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自研究設計以至執行、分析,雖已力求完整及嚴謹並符合科 學原則,但囿於各項因素之限制,使得本研究仍有所不足,因此依據本 研究之研究對象、方法及內容的範圍與限制,提出以下三點建議,期能 做為後續研究者的參考,使未來相關研究能夠更臻完善。

一、研究變項之建議

如何提升員工幸福感,是現今企業關心的重要議題之一,而可提升 員工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係探討高績效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工 作敬業與組織認同對於員工幸福感的影響,對於其他影響幸福感之因素,

並未進一步深入探討、釐清或加以排除。因此,後續研究者若對員工幸 福感有興趣,建議可再多蒐集相關文獻,以找出其他可能之影響因素,

例如:組織文化、主管領導風格、工作夥伴關係及人格特質等,並藉由 更多變項的分析,更加深入瞭解幸福感對組織及員工間可能產生之影響 機制,以做為學術界及實務界之研究參考與應用。

其次,經由本研究實證分析發現,工作敬業與組織認同在高績效人 力資源管理實務影響員工幸福感的過程中,均僅具有部分中介效果;因 此,推論上述影響過程中,可能尚有其他中介因子,後續研究者亦可再 深入探討,以使該中介運作歷程的相關研究更加完整。

二、研究工具之建議

本研究所使用之調查問卷,除幸福感量表外,其餘均為國外學者所 發展設計,雖然具有良好之內容效度,信度分析中亦顯示各構面應具良 好之信度,且國內學者在使用上,亦少有發生研究推導錯誤之情形;但 問卷題項內容有可能因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研究對象的不同等因素而對 量表之信效度造成若干影響,因此,後續研究者如擬採用本研究之相關 問卷量表,亦宜視研究個案加以修訂,以建立更適合之測量工具。

其次,因本研究僅利用 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問卷信度、相關 及迴歸等分析,在統計方法上可再求精進;因此,建議後續研究者亦可 使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進一步探討潛 在變數與潛在變數之間的路徑關係,以建構出整體的模型。

三、研究樣本之建議

本研究因人力、物力以及時間的限制,僅針對T公司正職員工進行 抽樣調查,樣本人數約佔個案公司員工人數的十分之一,故研究結果無 法完全推論至全公司或其他不同產業。且因T公司對於人力資源管理相 關策略較為重視,有可能因而導致研究樣本間之差異較為不顯著。因此,

建議後續研究者,儘可能收集更多樣本數,以使研究分析之結果更能真 實展現實際情況。另外亦可選擇不同產業,針對擬研究個案之屬性及其 規模大小,進行更為全面性之調查分析,如此將更能客觀、完整地呈現 相關的資訊,並使研究推論的範圍更加廣闊。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佳禾、侯季宜、張進上(2008)。國小學童幸福感量表之編製。家庭 教育與諮商學刊,4,57-85。

呂敏昌(1993)。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 關係。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柏松、戴志璁(2008)。組織認同、員工忠誠度、人力資本及組織效 能之研究-以商業銀行為例。管理研究學報,7(2),227-255。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 解析。台北市:五南。

邱艷婷(2005)。人力資源高績效工作實務對員工工作績效、組織公民 行為關聯性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論文,未出 版,桃園縣。

吳淑敏(2005)。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教育學程大學生幸福感之效果研 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8(1),21-47。

吳明隆(2007)。SPSS與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 北市:知城。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李祥銘(2009)。我國金融產業購併後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 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文正(2012)。服務行為觀點探討海運承攬公司員工幸福感與顧客忠 誠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 版,基隆市。

林裘緒(2005)。組織認定與認同對於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社會認定理

林育正(2008)。員工協助方案對員工幸福感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

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惠彥、陸洛、吳珮瑀、吳婉瑜(2012)。快樂的員工更有生產力嗎?

組織支持與工作態度之雙重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4(4),451-469。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理學,台北市:巨流。

洪瑞斌、李志鴻、劉兆明、周志明(2007)。從組織文化角度探究「健 康組織」之意涵。應用心理研究,36,151-191。

徐瑋伶、鄭伯壎(2003)。組織認定與企業倫理效益。應用心理研究,

20,115-138。

徐毓屏(2008)。國民小學教師學校組織認同、工作倦怠和幸福感之探討。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縣。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陸洛(2008)。華人的幸福觀與幸福感。心理學應用探索,1,19-30。

許順旺、林顯邦、張姮燕(2011)。國際觀光旅館客房部門員工壓力源、

組織認同與績效表現之相關研究:以調適行為為干擾變項。人力資 源管理學報,11(1),1-25。

梁雙蓮(1984)。中央行政機關公務人員組織認同的研究。台灣大學政 治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程一珺(2012)。「幸福組織」之研究-以考試院機關組織成員認知為例。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民凱、林清文(2002)。中學生解釋風格量表之編制及其效度研究。

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31-162。

張火燦(199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揚智。

張火燦、劉淑寧(2007)。人力資源領先指標對研發人員敬業貢獻之影 響:中介模式的測試。人力資源管理學報,7(3),1-25。

張瑋玲(2012)。高承諾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員工協助方案與工作敬 業心關係之研究:以情感性承諾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 源管理研究所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生玉(200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

陳怡秀(2006)。員工投入驅動因子、情感性組織承諾與個人工作績效 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桃園縣。

黃守正、郭育良、柯德鑫、鄭雅文(2003)。職場社會心理特質與自覺 健康狀態之相關。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0(4),235-244。

黃春太(2010)。台灣南部地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 態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同圳(2012)。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與企業爭優勢。載於李誠(主編),

人力資源管理的 12 堂課-2012 年。台北市:天下遠見。

彭祥榮(2012)。高科技從業人員之工作動機對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及 幸福感的影響:以工作投入為調節變項。玄奘大學應用心理系碩士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曾若(2011)。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敬業貢獻度為 中介變項。國立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蔡尚鈞、劉曾若(2011)。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敬業貢獻

度為中介變項。創新研發學刊,7(1),75-89。

謝安田、楊新生(2011)。職場友誼對組織認同之影響-以工作滿意與 群體凝聚力為中介變數。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7(1)。

謝孟蓉(2012)。高績效人力資源實務、員工幸福感及員工態度與行為 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 雄市。

蕭惠文(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 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縣。

蕭文龍(2009)。多變量分析最佳入門實用書。台北市:碁峰。

二、外文部分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Arthur, J. B. (1992). The link between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 in American steel minimills.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488-506.

Arthur, J. B. (1994). Effects of human resource systems on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and turnov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3), 670-687.

Ashford, S., Lee, C., & Bobko, P. (1989). Content,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job insecurity: A theory-based measure and substantive te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2(4), 803-829.

Ashforth, B., Harrison, S., & Corley, K. (2008). Identification in

Organizations: An examination of four fundamental ques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34(3), 325-374.

Ashforth, B. E., & Mael, F. (1989).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1), 20-39.

Van Nostrand.

Baird, L., & Meshoulam, I. (1988). Managing two fits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3(1), 116-128.

Bakker, A. B., Demerouti, E., & Schaufeli, W. B. (2005). The crossover of burnout and work engagement among working couples. Human Relations, 58(5), 661-689.

Barney, J. (1991). 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Bartels, J., Douwes, R., Jong, M. D., & Pruyn, A. ( 2006).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during a merger: Determinants of employees’ expected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new organiz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49-67.

Becker, B., & Gerhart, B. (1996).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Progress and prospec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4), 779-801.

Becker, B. E., & Huselid, M. A. (1998).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and firm performance: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In G. R. Ferris (Ed.), Research in persona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6: 53-101. Stamford, CT: JAI Press.

Bowen, D. E., Gilliand, S. W., & Folger, R. (1999). HRM and service fairness: How being fair wit employees spills over to customer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7(3), 7-23.

Brown, R. (2004).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UK experience since 1992. Psychology Press.

Buchanan, 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s. Administer Science Quarterly, 19(4), 533-546.

Schuster.

Carruthers, C., & Hood, C. (2004). The power of the positive: Leisure &

well-being. Therapeutic Recreation Journal, 38(2), 225-245.

Cheney, G. (1983). On the various and changing meanings of organizational membership: A field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mmunications Monographs, 50(4), 342-362.

Combs, J., Liu, Y., Hall, A., & Ketchen, D. (2006). How much do high‐

performance work practices matter? A meta‐analysis of their effects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Personnel Psychology, 59(3), 501-528.

Cook, D. S., & Ferris, G. R. (1986).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firm effectiveness in industries experiencing declin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5(3), 441-458.

Datta, D. K., Guthrie, J. P., & Wright, P. M. (2005).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labor productivity: Does industry matt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8(1), 135-145.

Delaney, J. T., & Huselid, M. A. (1996).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4), 949-969.

Delery, J. E. & Doty, D. H. (1996). Modes of theorizing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ests of universalistic, contingency, and

configuration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4), 802-835.

Devellis, R. F. (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Newbury Park, CA: Sage.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iener, E. (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34.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2), 276-302.

Evans, W., & Davis, W. (2005).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ernal social structure. Journal of Management, 31(5), 758-775.

Fawcett, R. (2003). A relational and emotional approach to employee engagement. European Quality, 10(3), 46

Fombrun, C. J., Tichy, N. M., & Devanna, M. A. (1984).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autam, T., Van Dick, R., & Wagner, U. (2004).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Distinct aspects of two related concept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7(3), 301-315.

Gupta, V. & Singh, S. (2010). Developing a Set of High Performance HRM

Gupta, V. & Singh, S. (2010). Developing a Set of High Performance 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