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範圍――由道德考察《左傳》、《國語》之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對於春秋時期道德性質的若干省思暨研究旨趣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範圍――由道德考察《左傳》、《國語》之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對於春秋時期道德性質的若干省思暨 研究旨趣

春秋時期,係指中國在西周東遷(770 B.C.)後不久;大約自公元前 722 年直到 464 年的一段期間。1在這段期間,戰亂頻仍;但耐人尋味的是,道 德依舊作為時人的重要關懷,也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並值得後人留意與探索。

而透過《左傳》與《國語》二書2,則特別有助於掌握該項議題。在這章當中,

吾人將對本著之研究動機、範圍、方法、價值還有與本題相關的重要研究,

予以說明或分析。過程裏,旁涉問題亦復不少,由於此間既存在吾人之反省與 意見陳述,故名曰「對於春秋時期道德性質的若干省思暨研究旨趣」,以示其要。

第 一節 研究動 機與範 圍 ――由道德考察《左傳》、《國語》之重要 性

1 春秋時期的起迄,學界一直存在不同認定,常見說法大約有五:一是按《春秋經》始末,

從魯隱公元年(722 B.C.),算至哀公十四年(481 B.C.)。二是從魯隱公元年算至魯哀公廿 七年(468 B.C.),此一主張本於《左傳》續至哀廿七年而來。三是從魯隱公元年算至周定 王五年(464 B.C.),此當與《左傳》內容敘及魯悼公四年(464 B.C.)事有關。四是以魯 隱公元年始計,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476 B.C.),該說乃依《史記.六國年表》起於周元 王元年(475 B.C.),故以 476 B.C.為春秋之終。五是由平王東遷算到三家分晉(770 B.C.-454 B.C.)將近三百二十年的時間。以上說法一見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 大學出版社,2005),頁 23。說法二,見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 有限公司,1996),頁 52-54。說法三,見許倬雲,〈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1963.12):559。說法四,見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編纂委 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頁 357。並請參 閱勞榦,〈戰國七雄及其他小國〉,收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 會,《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三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 輯委員會,1985),頁 499。說法五,參閱許倬雲,《求古編.春秋政制略述》(臺北:聯經 出版事業公司,1984),頁 353。當然,除此之外,尚有其他說法,也不乏理據,讀者可參 閱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頁 1-3。大要來說,此一 問題,實乃見仁見智,本著由於採《左傳》為研究資材,是以姑採第三說。

2 本文徵引《左傳》、《國語》一依杜預 注,孔穎達 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9)及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前者為精校本,

且吸收清人校勘之成果。後者為目前匯聚《國語》諸家說解,最稱完備者。另外,在文義 闡釋之過程,《左傳》亦間取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北:明達出版社據「漢文大系本」

影印,1986)、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由於以上書籍均普遍通行,

隨尋隨獲,相關文字亦披覽旋得,故為免行文枝蔓,概不出注。惟徵引必說明出自《左傳》

「某公某年」或《國語》「某語」,俾令讀者檢視。又,為求行文簡潔,遇獨立引文,則杜 預、韋昭之說,一概簡稱為「注」,若逢需要區辨,即標明「杜注」、「韋注」。再則,孔穎 達說,簡稱「《正義》」。竹添光鴻《左傳會箋》,簡稱「《會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簡稱「楊注」。此外,於獨立引文中,假使同時引用上列注解,一律採較正文稍小的 10 級 字,夾注為之,以示區隔,並利於說解;蓋《左》、《國》文字古奧,研讀匪易,如此為之,

實不得不然。

2

本文於研究 選 材及動 機 上,基 於 兩點, 以下分述之 。

(一 )、對於「老、孔之前」思想的追索

任 何 關 於 根 源 的 扣 問 , 本 質 上 都 是 令 人 著迷 的 , 也 總 是 學 術 中 最 歷 久 不 衰的 課題 。

在 先 秦 思 想 中 , 孔 子 的 重 要 性 是 人 盡 皆 知的 。 而 在 華 人 社 會 裏 , 縱 使 一 般 人 , 對 於 孔 子 思 想 的梗 概 , 往 往 也 能 略 陳 一 二 。 不 過 , 要 是 提 到 孔 子 之 前 的 思 想 景 況 , 恐 怕就 不 是 人 人 可 言 的 , 即 使 對 許 多 學 有 專 精 的 研 究 者 , 這 都 是 一 個 大 哉 問。 最 明 顯 的 例 子 , 在 以 《 二 十 一 世 紀 》 期 刊 為 園 地的 一場 辯論 中, 展露 無 遺。

約莫 自 1991 年 12 月起,兩位國際知名的學者 ――何炳棣與杜維明,

為了應當如何詮釋孔子的「克己復禮」與「仁」,展開了一場辯論。3此一問題無 論在中國思想、歷史、文化等層面都是至關緊要的。是以其間除雙方攻防外,更 連帶吸引學者紛紛投入戰局,包括:勞榦4、劉述先5、孫國棟等。6這場論戰,直 至 1993 年左右才停歇。過程中對於仁的意義,以及孔子論仁而承前人之處,都 有極大的發明。

筆者就讀碩士班時,以《呂氏春秋》為題,隨先師張端穗先生撰寫碩士論文

7,先生欲我明白論文寫作應注意時代背景、邏輯思辨、詮釋角度等相關問題,

故提示閱讀此些論文,當時除愛好其淋漓暢快的文筆外,更在心中獲得諸多啟發,

其中之一便是由何氏這段話而來:

「克己復禮為仁」是引自一種《古志》:而《論語》卻給後人此語是孔子

3 參閱何炳棣,〈「克己復禮」真銓――當代新儒家杜維明治學方法的初步檢討〉,《二十一 世紀》8(1991.12):139-147。杜維明,〈從既驚訝又榮幸到迷惑而費解――寫在敬答何炳 棣教授之前〉,《二十一世紀》8(1991.12):148-150。兩文收於《二十一世紀》同期,一來 一往,論辯意味濃厚。大抵而言,何氏在論戰期間,似乎是處於孤軍奮戰,雖然如此,他 卻盡可能回應各方批評,大有真理愈辯愈明之氣魄。其相關回應參見〈答劉述先教授――

再論「克己復禮」的詮釋〉,《二十一世紀》10(1992.4):150-155。〈答孫國棟教授〈「克己 復禮為仁」爭論平議〉〉,《二十一世紀》13(1992.10):129-133。

4 參閱勞榦,〈與何炳棣院士論「仁」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1991.9):173-177。

應當說明者為:勞氏此文發表早於何炳棣在《二十一世紀》之文,原因乃何氏先就個人見 解詢問勞氏,故勞氏得以在眾人之先,見到何氏觀點,並加評論。又稍可一提的是,勞氏 此文對春秋時期的「仁」,在一般認定的「仁慈」外,又提出「具有好的人緣」、「好的人際 關係」之新解,不過可能尚待商榷。關於仁後文將有探討,此不贅。

5 參閱劉述先,〈從方法論的角度論何炳棣教授對「克己復禮」的解釋〉,《二十一世紀》9

(1992.2):140-147。以及另一篇文章,〈再談「克己復禮真詮」――敬答何炳棣教授〉,《二 十一世紀》11(1992.6):148-150。

6 參閱孫國棟,〈「克己復禮為仁」爭論平議〉,《二十一世紀》12(1992.8):139-142。另有

〈敬答何炳棣教授〉,《二十一世紀》17(1993.6):138-140。

7 拙著為《呂氏春秋名實觀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3

自創自說的印象。……就詮釋「克己復禮」而言,《左傳》較《論語》優 越並非我一人的主觀成見,也是清代經學大師毛奇齡、阮元諸人的見解。

8

大要言之,孔子視「仁」為全德,時常應機地給予各種說明,自當有其「創造性 詮釋」之成分,這點是無庸置疑的。9只是何氏對於克己復禮的思想溯源也是有 憑有據,蓋作為曾在人類歷史中存在的個體,孔子並不能自外於這條漫漫長河;

更何況,他對於早先的西周盛世、三代賢者,都是抱持著崇景之心,這亦是確切 無疑的。10是以若因過度強調其創發性,而忽略其繼承性,也不正確。這場壁壘 分明的論戰,雖然最終並未取得共識,但卻帶給了筆者一個疑問,即:孔子之前 的思想究竟如何?老實說,這樣的疑問,可說一點都不奇特。早在民初,經史學 者呂思勉就已提醒研究者應當注意諸子思想的來源,因為他們繼承的特質是明顯 到足令讀者「開卷可見」的。11故考察孔子之前的思想,不論對於儒家或其他子 學,必能發揮極重要的尋根作用。

然而,令人納悶的事出現了,當我們想要為這個「一點都不奇特」的問題,

尋找答案時,立即可以發現,撇開思想文獻留存稀少,而難以進行研究的夏、商 及西周不談。單單是關注對孔子而言具備「近代史」甚至是「當代史」意義的春 秋思想,其相關研究雖有之,但稱得上全面、詳細且深入的著實不多。的確,古 人談論春秋思想者固不在少數,且五經亦多牽涉春秋思想;不過大致來說,古籍 中似無一部全面、深入探討春秋思想的專著。12此當與古人並非採取現代學術論 文方式寫作有關,亦無足詬病。然而,當這樣的情況,也延續到近、現代時13, 該現象就不得不令人訝異了。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如此的結果?莫非春秋思想是 一個難以研究的主題嗎?在碩士班時期,筆者朦朧地意識到以上的問題,只是彼 時學殖甚淺,未能有所解答。而隨著時間進展,在飽嚐牽攣乖隔的滋味後,直到 著作此文當下,總算是對學術界這樣的選擇稍有認識。簡單說來:這與近代以來

8 何炳棣,〈答劉述先教授――再論「克己復禮」的詮釋〉:151。

9 參閱劉述先,〈從方法論的角度論何炳棣教授對「克己復禮」的解釋〉:141、144。

10 孔子說:「吾從周。」又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皆是繼承傳統之 意。語出《論語》〈八佾〉、〈述而〉,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頁 65、93。本文因多處引用《四書章句集注》,為求簡明,此下一律注云《集注》某頁。

11 呂思勉云:「先秦諸子之學,極為精深,果起自東周,數百年間,何能發達至此?且諸子 書之思想文義,皆顯分古近,決非一時間物,夫固開卷可見也。」氏著,《先秦學術概論》,

收於《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頁 14。

12 古籍中論及春秋思想者不勝枚舉,諸如:《柳河東集》、《東萊博議》、《揅經室集》等。至於五 經,可反映春秋思想之處亦夥,本著於以下諸章便多處徵引古籍與經書之相關記載,此處不一一 陳述。然就筆者所見,並無一部以春秋思想為主題,全面且深入的古著。

13 當然,這並不表示近、現代學者,完全未注意春秋思想,只是相關專著,確實不多。而近、

現代學者研究春秋思想的概況,亦請參閱本章第四節。

4

思想史的風氣密切相關,而此一風氣又涉及中國思想研究的起點在何處,以及材

思想史的風氣密切相關,而此一風氣又涉及中國思想研究的起點在何處,以及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