、《國語》中論道德之重要性及存在理據 .............................. 45. 第一節. 《左傳》、《國語》所見「德」之釋義 .......................................................................... 45. (一). 德可作為「涵攝諸德」之統稱 ..................................................................................... 47. (二). 德可指稱某一正確或道德之行為 ................................................................................ 49. (三). 德可指人類所賴以維生之天地萬物,及其所表現的特質 .............................. 50. (四). 德為「特質」、「特別性情」,並包含其衍生的行為之意 ......................... 53. 第二節. 道德與歷史傳統之關聯 ............................................................................................................. 56. 第三節. 道德之根源――天道 .................................................................................................................. 62. 第四節. 道德與人性之關係 ....................................................................................................................... 72. 第五節. 小結 ..................................................................................................................................................... 85. 第三章. 天道福善禍淫――《左傳》、《國語》中德與報關係之探討. ................................................................................................................................................... 87 1.

(7) 第一節. 上天對於人世之裁判與原則 ................................................................................................... 87. 第二節. 上天懲處人世之具體方式 ........................................................................................................ 92. (一). 天災 ............................................................................................................................................ 93. (二). 人事之困厄 ............................................................................................................................. 99. 第三節. 對於上天賞善罰惡之懷疑及否定 ...................................................................................... 109. 第四節. 對於上天裁判善惡之擁護 ..................................................................................................... 117. (一). 果報遲速 ............................................................................................................................... 118. (二). 別造他因 ............................................................................................................................... 119. (三). 善惡之積累與抵償 ........................................................................................................... 121. (四). 「禍福相依」與「上帝至善」 .................................................................................. 126. (五). 「自然秩序」與「上帝干預」之分辨 ................................................................... 130. 第五節. 第四章. 小結 .................................................................................................................................................. 133. 自覺、內省與提升――《左傳》、《國語》中的修身之學 .............. 135. 第一節. 對於昔人所論春秋時期「道德自覺」之檢討 ............................................................. 136. (一). 仁學角度 ............................................................................................................................... 137. (二). 天道觀角度 .......................................................................................................................... 142. 第二節. 精潔與修心 ................................................................................................................................... 149. 第三節. 春秋時期的恭敬所具備之修養意涵 ................................................................................. 163. (一). 敬的根源 ............................................................................................................................... 164. (二). 恭敬對於春秋時人行事之影響 .................................................................................. 169. 第四節. 春秋時期對於情感與道德關聯之論述 ............................................................................ 178. (一). 情感之來源及其與禮制之關聯 .................................................................................. 179. (二). 情感表現的失常與反常 ................................................................................................. 182. 第五節. 小結 .................................................................................................................................................. 191. 第五章 《左傳》、《國語》中之重要道德概念釋略――以仁、義、 忠、禮為主 .......................................................................................................................... 193 第一節. 仁的意義 ........................................................................................................................................ 194 2.

(8) (一). 仁以感通、親愛為本,輔以理智論事 ................................................................... 194. (二). 仁在實踐中開展出的相關意涵 .................................................................................. 200. 第二節. (一). 義即宜 .................................................................................................................................... 204. (二). 義所涵攝之德 ..................................................................................................................... 209. 第三節. 忠的意義 ........................................................................................................................................ 218. (一). 忠即中,為發自內心之意 ............................................................................................ 219. (二). 忠在各方面之運用情形 ................................................................................................. 226. (三). 君臣關係由於效忠所產生之緊張性 ........................................................................ 231. 第四節. 禮的意義 ........................................................................................................................................ 243. (一). 禮無不順 ............................................................................................................................... 246. (二). 禮以正民 ............................................................................................................................... 256. (三). 敬為禮輿 ............................................................................................................................... 264. 第五節. 第六章. 義的意義 ........................................................................................................................................ 204. 小結 .................................................................................................................................................. 288. 結論 ...................................................................................................................... 291. 跋 ............................................................................................................................................ 301 徵引文獻 ............................................................................................................................... 303. 3.

(9) 4.

(10) 第一章. 緒論――對於春秋時期道德性質的若干省思暨 研究旨趣. 春秋時期,係指中國在西周東遷(770 B.C.)後不久;大約自公元前 722 年直到 464 年的一段期間。1在這段期間,戰亂頻仍;但耐人尋味的是,道 德依舊作為時人的重要關懷,也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並值得後人留意與探索。 而透過《左傳》與《國語》二書2,則特別有助於掌握該項議題。在這章當中, 吾人將對本著之研究動機、範圍、方法、價值還有與本題相關的重要研究, 予以說明或分析。過程裏,旁涉問題亦復不少,由於此間既存在吾人之反省與 意見陳述,故名曰「對於春秋時期道德性質的若干省思暨研究旨趣」 ,以示其要。. 第 一節. 研究動 機與範 圍 ――由道德考察《左傳》 、 《國語》之重要 性. 1. 春秋時期的起迄,學界一直存在不同認定,常見說法大約有五:一是按《春秋經》始末, 從魯隱公元年(722 B.C.),算至哀公十四年(481 B.C.)。二是從魯隱公元年算至魯哀公廿 七年(468 B.C.),此一主張本於《左傳》續至哀廿七年而來。三是從魯隱公元年算至周定 王五年(464 B.C.),此當與《左傳》內容敘及魯悼公四年(464 B.C.)事有關。四是以魯 隱公元年始計,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476 B.C.),該說乃依《史記.六國年表》起於周元 王元年(475 B.C.) ,故以 476 B.C.為春秋之終。五是由平王東遷算到三家分晉(770 B.C.-454 B.C.)將近三百二十年的時間。以上說法一見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 大學出版社,2005),頁 23。說法二,見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 有限公司,1996),頁 52-54。說法三,見許倬雲, 〈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 ,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1963.12):559。說法四,見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編纂委 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頁 357。並請參 閱勞榦,〈戰國七雄及其他小國〉,收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 會,《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三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 輯委員會,1985),頁 499。說法五,參閱許倬雲,《求古編.春秋政制略述》(臺北:聯經 出版事業公司,1984),頁 353。當然,除此之外,尚有其他說法,也不乏理據,讀者可參 閱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頁 1-3。大要來說,此一 問題,實乃見仁見智,本著由於採《左傳》為研究資材,是以姑採第三說。 2 本文徵引《左傳》、《國語》一依杜預 注,孔穎達 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9)及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前者為精校本, 且吸收清人校勘之成果。後者為目前匯聚《國語》諸家說解,最稱完備者。另外,在文義 闡釋之過程,《左傳》亦間取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北:明達出版社據「漢文大系本」 影印,1986)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北京:中華書局,1990)由於以上書籍均普遍通行, 隨尋隨獲,相關文字亦披覽旋得,故為免行文枝蔓,概不出注。惟徵引必說明出自《左傳》 「某公某年」或《國語》「某語」,俾令讀者檢視。又,為求行文簡潔,遇獨立引文,則杜 預、韋昭之說,一概簡稱為「注」,若逢需要區辨,即標明「杜注」、「韋注」。再則,孔穎 達說,簡稱「《正義》」。竹添光鴻《左傳會箋》,簡稱「《會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簡稱「楊注」。此外,於獨立引文中,假使同時引用上列注解,一律採較正文稍小的 10 級 字,夾注為之,以示區隔,並利於說解;蓋《左》 、 《國》文字古奧,研讀匪易,如此為之, 實不得不然。 1.

(11) 本文於研究選材及動機上,基於兩點,以下分述之。 (一 )、對於「老、孔之前」思想的追索 任 何 關 於 根 源 的 扣 問 ,本 質 上 都 是 令 人 著迷 的 , 也 總 是 學 術 中 最 歷 久 不 衰的課題。 在 先 秦 思 想 中 , 孔 子 的重 要 性 是 人 盡 皆 知的 。 而 在 華 人 社 會 裏 , 縱 使 一 般 人 , 對 於 孔 子 思 想 的梗 概 , 往 往 也能 略 陳 一 二 。 不 過 , 要 是 提 到 孔 子 之 前 的 思 想 景 況 , 恐 怕就 不 是 人 人 可言 的 , 即 使 對 許 多 學 有 專 精 的 研 究 者 , 這 都 是 一 個 大 哉 問。 最 明 顯 的 例子 , 在 以 《 二 十 一 世 紀 》 期 刊 為 園 地的一場辯論中,展露無 遺。 約莫 自 1991 年 12 月起 ,兩位國際知名的學者 ――何炳棣與杜維明, 為了應當如何詮釋孔子的「克己復禮」與「仁」 ,展開了一場辯論。3此一問題無 論在中國思想、歷史、文化等層面都是至關緊要的。是以其間除雙方攻防外,更 連帶吸引學者紛紛投入戰局,包括:勞榦4、劉述先5、孫國棟等。6這場論戰,直 至 1993 年左右才停歇。過程中對於仁的意義,以及孔子論仁而承前人之處,都 有極大的發明。 筆者就讀碩士班時,以《呂氏春秋》為題,隨先師張端穗先生撰寫碩士論文 7. ,先生欲我明白論文寫作應注意時代背景、邏輯思辨、詮釋角度等相關問題,. 故提示閱讀此些論文,當時除愛好其淋漓暢快的文筆外,更在心中獲得諸多啟發, 其中之一便是由何氏這段話而來: 「克己復禮為仁」是引自一種《古志》:而《論語》卻給後人此語是孔子 3. 參閱何炳棣,〈「克己復禮」真銓――當代新儒家杜維明治學方法的初步檢討〉,《二十一 世紀》8(1991.12):139-147。杜維明,〈從既驚訝又榮幸到迷惑而費解――寫在敬答何炳 棣教授之前〉,《二十一世紀》8(1991.12):148-150。兩文收於《二十一世紀》同期,一來 一往,論辯意味濃厚。大抵而言,何氏在論戰期間,似乎是處於孤軍奮戰,雖然如此,他 卻盡可能回應各方批評,大有真理愈辯愈明之氣魄。其相關回應參見〈答劉述先教授―― 再論「克己復禮」的詮釋〉,《二十一世紀》10(1992.4):150-155。 〈答孫國棟教授〈「克己 復禮為仁」爭論平議〉〉,《二十一世紀》13(1992.10):129-133。 4 參閱勞榦,〈與何炳棣院士論「仁」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1991.9):173-177。 應當說明者為:勞氏此文發表早於何炳棣在《二十一世紀》之文,原因乃何氏先就個人見 解詢問勞氏,故勞氏得以在眾人之先,見到何氏觀點,並加評論。又稍可一提的是,勞氏 此文對春秋時期的「仁」,在一般認定的「仁慈」外,又提出「具有好的人緣」 、「好的人際 關係」之新解,不過可能尚待商榷。關於仁後文將有探討,此不贅。 5 參閱劉述先,〈從方法論的角度論何炳棣教授對「克己復禮」的解釋〉,《二十一世紀》9 (1992.2) :140-147。以及另一篇文章, 〈再談「克己復禮真詮」――敬答何炳棣教授〉 , 《二 十一世紀》11(1992.6):148-150。 6 參閱孫國棟,〈「克己復禮為仁」爭論平議〉, 《二十一世紀》12(1992.8):139-142。另有 〈敬答何炳棣教授〉,《二十一世紀》17(1993.6):138-140。 7 拙著為《呂氏春秋名實觀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2.

(12) 自創自說的印象。……就詮釋「克己復禮」而言,《左傳》較《論語》優 越並非我一人的主觀成見,也是清代經學大師毛奇齡、阮元諸人的見解。 8. 大要言之,孔子視「仁」為全德,時常應機地給予各種說明,自當有其「創造性 詮釋」之成分,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9只是何氏對於克己復禮的思想溯源也是有 憑有據,蓋作為曾在人類歷史中存在的個體,孔子並不能自外於這條漫漫長河; 更何況,他對於早先的西周盛世、三代賢者,都是抱持著崇景之心,這亦是確切 無疑的。10是以若因過度強調其創發性,而忽略其繼承性,也不正確。這場壁壘 分明的論戰,雖然最終並未取得共識,但卻帶給了筆者一個疑問,即:孔子之前 的思想究竟如何?老實說,這樣的疑問,可說一點都不奇特。早在民初,經史學 者呂思勉就已提醒研究者應當注意諸子思想的來源,因為他們繼承的特質是明顯 到足令讀者「開卷可見」的。11故考察孔子之前的思想,不論對於儒家或其他子 學,必能發揮極重要的尋根作用。 然而,令人納悶的事出現了,當我們想要為這個「一點都不奇特」的問題, 尋找答案時,立即可以發現,撇開思想文獻留存稀少,而難以進行研究的夏、商 及西周不談。單單是關注對孔子而言具備「近代史」甚至是「當代史」意義的春 秋思想,其相關研究雖有之,但稱得上全面、詳細且深入的著實不多。的確,古 人談論春秋思想者固不在少數,且五經亦多牽涉春秋思想;不過大致來說,古籍 中似無一部全面、深入探討春秋思想的專著。12此當與古人並非採取現代學術論 文方式寫作有關,亦無足詬病。然而,當這樣的情況,也延續到近、現代時 13, 該現象就不得不令人訝異了。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如此的結果?莫非春秋思想是 一個難以研究的主題嗎?在碩士班時期,筆者朦朧地意識到以上的問題,只是彼 時學殖甚淺,未能有所解答。而隨著時間進展,在飽嚐牽攣乖隔的滋味後,直到 著作此文當下,總算是對學術界這樣的選擇稍有認識。簡單說來:這與近代以來 8. 何炳棣,〈答劉述先教授――再論「克己復禮」的詮釋〉:151。 參閱劉述先,〈從方法論的角度論何炳棣教授對「克己復禮」的解釋〉:141、144。 10 孔子說:「吾從周。」又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皆是繼承傳統之 意。語出《論語》〈八佾〉、〈述而〉,見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北京:中華書局,2012), 頁 65、93。本文因多處引用《四書章句集注》,為求簡明,此下一律注云《集注》某頁。 11 呂思勉云: 「先秦諸子之學,極為精深,果起自東周,數百年間,何能發達至此?且諸子 書之思想文義,皆顯分古近,決非一時間物,夫固開卷可見也。」氏著, 《先秦學術概論》, 收於《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頁 14。 12 古籍中論及春秋思想者不勝枚舉,諸如: 《柳河東集》 、 《東萊博議》 、 《揅經室集》等。至於五 經,可反映春秋思想之處亦夥,本著於以下諸章便多處徵引古籍與經書之相關記載,此處不一一 陳述。然就筆者所見,並無一部以春秋思想為主題,全面且深入的古著。 13 當然,這並不表示近、現代學者,完全未注意春秋思想,只是相關專著,確實不多。而近、 現代學者研究春秋思想的概況,亦請參閱本章第四節。 3 9.

(13) 思想史的風氣密切相關,而此一風氣又涉及中國思想研究的起點在何處,以及材 料鑑定的問題。這兩者時常被人共同論述,故以下即對此析論之。 1.. 中國思想研究的起點方面. 任何中國思想的研究者,無可否認的,都不能忽略胡適的《中國古代哲學 史》以及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這兩部首開風氣的大作。它們對後人的影響甚鉅, 而這些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於此,吾人只注意與本題有關的「截斷眾 流」即可。 「截斷眾流」 ,本是蔡元培在民國七年對胡適《哲學史》的盛譽之一,其說 為: 中國民族的哲學思想遠在老子、孔子之前,是無可疑的。但要從此等一半 神話,一半政史的記載中,抽出純粹的哲學思想,編成系統,不是窮年累 月,不能成功的。適之先生認定所講的是中國古代哲學家的思想發達史, 不是中國民族的哲學思想發達史,所以截斷眾流,從老子、孔子講起。這 是何等手段!14 截斷眾流為佛家語15,在禪門定學特指停息胸中流注不停,相續不斷,一如瀑流 紛然沓至,遷謝無常的雜、妄之念。16坦白說,這個譬喻可說是極其生動。常人 苦於雜念,心緒紊亂,亟需「截斷」以定心,而「截斷」正是超越的開始。但是 能不能意識到「截斷」的重要性,並隨之以精進修行與刻苦意志持續,若非自始 即有相當識見,也是做不到的。 只是我們要問,胡適究竟「截斷」了些什麼?這誠如蔡元培所說,為老子 以前的思想。因為它們對胡適來說正是困擾哲學研究的「眾流」,試見胡適自己 的說法: 中國哲學到了老子、孔子的時候,纔可當得「哲學」兩個字。我們可把老 子、孔子以前的二三百年,當作哲學的懷胎時代。17 老、孔之前的思想既然算不得哲學,自然也就無足深論。在那個動盪的民初時代,. 14. 見蔡元培為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所作的〈序〉,參閱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頁 2。唯可一提的是:胡適在民國七年發表 了《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其後因著手《中國中古思想史》的「長編」,故向商務印書館 建議,將《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以《中國古代哲學史》一名刊行。 15 宋代葉夢得提到「截斷眾流」出於禪「五家七宗」之雲門宗。參閱氏著,逯銘昕 校注, 《石林詩話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卷上,頁 18。 16 參閱智顗大師 述,寶靜法師 講,《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 (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 育基金會,1996),頁 119。金滿慈 著,南懷瑾 批,《參禪日記續集》(臺北:老古文化 事業公司,1986),頁 126。 17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頁 30。 4.

(14) 這樣的著作方式,何啻為學界的天崩地解: 在民國六年我在北京大學開講中國哲學史之前,中國哲學是要從伏羲,神 農,黃帝,堯,舜講起的。據顧頡剛先生的記載,我第一天講中國哲學從 老子、孔子講起,幾乎引起了班上學生的抗議風潮!後來蔡元培先生給這 本書寫序,他還得特別提出「從老子、孔子講起」這一點,說是「截斷眾 流」的手段。其實他老人家是感覺到他應該說幾句話替我辯護這一點。18 班上學生緣何抗議?還蔚為風潮?實因胡適對哲學材料的甄定法,使中國哲學思 想著著實實地缺了一大塊。就這點來說,胡適在處理中國哲學時代斷限的膽大果 斷,或許遠比他從杜威那帶回來的「實用主義」影響更為深遠。實用主義,還只 是一種評斷思想的方法或人生觀而已,但是將老子之前略去不談,不但限縮中國 哲學的歷史,更會造成思想溯源的困難。19 無獨有偶,類似的情形,我們也可以在馮友蘭的《三松堂自序》覘知 : 在我們班講中國哲學史,就從三皇五帝講起。講了半年才講到周公。我在 北京大學當學生時,給我們講中國哲學史的教授,基本上都還是沒有超出 中國封建哲學史家的範圍。秦漢以後封建哲學家們,在講述自己的思想的 時候,無論有沒有新的東西,總是用注解古代經典的方式表達出來。從表 面上看,似乎後來的思想,古代已經有了,後來人所有的不過就是對於古 代經典的不完全了解。20 這是馮氏回憶 1910 年代中期在北大修習中國哲學史課程的情形。他從歷史演進 的角度,質疑將上古思想視為圓滿含括一切,是否合理?其後,在 1931 年,馮 氏發表了《中國哲學史》21,採取了比胡適更為保守的看法,而僅僅從孔子講起。 22. 若問:胡、馮二人究竟是基於什麼樣的因素,而對先秦哲學探討的起始點 有著如此相近的判斷呢?乃至視老子或孔子之前的思想為不予探討之「眾流」? 除了神話的因素外;就書籍名稱來看,「哲學」與「思想」所指並不相同,在英 18.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頁 4-5。 現代考古尚無法斷定黃帝時代,只能推測在原始社會末期,即公元 2000 前年左右,至於 夏代則約在公元前 2070-1600 左右。參閱沈起煒,《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古代卷》(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頁 9-11。因此哲學史若從孔子(551 B.C.-479 B.C.)講起,形同 讓中國思想空白了將近 1500 年。 20 馮友蘭, 《三松堂自序》,收於馮友蘭, 《三松堂全集》第一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頁 170。 21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於 1931 年由神州國光社出版上冊。到了 1934 年才由商務印書 館同時發行上下冊。 22 馮友蘭云: 「在中國哲學史中,孔子實佔開山之地位。後世尊為惟一師表,雖不對而亦非 無由也。以此之故,此哲學史自孔子講起。」氏著,《中國哲學史》(出版項未載明),頁 29。 5 19.

(15) 文裏,哲學是 philosophy,而思想則是 thought,哲學史之目的在於掌握具有「體 系」的哲學家之思想,描述其思想根源、形成過程與脈絡。但相較於哲學史的偏 嗜23,思想史則關注廣大的思潮、歷史背景以及某些觀念的作用等。 24 這種區別 在受過西式教育的胡、馮來說,是了然於心的。25因此,從構成系統與否,而決 定研究對象時,便很容易將孔、老之前不易掌握的材料視為素樸、不成體系而未 予關注了。26 然而,除了哲學一詞本身的定義外,胡、馮對於研究範圍的界定,還牽涉 了材料鑑定的問題,以下別論之。 2.. 材料真偽的鑑定方面. 在清人樸學辨偽的基礎上,一直到民初漸興的疑古氣氛中27,使得胡、馮特 別重視研究的準備工作,這點尤其表現在辨析材料的真偽,他們深怕運用了「偽 材料」招來非愚則陋的誚責。28因此進行研究前不免要探討某部典籍的著者為誰? 完成時代為何?其中的述古,能否精確描摹早先景象?這些疑慮,導致二人對春 秋末期以前的思想材料,採取極度保留的態度,論述既少,處理也過於簡化。29 然而,就在如此一截、這般一斷之後,老子、孔子之前的思想,便往往不 23. 西方學者萊特(Wright)指出哲學史方法的缺陷在於「往往孤立地考慮思想,而不涉及 一個時代全面的知性生活;又常忽略一個觀念的產生、廢棄、或陰魂不散的原因。 」參見 氏著,張端穗 譯,〈研究中國思想的方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5.5(1982.5):17。 24 哲學史與思想史兩者的差異,參閱李弘祺, 〈試論思想史的歷史研究〉 ,收於李弘祺等著, 《史學方法論集》 (臺北:食貨出版社,1980) ,頁 199-216。以及羅多弼(Torbjörn Lodén), 〈觀念的意義與功能辨析〉,《二十一世紀》18(1993.8):108。 25 胡適在〈導言〉中,雖將哲學定義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 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則材料本身是否構成系統,實非判定「哲學」的 要件。換言之,探討人生「根本」問題的隻字片語,自當屬於哲學表述,應予研究。只是 到了談論哲學史研究的「原料」時,他對材料的認定就比較狹隘了,表示「哲學史的原料, 即是各哲學家的著作。」如此老、孔之前的材料,也就摒除在外。參閱氏著,《中國古代哲 學史》,頁 3-14。 26 嚴格來說,若依西方定義下的「哲學」來看,中國恐怕沒有一部著作符合哲學標準。不 過,許多學者並不贊同只以西方邏輯與知識論的角度評斷中國有無哲學,參閱牟宗三, 《中 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頁 7。 27 大致說來,民國十五年由顧頡剛等人所編輯的《古史辨》第一冊出版後,歷史研究的主 流已確立於疑古之地。參閱杜正勝, 〈中國古代社會史重建的省思〉 , 《大陸雜誌》82.1( 1991.1): 15-16。馮友蘭對於自己的哲學史不由老子談起而由孔子談起,也說他是根據春秋戰國時代 的社會情勢,斷定「老聃晚出」,並自詡胡適在老子後出的問題上「疑古的程度不及梁啟超 和我」。參閱氏著,《三松堂自序》,頁 188。 28 蔡元培在《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的〈序〉讚美胡適具有「漢學」底子,能處理周秦書 籍「材料問題」的真偽。此外陳寅恪為馮友蘭《哲學史》所撰之〈審查報告〉 ,也提到馮氏 「能審定偽材料之時代及作者而利用之。」以上參閱胡適, 《中國古代哲學史.序》 ,頁 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審查報告一》,頁 2。 29 試見胡適處理「中國哲學發生的時代」這議題,其根本只是對「西周末」至「春秋末」 期間,時局巨變下人心反應的簡單描述,連哲學意涵大概都稱不上。參閱胡適, 《中國古代 哲學史》,頁 36-39。 6.

(16) 在中國思想研究者關注的範圍,甚至因為疑古與偽作的憂慮,而令人卻步30,這 無疑是矯枉過正了。是以部分有識之士,針對學界此種習氣大表不滿而提出撻伐, 如方東美: 胡適……看的書實在太少,有許多書他不敢看、不能看,他沒有看的能力, 結果對中國古代歷史產生誤解。他對《尚書》尚未了解,即認為它代表神 話,不是歷史。……所以當時總把各種歷史斬頭去尾,縮短歷史的時間。 31. 質言之,《尚書》所反映的三代哲學,縱然未必全真,但也未嘗不能探討。然而 在胡適眼中,《尚書》全然不具史料價值,只是一部或出於儒家造作,或為古代 歌功頌德的書。32如是,哪來什麼哲學價值呢?而方東美的指控也是相當嚴厲, 「不能看」批評了胡適閱讀與認知的能力,「不敢看」則一語道盡「偽書」形諸 學者內在的心理壓力。「縮短歷史的時間」更不啻為文史研究者的自伐其根。事 實上,若再稍贊一辭的話,一個人既然「不能看」 ,則其所認定之「不敢看」 ,當 然也未必正確。反之,一個人若多所畏忌而「不敢看」,久之,也可能演為「不 能看」的結果。學術研究的得失,除了勤耕不輟之外,資質、態度以及路向的選 擇竟是這般重要。 除了方氏之外,錢穆也對此學界習氣有所議論,他注意到忽視六經的歷史 意義,實與清末的今文學脫不了干係。他提到清末康有為(1858-1927)名噪一 時的〈孔子改制考〉問題重重,而其中最大扭曲便在視《六經》為孔子「託古改 制」的工具。此一觀點意味著《六經》既與此前的歷史傳統毫無關聯,亦非面對 歷史傳統進行抒發的論述,而純係孔子為求改制嚮壁虛造所成。如此,《六經》 的閱讀重心,便只可置於孔子思想的探討,而非這些書籍具有什麼樣的歷史性。 這種認定的確賦予孔子一個無以復加的地位,可是就在此一不當哄抬下,甚深的. 30. 比如《左傳》就被指為偽作。尤其從晚清劉逢祿以來,包含康有為、廖平、崔適、錢玄 同等今文家,大肆抨擊《左傳》。康有為更提出《左傳》是劉歆割裂《國語》,並竄亂、偽 作而成。諸說參閱張心澂, 《偽書通考.春秋左氏傳》 ( 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 ,頁 350-411。 洪業, 《洪業論學集・春秋經傳引得序》 (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 ,頁 223-289。 鄭良樹,《續偽書通考.春秋左氏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頁 655-838。而從錢 玄同對《左傳》的看法,亦不難感受偽書帶給學者的影響,蓋其雖不敢盡非《左傳》內容, 但在使用態度上,卻寧可選擇錯殺,也不願縱放,謂: 「我們對於《左傳》亦只能視同偽書。 其凡例等等固必須摒棄;即其敘事之部分,雖非全屬偽造,而偽造者亦必有之,故引用時 必須審慎,與其過而存之也,寧過而廢之,如此庶不至為劉歆所紿。」試想:在劉歆作偽 的陰影下,即使多麼合理的記載,亦能懷疑,並且「過而廢之」 ,如此則《左傳》一書,尚 存多少可用的材料呢?錢氏說見《錢玄同文集.重論經今古文學問題》第四卷(北京,中 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頁 211。 31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50。 32 參閱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頁 20。 7.

(17) 負面影響也伴隨而來,錢氏云: 就古代學術分野言,康氏似乎只承認了戰國以下之所謂百家言,卻不再承 認有百家興起以前之傳統的王官學。就後代學術觀點言,康氏似乎是只看 重了經學之大義而忽略了史學之實迹。……此後的中國學術界,不幸是延 續了康氏的意見和路徑。他們總也提及到孔子,但不幸的是,不僅把孔子 和其以前的歷史傳統分開了,又且把孔子和其以後的歷史關聯也忽略 了。……僅把孔子懸空孤立似的,當作古代一哲人或思想家看……卻不問 他這一套哲學和思想之在其以前的實際淵源,和在其以後的實際影 響。……正因近代中國人對孔子評價之意態與途徑有不同,因此研討孔子 思想的,也專重了《論語》,偏忽了《春秋》。33 歷史,常常帶著些許的弔詭。「孔子改制」之說,在發表之初已被許多人嗤之以 鼻34,而在當今學術,亦無信徒。只是蟄伏在此種觀點下的暗流,卻「不幸」被 「延續」了,而能夠不受這種趨向影響並自主看待學術問題的人著實不多。35即 使在今天,將「中國史從腰切斷」36 ,「懸空孤立」地看待孔子,依舊是許多中 國思想著作的缺陷,是以學者對此或有「昧本」之嘆。37而隨著時間的進展,出 土文獻的增加,當代對於以往的辨偽學,開始多所反省,中國學者李零便直道「傳 統辨偽學」,在判定先秦著作時,總是根據簡單推理,無視古書形成的實況,致 生「大謬」 ,這樣的大謬使得東周史出現大幅的空白。38當我們了解這些緣由後, 再細思此處錢穆及前文方東美、何炳棣的立場,便可明白孔子之前思想的研究是 多麼重要的事了!這正是本文撰作動機之一。 (二 )、對於春秋時期道德的探究 老、孔之前思想的重要性,業謹陳之,而欲對 其 考 索 ,則 「 春秋 」時 期 33. 錢穆,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孔子與春秋》 ( 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71) ,頁 275-276。 孔子改制說之駁斥,參閱劉師培, 《左盦外集.論孔子無改制之事》 ,收於劉師培, 《劉申 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頁 1635/c-1654/a。范文瀾,《群經概論》,收於 《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頁 308-324。 35 以同樣身處民初的熊十力來說,他對中國學術的淵源看法便與胡、馮有別,他在《原儒》 裏主張孔子之學,乃是將「堯舜文武之政教」的「實用派」 ,以及伏羲畫八卦以來的「哲理 派」 ,兩者共冶一爐而成,其說雖不免可疑,但至少他是能夠意識到孔子以前思想的重要性。 參閱氏著,《原儒》(臺北:大明王氏出版公司,1975),頁 23-29。 36 參閱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左傳》,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錢賓四先生全集》 54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頁 70-71。 37 學者劉正浩謂: 「蓋戰國思想,本由春秋思想孕育而成,近世講論中國古代哲學,均自戰 國始,而不參稽《左傳》 ,上溯春秋,殊為昧本(馮氏《中國哲學史》略有涉及,然而未備) 實亟待矯正之事也。」說見氏著, 〈六十年來之左氏學〉 ,收於程發韌 主編, 《六十年來之 國學(一)》(臺北:正中書局,1972),頁 510。 38 李零,〈出土發現古書年代的再認識〉,《九州學刊》3.1(1988.12):105-107。 8 34.

(18) 當 是 最 不 容 放 過 的 。 只 是 春秋 思 想 , 是 一個 涵 蓋 範 圍 如 此 廣 大 的 課 題 , 又 該 如 何 掌 握 ? 此 當 從 兩 方面 論 之 : 一 方面 , 所 憑 藉 之 材 料 為 何 ? 另 一 方 面 則是運用什麼樣的角度觀 察這些材料? 就 第 一 方 面 言 , 與 春 秋時 期 最 相 關 的 著 作, 當 然 非 春 秋 三 傳 與 《 國 語 》莫 屬了。 然而 ,三傳 中的 《公》、《 穀》, 首重詮 解《 春秋經 》筆 法, 聚 焦 於 微言 大 義的 發 掘, 其 著作 目 的在 於「 以 義 傳經 」。 39 縱 使 偶 有道 及 春 秋 史事,份量終究遠不及《 左傳》與《國語》,故朱熹早有斷語謂: 《左氏》是史學,《公》、《穀》是經學。40 《 左 傳》是否徒為史學,不乏 爭議。因為在傳統「三傳」的概念中,《左 傳》畢竟也是解經之作,而且它也確確實實存在著對經文的闡述 41,然而 一 旦 僅 由 筆 法 的 角 度 觀 察 ,側 重 經 文 褒 貶, 則 《 左 傳 》 與 其 他 二 《 傳 》 將 同 樣只能成為春秋筆法的附 庸,其存在僅為揣摩孔子的褒貶思想 42,此 種 思 維 所 表 現 的 意 義 , 就 只能 是 一 派 , 也即 是 儒 家 學 派 之 觀 點 ; 甚 至 是 一人,也即是孔子本人的思想。 43然而,相對於二傳,較少措意於筆法的 《左傳》,所蘊 含的大量歷史記載卻可能因此而遭到忽視。是以,朱熹的 說 法 雖 然 未 必 正 確 , 但 是 他對 《 左 傳 》 史學 特 質 的 意 見 , 卻 是 正 確 的 , 因 為 《 左 傳 》 所 載 春 秋 史 事之 豐 富 , 絕 對是 古 來 同 類 著 作 無 出 其 右 者 。. 39. 「以義傳經」的定義,參閱徐復觀, 《兩漢思想史.原史――由宗教通向人文的史學的成 立》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頁 270-271。 40 黎靖德 編,《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頁 2152。 41 《左傳》中有大量例子,證明它有解經之用。此略舉一二,僖元《經》:「八月,公會齊 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于檉。」 《傳》: 「秋,楚人伐鄭,鄭即齊故也。盟于犖,謀救 鄭也。」傳文記載會盟卻沒有主詞,原因就在《經》文已先提到參與人員,故不贅述,而 傳文的「也」字,明顯為解釋的語氣。又如襄元《經》:「秋,七月,仲孫蔑會晉荀罃、宋 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人于戚。」 《傳》 :「會于戚,謀鄭故也。」讀者可以試想,此條 若不搭配《經》而單看《傳》 ,實在是文不成義。故楊伯峻注《左氏》時,亦曾明確表示《左 傳》解《經》,參閱《春秋左傳注》,頁 869。至於《左傳》對於大義的闡述,若「凡例」, 或者鄭伯克段之「克」,均屬耳熟能詳者。 42 舉例來說,三傳或後代研究者所意圖挖掘的大義,即欲尋得孔子(或周公)對某類事件 判斷的通則,而該通則具有廣泛運用、顛撲不破之性質。 43 三傳的解釋屬於儒家學派,大致沒有問題。至於三傳能否精確傳達孔子所述(這可能還 涉及孔子是否著《春秋》的問題),便很難說了,即使三傳裏有若干說法與孔子不相違背, 甚至符合孔子思想,頂多也只能說兩者主張具有一致性。若要進而認定某筆法必為仲尼所 道,便有過度解釋之虞。故擺在眼前的困境是:三傳詮解經文或異,誰才代表真孔學?這 的確對治經者產生極大困擾。不過,若回到先秦學術之實情,劉師培曾提出一極具參考價 值之說。他指出三傳雖有差異,卻不乏相同,這顯示它們絕非水火不容。而其相異之由來, 當是孔子講解《春秋》時採取口耳相傳,過程中或旁徵事實、或判斷是非、或舉微言,弟 子各記所聞,遂生差異。正因三傳皆有所本,故先秦學者兼習三傳者甚多,而無漢代今文 家入主出奴之缺失。以上參閱氏著,《漢代古文學辨誣》,收於氏著,《劉申叔先生遺書》, 頁 1613/c-1617/a。不過關於劉說,筆者認為有一處稍需補充,即:學術在傳承過程裏,實 可能產生變化。故三傳內容,是否處處均能反映孔子觀點,仍應持保留態度。 9.

(19) 若 再 輔以與《左傳》關係極其 密切的《國語》,則透過史事之理解,抽繹 彼 時 思 想 之 梗 概 , 當 可 收 「雖 不 中 , 亦 不遠 」 之 效 ! 此 則 清 人 陳 澧 早 有 洞悉: 當知所謂道德仁義、憲章墳典、故實文獻、經學、德行名言,皆出於孔 子之前,賴有《左傳》 、《國語》述之,至今得以考見,此左氏之功之大 也。44 是《左》、《國》實為治春秋之津梁,筆者今之所為,純為繼踵前賢之志耳。 然 於 此 亦有 必 要對 《左 》、《 國 》二 書 之性質 略 予 說明 , 茲先 就前 者 論之。 《左傳》,漢人稱《左氏春秋》、《左氏傳》或《左氏》45,而《左傳》 一名誠屬後起,估計出現於漢末到晉這段期間。 46《 左氏春秋》存在的事 實,漢代並無任何質疑。至於後世因為該書衍生的諸多爭議,追根究柢, 實 源 自 西 漢 哀 帝 時 期 劉 歆 請立 《 左 氏 》 為學 官 , 而 與 今 文 家 爆 發 的 衝 突 有關。 47今文學家主張的《左氏》「不 傳(ㄓㄨㄢˋ)《春秋》 」,此後更時常 被 作 為懷疑《左傳》的依據。 48 概 要 言 之, 歷 來認 為 《左 傳 》可 疑 者, 主要 多 由 該書 內 容、 體 例 、 由 來 立 論 。 著 眼 點 不 外 乎 :經 文 與 傳 文 差異 、 續 經 、 續 傳 、 君 子 曰 、 凡 例 、 內 容 有 無 附 益 、 詮 釋 經文 的 策 略 符 合傳 體 否 、 是 否 為 左 丘 明 作 、 左 丘明是否即《論語》所提及者、漢人敘述的《左傳》師承屬實否、 《左傳》 是否劉歆偽作。而針對上述問題的議論甚夥,謂之汗牛充棟亦不為過。 49 就筆者了解,以上這些問題,劉歆偽造說無法成立顯然為學界共識 50,其 44. 陳澧,《東塾讀書記》(臺北:世界書局,1961),頁 427/b。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孔子)論史記舊文,興於魯而次《春秋》。……魯君子左丘明懼 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 《漢書.藝文志》 : 「 《左氏傳》三十卷。」 《漢書.儒林傳》 : 「庸生授清河胡常少子,以明《穀梁春秋》為博士、部 刺史,又傳《左氏》 。」以上參閱司馬遷, 《史記》 (北京:中華書局,1982) ,頁 509-510。班固, 《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1962),頁 1713、3607。 46 將《左氏春秋》或《左氏傳》稱為《左傳》,欲表達者,即此書乃孔子《春秋經》之「傳」。 然而這個名稱究竟何時出現?張蓓蓓認為始於晉朝杜預之《春秋經傳集解》 ,劉正浩則認為是《左 氏》在東漢受到公認後的事。推劉氏之意,漢末古文派力量抬頭,則其意當在漢末。以上參閱張 蓓蓓, 《認識國學》 (臺北:臺灣書店,2000) ,頁 85。劉正浩, 《左海鉤沈》 (臺北:東大圖書股 份有限公司,1997),頁 25。 47 參閱章炳麟, 《春秋左傳讀敘錄》 ,收於章炳麟, 《章氏叢書》 (臺北:世界書局,1981) ,頁 12/a-12/c。 方孝岳, 《左傳通論》(上海:上海印書館,1935) ,頁 60。 48 班固,《漢書・楚元王傳》,頁 1970。 49 《左傳》真偽及相關問題的探討,可透過以下三者,得一概觀。張心澂, 《偽書通考.春秋左 氏傳》 ,頁 350-411。鄭良樹,《續偽書通考.春秋左氏傳》 ,頁 655-838。洪業, 《洪業論學集・春 秋經傳引得序》 ,頁 223-289。 50 康有為的劉歆偽造說提出後,風從者不少。然而經過學術界的沈澱與省思後,現今已無人同 10 45.

(20) 餘則 不免呈現 若干論者的 自由心證 51, 換言之, 疑者終究 可以選擇恆 疑。 不 過 ,必須指出,就現今學界 的看法,《左傳》成於戰國時代,此乃確切 無 疑 。 至 於 它 著 作 的 目 的 是否 為 了 解 經 ?由 晚 近 馬 王 堆 出 土 的 簡 帛 《 春 秋事語》推估;戰國時期確實可能存在憑藉史事解釋《春秋經》的方式。 52. 換言之《左氏春秋 》於戰國被視為解經之作的可能性相當高。另外,從. 古書編著、流傳,還有出土文獻的狀況思考;古籍之形成,常為一漸進過程, 後人實不宜因為部分材料可疑,否定全書真實性。53 的確,《左傳》當中容有可 疑處,然而這樣的情形並不多。且就該書內容看,顯然得有相當依據與素養方能 為之,54因此漢人關於《左傳》的敘述,仍有一定的道理。不論如何,欲明白春 秋時代之情形,《左傳》至今仍是極為重要的一部書,此乃不爭之事實。 次敘《國語》。該書舊傳左丘明著,《史記》、《漢書》皆主此說。 55而 由 於 這 個 因 素 , 加 上 《 國 語》 多 記 春 秋 列國 之 事 , 遂 有 《 春 秋 外 傳 》 之. 意此一觀點。對於康有為及其前今文家之駁斥,參閱章炳麟, 《春秋左傳讀敘錄》 ,收於章炳麟, 《章氏叢書》 ,頁 1/a-56/d。劉師培, 《讀左劄記》 ,收於劉師培, 《劉申叔先生遺書》 ,頁 349/a-358/a。 錢穆,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劉向歆父子年譜》 (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71) ,頁 1-163。 孫次舟, 〈左傳國語原非一書證〉, 《責善半月刊》1.4、1.6、1.7(1940.5、1940.6) :2-6,7-10, 11-16。黃彰健, 《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論哀帝時劉歆之建議立古文經學》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研究所,1992) ,頁 19-86。 51 比如《左傳》莊廿六,「經」「傳」各自言其事, 《會箋》解釋云: 「此年經傳各自言其事者, 或經是直文,或策書雖存,而簡牘散落,不究其本末,故傳不復申解,但言傳事而已。」這是臆 測之詞。又譬如章炳麟、劉師培依古說主張《左傳》是與孔子同時的左丘明所著,且左丘明於戰 國初期仍可秉筆為《傳》,張以仁、胡念貽認為左丘明著書的說法並非絕無可能。但洪業則判斷 《左傳》出自漢初張蒼,錢穆則以為與吳起有關。這其實反映了古書雖不可盡信,但若不信而欲 立他說,難免人言人殊。而就這個問題言,張以仁及胡念貽的觀點,似乎較為合理。以上諸說參 閱章炳麟,《春秋左傳讀敘錄》 ,收於章炳麟, 《章氏叢書》,頁 2/c。劉師培, 《讀左劄記》 ,收於 劉師培, 《劉申叔先生遺書》,頁 349/c。張以仁,《春秋史論集・從國語與左傳本質上的差異試論 後人對國語的批評》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頁 131。胡念貽, 〈 《左傳》的真偽和寫 作時代問題考辨〉 ,收於傅永聚,韓鍾文 主編, 《儒家經典研究》 (北京:中華書局,2003) ,頁 464-466。洪業, 《洪業論學集・春秋經傳引得序》 ,頁 286。錢穆, 《中國史學名著.左傳》 ,頁 53。 52 馬王堆的《春秋事語》 ,內容以紀事為主,評騭史事多由政治上的利害得失著眼,且引用閔子 騫說,亦具有論贊性質,凡此均與《左傳》形式雷同,則《左傳》釋經之方式洵非特例。而據《春 秋事語》亦可推估,從春秋末到戰國這段期間,儒家解《春秋》 ,應當是處於百花齊放的狀態。 有關《春秋事語》與《左傳》相近處,參閱吳榮曾, 〈讀帛書本《春秋事語》 〉 , 《文物》501(1998.2): 35-38。 53 早在民初呂思勉談諸子時便云:「讀子者,不能以其忽作春秋時人語,忽為戰國人之言,而疑 其書之出於偽造;……先秦諸子,大抵不自著書。……書中記及其人身後之事,及其文詞之古近 錯出,固不足怪。」見氏著,《先秦學術概論》 ,頁 17。而吾人看待《左氏》亦當如此。此外, 李零則考量古籍成書以及出土文獻之狀況,說明古書增補不足以定其偽,並斷言《左傳》為真。 見氏著, 〈出土發現古書年代的再認識〉:105-136。 54 陳槃即云: 「余相信,左傳一書之架構、取材,大氐不外乎是(左傳中有戰國以後人竄亂之說, 究屬有限) 。此等舊文、舊史,固皆史氏舊藏,其來有自。」見氏著, 《澗莊文錄. 『左丘失明厥 有國語』辨》(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 ,頁 5。 55 《史記.太史公自序》提到:「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見司馬遷, 《史記》 ,頁 3300。班 固〈藝文志〉春秋家中,有《國語》二十一篇。班氏自注:「左丘明著」 。見《漢書》 ,頁 1714。 11.

(21) 稱 。 56不 過歷 來懷 疑左 丘明 為作 者的 ,時 有所 見 57 , 只是 擁護 司馬 遷說的 亦 有 之 58,據張以仁詳盡考證,相關懷疑均無法推翻以司馬遷為代表的舊 說,其論堪稱公允。59然而不足以推翻,尚不表示司馬遷的說法即屬正確。 60. 因此《國語 》究竟是否真為左丘明作,一時之間恐怕還難以釐清。不過. 可 以 確 認的 是 ,它 成 書於 戰 國時 代 61 , 性 質屬 於 周 人歷 史 著作 中 的《 語》 類 62, 故 其記 載自 應有 相當 根據 ,益 以保 存大 量春 秋史 事 63 , 因此 在沒有 更 充 分的材料出現前,取之討 論春秋時期,實屬必要且恰當。 以 上既於本 著憑藉 之材料有 所說明 ,此下則 復就 觀察《左》、《國》的 角度論之。 近代新儒家先驅梁漱溟嘗斷言中國「以道德代宗教」 。64牟宗三亦曾概括 中國哲學具有特重「內省修德」與「德性實踐」之性質 65,因 此欲掌握 傳統中 國社會之精神,「道德」可說是不二法門。 當然,以上的說法,也有可能只是學者的獨斷或印象式批評,未必適用於 56. 《論衡.案書》:「《國語》,左氏之外傳也。左氏傳經,辭語尚略,故復選錄《國語》之辭以 實。」又,韋昭在〈國語解敘〉中認為左丘明寫成《左傳》後, 「雅思未盡」 ,於是復採史事以成 《國語》 ,並云: 「其文不主於經,故號曰『外傳』……實與經藝竝陳,非特諸子之倫也。」以上 參閱楊寶忠 校箋, 《論衡校箋》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頁 903。 《集解》 ,頁 594。 57 懷疑左丘明著《國語》之說,參閱張心澂, 《偽書通考.春秋左氏傳》 ,頁 521-531。孫次舟, 〈左傳國語原非一書證〉,《責善半月刊》1.4、1.5、1.6(1940.5、1940.6):2-6,7-10,11-16。 錢穆, 《中國史學名著・左傳》 ,頁 62。 58 相信左丘明著《國語》者,參閱劉師培, 《春秋左氏傳答問》 ,收於劉師培, 《劉申叔先生遺書》, 頁 382/a。劉咸炘, 《推十書.春秋國語論》 (成都:成都古籍書店,1996) ,頁 1445。毛起, 《春 秋總論初稿》 (上海:貞社,1935) ,頁 100-101。施之勉, 〈國語確為左丘明作辨〉 , 《大陸雜誌》 68.2(1984.2) :47-48。施之勉, 〈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 《大陸雜誌》70.5(1985.5) :46-47。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原史――由宗教通向人文的史學的成立》卷三,頁 291。 59 參閱張以仁,《春秋史論集・從司馬遷的意見看左丘明與國語的關係》 ,頁 61-103。 60 張以仁曾在比較《國語》諸語後,說道: 「 ( 《國語》)同書一事,卻都有不同的重點,並適合 各國的身分,這一點也可證明各語並非出自同一作者。」似以《國語》不全由左丘明執筆。然而 當比較〈周語〉 、 〈晉語〉的差異時,其又云: 「〈周〉 、 〈晉〉二語,詳略之間,異同所在,極有分 寸,極見匠心,如是一人之作,實是天縱之才。」又刻意不否定左丘明一人所作的可能。見氏著, 《春秋史論集.從國語與左傳本質上的差異試論後人對國語的批評》 ,頁 169-171。 61 參閱張以仁, 《春秋史論集.從國語與左傳本質上的差異試論後人對國語的批評》 ,頁 106-109。 王樹民, 〈國語的作者和編者〉,收於徐元誥, 《國語集解》,頁 603。按: 《國語》記晉國三家滅 智伯,以及魯悼公諡號,說明該書完成不能早於戰國初年。 62 參閱劉咸炘, 《推十書・國語》 ,頁 918。蒙文通, 《古學甄微・周代學術發展論略》 ,收於黃小石 編, 《蒙文通文集》第一卷(成都:巴蜀書社,1987) ,頁 3。王樹民, 〈國語的作者和編者〉 ,收 於徐元誥,《國語集解》 ,頁 601-602。 63 按: 《國語》作者究竟是編輯的成分多,還是著述成分多,至今難以確認。不過即使書中存在 作者的文筆,也不能等同於偽造,或者是作者的觀點。在筆者,無寧選擇相信作者的史德、史學、 史才、史識。此由其他典籍所記,存在與《國語》相同,並可相互闡發處,亦能確認。 64 參閱梁漱溟, 《中國文化要義》 ,收於劉夢溪 主編, 《中國現代學術經典 梁漱溟卷》 (石 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頁 330-337。值得注意的是,梁認為自周孔以下,中國文 化即以道德為核心,只是周公時所重尚在制度,而較少闡揚制度之精神。 65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頁 14-15。 12.

(22) 春秋時期,那麼,我們不妨了解前人是如何看待春秋時期的思想特色,而這些論 述時常又是透過春秋與戰國的比較而得: 周室自文、武始興,崇道德,隆禮義,設辟雍、泮宮、庠序之教, 陳禮樂 、 弦歌移風之化 。 敘人倫,正夫 婦,天下 莫不曉然。…… 康、昭之後,雖有衰德,其綱紀尚明。及春秋時,已四五百載矣, 然其餘 業遺烈,流而未 滅。 ……及春秋 之後,眾 賢輔國者既沒, 而禮義 衰矣。 …… 仲尼 既沒之後,田氏 取齊,六 卿分晉,道德大 廢,上下失序。(〈戰國策書錄〉) 66 這出自西漢負責整理中秘書籍的劉向,其觀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所 謂「 崇道 德」、「隆禮義」,未嘗不可用「道德」二字統括,蓋道德本作為諸德之總 稱 , 而 行 禮 義 亦 必 恃 當 事 者之 道 德 。 劉 向強 調 : 春 秋 之 時 , 雖 然 王 綱 解 紐 , 道德不比周初,但聖王的 「 餘業遺烈,流而未滅 」。要降及戰國,道 德 才 成為明日黃花,一去不返 。故以春秋時期,猶尚道德,自不為過。 迄宋,曾鞏在整理《國策》舊秩之餘,也曾興發與劉向一樣的感慨。 67. 其 後 南 宋呂祖謙與清初顧炎 武均是如此。 68 平 心 而 論 , 劉 向 對 文 、武 開 創 新 局 、 治 業昌 隆 的 認 定 不 免 有 想 像 增. 飾 之 嫌 。 只 是 曾 、 呂 、 顧 等人 卻 也 與 他 所見 略 同 的 陳 述 晚 周 與 戰 國 的 差 異 , 這 就 不 能 純 然 歸 於 個 人見 解 了 ! 是 春秋 時 期 之 道 德 , 當 於 時 人 有 舉 足 輕 重之意義,苟能由此著手 ,則於彼時思想之了解,可謂思過半矣! 然而什麼是道德呢?唐君毅曾指出道德為一個人的「明體之學」,其 乃 透 過內部心靈反省,「提起其自己向上之心情」不斷向上,以至充極其 量 「 涵 天蓋 地 而至 大 無外 」。 69 而 道 德 所以可 能 , 係來 自 人類 的 「道 德 意 識」;此道德意識,即「自己真切的求支配自己,變化自己、改造自己」。 70. 66. 是 以「 道德 生活 ,即 自覺 的支 配自 己之 生活 」 71 要 之, 道德 所強 調的是. 劉向 集錄,《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1990),頁 1195-1196。 曾鞏〈戰國策目錄序〉:「戰國之游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於說之易合。其設心 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劉向 集錄,《戰國策》,頁 1200。 68 呂祖謙〈看左氏規模〉:「春秋之際,三代之衰也。然去三代雖遠,先王流風遺制,典章 文物猶有存者。」氏著,《左氏傳說》,收於氏著,黃靈庚、吳戰壘 主編,《呂祖謙全集》 第七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頁 1。顧炎武:「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 絕不言禮與信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 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 七國則不聞矣。春秋時猶有赴告策書,而七國則無有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此皆變於 一百三十三年之間。」氏著,《原抄本日知錄.周末風俗》(臺北:臺灣明倫書局,1979), 卷十七,頁 375。 69 參閱唐君毅,《道德之自我建立.自序》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頁 3-19。 70 參閱唐君毅,《道德之自我建立》,頁 24。 13 67.

(23) 一 個 人 的 主 體 性 , 及 所 表 現出 的 自 覺 與 健動 向 上 。 而 在 其 拓 展 過 程 裏 , 亦 往 往開出相關的倫理秩序。 72 當然,一如唐氏自承,道德哲學裏,對於道德尚有不少其他定義。 73 不過,他所指出者,亦確實為中國道德哲學之關 鍵 74,且在西方哲學中吾 人亦可 見到,此一對 於個人內在道 德主體之強調 。黑格爾( Hegel) 便曾 指 出 道德行為包含了自我意識 、應然概念(善良意志)、還有與他人的意 志 本 質上的關係三項要件。 75黑格爾所說的前二者,即與唐氏所謂的自覺 向上相近,而第三者亦同樣指出內在道德化為實踐,所具有的倫理意涵。 因 此 考察春秋時期的道德,實 在不能不關注「內在道德」。尤其,當吾人 從 思 想 史 的 角 度 , 企 圖 尋 找中 國 強 調 道 德主 體 性 的 由 來 時 , 可 發 現 春 秋 時代表現的「內在超越 」特質,對於後世道德哲學具有啟發奠基作用。 76 故 清 楚理解這段時期的道德, 便可發揮重要的 尋根意義。 至 此 , 已 交 代 研 究 擇 題之 動 機 與 範 圍 。 唯可 連 帶 說 明 的 是 促 成 此 一 研 究 之 機 緣 。 一 如 前 述 , 關注 孔 子 之 前 的思 想 , 係 受 張 端 穗 先 生 提 示 而 然 , 至 於 對 道 德 哲 學 與 議 題之 興 趣 , 則 是筆 者 就 讀 博 士 班 時 , 大 受 林 啟 屏先生啟發所致。然而誠如佛學所云,事物之成,必有其「因」與「緣」。 二 位 先生給予筆者良好的指導 方向,屬「因」。而「緣」,則與當前社會, 或 者 說是許多現代人的共同焦 慮有關。 無可否認的,在 當代生活中,道德影響已逐漸褪去,這並不僅出自「人心 不古」的感慨。對一位中文研究者而言,往往更能感受《左》 、 《國》當中,時人 的生命情懷與信念和今人相去甚遙。當然,筆者並無意以「進步」或「退步」的 71. 參閱唐君毅,《道德之自我建立》,頁 26。 「道德」與「倫理」 ,義或有別,道德焦點在個人的道德意志,而倫理偏重人際秩序規範。不 過兩者亦不必有根本差異,因為倫理有時便是個體道德經由社會化與共識化之結果,故透過「倫 理」亦可考見道德精神。參閱成中英,〈中國倫理體系及其現代化〉 ,收於樊和平, 《中國倫理的 精神》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1-3。又比如西哲黑格爾則將人與人間的正確行 為,直接歸屬於道德,並強調經由個體的自覺與提升,能夠令道德客觀化,因此道德與倫理是融 貫一體,而無分別。參閱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著,范揚、張企泰 譯, 《法 哲學原理.道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頁 113。 73 參閱唐君毅,《道德之自我建立》,頁 27。 74 成中英曾比較中西倫理學差異,並指出中國倫理學在「個體道德」的部分,強調「主體的自 覺建立」 、 「實現精神的自由」 、 「人格的價值」 。而成氏所說的「個體道德」 ,實即唐君毅「道德自 我之建立」。成中英說,見氏著,〈中國倫理體系及其現代化〉,頁 1-23。 75 參閱黑格爾 著,范揚、張企泰 譯, 《法哲學原理.道德》 ,頁 116。黑格爾的著作向稱晦澀, 其觀點分析,可參看高兆明, 《心靈秩序與生活秩序:黑格爾《法哲學原理》釋義》 (北京:商務 印書館,2014) ,頁 96-118。另,有關黑格爾論道德,係本著複審時,由陳昭瑛先生提示,謹此 致謝。 76 關於「內在超越」一詞的說明、檢討,還有思想史上的意義,參閱林啟屏先生, 〈 「內在超越」 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 , 《哲學與文化》39.4(2012.4):117-139。 14 72.

(24) 觀念來理解這樣的差距,但一個清楚的事實是:類似「文化相對主義」77、容許 個人「生活中的實驗」78、「接受一個人私密狀態下的不道德(這點剛好與傳統 所說的慎獨、獨知相左)」79、訴諸「法治」 、 「齊之以刑」而欠缺德性的指引。80 這些在在使得道德影響力消褪。甚至,不少人也「見怪不怪」,而忸於道德自覺 貧乏的生活。道德,就我個人感受而言,是宛如莎士比亞筆下的李爾王,有如風 中殘燭。但是,也正因此更能激發我們對於道德這樣一個普遍議題的關注,馮友 蘭曾定義人生中的四種境界,其中二者為「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 81 假使 此二種境界在人格提升中不可或缺,那麼透過尚論前賢的過程,了解古人安頓自 我性命的方法,當可為身處道德枯竭年代的吾人,帶來些許啟迪。故本文不僅是 筆者對古代道德觀念與行為的研究,實在也標誌著自我生命省思的一段歷程。. 第 二節. 研究方 法 ――時代「 重要關懷 」探討 之可行 性及方 法. 研究動機的本身,往往同時牽涉研究方法。本文既已說明研究「春秋時期」 及「道德」之重要;然則此一研究春秋時期重要關懷的工作,卻可能遭逢若干方 法上的質難,故本節檢討四個與本著方法相關的問題,最後則進一步說明本著詮 釋《左》、《國》之策略。 (一)、時代斷限的問題 為何本文以春秋作為研究的時代斷限呢?箇中原因在於春秋雖與戰國同屬 東周時期( 770 B.C.-249 B.C.) ,不過在風氣上,除東周與西周大有差異外, 即 連 春 秋 亦 不 同 於 戰 國 , 實不 能 純 由 早 周傳 統 視 之 , 故 有 各 自 獨 立 觀 察 之必要。上節提到 劉向、曾鞏諸人均發此論,則視春秋為一個特殊之時代斷限,. 77. 文化相對主義,主張人類在倫理、社會等方面,不存在普遍性的價值。舉例來說:某些 行為在甲社會中可能表示無禮、犯罪,但在乙社會卻可能司空見慣,乃至受到讚許。有關 文化相對主義,參閱康丹(Daniel Kane),〈文化相對主義與普遍主義〉,《二十一世紀》8 (1991.12):68-72。 78 個人生活中的實驗,指在不侵害他人的前提下,容許一個人自由發展,以追求其幸福。 參閱戈爾丁(Martin P. Golding) 著,廖天美、結構編輯群 譯,《法律哲學》 (臺北:結 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頁 88。 79 獨知與自我省察之意義,參閱梁漱溟,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收於劉夢溪 主編, 《中國 現代學術經典 梁漱溟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頁 134-140。 80 《論語.為政》中的這段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對於德治自然是看得比法治還 高,但是在目前臺 灣社會來說,似乎更以強調我們是「法治社會」為榮。 81 參閱馮友蘭,〈人生的意義及人生中的境界(甲)〉,收於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十一 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頁 461-463。 15.

(25) 並不為過。尤其,若再考量到,目前學界仍無法否定孔子修《春秋》的舊說 82; 且從出土文獻來看,六經的名目至少於戰國中期,已然有之。 83那麼春秋史事, 之所以匯成史著,對於身處春秋末的孔子來說,應當也是呈現了許多共通特色在 其中才是。 (二)、春秋時代重要關懷的理解 本文之作,亦在探討一個時代的重要關懷。梁啟超於《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曾對「讀《左傳》法」有著重要的建議: 吾儕今日治《左傳》,最好以社會學者的眼光治之:不斤斤於一國一事件 之興亡得失,而多注意於當時全社會共同現象。……隨時拈出所欲研究之 問題,通全書以搜索資料略集,乃比次而論斷之。84 意為學者除了由歷史事件洞悉盛衰之理外,更應在這些雜多現象中,歸納尋找彼 時關懷的議題,並提煉出共相的義理。 然 而, 吾人 也必 須坦 承,探 究一 個時 代的重 要關 懷, 此種 表述 或可 能 引 來爭議,最常見的大概便 是三種「一般性詰難」: 85 1.. 一個時代之所關懷,其淵源為何:此論以為任何議題均可能源自 前期或早先的傳統;因此除非了解這些根源,否則無法充分理解 它們的意義。. 2.. 時代關懷所表現的武斷性:時代關懷一詞的運用,似乎宣稱了整 個時代如何?然而,吾人向來能掌握某一時代的資料極其有限, 甚 至 從 無 一 個 時 代 得 以 被 鉅 細 靡 遺 的 記 錄 , 因 此 任何斷 定 某 個. 82. 張以仁曾詳細研究《春秋》與孔子之關係,並指出: 「孔子修作《春秋》之說,既有早期 資料為證,後人持反對意見又皆不能成立,則應當依從舊說。」又謂孔子修作《春秋》 「實 非輕易可以動搖得了的。」參閱氏著, 《春秋史論集・孔子與春秋的關係》,頁 1-59。饒宗頤 也提到孔子修春秋乃「漢代學人所公認」,司馬遷尚且讀過「春秋古文」。則《春秋》不僅 是「記事」 ,而是要「指出事理的當否以明其是非,撥亂而反之正」 。參閱氏著, 〈 《春秋左傳》 中之「禮經」及重要禮論〉 ,收於《聯合書院三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出版項未注明) ,頁 49。又 李學勤亦以孔子修《春秋》為可信。見氏著, 《李學勤文集.孔子與《春秋》 》 (上海:上海辭書 出版社,2005) ,頁 366-371。 83 經由晚近出土竹簡,更讓人趨於採信孔子《春秋經》之存在。1993 年出土的郭店簡〈六 德〉 ,其中提到「六經」一詞。「六經」,以往學者多本於《禮記・經解》或《莊子・天下》認 為是秦漢之際,甚至漢初才出現的概念。但〈六德〉出土,顯示至少在戰國中期,「六經」 概念已然出現,則孟子所謂「孔子作《春秋》」,實可獲得旁證。有關〈六德〉與六經,參 閱李學勤, 《重寫學術史.郭店簡與儒家經籍》 (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頁 116-117。 顏世鉉,〈郭店楚簡〈六德〉箋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72.2(2001.6): 469-471。 84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華正書局,1974),頁 59。 85 筆者所以稱三種詰難都屬「一般性」 ,在於它們都是單純經由「邏輯」或「經驗」思維而 提出方法的批判。 1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個傳統學校(威爾頓育 科學院:以傳統、守舊的 方法來教授學生)的新文 學老師(基廷),一改學校

從小到大都在台中唸書,大學就讀 ○○ 大學國貿系,學習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後

智者大師根據《大品般若經》 、 《大智度論》 、 《成論》 、 《毘曇》等較早期的大乘經 論對禪法的演繹及修行,使我們聯想起近代西方學者 Paul Harrison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課輔師資人力的不足,往往也成為學童持續學習的重大問題。也因此我們長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雜誌等。曾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 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於 2010 年榮幸地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 家津貼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