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知覺親師衝突因應策略之差異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知覺親師衝突因應策略之差異情形

ㄧ、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知覺親師衝突因應策略

(一)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知覺親師衝突因應策略之層面差異

整體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知覺親師衝突因應策略,採四點量表的問卷進 行分析,其內容包含「非常同意」4 分、「同意」3 分、「不同意」2 分、「非常不 同意」1 分,各個層面題數為「順應」有 2 題、「競爭」有 5 題、「逃避」有 5 題、「妥協」有 3 題、「合作」則有 5 題,共 20 題。

由表 4.13 發現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知覺親師衝突因應方式重複數量單因 子變異數,其親師衝突的五個層面的平均數差異達顯著水準(F=1780.83, p

<.05),而經過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知覺親師衝 突原因的排序第一為「合作」;排序第二為「妥協」;排序第三為「順應」;排序 第四為「逃避」;排序最後為「競爭」。

研究結果發現,當家長與老師發生親師衝突時,比較會以親師合作的策略 解決問題,以謀求對親、師、生最佳的結果。在黃建清(2005)研究發現,大 多數的家長會與孩子的班導師維持良好的關係,選擇以「合作」的方式解決親 師衝突,並且最不願意以「抗爭」的方式解決親師衝突;而質化的觀點研究發 現,家長在親師衝突中最常用的策略是「順應」,這與本研究結果不同,研究者 推論因為何香蓮(2003)的受訪家長樣本數只有十人,所以無法推論到全體家 長。

表 4. 13

親師衝突因應方式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

層 面 題數 題平均分 題標準差 F 值 事後比較

(1)順應 2 2.75 .75 (1)>(2) (1)>(3)

(2)競爭 5 1.94 .55 NS

(3)逃避 5 2.23 .61 (3)>(2)

(4)妥協 3 3.49 .51 (4)>(1) (4)>(2)

(4)>(3)

(5)合作 5 3.58 .45

1780.83***

(5)>(1)

(5)>(2)

(5)>(3)

(5)>(4)

因應方式

整體層面 20 2.74 .35 NS

*p<.05; **p<.01; ***P<.001

(二)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知覺親師衝突因應策略之現況分析

經由表 4.14 得知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在「合作」的因應策略層面中,

幼兒園大班及小一的家長認為,「我會與老師深入交換意見以便找出問題癥結共 同解決」的平均得分最高;而「我會將問題公開,以期和老師找出更好的解決 方式」,平均得分最低。研究結果表示,當家長與老師面對親師衝突時,會與老 師交換意見已尋求解決方法,這與黃建清(2005)的研究結果「家長最不願意 與老師深入交換彼此意見以便找出問題癥結」是不一樣的,可能的原因在於本 研究的對象是幼兒園大班及小一的家長,而家長對於孩子的初始教育有較多的 期待,因此在親師溝通時會願意與老師深入交換意見以解決問題 。

在「妥協」的層面中,幼兒園大班及小一的家長認為「我會參考老師的看 法來做決定」的得分平均數最高。而「我會試著以老師的立場來看待問題,尋 求解決之道」,平均數為最低。研究結果與黃建清(2005)的研究結果是相同的。

而在「順應」的層面中,幼兒園大班及小一的家長認為「對於爭議性不大

分最高,研究結果亦與黃建清(2005)的研究結果相同。推論可能的原因不論 是桃園縣或是彰化縣的家長與老師發生衝突時,若問題的爭議性不大,通常會 遷就老師的要求。

而在「逃避」的層面中,幼兒園大班及小一的家長認為「為了避免衝突,

我不在言語上強調自己的看法」得分最高,而「為了孩子不被老師排斥,我會 把不同於老師的意見藏在心裡」,則得分最低。研究結果顯示家長會因為避免親 師衝突,而不堅持自己的意見,與黃建清(2005)的研究結果是相同的。。

在「競爭」的層面中,幼兒園大班及小一的家長認為「我會以家長教育選 擇權為孩子做最有利決定」得分最高;而「我會運用我的影響力使老師接受我 的意見〈如與家長合作〉」得分最低。推論的原因是家長與老師發生衝突時,會 選擇以家長自己擁有的權力來解決自己與老師的問題,但是通常不會選擇聯合 其他家長以「競爭」的方式與老師解決親師衝突的問題。

表 4. 14

本研究首先以單因子多變數作分析,並同時考驗自變項與依變項是否有所 差異。之後再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幼兒園大班及小一不同變項的家長,其親師 衝突因應策略的差異情形。

(ㄧ)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親師衝突因應策略之親子關係與各層 面之差異情形

先以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檢驗不同「親子關係」的幼兒園大班與小 一家長在親師衝突的因應方式之「順應」、「競爭」、「逃避」、「妥協」及「合作」

的層面是否有差異?由表 4.15 得知,Wilks'Λ值為(Λ=.985, p>.05)未達到 顯著差異。此結果表示不同「親子關係」的家長,面對親師衝突時並不會因為 不同「親子關係」而在採取因應策略上有所差異,也就是幼兒園大班與小一家 長並不會因為父母親或其他的關係不同,使得處理親師衝突的因應策略上有所 差異。

本研究的結果大致呼應了黃建清(2005)的研究,不論是國小家長或是幼 兒園大班與小一家長,並不會因為親子關係而對於因應策略有所差別,與本研 究的研究結果是一致。

表 4. 15

的不同,在採取因應策略上有所差異,也就是幼兒園大班與小一家長,並不會

個」、「三個」及「三個以上」等四類家長之平均分數,差距皆不大。綜合上述,

作」的單因子多變量,沒有顯著差異(Λ=.983, p>.05),而各層面的單因子變

(五)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親師衝突因應策略之家庭形態與各層 面差異情形

由表 4.19 中 MANOVA 結果得知,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在「家庭型態」

中,親師衝突因應策略之「順應」、「競爭」、「逃避」、「妥協」及「合作」的單 因子多變量,沒有顯著差異(Λ=.990, p>.05),而「家庭型態」單因子變異數 中也未達.05 的顯著水準;再由平均分數來看,不同家庭型態的家長在「整體層 面」、「順應」、「競爭」、「逃避」、「妥協」及「合作」等五個層面中,「小家庭」、

「大家庭」、「三代同堂」、「其他」等四類家長之平均分數,差距皆不大。

整體而言,幼兒園大班與小一家長,並不會因為「家庭型態」的不同而對 於親師衝突因應策略之「整體層面」、「順應」、「競爭」、「逃避」、「妥協」、「合 作」等因應策略有所差別。

表 4. 19

因應策略上都達到.05 的顯著差異情形。

在「親師衝突因應策略」的整體層面中,以「國小一年級」的平均分數為 最高是 2.77;其次依序為「公立托兒所大班」的平均數 2.75;「公立幼稚園大 班」的平均數是 2.74;「私立托兒所大班」的平均數是 2.70;最後是「私立幼 稚園大班」的平均數是 2.67,其平均差異(F=3.73, p<.05)達顯著標準。這顯 示孩子就讀不同學校的家長,知覺「親師衝突因應策略」的整體層面上有顯著 差異,但是經 Scheffe 的事後比較,卻無法顯示其組間的差異情形。

在「順應」的因應策略層面中,以「國小一年級」的平均分數最高 2.82;

其次是「公立幼稚園大班」及「私立幼稚園大班」的平均數是 2.71;依序為「公 立托兒所大班」的平均數是 2.69;最後是「私立托兒所大班」的平均數是 2.67,

其平均差異(F=2.28, p>.05)未達顯著標準。這顯示孩子就讀不同學校的家長 知覺「順應」的因應策略層面上,沒有顯著差異。

在「競爭」的層面中,以「國小一年級」的平均分數為最高是 1.95;其次 依序為「公立托兒所大班」的平均數 1.94;「私立幼稚園大班」及「私立托兒 所大班」的平均數是 1.92;最後是「公立幼稚園大班」的平均數是 1.90,其平 均差異(F=0.26, p>.05)未達顯著標準。這顯示孩子就讀不同學校的家長,知 覺「競爭」的因應策略層面上並無顯著差異。

在「逃避」的層面中,以「國小一年級」的平均分數為最高是 2.33;其次 依序為「公立托兒所大班」的平均數為 2.25;「公立幼稚園大班」的平均數是 2.17;「私立托兒所大班」的平均數是 2.13;最後是「私立幼稚園大班」的平均 數是 2.04,其平均差異(F=10.42, p<.05)達顯著標準。這顯示孩子就讀不同學 校的家長知覺「逃避」的因應策略層面上有顯著差異,經 Scheffe 的事後比較,

小一家長比私立托兒所大班及私立幼稚園大班家長,對於「逃避」的因應策略 層面的感受程度較高。

在「妥協」的層面中,以「公立幼稚園大班」的平均分數為最高是 3.57;

其次依序為「國小一年級」的平均數是 3.52;「私立幼稚園大班」的平均數是 3.50;「公立托兒所大班」的平均數是 3.46;最後是「私立托兒所大班」的平均 數是 3.43,其平均差異(F=2.01, p>.05)未達顯著標準。顯示孩子就讀不同學 校的家長,知覺「妥協」的因應策略層面上並無顯著差異。

在「合作」的層面中,以「公立幼稚園大班」及「公立托兒所大班」為最 高是 3.64;其次依序為「私立托兒所大班」的平均數是 3.60;「國小一年級」

的平均數是 3.55:而最後是及「私立幼稚園大班」的平均數為 3.54;其平均差 異(F=1.82, p>.05)未達顯著標準。這顯示孩子就讀不同學校的家長知覺「合 作」的因應策略層面上並無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幼兒園大班與小一家長,並不會因為孩子就讀的學校不同,

而對於「順應」、「競爭」、「妥協」、「合作」因應策略有所不同,但是對於「逃 避」等因應策略有所差別,而且都是小一的家長比私立的幼兒園大班的家長,

常使用「逃避」等策略,研究者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家長能信服於老師的專業 知識,所以當小一家長與老師發生親師衝突時,通常會使用「逃避」的策略,

當事人將故意將衝突忽略,既不在乎自己的利益,也不管對方的反應,一昧的 從衝突情境中逃避,是一種雙方皆不滿意的雙輸(lose-lose)方式,與本研究的 半結構事訪談結果的 A、C、D 家長(附錄三)因應親師衝突的方式很相似,不 與老師發生不愉快,因而選擇忽略親師衝突的發生。但私立的幼兒園可能有招 生的壓力,因此,老師多是以家長的意見為學校政策的依據,當發生親師衝突 時,家長可能不會以「逃避」的策略因應與老師之間的不愉快。

表 4. 20

(七)幼兒園大班與小一家長親師衝突因應策略之學童就讀學校區 域之家長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由表 4.21 MANOVA 結果得知學童就讀不同「學校區域」的家長,在親師 衝突因應策略之「順應」、「競爭」、「逃避」、「妥協」及「合作」的單因子多變 量因素上,達到顯著差異(Λ=.979, p<.05)。由此可見,幼兒園大班與小一家 長會因不同的就讀「學校區域」,對於親師衝突的原因有顯著差異。再比較各層 面的單因子變異數的結果,得知學童就讀「不同學校區域」的家長在親師衝突 的因應策略上,部份達到.05 的顯著差異情形。

「親師衝突因應策略」的整體層面中,以「學童就讀於鄉」的平均分數為

「親師衝突因應策略」的整體層面中,以「學童就讀於鄉」的平均分數為