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工作熱情

各學者對工作熱情研究的文獻大都集中在 2002~2005 年,工作熱情 的發展與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興起有極大的關連性。正 向心理學它強調正向思考的價值與力量,並探索怎樣可以讓人類的生活 變得更有價值感(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本節將依序說 明國內外有關熱情的概念,工作熱情的定義、理論構面及其相關研究,

分別臚列說明如下:

一、熱情的概念

長久以來哲學家對「熱情」之概念產生很大的興趣,至少有兩個論 點被多數人支持。第一個論點是熱情伴隨而來的是痛苦與減少控制的能 力,由於這些因熱情隨之而來的受苦經驗,因此才由 passio 延伸成熱情 的意思。熱情一詞源自拉丁語,其意思是痛苦,為熱情的奴隸,受熱情 所折磨,在此觀點熱情被視為負面。第二個論點是熱情使人更主動的投 入活動,是較為正面,促使人們對有興趣的事物有更多的行動力。例如 Descartes(1596-1650)在其著名作品《心靈的熱情》(The passions of the soul)(1649/1972),將熱情定義為「是一種強烈的情感,是人們與生 俱來的,並對其行為有正面的影響。」其他的學者表示熱情是高成就的 一項必要元素。因此第二個論點即是若人們能控制本身的熱情,便自然 的能得到成就。熱情的概念也引起了心理學家的興趣,他們想了解熱情

和 Van Goozen(1991)提到熱情被定義為高優先順序的目標,會產生情 緒上的重要結果。Frijda 等人指出熱情會驅使人們定義更高層次的目標,

並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它。其他的心理學家也研究類似的議題,

例如熱情對人們的行為有正反面的效果或是依賴。同時也有人在研究用 心的程度、忠誠度等因素對人們的影響,然而對工作的涉入程度、忠誠 度及認真看待工作的人可能並不是充滿熱情,而是因為其他的因素,例 如參加一項為期兩星期的甄選計畫,參加者表現出對工作相當的認真,

涉入程度高,但這並非是因為人們真的喜歡這項工作,而是因為經濟的 壓力而急需得到這個工作。早期的研究顯示對於工作的認真是基於其本 身的熱情。

熱情是什麼?熱情是個讓人既熟悉又曖昧的概念。如韋伯辭典對熱 情的解釋是一種激奮的情緒、穩定而深厚的情感,狂熱、狂喜,是一種 猛烈迅速爆發的情緒,例如興高采烈、歡欣鼓舞、孜孜不倦。在牛津大 字典裡,熱情一詞的解釋是一種像恨、愛或憤怒一樣的強烈感受,雖然 文字本身並沒有正負面的表態,但是人們都使用熱情兩字來描述積極投 入及工作表現優異行為,就像是熱情帶領大家勇往直前,追尋自己理想 的原動力。Andrson(2004)亦認為熱情是一種強烈的情感。鄭呈皇(2004)

指出熱情的英文「enthusiasm」是從希臘字「神」(theos)與「內心」

(entos)結合,代表「內心的神靈」,就是一種生命信仰。因為信仰是 用來激發正向思考,在遭遇困難時,不是轉頭逃避或自怨自艾,而是迎 面擊戰,像個勇士般一樣,這樣的信仰,不會隨著惡劣的環境而妥協。

鄭伯壎(2004)則認為熱情是一種未達成會有極不舒服的情緒產生,會 為了工作的興趣,更有毅力的咬牙堅持一定要達到目標;擁有熱情,能 量就綿源不斷,有熱情的推動,就能比別人更盡心、細微,就算是做卑 微的工作也可以做的有聲有色。熱情對中國學者來說,與情欲是相類似

的,對哲學家而言,雖然他們貶視人類的「情欲」,卻不貶視熱情或情 感本身,反而使之成為正常人類生活的基礎。例如,在中國文學作品當 中很少出現像西方希臘悲劇般的強烈情感,而是一種細膩的溫情,一種 圓熟、溫和的熱情。綜歸以上學者論點得知:熱情是在表達自我激勵、

自我信念的達成,是一種使人的行為正向增強的續航力(溫金豐等人,

2008),熱情可幫助員工有效地達成工作目標,同時也提升組織的績效

(詹婉鈺,2005)。

很多哲學家都曾對這股能影響人們情緒行為的力量提出看法(Rony, 1990),但在進入實驗為主的實證心理學時代後,大都著墨在病態心理 現象的研究,所以鮮少有熱情的相關研究。近年來隨著正向心理學興起,

所以再度引起研究者關注正向經驗的特質研究(Vallerand et al., 2003)。

以下從哲學中熱情概念,論述東、西方哲學裡對熱情的看法。

(一)中國哲學裡的熱情

中國文化對個體情感的強烈描繪及深入剖析相對於西方文化 的敘述顯得低調而保守。對於中國哲學儒、道兩家來說,孔孟之 學著重於提供「禮樂教化」、「克己復禮」,跳脫本性的誘惑而 行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是孔子對 個體行動的依循準則,如果沒有禮,個體豐沛的勇氣和熱情不但 不會帶來成功,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混亂的局面;而在老莊思想中,

提倡摒棄人倫法治,崇尚「無為而治」,認為只要一切「法乎自 然」自然回到最初最美好的狀態;像莊子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就是成為一個「忘物忘己」的真人,因為既然萬物都是同等的,

因此人們就不會受生和死的哀樂情緒所困擾,而產生認知上的差 異。所以,一個人如果要得到安和樂利的人生,就必須要順乎自

在中國文化思想薰陶下,透過對自我內在心性修養的追求,

滲透萬物背後最終極的脈絡,以指引群體一條通往更臻完美人生 境界的康莊大道。在儒家思想中,個體內在的熱情、意向必須對 群我社稷的關懷才有意義和價值,而一旦為自身熱情立定正確的 志向後,熱情自然蓬勃,像孔子的「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 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實為個體熱情的最佳寫照。

(二)西方哲學裡的熱情

西方哲學家長久以來對能引發個體強烈情感和行為堅持的熱 情一直很有興趣(Rony, 1990)。早期在希臘時代,哲學家已注意 到這種不同於 Philia(友愛)和 Agape(博愛)形式之愛,他們稱 這種愛為 Eros。Eros 著重在個體本能的感性及浪漫的神奇力量,

該服務的時候主動服務,該奉獻的時候樂於奉獻,該犧牲的時候 勇於犧牲,不求回報,愈困難愈堅定,愈挫折愈奮勇(邱華君,

2012);因為這種稱為 Eros 的愛,一方面代表人類所有創造和自 我實現喜悅的源頭,另一方面也代表在生命力、內心的混亂和焦 慮(翁嘉伶,2008)。Eros 可以在人類身上產生一股力量,這股 力量就是熱情。

二、工作熱情的定義

熱情究竟是什麼?根據 Gubman(2004)提出了二個方程式,讓我 們知道熱情究竟是為何物。他說,員工投入(employe engagement)=

適才適所的工作 ﹡正面的工作環境(What you do ﹡where you do it)。

並說,熱情的方程式:

熱情=適才適所的工作×正面的工作環境×員工的自我激勵=員工 投入 ﹡員工的自我激勵。(Gubman 提出其假設─每個乘數及被乘數的 數值皆大於零)。

首先針對第一個方程式(員工投入)=適才適所的工作 ﹡正面的 工作環境。意指雇主在工作上安排、職涯發展、領導風格、企業文化、

政策及工作環境品質等各個面向,若有良好的配套措施,即可以激發員 工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心力,如此一來對企業的經營績效有正面的影響 力。

其次是第二個方程式─熱情=適才適所的工作 ﹡正面的工作環境

﹡員工的自我激勵=員工投入 ﹡員工的自我激勵。比較這兩個方程式 之後,可發現熱情比員工投入多了員工的自我激勵,意即「人」的因素

,再者,由於乘數及被乘數的數值皆大於零,因此熱情的效力會大於員 工投入。所以 Gubman(2004)的方程式,我們可以假設熱情對於企業 的經營績效具有一定的加分作用。

另外,McDonald(2000)亦對熱情解說為,一早起床後,立即就想 要投入某件事的那股力量;熱情這個字是由數個意念,如信念、自信、

專注、熱忱、堅定果斷所組成(Smith, 2000)。所以,熱情是一種極度 強烈的情感,在面對自己或外界的人、事、物時,這種強烈的情感會從 你的內心表達出來。當你相當在乎某個人或某件事時,你就很容易流露 出熱情;或者你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或是你希望別人能把事情給做好 時,你就會感受到熱情的存在。鄭呈皇(2004)亦提到,熱情是一種生 命信仰,因為信仰可以激發正向思考,例如在遭遇到困難時,不會掉頭 逃避或自怨自嘆,而是像個武士般,迎面擊戰。因為相信自己的價值,

這樣的理念,不容易隨著環境妥協,當別人在工作上面臨壓力、抱怨時

熱情就是讓自己感到活力充沛,朝氣蓬勃(Anderson, 2004),會使

表 2 - 1 工作熱情的定義(續)

熱情理論主要源自於社會心理學教授 Vallerand 等人(2003)主導的

「社會行為研究室」。Vallerand 等人(2003)綜合哲學及心理學對熱情 概念的討論,並進一步結合 Ryan 和 Deci(2003)的自我決定理論後,

將熱情關注在個體對活動的熱情上,於 2003 年提出活動熱情理論

(Passion toward activities),以二元觀點來研討個體對活動的熱情。

根據 Ryan 和 Deci(2003)的自我決定理論,人們有往更高層次組 織發展的基本傾向,藉由投入不同的活動來滿足成就感、自主性及聯繫 感等三種基本心理需求,Vallerand 等人(2003)從過往對個體和活動間 的研究中發現,個體對活動的投入程度和對活動的喜好及對活動的價值 判斷、花在活動上時間和精力有關,於是將熱情定義為:「對所喜愛活 動有一種的強烈傾向,個體願意於此活動中投注時間與精力」(Vallerand et al., 2003),他們更進一步認為熱情還會控制個體自我中心或自我概念,

根據 Ryan 和 Deci(2003)的自我決定理論,人們有往更高層次組 織發展的基本傾向,藉由投入不同的活動來滿足成就感、自主性及聯繫 感等三種基本心理需求,Vallerand 等人(2003)從過往對個體和活動間 的研究中發現,個體對活動的投入程度和對活動的喜好及對活動的價值 判斷、花在活動上時間和精力有關,於是將熱情定義為:「對所喜愛活 動有一種的強烈傾向,個體願意於此活動中投注時間與精力」(Vallerand et al., 2003),他們更進一步認為熱情還會控制個體自我中心或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