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左傳》、《國語》所見「德」之釋義

第二章 《左傳》、《國語》中論道德之重要性及存在理據

第一節 《左傳》、《國語》所見「德」之釋義

「道德」一詞,不見於《左》、《國》,估計其出現應當在春秋末至戰 國 初這段 期間。1然 而縱使 不見, 亦不能 就此 斷言春 秋時人 於道德之 內涵 是 無 所 認 知 的 。 故 單 純 由 表述 辭 彙 的 相 應 , 研 究 這 個 問 題 , 是 沒 有 意 義 的 。也正 是如此 ,往昔學 人紛紛 將目光 聚焦 於「德 」這個 單詞2;此 點於 緒 論 中 已 略 有 所 及 , 並 指 出 《 左 》、《 國 》 總 是 在 思 想 史 的 視 野 底下 , 被 作 為 研 究 的 一 小 段 插 曲 , 而無 法 詳 盡 。 既 然 如 此 , 欲 明 白 春 秋 時 人 對 於 道 德 之看 法, 則考 察「 德」 在 春秋 時 期的意 義,便屬首 要之務 。

概要言之,「德」字在春秋,確實具備道德 的 意涵, 不過卻不是 一切 提 到 「 德 」 的 地 方 , 均 可 一概 而 論 。 它 在使 用 上 , 是 存 在 著 不 同 側 重 的 面 相 , 這 是 有 必 要 分 析 , 且予 以 釐 清 的 。 甚 至 , 它 在 某 些 時 候 與 道 德 沒 有 太 多 關 聯 , 這 一 部 分 的 意義 雖 然 超 出 本 文 主 題 , 不 過 基 於 對 問 題 理 解 的 完 整 性 , 仍 以 論 之 為宜 , 因 此 本 節即 根據 《 左 》、《 國 》 二 書內 容 詮 解

「 德 」之 義。

1 《戰國策.秦一》秦惠王謂:「道 德 不 厚 者,不可 以使 民。」〈齊四〉顏斶對齊宣王云:「君 王 無 羞 亟 問 , 不媿 下 學 ; 是故 成 其 道 德而 揚 功 名於 後 世 者 , 堯 、舜 、 禹 、 湯、 周 文 王 是 也。」顯然有德行,甚至個人道德的意思。此外《荀子.勸學》亦提到:「學至乎禮而止矣,

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由荀子思想說,此一道德,必然牽涉內在道德。而從戰國中期的秦惠、顏 斶已經使用道德一詞,再加上春秋末年對於道德的重視,則作為 moral 意涵的「道德」可能於春 秋末至戰國初期就已經存在了。以上引文見劉向 集錄,《戰國策》,頁 80、410。李滌生,《荀 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頁 10。

2 大致說來,「德」很早就被使用作為道德的意思。至於「道」,本義是路,意思比較空泛,然而 一旦德與之結合,便展現了高度的普遍性。參閱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香港:新 亞書院研究所,1973),頁 65。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1978),頁 51-54。何炳棣,〈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中央研 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1(2007.3):7-8。

46

不 過 , 進入 正 題前 , 則有 必 要先 對 「德 」字 的 淵 源稍 加 說明 , 因 為 這 將 有助 我們 理解 《左 》、《 國 》中 的 「德」 義。

「 德」字在 《說文》 中收錄了 兩個字體3, 據 許慎自己 的說法, 道德 之 德 的 本 字 , 其 實 是 心 部 底 下 的 「 惪 」, 訓 為 「 外 得 於 人 , 內 得於 己 」。

而 彳部所 收的「德」,則訓為 「升」。後 者不 但與「 得」字音 同而相 通4, 復 因 聲 符 與 「 惪 」 音 同 , 而成 為 惪 之 假 借 ; 只 是 久 假 不 歸 , 遂 令 本 字 惪 湮 微 。

不過考諸金文,「德」字並未用於「升」義,而且殷商甲文中早已存

解「德 」之義。換句話說,許慎顛倒了「德」、「惪」二字的先後關係。5這 也 導 致後 世出 現按 「惪 」字 以 解釋 德 之 意義 者,望形生 訓的錯 誤。6

關 於 「 德 」 的 構 形 與 相 關 分 析 , 歷 來 存 在相 當 的 爭 議 , 比 如 吳 大 澂 認為是「得於心而形於外」;林光義說是「心之所循」;孫詒讓以為是「省 心」;高田忠周主張乃「十目所視」隱匿者不能逃;徐中舒以其有巡行視 察 之意。7這 些觀 點也許看 來有近 似處, 事實 上背後 牽涉的 哲學意義 未必 相 同 。 吳 大 澂 的 說 法 是 以 周人 、 甚 至 殷 商 已 經 存 在 「 道 德 化 身 體 」 的 概 念 作 為 前 提 來 說 的 ; 林 光 義則 牽 涉 對 於 「 先 天 理 則 之 心 」 的 肯 定 ; 孫 詒 讓 所 云 看 似 簡 單 , 但 省 心 的內 容 是 什 麼 ? 則 不 太 清 楚 ; 而 高 田 忠 周 之 論 顯 然脫胎 於〈大 學〉8,有 混淆不 同時期 思想 的嫌疑 ;至於 徐中舒乃 有鑑 於 甲 文裏 的德 ,未 有意 符「 心 」, 故 一反諸人 重視的 對內自省, 而訓為 巡 察 外 界 , 然 此 說 要 如 何 與 後世 善 良 道 德 之 意 連 結 , 也 可 能 有 相 當 困 難 。

3 許慎 撰,段玉裁 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其中彳部、

心部,頁 76/c、507/a。

4 關於「德」與「得」相通,張舜徽云:「得與德通,得之言登也。……德、得並為登之入聲,

故登有升意,通于德、得也。」氏著,《說文解字約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4),頁 494-495。

可見許慎將「惪」訓為「外得於人,內得於己」,顯然是因為「惪」與「得」音通。不過,他不 採「得」所具有的「升」意,而是採用得到、獲得的意思。換言之,許慎純粹是在音同的層次上,

借「得」釋「惪」,其說也有一定的主觀性。

5 許慎之誤,參閱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

頁 372-374。

6 從甲金文看,「德」的構形組成有「目」,也就是眼睛,是非常清楚的。但以往學者,未見甲金 文,便以「从直從心」解釋,遂引發錯誤,比如王鳴盛《蛾術編》說:「惪从直心,直心而行,

則外得人,內得己矣!」顯然是望形生義。其說見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臺北:鼎 文書局,1997),頁 8-115。

7 諸家說法參閱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頁 470-474。

8 〈大學〉:「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見《集注》,頁 7。

47

總 的 來 說 , 除 非 能 夠 獲 得 文獻 材 料 的 佐 證 , 否 則 單 憑 許 慎 所 云 「 外 得 於 人 , 內得 於己 」以 及德 字構 形 ,要 斷 定德的 定義,肯定 是相當 危險。

而 從 典 籍 中 關 於 殷 周 歷 史 的 敘 述 , 還 有 金文 來 看 , 德 應 當 有 作 為 德 行 的 意思9,只是在文獻不多的情況下,思想意義的判定,仍相當困難10, 因 此 從 字 形 以 及 古 訓 考 察 德, 雖 不 無 所 獲 , 卻 有 一 定 之 侷 限 , 故 參 考 可 也 , 採之 以論 春秋 ,或 未必 然 也。 則 欲談春 秋 時期的 「德」,終 以 直接 考 察 春 秋 時 期 的 文 獻 , 為 最 重要 之 途 徑 。 以 下 即 對 該 時 期 「 德 」 之 意 義 嘗 試 論 之。

(一 )、德可作為「涵攝諸德」之統稱

「 德 」 字在 春 秋時 期 所以 關 鍵, 最 主要 的因 素 在 於春 秋 時人 以 之 泛 稱 一 切 的 道 德 。 然 則 欲 明 其何 以 能 涵 攝 諸 德 , 則 不 能 不 先 談 《 國 語 》 中 的 這 則記 載:

夫 禮 , 國之 紀也 ; 親, 民 之結 也; 善 ,德之 建 也 。( 注 : 言 能 善 所 以 立 德 也 )國 無 紀不可 以 終,民 無 結不可以固,德無 建不可 以立。

(〈 晉語 四〉 )

此 乃 衛正卿甯莊子為了勸告衛文公禮遇在外流浪的重耳,所發之議論。其中以

「善」為「德之建」,道出了德之所以能夠建立,實因所作基於「善」。由此則 不難想見,凡被確認為「善」者,即可稱為德。德之廣大涵蓋性,實由此來。

至於春秋時人細數德所涵攝的種種德行,則可見於〈周語上〉裏內史興 之 語 :

逆 王 命敬 ,奉 禮義 成 。 敬王 命, 順 之道 也 ; 成 禮義 ,德 之則 也 。 則德 以導 諸侯 ,諸 侯必 歸 之 。

魯 僖 廿四( 636B.C.),在歷經多年羈旅後,重耳終於回到晉國擔任君主。

周 襄 王 遣 太 宰 文 公 及 內 史 興, 賜 命 重 耳 為 新 任 君 主 。 當 時 晉 人 迎 接 王 使 有 禮 , 益 以 重 耳 於 策 命 儀 式表 現 謙 卑 。 故 內 史 興 覆 命 時 , 建 議 天 子 對 晉

「 不 可 不 善 」 , 並 說 「 其 君必 霸 」 。 而 這 段 話 , 即 是 內 史 興 對 重 耳 掌 國 良 窳 預覘 之由 來。

9 參閱郭沫若,《金文叢考.周彝中之傳統思想考》,收於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 編,《郭 沫若全集 考古編》第五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頁 67-80。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

(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頁 195。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 解》,頁 374。

10 關於這一點,本節的最後,將會有討論,此暫略。然而,單從諸家釋「德」的不同,亦可體 會。

48

他認為重耳「逆王命」能「敬」,且奉行「禮儀」而「成就事宜」。

11並說「敬王命 」是「順之道」;「成禮義」是「德之則」;又謂「則德 以 導 諸 侯 」 。 由 這 段 文 字 中, 透 露 了 幾 項 訊 息 : 一 者 , 禮 義 隸 屬 於 德 , 所 以 說 是 「 德 之 則 」 。 二 者, 「 敬 」 雖 然 被 歸 於 「 順 之 道 」 , 且 根 據 原 文 , 「 順 」 與 「 德 」 在 句 式上 似 乎 屬 於 對稱 並 列 的 結 構 。 然 而 若 稍 加 察 考 , 則可 知春 秋時 人主 張「 順 」是「 禮」所 表 現的精 神之一12,且「敬王 命 」 亦 不 能 說 不 屬 於 禮 的 表現 , 是 以 若 將 「 順 」 同 樣 視 為 德 的 內 容 , 自 不 為 過 。 故 總 結 來 說 , 德 是可 以 同 時 涵 蓋 敬 、 順 、 禮 、 義 四 者 的 , 而 內 史 興 所 以 在 描 述 過 程 中 , 分「 順 」 、 「 德 」 為 二 , 當 是 為 了 各 自 強 調 重 耳 某 一 方 面 行 為 , 而 在 措 辭之 際 所 給 與 的 配 字 。 第 三 , 由 於 德 的 涵 蓋 性 最是廣大,因此內史興在總結時便不必表述為「敬順、則德以導諸侯」,

而 只 要說 「則 德以 導諸 侯」 就 能達 其 意。

除了內史興 之語外 , 《左》 莊 廿四 ( 670B.C.),魯國御孫也有儉從 屬 於 德之 說:

臣聞之:「儉,德之共也;(楊 注:共 讀 為洪,大 也 )侈,惡之大也。」

復 次 ,《 左》 僖十 四 ( 646B.C.)慶鄭則以親、仁、祥、義為四德:

背 施 無親 ;幸 災不 仁; 貪愛 不祥 ; 怒鄰 不義 。 四德 皆失 ,何 以 守 國?

從 內 史 興 、 御 孫 , 一 直 到 慶鄭 之 語 , 已 足 以 斷 定 , 德 具 有 涵 攝 諸 德 的 特 質 , 則 其 重 要 性 自 不 在 話 下; 而 這 樣 的 強 調 , 又 當 以 〈 魯 語 上 〉 裏 邊 , 子 叔 聲伯 的陳 述, 最是 簡明 :

吾聞之:「不厚其棟,不能任重。」重莫如國,棟莫如德。(注:言國至重,

非德不任國棟)

此 處 以形 象化 語言,描 摹國 家 宛 若巨室,能夠撐持巨室 的棟梁 必須堅固,

而 人 即 是 充 任 此 棟 梁 者 。 但要 成 為 國 棟 , 除 了 依 恃 於 「 德 」 外 , 實 無 其 他 優 先考 量者 。是 見 「德」對人之價值,其位階是最高的。治人君子 ,無不 應 該 尚之 。

然則,尚德亦非僅止於君子階層,而是遍及眾民。《左》桓六(706B.C.)

中,季梁曾向隨侯提到國家的理想狀態為:

11 「義成」語帶雙關。既指成就策命之禮儀,也指鞏固天子與諸侯間的上下大義,故吾人以「成 就事宜」釋之。有關「義」的意義,本著於第五章將另作討論。

12 禮與順之關聯《左》、《國》中時常提及。《左》文二裏,君子云:「禮無不順。」文十五季文 子謂:「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又〈周語上〉內史過亦曰:「長眾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 立,非禮不順,非信不行。」此類主張之意義,亦請參閱本著第五章。

49

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

透 過 這句 話可 以明 白, 道德 修 養對 於 所有人 來說,同樣 都是重 要的。

(二 )、德可指稱某一正確或道德之行為

「 德 」 除了 能 夠統 稱 諸德 , 或者 稱 呼某 一道 德 概 念外 , 還具 有 「 德 行 」 的 意義13, 此 即 可 用來 指 基於 道 德所 衍生 之 行 為、 作 為,〈 周 語中 〉

「 德 」 除了 能 夠統 稱 諸德 , 或者 稱 呼某 一道 德 概 念外 , 還具 有 「 德 行 」 的 意義13, 此 即 可 用來 指 基於 道 德所 衍生 之 行 為、 作 為,〈 周 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