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對於春秋時期道德性質的若干省思暨研究旨趣

第三節 研究價值

要 之 , 傅氏 的 詮釋 學 架構 所 以具 有 普遍 性, 是 因 為能 夠 協助 研 究 者 於 文 獻 分 析 之 際 , 隨 時 意 識到 論 述 的 序 階 , 以 及 序 階 間 的 關 聯 。 而 透 過 這些層次的覺察,也能夠讓分析結果呈現一定的「詮釋強度」。因此在《左》、

《 國 》的 研究 上, 自然 可以 帶 來莫 大 幫助。171

第 三節 研究價 值

據前述,《左》、《國》道德的研究,至少具備兩項極為重要之價值。

一者,是具有根源性,或稱之為思想史上的價值。春秋時期的道德陳述,

雖非中國道德哲學的起源,卻是一大結穴處。尤其在先秦傳世文獻極為缺乏的狀 態下,捨棄《左》、《國》不論,不僅掌握春秋思想無著力處,且對於後代思想的 了解也不能深刻完整,蓋二書對於中國之影響,早已跨越思想、歷史的界限,而 延伸至政治以及文學各方面。漢人春秋決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更不用說在 唐代,《左傳》是廁身舉業,投入場屋士子的必讀之作。因此,許多前人的言論 與文章,時常可見《左》、《國》影響。呂思勉曾云:

我國民今日之思想,試默察之,蓋無不有先秦學術之成分,在其中者。其 人或不自知,其不可誣也。不知本原者,並不能知支流。172

所言甚是。

二者,道德認知的價值。道德為吾人生存於世不可或缺者。一個人即使宣 稱不接受任何現存道德規約,但他終究得面對如何與人相處的問題。173然而道德 並非單純發揮維繫人我關係的功能而已,它還有內在於己的省思層面。這代表了 縱然世界只有一個人存在,道德問題依然存在,因為這個單獨的個體還是有面對 自我的問題。174人應該怎麼樣生活?如何界定自己的存在?人生的意義在哪?什

171 必須附帶說明的是:創造性的詮釋學,並無意要求文獻分析,必須生硬且亦步亦趨的一一指 出何者為「實謂」?何者是「蘊謂」?事實上,其主要目的在促使研究者意識自我正在進行的工 作隸屬哪一層次,由是而知不足。參閱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創造的詮釋學及 其應用》,頁 44-45。

172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頁 2。呂氏所說之「先秦學術」雖主要指諸子之學,然其觀 點則可包含《左》、《國》。

173 〈中庸〉裏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即道德必然具備人我關係的處理。見

《集注》,頁 28。

174 《論語.雍也》孔子論顏回「其心三月不違仁。」指出道德包含了內在於人的那種純化 或端正意念的層次。見《集注》,頁 86。

34

麼樣的價值應當護持?護持一個價值的原因又何在?哪些事屬於義務?唯有真 切面對、思考,並試圖解決這些問題,才能讓惶惑不安的心得到安頓,這便是道 德的意義。

據筆者觀察:道德問題所以迷人,除了來自人性最根本的需求外,還有一 點則在於:它常常不適用於進步的觀念。認為身在二十一世紀,便在道德上遠勝 前人,那是荒謬之至的。而且通常與之相反的是:許多人覺得歲月的流轉常是指 向道德的淪喪,黃金時代,難以復返。《左》、《國》中的道德論述,許多都是探 討道德的基本原則,這對今人同樣還是深具價值的。175

或許有人會覺得,某些道德規範,比如女子三從四德,已被目為過時產物,

如何說道德不與時俱進。事實上,這類問題當如此理解:通常,某種道德規範的 變遷,往往來自道德的「教條化」與「僵化」,使其脫離原本理想,讓人不得不 重新省思它的存廢。三從四德的確可能壓縮女性人權,但並不表示,藉由更高階 的基本人權,否定三從四德後,就不再需要建立其他的道德觀念,因為夫婦關係 畢竟是極普遍存在人類社會的。而以往對於夫妻間責任義務的界定,不論如何,

其理想的一面都可給人一定啟發。因此即使《左》、《國》中有一些道德認知與主 張不同今人,依然可以帶來許多啟發。

至於本文第三項價值則與人類文明發展或者跨文明比較有關。在 1949 年時,

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提出了軸心時期(the Axial Period)之概念。

大意為:從西元前八百至前二百年間,世界的幾個古文明,包含中國、印度、以 色列與希臘等地,均同時產生於人類歷史上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思想運動。為 人 類 自 我 生 命 的 問 題,提 出 普 遍 性 的 省 思 與 看 法 ,且產生若干至今仍為人類 所遵循之精神傳統。雅斯培將之稱 為 第 一 次 突 破 的 軸 心 時 期 。176

第一次的突破在中國約略相當於東周(770 B.C.-249 B.C.),故許多學者也 紛紛注意如何詮釋這段時間的軸心突破177,余英時認為中國的突破,是擺脫透過 巫祝中介才能與天溝通的傳統,代之以人「心」所擁有的「內向超越」能力。而 此種「內向超越」特質,日後亦成為中國思維裏最重要的特色。178不過余氏的探

175 陳朝爵云:「學者倘能取左氏中言性道禮義之言,輯而錄之,加以發明,斯一有益身心之書也。」

此即《左傳》道德之研究,能給與人心之濡染、教化。參閱氏著,〈讀左隨筆〉,《國立中央大學 社會科學叢刊》2.3(1934.12):19。

176 參閱魏楚雄、俞新天 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頁 7-13。

177 參閱余英時,〈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二十一世紀》58(2000.4):17。及其《論天人 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後者各章對於 中國的軸心突破與內向超越都有清楚的說明。另 參閱本杰明.史華慈( 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 著,程鋼 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頁 2-3。

178 參閱余英時,〈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二十一世紀》58(2000.4):19。及其《論天人

35

討重心主要放在孔子以下「突破」景象之描繪,對於前此的「醞釀期」論述並不 完備,且意義判定也有可商之處。179而從整體的軸心時期來看,春秋時代所佔的 份量無疑是極重的,故從漫長的春秋時代觀察軸心時期的特色,自有必要。如此,

應當也能更精準掌握這次「突破」的內涵與意義,並為日後進行人類早期文明或 文化比較研究提供幫助。

本文的第四項價值是「理、行參證」或可稱之為「理、事關係」的探索。

大凡純粹哲理或思想的論述,或許足以益人神智,然其道理,究竟能於作者或讀 者生命產生多大功效,則是不確定的。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由理解過度 到實踐總有一段絕大距離。《左》昭十,鄭國子皮云:「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

孔子也曾提到閱人應「聽其言而觀其行。」180《楞嚴》謂:「如人說食,終不能 飽。」181均說明人之患恆在所知、所行斷為兩橛,此何以故?蓋知解未必能夠滲 透於個人之意志,世間多有「入海算沙」之徒。182而縱使一個人之意志得以根據 某一理念貫徹,亦不必然於當事人心中能具備相應之情感。因此,知、情、意三 者的融合無間,洵非易事。向來唯有於自我身心切實體會者,才能擁有那沛然莫 之能禦,非行不可的情感。

進而言之,人的行為,通常能在一般狀況下表現正確的道德判斷。然而一 旦面對兩種以上的價值衝突,其困境也就不易化解了,且更重要的是,每面對一 次這樣的情形,都可能在自我人格統整上引發失衡,佛教重視「事上磨練」、「歷 練心行」,即連開悟者也必須在應事中起大機大用,實基於事非經過不知難的道 理。183

如前所述,在《左》、《國》之前所留存的道德論述並不多,稍可一提者或 許只有《尚書》。撇開《尚書》篇章的真偽與時代問題不談,其中大多屬於官方 文書,故其道德陳述,通常僅是簡略指出某些既定原則,而這些原則的定義為何?

能夠被運用於哪些方面?往往不是從文中就能取得明確答案。184且因官方文書的

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一書。

179 余英時對於春秋時代的「醞釀期」意義,雖有討論,但篇幅著實不多。且筆者在看法上與之 頗有出入。吾人之意見,後文將有交代,大抵說來,筆者認為春秋時人於內在道德之議題不但有 所意識,也有成熟且具有概括性的主張。有關余氏之觀點,參閱氏著,《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 思想起源試探》,頁 235-248。

180 《論語.公冶長》,見《集注》,頁 78。

181 釋道安 發行,《楞嚴經》(臺北:臺灣印經處,1973),卷一,頁 14。

182 「入海算沙」為佛教語,指終日研討佛理,不肯實修,終乃虛擲歲月。參閱智顗大師 述,

寶靜法師 講,《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1996),頁 35。

183 參閱釋繼程,《六妙門講記》(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頁 55-58、76-80。

184 以〈洪範〉為例,箕子所述的為政大原則,可以在施政中運用、滲透到多麼細微處,就 難以看出來。

36

特質,使其敘述多採取由上而下單向之命令或指導口吻,此種口吻,意在宣示不 容絲毫動搖的原則,故無法顯現應事的緊張。因此在現有早期材料中,《左》、《國》

道德的研究,便具備著理解春秋時人認知「理」、「事」差距的價值,此一實踐道 德,既具有臨事、應機的「言語行事」之意義185,也是哲學中「普遍」與「特殊」

差異的反映。經由這些時人對事件的探討、評論,以及自我認知,當遠勝於純粹 概念之理解。則能夠同時滿足「理」、「事」考察之文獻,在先秦時期,大概也沒 有比《左》、《國》更重要的。

本文之第五項價值,則在概念之釐清。以往對於春秋思想的若干研究,或 有認識不足或未能周延,相關問題,筆者將予以檢討並提出個人看法,此留待後 文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