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文字改革與世俗化的政教分離

第一節 土耳其建國初期的社會改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奧斯曼人的最高統治者蘇丹同是宗教的代理人──哈里發。職是之故,1923 年 2 月時所提出採納拉丁文字的議案,過了兩三個月後在5 月 3 日時,卡茲姆‧喀拉 別克爾於《民族主權報》(Hakimiyet-i Milliye)上發表了一篇“Lâtin Harflerini Kabul Edemeyiz”(吾等無法接受拉丁文字)的聲明稿。一如前期許多奧斯曼知識份子 一般,他認為採用拉丁文字,會破壞整個國家的和諧;甚至認為採用一個最適合 突厥語言的文字,非僅是土耳其人的事情,更應由世界上所有伊斯蘭共同體(ehl-i İslâm)來決定。197於是語言文字改革的議題又再次沉靜,僅在學者之間進行個人 討論,而未能成為官方的政策。一直以來,土耳其政府作為奧斯曼帝國的後繼者,

原本仍支持著阿拉伯文字的使用,然而隨著政府所主導的社會改革,不同政教分 離的政策解離了奧斯曼─伊斯蘭的概念,此時阿拉伯文字不再具備傳統意義的神 聖性。1926 年蘇聯境內的突厥語國家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與籌備,決議採用拉 丁文字;1927 年土耳其官方也表態採用拉丁文字,終在 1928 年完成文字改革。

第一節 土耳其建國初期的社會改革

在談到文字改革前,須先了解當時土耳其的整個情勢。一次大戰之後,1922 年洛桑條約即將簽定前夕,安卡拉政的土耳其大國民議會(T.B.M.M) 提出廢除帝 制,安卡拉政府取代了奧斯曼政政府成為全國領導核心。1923 共和國的成立,

終結了奧斯曼帝國諸多的意識型態的相互惡鬥;新政府也在凱末爾的帶領之下,

堅定地依循凱末爾思想來建設國家,成了土耳其共和國最主要的意識型態。

1924 年 4 月 20 日所訂第一部憲法時,前三條即明訂了國家政體為共和、國 家語言為土耳其語、主權在民等條目。從第一部憲法以及先後幾次修改的憲法,

其具體精神體現了凱末爾主義精神,稱之為阿塔突爾克原則(Atatürk İlkeleri),或 稱「六矢」(Altı Ok),包含了:1.共和(cumhuriyetçilik)、2.世俗(laiklik)、3.民族 (milliyetçilik)、4. 平民(halkçılık)、5.改革(devrimcilik)、6.國家(devletçilik)等六大 原則。198改革原則強調社會要進步,需要由上至下以及整體性的改革乃至革命的 變化,才能步上現代化、西化的路程。共和、國家與民族原則,其基本內涵是消 滅封建以及哈里發舊制度,創建新共和型態的民族國家,並且是以國家、政府為 核心來推動經濟發展、社會文化以及教育活動。平民、世俗原則強調了國民平等 的概念,無論其宗教、語言、種族或職業為何皆平等,進一步反對以神之名、透

       

197 Bilâl N. Şimşir, Türk Yazı Devrimi, s.57-59. 

198 「凱末爾主義」作為一個定名的術語,最早是 1920 年由英國人首先使用。奧斯曼時期土耳其 人將那以建立一個新國家為目標、反對蘇丹─哈里發為首的伊斯坦堡政府,從事民族運動的人稱 之為凱末爾主義者(Kemalistler)。然而一直到 1935 年之前,土耳其人很少使用凱末爾主義一詞。

第一次出現在官方文件上,是在1935 年共和人民黨的大會之上。自 1934 年國會贈與凱末爾意指

「土耳其國父」的阿塔突爾克(Atatürk)這個姓之後,土耳其語中的阿塔突爾克主義(Atatürkçülük,

或意譯「土耳其國父思想」)便與凱末爾主義成了同義詞,今日土耳其人普遍使用阿塔突爾克主 義(土耳其國父思想)而不使用凱末爾主義。凱末爾建國之時並未明文整理出這六個原則,乃是

建國後幾次演說之中逐漸成型;而凱末爾主義的六個原則也在稍候1937 年時,才正式地被寫入

土耳其憲法第二條。昝濤,《現代國家與民族建構:20 世紀前土耳其民族主義研究》,頁 334。 

思想與原則,即是「世俗」(seküler)之義。201

1922 協約國邀請安卡拉政府參與洛桑會議時,11 月 11 日大國民議會通過法

199 Recep Şentürk, “State and Religion in Turkey: Which Secularism”, Michael Heng Siam-Heng, Ten Chin Liew ed., State and Secularism: Perspectives form Asia,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10, p.322-323.  

200土耳其語言學會詞典laik 詞條。http://www.tdk.gov.tr, 20130414. 

201 Ali Fuad Başgil, Din ve Laiklik: Din Nedir? Din Hürriyeti ve Laiklik Ne Demektir?, İstanbul:

Fakülteler Matbaası, 1955, s.69. 

202 Vedat Angı, Atatürk İlkeleri ve Türk Devrimi, Ankara: Angı Yayınları, 2010, s.45-49. 

203 服飾改革之前土耳其男性所戴的菲斯帽,是 1826 年為蘇丹馬木德二世採納並推行為境內所有 成年男子的標準頭飾,以作為其奧斯曼帝國現代化改革的一部分。不過該帽子很快地就被西方人 視為伊斯蘭的象徵。1925 年服飾改革時,大多數接受的人歡欣鼓舞地頭戴西方禮帽,不過有些 人因西方禮帽影響禮拜動作而反對,或以反戴鴨舌帽以作權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放部分帝王與偉人的陵寢。12 月 26 日更廢除伊斯蘭曆,改用西曆;廢除日落為 一日之始,改為西方時制。204伊斯蘭宗教之世俗化過程,尤其是一個於伊斯蘭帝 國之後建立的新共和國轉變關鍵,在這短短幾年內所作的改革即可看見。土耳其 人作為一個整體的概念,與世俗化政教分離政策以及土耳其主義興起有非常大的 關係。奧斯曼帝國的米勒制度之下,伊斯蘭教曾將穆斯林聚集成一個整體,而土 耳其人僅是穆斯林米勒之中的一部分;不過隨著凱末爾主義以及土耳其主義漸入 人心,於共和國政教分離政策之時,如:廢哈里發、廢宗教學校以及廢除伊斯蘭 的諸多文化象徵,土耳其作為一個民族的概念,也逐漸被提升到最高的地位。205 雖說土耳其世俗化主要的關鍵時期在共和國成立之後,然而歐洲世俗化的生 活早就深入土耳其人的生活之中,如鬱金香時期(Lâle Devri, 1718-1730)快速引進 歐洲的藝術,以及維新時期(Tanzimat Devri, 1839-1876)的歐化政策,歐洲政教分 離的觀念也逐漸傳入;而土耳其人也在生活之中接受了歐洲的產物,如時間曆法。

現今土耳其人生活之中有兩套時間曆法,一套是以月為主的陰曆(kameri takvim),

是伊斯蘭以622 年穆罕默德自麥加遷徙至麥地那為元年的遷徙曆(Hicrî Takvim),

月分29、30 天,一年共 354 或 355 天;另一套則是以日為主的陽曆(şemsi takvim),

該曆法以耶穌誕辰(milat)為元年的耶誕曆(Miladî Takvim)。兩套曆法並行的現象 並非是當代土耳其穆斯林的特色。早在1672 年時,奧斯曼政府除了伊斯蘭曆之 外,也使用另外一套以希臘曆法為主的魯米曆(Rumî Takvim)。該套曆法是以通 行於希臘正教(Ortodoks)的儒略曆(Jülyen Takvimi)為基礎。因曆法計算方式不同,

該曆法至 1894 年,與基督教(Protestan)、天主教(Katolik)國家所用的格里曆 (Gregoryen Takvimi)相差 13 天,即儒略曆的年初 3 月 1 日等同格里曆 3 月 14 日。

1916 年奧斯曼政府修訂了這 13 天的差距並採用格里曆,不過一年之首仍然是 3 月。於是陰曆與陽曆兩套曆法,皆同時並存於奧斯曼中晚期。206

除了曆法之外,土耳其初年所作許多西化的改革,其實大多在奧斯曼晚年西 化政策時都已有了雛型,只不過因於伊斯蘭的認同,而無法確實推行。1923 年 共和國還未成立之前,官方還支持伊斯蘭為國教;然而共和國成立之時,在邁向 現代文明之時,凱末爾主義的「六矢」原則、世俗化政策,也與「現代化」畫上 等號,而成了新生土耳其的最主要意識型態。此時世俗化政策,在民間已嫻熟歐 洲文化制度的狀況下快速地推動。最後終於1928 年 4 月 11 日正式取消憲法中「伊 斯蘭為國教」的條文,正式成為政教分離的國家。207相對於守舊派,革命派的土 耳其人,一如克勒斥扎德‧哈克(Kılıçzade Hakkı),看完喀拉別克爾反對拉丁字 母的聲明稿後所問:

       

204 孫振玉,《傳統與現實──土耳其的伊斯蘭與穆斯林》,頁 14-24。 

205 Soner Cagaptay, Islam, Secularism, and Naitonalism in Moder Turkey: Who is a Turk, p.13-14. 

206 Pertev Naili Boratav, 100 Soruda Türk Folkloru(İnanışlar, Töre ve Törenler, Oyunlar), İstanbul:

Koç Kültür Sanat ve Tanıtım Hizmetleri Tic. A. Ş., 2003, s. 166-167. 

207雖然1928 年廢除了伊斯蘭為國教一條,不過一直到 1937 年時才正式將政教分離原則(laiklik) 正式寫入憲法。土耳其憲法網http://www.anayasa.gen.tr/, 201304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1

我們只是穆斯林嗎?或說我們既是土耳其人也是穆斯林?若說單純是 穆斯林,那我們只需要阿拉伯文字和阿拉伯語,知識上也只要古蘭經就 夠了,這樣國家跟民族沒有也不會打架或爭訟了。然而,若說是土耳其 人的話,那我們需要一個土耳其文化,且這個文化就從我們的語言開始,

擴及到各個層面……老實說,使用阿拉伯文之外的文字來書寫古蘭經並 不是種詛咒,這樣做並不會遭受天譴或被輕視,這才是問題的本質。208 第二節 語言委員會的籌組

一、土耳其境內外促成的契機

小亞細亞之外,1922 年 5 月的時候,高加索地區的亞塞拜然,有一群突厥 語學者,他們追隨著早先奧斯曼時期嘗試推動拉丁文字阿訇札德的腳步;他們相 信以拉丁文字書寫突厥語才是促進突厥人現代化的主要方式;他們在亞塞拜然首 都巴庫(Bakû)成立了「新突厥語言委員會」(Yeni Türk Elifba Komitesi),並嘗試 推動拉丁化突厥文字。1924 年 2 月時,同屬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喬治亞,其境內 突厥語作家們也開始討論拉丁文字的議題。蘇聯採取拉丁化政策的一個目的,在 於減少伊斯蘭的影響,並切斷在蘇聯的突厥人與小亞細亞土耳其人之間的聯繫。

209隨後不久,1926 年 2 月 26 日至 3 月 6 日,土耳其共和國之外,蘇聯境內的突 厥語國家在巴庫召開第一屆國際突厥學會議(Uluslararası Türkoloji Kongresi),並 制定拉丁化突厥字母,並討論「共用統一新突厥字母」(Birleştirilmiş Yeni Türk Elifbası)的議題。當時共出席了 131 位,其中 93 個是突厥人,38 個則是來自其 他國家;這些突厥學者或代表,分別有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庫曼、吉爾吉斯、

烏茲別克等地,甚至還有來自中國的維吾爾學者。土耳其學者則有梅荷美特‧富 阿特‧克普呂律(Mehmet Fuat Köprülü)、胡笙札德‧阿里‧土朗( Hüseyinzâde Ali Turan),伊斯瑪儀‧希克美特‧埃爾泰朗(İsmail Hikmet Ertaylan)等人。會議中針 對文字、拼寫、術語、教學、語言系譜、文學語言以及突厥語言歷史等諸多議題 進行討論。210文字方面,會議中一開始設計新字母(yañalif),對應突厥語音而設 計了33 個字母,其中 4 個借自希利爾字母,29 個採借自拉丁字母。例如:從丹 麥語中借了元音ö 的符號但書寫作 ɵ;從德語中採借 j 而當作半元音 y 使用;從 希利爾字母中採借了ь 等等。211會議之後,各個突厥語國家也陸陸續續地打算採

烏茲別克等地,甚至還有來自中國的維吾爾學者。土耳其學者則有梅荷美特‧富 阿特‧克普呂律(Mehmet Fuat Köprülü)、胡笙札德‧阿里‧土朗( Hüseyinzâde Ali Turan),伊斯瑪儀‧希克美特‧埃爾泰朗(İsmail Hikmet Ertaylan)等人。會議中針 對文字、拼寫、術語、教學、語言系譜、文學語言以及突厥語言歷史等諸多議題 進行討論。210文字方面,會議中一開始設計新字母(yañalif),對應突厥語音而設 計了33 個字母,其中 4 個借自希利爾字母,29 個採借自拉丁字母。例如:從丹 麥語中借了元音ö 的符號但書寫作 ɵ;從德語中採借 j 而當作半元音 y 使用;從 希利爾字母中採借了ь 等等。211會議之後,各個突厥語國家也陸陸續續地打算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