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員工幸福感

本節將就員工幸福感之起源、定義、相關理論及員工幸福感之衡量 等,分別說明如下:

一、幸福感之起源與定義

員工幸福感是幸福感的延伸概念,惟員工幸福感是以員工為角度進 行探討,因此在說明員工幸福感之前,先就幸福感一詞之定義概要說 明。

(一)幸福感

幸福感(Well-being)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極其複雜的概念,

雖然幸福是一個抽象的字眼,卻是所有現代人一生想達到的最終 目標及理想境界,幸福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原動力,從中人 們可更了解自己,也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呂敏昌,1993)。陸洛 於 1998 年在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的研究中 指出,西方有關幸福感之研究起源於哲學將嘗試對 Well-being(WB)

提出解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1.外在道德評量:研究者認為幸福是一種外在的道德評量標準,

達到此標準時就會有幸福感。但是如前所述,每個人對幸福 的認知與定義不同,很難找出客觀一致的外在標準,因此造 成此階段研究的困難。學者轉以個人主觀感受來闡述幸福感,

進入對幸福感研究的第二階段(施建彬,1995)。

2.正向情緒測量:認為幸福感來自於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的總 和,但忽略了人類認知活動對於幸福感的影響。此觀點偏重 運用個體情緒來界定幸福感,忽略生活中偶發事件亦會造成 個體情緒上之變異,故無法反應出幸福感長期穩定之特質(王 佳禾、侯季宜與張進上,2008)。

3.認知活動的影響:認為幸福感概念接近於生活滿意,是人類 對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活進行評估後所得的整體感覺,卻又因 此而忽略了短期情緒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王佳禾等人(2008)

指出此一定義之重點於反應人類認知對其幸福感的影響。

4.整合研究階段:將生活滿意、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皆納入幸 福感的定義中,同時顧及認知與情緒的影響(Andrews &

Withey, 1976),此說法同時兼顧了情緒與認知對幸福感所帶 來的影響。

Andrews與Withey(1976)可說是最早提出幸福感完整定義的 心理學家,亦是目前最廣受引用之定義,陸洛進一步將幸福感定 義為對生活品質的沈思評鑑,是一種包含了高昂的正向情緒,及 對整體生活滿意的主觀感受,包含了正向情緒、缺乏負向情緒以 及生活滿意。楊國樞(1980)則認為,幸福感高低所代表的涵義 雖是一種主觀的評估,卻代表了個人目前生活現況整體的滿意和 愉快的程度。Diener(1984)表示幸福存在於個人的經驗裡,是主 觀的,包含認知與情緒兩個層面,認知層面是指對生活品質的整 體評價感到滿意,而情緒層面則包含了正、負向情緒。Diener、Suh、

Lucas 與 Smith(1999)指出,幸福感與個人的價值觀有關,是評 估生活品質的主觀看法,主要包含情緒反應、對個人領域地位的 滿意度以及對整體生活滿意度的評價。吳淑敏(2005)提及,幸 福感的成分不僅侷限在以生活滿足感與正負向情感來評估,否則 研究的內涵會過於狹隘,因此應該以多重變項、多樣內容來評量 幸福感,使其概念更趨完整。Ryan 和 Deci(2001)於研究指出,

幸福感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其中包含個人的最佳經驗和功能,目 前的研究來自兩個普遍一般的觀點,其一是快樂主義取向(The

hedonic approach),著重於對快樂(Happiness)的看法,以得到愉 快以及避免痛苦來定義幸福;其二是實現主義取向(The eduaimonic approach),強調生活的意義與自我價值的實現,以一個人可以完 全發揮作用的程度定義幸福,在Carruthers 及 Hood(2004)的研 究中,即採用Ryan 與 Deci(2001)的看法,認為幸福感的提升可 以透過減少負面情緒,並增加正面情緒和生活滿意度著手,就字 義而言,幸福常會令人聯想到快樂、活力、樂觀、個人成長、自 我接受、有目標的生活、最理想的功能和生活滿意等。

隨著時代的演進、科學的發展,為了更合理地測量每個人實 際的幸福感受,心理與社會學者開始試圖以個人主觀的正向感受 來切入(施建彬,1995)。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的研究中,幸福感常 常被稱之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Keyes 與 Magyar-Moe(2003)主張主觀幸福感包含兩大領域:情緒幸福感

(Emotional well-being),亦即對個人正向情感程度的評估(例如 快樂),以及對個人感知生活經驗的評估(例如滿意度);另外為 正 向 運作 ( Positive functioning ) 的 心理 幸 福感 ( Psychological well-being)與社會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心理幸福感著重於 個人層面上,而社會幸福感的主要目標則是放在與他人以及環境 的關係,因此,主觀幸福感結合個人短期情緒和長期認知層面的 研究,不僅包含認知功能與幸福感的關係,也顧及到情緒對幸福 感的影響,因而廣受近年來許多相關研究者採用。

圖 2-1 主觀幸福感架構圖

資料來源:Keyes & Magrar-Moe(2003)

本研究另就其他學者對幸福感之相關定義彙整如表 2-5。

表 2-5 幸福感之定義

學者 年代 定義

Andrews 與

Withey 1976 包含生活滿意、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三個成分,同時顧及

Michael Argyle

(施建彬、陸洛 Kawachi

2005 認為快樂是個人對生活整體的評價或是捕捉愉悅的瞬間

(二)員工幸福感

近年來,隨著職場健康心理學的興起,強調透過正向的職場 氣氛及良好的工作環境來促進員工的身心健康,為因應組織環境 的快速變化,員工所面對的壓力與日俱增,終將影響到個人的工 作表現,所以在組織行為領域中,員工幸福感成為研究者重視的 課題之一,例如 Warr(1987)在關於員工職場心理健康的研究 中,將工作幸福感分成工作滿意、工作緊張與工作沮喪等概念,

Siegrist、 Wahrendorf、Knesebeck、Jürges 與 Börsch-Supan, 2006)

則將員工幸福感定義為員工工作時的心理與生理狀況以及生活 的品質。另外,Sinikka 和 Kaija(2006)提出員工幸福感指的是 心理健康,由幾個元素組成,包含情緒幸福感、工作滿意度、志 向、憂慮以及倦怠,Remus、Kelly 與 Daniel(2007)根據之前 的研究定義,認為員工幸福感應考慮員工個人以及環境因素,並 且要將個人與環境再分為工作上與非工作上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Schulte 及 Vainio(2010)也認為幸福感是主觀的健康狀態、快 樂、充實、舒適以及滿意自己的生活,因此,對組織成員來說,

工作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份,而工作中所發生的事件,亦應連 帶影響組織成員的幸福感受。此外,Tal(2007)以成就動機為 觀點,認為組織如果能夠激發員工的潛能與能力、員工可以透過 在組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獲得更大的發揮空間,以及讓員工知 道達成績效目標的意義,即能讓組織成員更佳感到幸福。然而,

研究者多將員工幸福感定義為員工工作上的心理與健康狀態,例 如沈文正(2012)則認為「員工幸福感」是指個體成員對其在職 場與主管、同事甚至是顧客互動時,所感受的一種心裡滿足與快 樂感,相較於 Keyes 和 Magyar-Moe(2003)關於幸福感的區

分,過去對於職場幸福感的研究大多侷限於討論情緒幸福感,較 少深入探討員工個人與所處環境正向運作的程度。由上述文獻可 知,員工幸福感與幸福感之差異,在於員工幸福感著重員工在工 作上的心理感受。

二、幸福感之相關理論

各個不同背景之研究者除了對於幸福感定義多所討論之外,亦提 出不同理論解釋幸福感的形成,本研究依據陸洛(1998)與其他研究 者所提出之相關理論彙整簡述如下: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 gratification theory)

需求滿足理論的觀點認為幸福感主要是來自個人需求的滿 足,唯有需求滿足,個人才會感到幸福;又可以分為下列三個學 派:

1.目的理論(Telic theory):此理論認為人的內心都具有內 隱的需求並成為行為之基礎,而個人理想的達成會帶來幸 福感(陸洛,1998),亦即個人目標達成與否成為影響幸 福感之關鍵因素。

2.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此理論認為幸 福與痛苦是來自同一來源的,沒有匱乏的人無法體會到真 正的幸福。當一個人長期受到痛苦煎熬後,一旦脫離痛苦 即能獲得幸福感(林育正,2008)。

3.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此理論認為參與社會活動是 個人幸福感的主要來源,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滿足個人 結伴、休閒等心理需求,藉由與團隊成員互動與分享,進 而產生社會支持,促進個人精神健康、心理適應以及幸福 感(陸洛,1998)。

綜合上述,需求滿足理論認為幸福感的獲得,是來自目標的 達成或參與活動過程中的滿足。

(二)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理論(Top-down / Bottom-up theory)

Top-down theory 和 Bottom-up theory 則以人格與生活事件雙 重角度來解釋幸福感的形成(陸洛,1998)。由上而下理論著重 個人人格, Headey 與 Wearing(1991)表示擁有穩定人格特質 的人較為幸福。由下而上理論則認為幸福是正向事件與體驗的累 積(陸洛,1998)。

(三)判斷理論(Judgment theory)

Rim(1993)認為一個人的幸福感來自於自己過去的生活經 驗、價值觀或是與他人的生活狀態或自己理想的生活目標比較的 結果(引自陸洛,1998),亦即在判定自己幸福與否時,除了與他 人比較之外,亦會與自己過去的經驗比較。

(四)符號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符號互動理論認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語言、非語言行 為、文字及符號達到溝通、互相瞭解的目的,以形成有意義的社 會互動,增進個人幸福感(林育正,2008)。

三、幸福感之衡量

大多研究者是依研究架構、背景與目的,將員工幸福感進行分類,

因此,對於員工幸福感目前尚未有一致的分類與包含的構面,本研究 則依目前研究中曾被提及之衡量變項彙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