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春秋時期的恭敬所具備之修養意涵

第四章 自覺、內省與提升――《左傳》、《國語》中的修身之學

第三節 春秋時期的恭敬所具備之修養意涵

第三節 春秋時期的恭敬所具備之修養意涵

我們既說明春秋時期的「敬」具有心念觀照、時刻提撕之意義,在本節中,

則進而探討恭敬這一概念,時人如何論其根源,且在實際行事中予以運用,並作 為自我修養。除此之外,亦連帶討論若干與其相關的概念。不過在此之前,則有 必要先對「恭」、「敬」二字稍作交代。

恭與敬,在春秋時已存在複合詞之表述,且在散文中亦可相通,雖然偶有 對文的句例,然而應當屬於修辭技巧中,為避免句式單調,所採取的錯綜格,並 非真有差異。101 而在底下,我們使用兩字時,也將恭與敬視為同義,行文之際

98 陳俊民 校編,《朱子文集.答呂伯恭五》(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頁 1284。

99 陳俊民 校編,《朱子文集.何叔京》,頁 5157。

100 趙盾所以自覺責任重大,實因他自晉襄公七年起,便擔任中軍帥,也就是晉國執政。當年晉 襄薨,他在穆嬴的施壓下,助立晉靈公。故對晉靈而言,趙盾是先朝老臣、重臣,更是立己功臣,

自然不能無所忌憚。此由《左》宣二載趙盾為了勸晉靈「三進及溜」以及晉靈坦承「吾知所過矣」

可知。無奈晉靈過而不改,甚至欲殺趙盾,遂釀成弒君。

101 恭與敬一般多視為同義。《左傳》提到恭多是以其通同字「共」為之,如:閔二「教之以軍旅,

不共是懼。」僖七:「子父不奸之謂禮,守命共時之謂信。」僖廿七:「公卑杞,杞不共也。」凡 此,均恭敬之意。此外《左傳》亦有一次「恭」與「敬」連言,即上節所論宣二的「不忘恭敬,

164

或有單舉一字者,卻不表示有所區隔。

(一)、敬的根源

敬,就現代人的認知言,通常用以表示對尊長或他人的尊重態度,抑或心 意。但是在春秋時期,則特別強調敬天的觀念,並以其為人之所以必須「敬」的 由來。

敬天,原初當與人類面對自然(神秘)力量時所感受到之震懾102,以及人 類意識了自我之渺小與上天之無所不覆103,由是相信有一超越於人的存有,而敬 畏之。凡此,都偏向於「由畏生敬」的層次。雖然,在周初時,除了一仍原始的 敬畏上天外,還特別強調了「敬天保民」104,對人的生命給予更多重視,豐富了 敬的內涵。不過學者也指出,周初的敬仍有很強的宗教色彩。105而「敬畏」的觀 念,其實也一直延續到春秋時期,《左》昭卅二(510 B.C.)衛國彪傒引《詩經.

大雅.板》即云:

《詩》曰:「敬天之怒,不敢戲豫;敬天之渝,不敢馳驅。」

魏舒會合諸國大夫,卻南面自居為君,彪傒因此引《詩》議論其非,以其必有大 咎。從中可以看到,上天具有位格,並有喜怒,會監視下土。人類不敢遊戲、逸 豫、驅馳,實因上天隨時可能發怒,降下懲罰。而從「敬天之怒」一句看來,人 類真宛如小孩,得隨時戰戰兢兢避免上天發怒,如此的「敬」,其中「畏懼」的 成分,是極其濃厚的。

然而,春秋時期對於上天的敬意,除了出自對「神秘力量」之敬畏外,尚 有一種層次是透過理性省察上天,進而產生「敬天」之意識,且由是賦予自我應

民之主也。」是見二字義同。至於《國語》方面,〈晉語四〉:「賈佗公族也,而多識以恭敬。」

〈楚語上〉:「恭敬以臨監之,勤勉以勸之。」〈楚語下〉:「敬恭明神」其恭與敬的意義並無分別。

然而《國語》中,則有「恭」「敬」對文的例子,若〈周語中〉:「敬所以承命也,恪所以守業也,

恭所以給事也,儉所以足用也。」不過顯然屬於修辭法中「錯綜格」的「抽換詞面」,因為敬、

恪、恭均是恭敬之意,所以分屬三句,完全是為了句型變化,以及排比氣勢的營造。另外,恭與 敬同義,亦可參閱《會箋》,頁 149。

102 參閱愛德華.泰勒(Edward Tylor) 著,連樹聲 譯,《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5),頁 233-234、606。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頁 581-583。

103 參閱愛德華.泰勒(Edward Tylor) 著,連樹聲 譯,《原始文化》,頁 264。又,饒宗頤亦 謂:「人既有智識,舉目所見,莫大於天,因而發生敬天思想。」見氏著,〈天神觀與道德思想〉: 78。

104 周初的敬天保民思想,參閱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頁 19-20。李杜,〈孔子以前之宗教形 而上觀〉:12。金春峰,〈「德」的歷史考察〉:4。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股份有限公司,1984),頁 66-71、85-86。

105 徐復觀云:「周初所謂敬,其目的在對於其所敬之對象求能相『通』。敬天所以求自己之精神 能通於天;敬事所以求自己之精神能通於事;敬民,所以求自己之精神能通於民。」氏著,《中 國思想史論集.答日本加藤常賢博士書》,頁 206。

165

該恭敬面對萬事萬物之態度,這可說是一種對於「敬意之根源」的深自內省。其 例見於《國語》中所描述的晉悼公:

晉孫談之子周適周,(注:談,晉襄公之孫惠伯談也。周者,談之子,晉悼公之名也)

事單襄公,立無跛,視無還,聽無聳,(注:不聳耳而聽也)言無遠。言敬必 及天,(注:象天之敬,乾乾不息)言忠必及意,(注:出自心意為忠)言信必及 身,(注:先信於身,而後及人)言仁必及人,(注:博愛於人為仁)言義必及利,

(能利人物,然後為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以義為制也,勇而不義,非 勇也)言教必及辯,言孝必及神,(注:孝於鬼神,則存者信矣)言惠必及和,

(注:惠,愛也。和,睦也。言致和睦,乃為親愛也)言讓必及敵。(〈周語下〉) 晉國自晉獻公起不畜群公子,故公孫周子只得往周依附單襄公。而他站立時不偏 斜,目光不流轉106,聽聞時不聳耳以聽107,發言也不迂闊。108這些都是單襄公觀 察到他舉止言行的特色。

不只如此,單襄公接著又更深入說明,當周子論及各種德行時,必能精確掌 握到這些德行的根本。周子談敬,一定歸之於天;談忠,一定追溯到心念、心意;

談信,一定要面對自我先能真誠無妄,才進而講究待人接物之信;談仁,一定是 能夠愛眾,而非偏愛少數人;談義,一定要對廣大眾人有利;談智慧,一定要能 處理事物,崇尚實務;談勇,必然關注如何以道義制約武勇;談到教化,必教人 自我分辨事理為要109;談孝,一定尊事鬼神先祖;談到惠,一定注重對人親愛,

必使眾人和睦110;談到讓,一定注意即使面對身分相等者,依舊禮讓。

單襄公洋洋灑灑的歷數十一德,幾乎可說涵蓋了春秋時期許多重要德行,而 當中的一部分我們在前文也探討過了,另外有些則於後文詳談。不過其言,確實

106 「視無還」韋注:「睛轉復反為還也。」可知「還」當讀為「ㄒㄩㄢˊ」,為旋轉、回旋之意。

107 「聽無聳」韋注頗為費解。聳耳,即豎起耳朵,一般指注意聆聽。則聽無聳的意思就會成為

「聆聽時,不夠專注」。然而此句係讚美周子,故筆者反覆推敲,認為意思可能有二:一者,單 襄公既為周子之上級,則聽無聳或指「周子在領受單襄公命令時,不會刻意聳耳,故作姿態,以 討好上級。」二者,聳耳以聽,既表示「注意」掌握訊息,則也有可能是喜好刺探者之特徵,而 周子並無此弊。不論作何解,都顯示周子為人之端正。

108 「言無遠」韋注:「遠,謂非耳目所及也。」實則「遠」指迂闊,不切實際之意。《左》昭十 八子產云:「天道遠,人道邇」即此意。

109 「言教必及辯」韋注:「辯,別也。能分別是非,乃可以教。」按:「辯」通「辨」,故注以「別」

釋之。然對照單襄公前後所言,均以談論某一道德概念之根本精神,或實踐時應受的制約為主,

則此處之「辯」亦當如是。若照韋昭之說,將全句釋作「談到教化,一定要注意受教者有無分辨 是非的能力,才去教育他。」這樣的道理,似乎無須特別說明。故筆者認為此處所論,應當是在 施與教化時,須掌握之原則,而不是在教化之先,所要注意的事。

110 施惠並不必然使人民和睦。恩惠給與之恰當,才是關鍵。《左》宣十二晉國士會讚美楚國政治

「舉不失德,賞不失勞。」即是此意。而關於濫賞,最著名的例子在《左》成二年。「新築人仲 叔于奚」救了「孫桓子」,卻藉此請求「曲縣」、「繁纓」,作為朝見君主的儀飾,獲准。造成大夫 僭用諸侯之禮,對此孔子便說:「惜也,不如多與之邑。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166

頗為晦澀,且對於這段話的通盤檢視,亦有助於弄清敬的內涵,故我們嘗試將其 語譯。而從單襄公的話中,可發現兩處與敬相關的重要訊息。

其一,單襄公肯定周子「言敬必及天」。從這樣的語意推測,春秋時極有可 能存在「言敬卻不及天」,而僅僅將敬看待為「面對自我」或「與人相處」之態 度、心意者,但單襄公並不同意這樣的見解,否則也沒有必要對此強調說明。而 由文中的另一句「言孝必及神」,同樣可發現,當時一般人對於「孝」,或許往往 著眼於奉養在世雙親、長輩等,卻不能慎終追遠,這樣實際上是遺忘了宗族乃自 我所從出之根源,亦當克盡孝道。111

於先人遺教,即此孝心。112因此能夠繼承前人賢德,無所忝辱,並昭顯先祖才可 真正稱為孝。且相對說來,一個人的孝意,如果能夠及於不可見的神,那麼對於 在世的親長也絕無可能不孝。113依此類推,「言敬必及天」其實也表示了人世中 的「敬」,即便是在沒有廣大生民,而只有一個人存在的狀態中,那獨立生存的 個體,依舊得具備的。就此來說,敬不是依賴於社會階級、或人際相處的禮貌而 產生,這些表現都只算是「對天之敬」的延伸運用。是周子之敬,不能純粹看作 個人日常生活的恭敬態度,或自我心念之控管,而是同時包含對於崇高神秘存有 之一番敬意。114

其二,「言敬必及天」一句,韋昭以「象天之敬,乾乾不息」釋之,可知他 是這樣理解的:周子能夠自強不息,而在周子本人,則將此一自我健動不已,歸 於效法天道中的「敬」。這也就是說,「敬」是取象、效法天道產生的,而不是指

「面對上天時,油然而生的敬意」。不過,韋昭之說純屬臆測,蓋此處單襄公全 無論及自強不息之概念。且據前文甫提及的「立無跛,視無還,聽無聳,言無遠」

「面對上天時,油然而生的敬意」。不過,韋昭之說純屬臆測,蓋此處單襄公全 無論及自強不息之概念。且據前文甫提及的「立無跛,視無還,聽無聳,言無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