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創作電子書之實作期-『與樹共舞』

第四章 電腦角活動融入主題教學之歷程

第三節 幼兒創作電子書之實作期-『與樹共舞』

一、『與樹共舞』的主題

歷經第一個主題『圓、緣、園』課程中一連串的課程及兩次的戲劇演出經 驗,幼兒與筆者之間已建立起緊密的關係,也在多次的發表及討論經驗中建構出 基本的說故事概念,因此在進入幼兒創作電子書之實作期後,筆者將課程著重在 引導幼兒認識資訊科技融入課程的相關設備上,如筆記型電腦、螢幕、投影機等,

並在電腦角中提供豐富的素材,指導幼兒創作電子書。

『與樹共舞』主題中筆者除了延續上個主題的相關活動,如故事泡泡接龍、

老師說故事、戲偶劇場、語文遊戲與團體討論外,也視課程上的需要再加入了與 資訊教育相關的課程,如在語文角使用錄音筆、電子書影片分享、網路資源教學 等,並逐步開放電腦角讓幼兒使用。『與樹共舞』的主題網如圖 4-8 所示,粗體 標示的字體則為與本主題相關的語文焦點活動。

圖 4-8 『與樹共舞』主題網

二、『與樹共舞』的語文焦點活動

『與樹共舞』是筆者為幼兒在口語表達能力打下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在 語文領域方面的活動如老師說故事、團體討論、故事泡泡接龍、語文遊戲、語文 角落等仍持續進行,而戲偶劇場則以二種不同的引導方式衍伸出幼兒精彩的戲劇 演出,另電子書影片的分享與網路資源教學則是透過不同於以往的視訊媒材讓幼 兒有不同的語文經驗,而在角落活動中不僅在語文角提供豐富的圖片素材供幼兒

練習說故事外,也開放電腦角讓幼兒創作電子書。筆者認為提供豐富的語言學習 環境和適當練習開口說話的機會,將能幫助幼兒說出具有邏輯的故事。此主題的 語文活動則列出於下表。

表 4-3 『與樹共舞』的主要語文活動

活動型態 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老師說故事 平均每週一本繪本

第一週:豌豆兄弟 第二週:傑克與魔豆

第三週:小種籽;白蘿蔔、紅蘿蔔 第五週:鼻子人

第六週:Leaf Man 第七週:大樹

第八週:田鼠阿佛

(續下頁)

表 4-3 『與樹共舞』的主要語文活動(續)

表 4-3 『與樹共舞』的主要語文活動(續)

第七週:Celebrating Xmas

(續下頁)

表 4-3 『與樹共舞』的主要語文活動(續)

活動型態 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戶外教學 平均一個主題一次 第二週:植物園 第五週:拜訪老樹公 網路資源 彈性調整 第三週:樹的圖片

第九週:網路使用

電腦角 平均每天二次

第四週:文建會單張圖片 第七週:聖誕老公公系列圖片 第九週:老鼠嫁女兒偶劇照片

三、活動說明

(一) 由課程中延伸出戲偶劇場

當課程進行到『大樹的好朋友』時,書中的地鼠與老鼠等角色都變成了小 朋友相當感興趣的話題,因此小靜老師與筆者討論之後便利用紙偶做成的老鼠家 族與班上的大樹做結合進行了一場老鼠嫁女兒的偶劇演出。幼兒在欣賞偶劇之餘 又燃起了演戲的慾望,於是『老鼠嫁女兒』成了班上第二場公演的戲劇。這次的 戲劇演出方式與上個主題稍有不同,上個主題是老師透過說故事的方式逐一引導 幼兒演戲,這一場戲劇則是幼兒先看過老師演的偶劇再自己嘗試演出故事的內 容。此時,幼兒已經不需要老師一字一句的提醒自己該說的話,而可以順暢的與 同儕相互對戲。

雖然戲劇活動在每個教學主題中都是不可少的,但是筆者也運用了各種不 同的方式來引導幼兒演戲。當小靜老師利用大樹、紙偶演出『老鼠嫁女兒』時,

立體動態的畫面、鉅細靡遺的對話內容帶給幼兒的便是一種真實感,也讓幼兒在 看戲的同時不知不覺化身為劇中的主角,更與 Walter Sawyer & Dinan E. Comer (1996)所提出的「『快樂』和『語言發展』才是說故事的最普遍目的」(引自莫高 君譯)不謀而合。而小靜老師所說的故事不僅充滿了趣味性,也深深的刻印在幼 兒的腦海中,這對於幼兒的語彙、語句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也對幼兒的戲劇 演出帶來很大的影響。(圖 4-9)

a. 『戲偶劇場』說故事剪影(一) b. 『戲偶劇場』說故事剪影(二)

圖 4-9 小靜老師在『戲偶劇場』說故事

(二) 電子書影片分享

幼兒相當喜歡在 E 化教室中觀賞電子書的繪本。正逢晴晴班需要一本介紹 關於植物種植的繪本,於是筆者利用數位相機翻拍英文繪本”Growing Vegetable Soup”中的圖片,再透過 Ulead Photo Impact 軟體修改照片中的文字,最後用 Microsoft Movie Maker 錄製成電子書。而在播放電子書的前二天,恰巧筆者的聲 帶發炎,說話完全沒有聲音而只剩下沙啞的氣音,因此在播放『蔬菜湯』電子書 的當天,筆者聽到幼兒間出現了相當有趣的對話:

T:好了喔!安靜!注意聽也注意看這本電子書喔!聽聽看你聽到了什麼?(筆者用沙啞 氣音輔以手勢動作)

C3:我們要看電影喔?(指著教室四周已經拉上的窗簾)

C7:噓!小聲。

(『蔬菜湯』電子書開始播放)

C25:那是老師的聲音耶!

C5:對啊!是老師的聲音耶!(轉頭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C8:老師的聲音在裡面ㄋㄟ!

(教學觀察 961113)

這樣的機緣巧合,讓幼兒在筆者已經沒有聲音好幾天之後發現竟然還可以 透過電腦聽到老師說故事的聲音,因此對”錄音”這件事產生了比筆者預期中還 要深的印象。正如省思所記錄「現在變成電腦裡的老師會說故事給大家聽一樣。

也因為這個改變聲音來源的方式,讓孩子對於電子書更有興趣並感到好奇」(教

學省思 961113),筆者利用老師的聲音引導幼兒對電子書產生好奇心,相信當幼 兒對電子書有了好奇與興趣之後,學習的動機也勢必會大增。(見圖 4-10)

a. 幼兒從電子書裡聽到老師的聲音 b. 幼兒的即時回饋

圖 4-10 『蔬菜湯』電子書發表會

孩子中的 C1 在看完電子書後提出「老師,這個沒有可以玩遊戲的喔?那個 電腦教室的都有遊戲」(教學觀察 961113)的意見,由此可知遊戲對幼兒的吸引 力是相當驚人的。他們除了聽故事之外,最大的樂趣應該是可以操控電腦來玩遊 戲,這也與文獻中所提及的遊戲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一事不謀而合。這也讓筆者 更加確定在研究之初即設定晴晴班電腦角的電腦只提供可編排圖片順序及錄音 的開放式軟體(Microsoft Photo Story),其他非必要使用的軟體則盡量予以移除的 想法。

在播完『蔬菜湯』電子書幾天之後,筆者帶了一些種子和泥土到教室裡實 際的指導幼兒如何種植,發現幼兒之間出現這樣的談話:

T:這些是泥土和種子,我們可以把它種在哪裡呢?

C21:操場。

T:操場好像離我們太遠了。

C18:教室裡。

T:教室的哪裡好呢?

C4:盆子裡。

C5:對!我爸爸也都種在花盆裡。

C8:這跟上次那個好像喔!

C3:要記得先鬆土,先鬆土。

C7:還要澆水。

T:哇!你們怎們都知道?

C7:你上次說過的故事裡面有呀!

(教學記錄 961119)

由上述的教學記錄可以發現短短五、六分鐘的『蔬菜湯』電子書已在幼兒 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蔬菜湯』的故事與種植課程讓孩子對於舊課程的經 驗與新課程做了結合。原本擔心短短的電子書無法讓孩子留下太多印象,但是 聽到孩子間的討論後便放心許多」(教學省思 961119),也讓筆者深信幼兒對於 感到興趣的課程將會產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因此當第一次的電子書為幼兒留下 些許的印象之後,筆者緊接著便要引導幼兒慢慢的對電子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及好奇心,使幼兒能夠自動自發的學習以產生延續性的興趣。

恰逢過幾天要戶外教學,筆者計畫「利用這次的機會來拍攝班上第一本出 遊的小書,也想看看孩子看到自己的照片時的反應,是否會引起他們對電子書 的 更 大 興 趣」( 教 學 省 思 961119)。於是筆者在戶外教學回來當天便利用 Microsoft Movie Maker 完成植物園尋寶記的電子書,並於隔天在教室利用筆記型 電腦加單槍投影的方式放給晴晴班的幼兒看。由於碩大的布幕讓幼兒出遊的照 片被看得更加清楚,因此他們對於在銀幕上發現自己的照片有很大的反應:

T:來!我們來看看昨天我們去戶外教學時看到了些什麼?

C6:咦!那是我們耶!

C21:對!我在那裡。

C24:(呵呵笑)。

C19:我有看到我自己喔!

(教學觀察 961121)

因為參觀當天的時間較為緊迫而怕有些特殊的植物幼兒無法仔細觀察,筆 者在錄製植物園電子書的內容時還放入部分植物的照片,希望「讓孩子可以看 到他們沒有仔細觀察到的部分」(教學省思 961121)。然而當幼兒在欣賞植物園 電子書時,對於自己在電子書中出現的畫面相當興奮,也會在位子上偷笑;但 對於筆者所安排的後半段有關植物照片的介紹則顯得意興闌珊,這與筆者當初

所預計的結果是有所不同的。當初筆者以老師的角度來思考,希望可以利用相 機拍攝的照片來充實幼兒在植物方面的知識,但是幼兒卻因為在出遊時沒有看 過這些植物,無法對這些照片產生共鳴,因而在分享時便開始不專心。這也讓 筆者知道,從幼兒的角度出發並提供幼兒有興趣的課程,才會真正讓他們產生 學習的動力,若單是以老師的角度來設計課程,則只有事倍功半的效果罷了。(見 圖 4-11)

圖 4-11 幼兒在植物園電子書裡發現自己的影像

十一月二十七日是班上第三次在教室播放老師自製的電子書,幼兒一開始 便開心的說「要看電影了。…那是老師的聲音!」(教學記錄 971127),並帶著 這樣的興奮情緒要求老師重播了數次。可見筆者掌握幼兒對「聲音」的好奇心,

利用看完『Handa 的大驚喜』電子書後的機會,在教室團體上課時準備了幾張根、

莖、葉的圖片再請小朋友選擇圖片,並由老師負責操作筆記型電腦及 Microsoft

莖、葉的圖片再請小朋友選擇圖片,並由老師負責操作筆記型電腦及 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